2014年  第41卷  第11期

基础研究
miR-30b对结直肠癌细胞转移潜能的影响
吴萍, 冶亚平, 丁彦青, 廖雯婷
2014, 41(11): 679-68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670
摘要:
  目的   明确miR-30b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潜能的影响。   方法   RT-qPCR检测20对配对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miR-30b的表达;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抑制miR-30b后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迁移潜能的改变;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b的作用靶点;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过表达和抑制miR-30b后靶点Snail和EMT(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结果   癌组织中miR-30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肠黏膜组织;Transwell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b后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降低,抑制miR-30b后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miR-30b能够作用于Snail 3'-UTR,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miR-30b能够作用于Snail 3'-UT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miR-30b后Snail的表达下降,EMT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下降和E-cadherin表达升高,而抑制miR-30b后结果相反。   结论   miR-30b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下降,并通过靶向Snail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miRNA海绵在胃癌细胞EMT过程中调控作用的体外研究
李素丽, 周芳, 张庆瑜, 贾文亮, 张安玲, 韩磊, 康春生
2014, 41(11): 684-68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167
摘要:
  目的   探讨“miRNA海绵”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ZEB2 3'UTR质粒及siZEB2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GC7901细胞。qRT-PCR检测转染后miR-200a/b/c的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ZEB2 3'UTR转染组miR-200a/b/c的表达均下调,迁移、侵袭、增殖活性均增强;而转染siZEB2后miR-200a/b/c表达均升高,迁移、侵袭、增殖能力则下降。Western Blot显示ZEB2 3'UTR转染导致ZEB2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下降,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而转染siZEB2后,各项指标则表现出相反的表达趋势。   结论   ZEB2 3'UTR可以通过调控miR-200a/b/c的表达调控胃癌细胞EMT过程,调节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YAP调控人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体外研究
于福华, 贾志凡, 浦佩玉, 王广秀, 张安玲, 杨卫东
2014, 41(11): 689-6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237
摘要:
  目的   研究YAP(Yes-associated protein)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生长的作用。   方法   采用YAP干扰RNA(siRNA)敲低LN229细胞中YA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鉴定肿瘤细胞中YAP是否已被敲低;MTT比色法测定YAP敲低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Ⅴ标记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   结果   经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转染YAP siRNA后LN229细胞中YAP被有效敲低;敲低LN229细胞中YAP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可抑制细胞侵袭能力,促使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促增殖蛋白Ki-67、促侵袭蛋白MMP-9、促周期进展蛋白Cyclin D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调。   结论   敲低人胶质瘤细胞中YAP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促进凋亡,为进一步探究Hippo-YAP信号通路在胶质瘤中的分子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天花粉蛋白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微管结构改变的研究
庄静, 孙长岗, 汪丛丛, 冯福彬, 吕庆亮, 王华庆, 吴勉华
2014, 41(11): 693-6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473
摘要: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 TCS)对肺癌A549细胞株抑制增殖作用及诱导凋亡效应。   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TCS处理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C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骨架微管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TCS使肺癌A549细胞呈凋亡型改变,细胞活性下降,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抑制率相应升高。   结论   药理剂量的TCS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通过细胞骨架的变化影响A549细胞的功能。
临床研究与应用
IGF-1和IGFBP-3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关联研究
孔金玉, 王旭, 许芳秀, 曲金力, 钱碧云
2014, 41(11): 697-7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543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关系。   方法   采用TaqMan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287例中国汉族女性肺癌患者和281例正常女性对照者IGF-1和IGFBP-3基因位点的基因型。   结果   IGF-1基因rs2946834位点的三种基因型(CC/CT/TT)在女性非吸烟肺癌患者和对照间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显著降低女性肺癌的发病风险(OR=0.28,95%CI:0.15~ 0.54)。另外,在非吸烟女性中,IGF-1(rs1520220)GG基因型可降低晚期肺癌发病风险(OR=0.30,95%CI:0.09~0.96)。   结论   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女性非吸烟肺癌的发病相关,这一结论有待于大样本以及功能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术前血清CA19-9水平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张树朋, 梁寒, 邓靖宇
2014, 41(11): 702-7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009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检测血清CA19-9的必要性及其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13例术前检测血清CA19-9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A19-9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513例患者中CA19-9升高者86例(16.8%),CA19-9升高与高龄、大体分型(BorrmannⅢ、Ⅳ型)、组织学类型(低分化、未分化)及浸润深度相关。CA19-9正常(< 39 U/mL)和升高(≥39 U/mL)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5.7%和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分层分析显示,CA19-9水平仅与TNM Ⅲ期患者预后相关(P=0.001)。多因素预后分析证实,CA19-9升高是影响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7,P=0.008)。   结论   术前检测血清CA19-9可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信息,CA19-9升高可能是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与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的研究
秦鑫添, 郝少欢, 塔来古丽·西仁白克, 李玉齐, 古丽娜尔·阿不都拉
2014, 41(11): 707-7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193
摘要:
  目的   比较维族与汉族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特点,用以指导临床。   方法   采用2011年《St.Gallen早期乳腺癌初始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提出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方法对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369例有病理诊断的维、汉族乳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比较两者特点。   结果   284例维族乳腺癌患者的Luminal A型、Luminal B伴HER-2阴性亚型、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乳腺癌比例分别为12.67%(36/284)、34.51%(98/284)、20.07%(57/284)、14.79%(42/284)和17.96%(51/284);85例汉族患者相应分子分型比例分别为16.47%(14/85)、37.65%(32/85)、10.59%(9/85)、10.59%(9/85)和24.71%(21/85);维族和汉族HER-2阳性率分别为34.86%(99/284)和21.18%(18/85);维族乳腺癌患者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比例高于汉族(P=0.045),维族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率高于汉族(P=0.030)。   结论   与汉族患者比较,维族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Luminal B伴HER-2阳性亚型比例和较高的HER-2阳性率,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在维族乳腺癌患者中显得更重要。
滤泡细胞性淋巴瘤转化为c-MYC重排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3例及文献复习
张乐, 徐笑笑, 郭姗琦, 王亚非, 张翼鷟, 孙保存, 张玲
2014, 41(11): 711-71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68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对“双击”B细胞淋巴瘤(double-hit B-cell lymphoma,DHL)和“三击”B细胞淋巴瘤(triple-hit B-cell lymphoma,THL)的诊断及治疗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类淋巴瘤的认识,为其诊治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3例滤泡细胞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转化的“双击”或“三击”B细胞淋巴瘤病例进行分析,3例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诊断明确。   结果   1例“三击”患者3个月后死亡,2例经R-CHOP,R-ESHAP等方案化疗仍未达到完全缓解。   结论   “双击”淋巴恶性程度高,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等髓外病变,病程呈侵袭性,部分病例由滤泡细胞淋巴瘤转化而来,对化疗不敏感,患者预后差,FISH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
放疗联合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同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夏铀铀, 王磊, 宋大安, 黎世秋, 蒋晓东
2014, 41(11): 716-71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440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同步放疗的疗效、安全性。   方法   54例采用食管癌非手术分期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应用雷替曲塞/奥沙利铂方案联合放疗进行治疗。放疗剂量60 Gy/30次。雷替曲塞剂量为2.6 mg/m2,奥沙利铂剂量为100 mg/m2,均于放疗d1、d22应用。放疗期间行2周期化疗。   结果   全组共9例(16.7%)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37例(68.5%),无缓解或病情进展8例(14.8%),有效率85.2%。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4%和57.3%,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 4%(95%CI:0.6~0.8)、46.6%(95%CI:0.3~0.6)。患者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急性腹泻、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00%、72.2%、16.7%、44.4%;不良反应≥3级分别为7.4%、7.4%、1.9%、0。   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疗对提高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缓解率、生存率有一定意义,且不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大样本Ⅲ期临床研究。
复合性与单纯性小细胞肺癌预后分析及比较
秦爱英, 钱雅琴, 曹文枫, 曹水
2014, 41(11): 720-72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175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复合性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与单纯性小细胞肺癌(pure small cell lung cancer,PSCLC)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诊并经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343例,回顾其临床病理特征,对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CSCLC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3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21个月,PSCLC的中位OS为15个月,中位PFS为9个月。Kaplan-Meier结果显示CSCLC的预后明显好于PSCLC。Cox分析结果提示分期、病理分型与治疗方式是影响总体小细胞肺癌OS的独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小细胞肺癌尤其是CSCLC更受益于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在PSCLC组,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治疗方式和分期影响预后,而分期和治疗方式影响CSCLC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和治疗方式均为影响CSCLC的独立影响因子。   结论   CSCLC与PSCLC相比预后较好。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尤其是CSCLC应采取手术为主的治疗。
31例原发性肺类癌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钟文娟, 邱峰, 胡丽丽, 尹燕军, 张战民
2014, 41(11): 724-72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298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CT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原发性肺类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预后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17例,咯血或痰中带血7例,胸痛、胸闷气短8例,无症状6例。CT表现: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界限多清楚,增强可见轻度均匀强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提示:Syn、CgA、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28/31)、87.1%(27/31)、90.3%(28/31)。治疗及预后:28例行手术治疗(3例行术后辅助治疗);2例行化疗,1例拒绝治疗。典型和不典型类癌的总体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8/18)、92.3%(12/13),3年生存率为94.4%(17/18)、69.2%(9/13)。单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P=0.02)、组织类型(P=0.017)、TNM分期(P=0.005)和治疗方法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1)。多因素分析示淋巴结转移(P=0.032)、组织类型(P=0.002)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论   原发性肺类癌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手术是其主要且有效的治疗途径,放化疗效果不佳;总体预后较好,但不典型类癌次于典型类癌,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Ⅰ期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分析
高印奇, 方仪, 杨雪, 王靖
2014, 41(11): 729-73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284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根治手术和乳房Ⅰ期重建手术对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入选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其中改良根治术组30例,乳房Ⅰ期重建组30例,分别给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和自制量表。   结果   两组间基本资料、乳腺癌病理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与改良根治术组相比,乳房Ⅰ期重建组患者具有较好的外形满意度(33.2±8.8 vs. 41.1±10.8,P=0.003)。但两组间FACT-B评分和心理影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乳房Ⅰ期重建组患者外形满意度明显优于改良根治组。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肿瘤微环境下未折叠蛋白反应细胞自噬及肿瘤代谢之间的cross-talk
侯旭, 刘耀华
2014, 41(11): 734-73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555
摘要:
恶性肿瘤的典型特点是增殖速度快、侵袭性强,肿瘤血供往往不能满足生长所需,由此使得肿瘤处于低氧、营养物质缺乏的应激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在应激微环境下通过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启动自噬和改变其代谢途径等一系列信号通路促进其存活发展。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自噬的启动及代谢方式的改变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述,将对理解肿瘤与其微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
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肿瘤疫苗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李常颖, 畅继武
2014, 41(11): 738-7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327
摘要:
肿瘤组织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heat shock protein 96-peptide complex,HSPPC-96)结合有肿瘤特异性抗原多肽,能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自体HSPPC-96疫苗在延缓肿瘤复发和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等方面彰显优势,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作为自体来源的个体化疫苗,HSPPC-96疫苗的实施和推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肿瘤组织来源限制、对晚期肿瘤疗效不明确等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HSPPC-96疫苗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应用前景及其面临的挑战。
综述
HGK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马宝杰, 牛远杰
2014, 41(11): 741-74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526
摘要:
HGK属于生发中心激酶(GCK)Ⅳ中的一员,参与细胞运动、细胞骨架重排和细胞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GK在卵巢癌、肝癌、肺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作用靶点或预防某些肿瘤的发生。本文就HGK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王荣荣, 刘红
2014, 41(11): 745-74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390
摘要: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通过分子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多的炎症细胞群之一,在肿瘤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肿瘤细胞通过释放多种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招募巨噬细胞,并使其向M2型巨噬细胞类似的特性发展。同时,巨噬细胞释放多种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血管新生、迁移、侵袭、侵入血管并最终形成远处转移。TAMs在肿瘤组织中的密度与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以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相关研究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根据TAMs的作用机制,以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招募、TAMs生存能力、TAMs表型即由M2型转化为M1型的重塑。本文就TAMs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