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5卷  第20期

显示方式:
去卷积CT灌注成像鉴别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
左衍海, 施鑫, 靳激扬
2008, 35(20): 1141-114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评价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分析各灌注参数在鉴别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33例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获得肿瘤和附近正常肌肉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和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灌注参数。恶性骨肿瘤患者24例为恶性组,良性骨肿瘤患者9例为良性组,24例患者的正常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组。对三组间灌注参数基础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 良性组与恶性组的TDC明显不同,前者上升缓慢,走行自然;后者上升速度快,或形成明显平台期或缓慢下降;三组间BF、BV和PS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但TTP值无统计学意义(P=0.883);两两比较:恶性组和良性组BF、BV和P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和P=0.001,P=0.000,P=0.001),但TTP无统计学意义(P=0.638和P=0.850),恶性组BF、BV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9,P=0.038),但二者的TTP和PS值无统计学意义(P=0.795,P=0.624)。 结论: CTPI能够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可以利用TDC和BF、BV值鉴别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
不同部位和类型恶性淋巴瘤与EBV感染相关性研究
彭金昀, 唐运莲, 何洁, 张杨, 彭娟, 贺荣芳, 甘润良
2008, 35(20): 1145-1149. doi:
摘要:
目的: 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探讨EBV感染可能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关系。 方法: 收集恶性淋巴瘤组织标本127例,其中鼻腔及鼻咽淋巴瘤60例,胃淋巴瘤30例,表浅淋巴结淋巴瘤37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08例,霍奇金淋巴瘤(HD)19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淋巴瘤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确定EBV在恶性淋巴瘤细胞中的存在。 结果: 108例NHL(包括鼻腔及鼻咽、胃、表浅淋巴结部位),EBER检测46例阳性,阳性率为42.6%。鼻腔/鼻咽NHL的EBER阳性率为58.3%(35/60),其中NK/T细胞淋巴瘤29例,EBER阳性19例,阳性率为65.5%(19/29);B细胞淋巴瘤31例,EBER阳性16例,阳性率为51.6%(16/31)。胃部NHL的EBER阳性率为30.0%(9/30),其中B细胞淋巴瘤28例,EBER阳性9例,阳性率为32.1%(9/28);T细胞淋巴瘤2例,均为EBER阴性。表浅淋巴结NHL18例,EBER阳性2例,阳性率为11.1%(2/18);表浅淋巴结HD19例,EBER阳性5例,阳性率为26.3%(5/19)。 结论: 本组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42.6%)略高于霍奇金淋巴瘤EBV感染阳性率(2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腔及鼻咽NHL的EBV感染阳性率(58.3%)高于胃NHL(30.0%)和表浅淋巴结NHL(11.1%)(P<0.05)。研究提示各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均有密切关系,且存在部位依赖性。
食管癌高发区上消化道癌整体高发对病因及预防的启示
温登瑰, 王士杰
2008, 35(20): 1150-1153.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贲门癌集中高发对病因和预防的启示作用。 方法: 通过分析涉县、林州、阳城、磁县1988年1月至2002年12月年男女性食管、贲门、非贲门胃癌发病率的分布,揭示太行山南部食管癌高发区上消化道癌整体高发的特点,然后根据既往移民研究的结果、亚硝胺类动物诱癌的特点以及表观遗传流行病学和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对该地域上消化道癌的病因形成假说,并探讨通过改良饮水进行病因学预防的重要性。 结果: 涉县、林州、阳城、磁县食管、贲门、非贲门胃癌三者发病率的合计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0%~80%。纯山区的涉县以贲门和非贲门的胃腺癌多见,占上消化道癌60%以上;而山区、丘陵、平原各1/3的磁县以食管鳞癌多见,占70%以上;林州和阳城大部分为山区,食管鳞癌和胃腺癌各占约50%。高发区这种上消化道癌的部位构成随地势变化的现象与亚硝胺类动物诱癌实验的结果相似,可能与不同地势下亚硝胺的种类或丰度的差别有关。亚硝胺可通过先天启动、后天积累、二次促癌,以片起源或多点起源的方式导致上消化道癌整体高发。 结论: 太行山南部食管癌高发区存在环境致癌因素,在该地域寻找能标定个体风险或早期事件的生物学指标是一个今后应致力研究的方向,但通过先期改良饮水等病因预防措施也许有助于更快地把超额的发病率降低到国外人群的水平。
DICE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分析
杨磊, 宋诸臣, 徐小红, 魏金芝, 谭清和, 丛智荣, 彭春雷
2008, 35(20): 1154-1157. doi:
摘要:
目的: 目前对于复发或难治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尚无标准解救化疗方案,本文旨在探讨DICE方案(地塞米松、异环磷酞胺、顺铂及VP-16)治疗复发或难治中高度恶性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22例复发或难治中高度恶性NHL患者,既往均接受过2~6个周期的CHOP化疗方案无缓解或复发。现采用DICE方案化疗,中位疗程数4个周期(2~7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患者进行解救治疗,并对毒副反应加以评估、预防及治疗。 结果: 22例患者DICE方案化疗后,总有效率为63.6%,完全缓解率为40.9%;T、B细胞NHL有效率分别为75.0%、57.1%,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5%、42.9%(P>0.05);LDH升高、伴有巨大肿块是影响复发耐药患者近期疗效的高危因素(P均<0.05)。经DICE方案治疗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脱发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经过治疗均恢复,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DICE方案治疗难治和复发性NHL有效。
243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效果分析
薛卫平, 白守民, 谢德荣, 刘宜敏
2008, 35(20): 1158-1160,1164.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5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和美容效果。 方法: 选择符合保留乳房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43例,实施保留乳房的局部广泛肿瘤切除手术及腋窝Ⅰ、Ⅱ水平淋巴结清扫或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术中病理报告标本切缘阳性者实施再切除检验,保证切缘阴性后乳腺切除残腔放置银夹标记切除范围和深度。根据术后病理报告确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根据临床分期需要化疗患者常规行术后辅助全身化疗6个周期;常规放射治疗于术后或化疗2~3个周期后开始,患侧乳房放射剂量50Gy,瘤床部位根据肿瘤大小、所在部位和肿瘤标本切缘状况电子线补充照射10~20Gy。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预防性照射患侧锁骨上淋巴区域50Gy。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化疗结束后开始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5年。定期随访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生命表法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按Harris标准评估美容效果;按RTOG标准评估急性和晚期放射性损伤。 结果: 243例早期乳腺癌符合保留乳房治疗标准,实施了保乳治疗并且能够接受定期随访,随访中位时间56个月(12~84个月)。7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2例患者非肿瘤猝死。5年无瘤生存率93%,5年总生存率98%。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急性和晚期放射性损伤。 结论: 符合保乳治疗标准的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是可行的,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海岛妇女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68例临床分析
李海洋, 章波儿, 吕杰强
2008, 35(20): 1161-116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分析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6月至2007年9月因CINⅡ~Ⅲ行LEEP手术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病理、术后患者的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及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64.3%(108/168),升级占12.5%(21/168),降级占23.2%(39/168)。剔除LEEP术后切缘阳性或宫颈癌再次手术者19例,接受6~69个月随访者149例,总治愈率96.0%(143/149),病变持续存在率4.0%(6/149),复发率12.1%(18/149)。LEEP术后CINⅡ41例,6个月治愈率95.1%(39/41),病变持续存在率4.9%(2/41),1年复发率为7.3%(3/41),2年复发率为7.3%(3/41);CINⅢ81例,6个月治愈率95.1%(77/81),病变持续存在率4.9%(4/81),1年复发率为6.2%(5/81),2年复发率为7.4%(6/81),3、4、5年均无复发。CINⅡ、CINⅢ在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63)。LEEP术后病理切缘阳性者、阴性者复发率分别为33.3%(3/9)、10.7%(15/14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65);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22.2%(2/9)、2.9%(4/1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0)。病变持续存在与术后病理切缘是否受累有关,与病变级别无关。 结论: 对于阴道镜下点状活检诊断为CINⅡ~Ⅲ适宜行LEEP,不仅达到治疗目的,而且能进一步明确宫颈病变程度,但术后应密切随访,尤其术后前2年。
术前介入治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刘伏香, 李华淑, 莫朝霞
2008, 35(20): 1165-1167,117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介入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方法: 将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期间,解放军第169中心医院143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6例,采用术前介入治疗、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对照组57例,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观察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癌灶局部情况及病理检查变化;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及术后的生存率及复发率。 结果: 术前介入治疗不良反应少,ⅠB2~ⅡB期宫颈癌总有效率为93.0%,可缩小肿瘤的体积,使患者临床分期及癌细胞的分级逆转;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615.87±108.35ml,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为395.06±84.70m(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61±0.62h,观察组为3.82±0.53h(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87.7%和93.0%(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83.7%(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2、5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4.6%、10.5%和43.9%、26.7%(P<0.05)。 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能为宫颈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造条件,降低术后复发,改善预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检测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李悦国, 张宁
2008, 35(20): 1168-117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M2-PK,TuM2-PK)检测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及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20例胆管癌患者及同期170例对照者(120例健康体检者,50例良性病变者),应用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检测血浆中TuM2-PK和血清中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采用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TuM2-PK<18U/ml,CA19-9<37U/ml。 结果: 胆管癌患者血浆中TuM2-PK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胆管癌的诊断中单独检测时TuM2-PK、CA19-9敏感性分别为85%、67%,特异性分别为88%、72%,联合测定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5%、96%。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胆管癌血浆中TuM2-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Ⅱ期和Ⅲ+ⅣA+ⅣB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uM2-PK对Ⅲ+ⅣA+ⅣB期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较Ⅰ+Ⅱ期胆管癌升高(P<0.05)。 结论: TuM2-PK对于胆管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联合CA19-9可明显提高诊断胆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uM2-PK水平可能作为胆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一个判断指标。
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术后腹腔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的临床观察
刘松岭, 李来, 张秀良, 张林
2008, 35(20): 1171-117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非根治性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FOLFOX4方案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选取青岛市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65例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顺铂(DDP)60~80mg/m2、丝裂霉素(MMC)4~6mg/m2、5-氟脲嘧啶(5-FU)75mg/m2,2周为1个周期并联合FOLFOX4(L-OHP85mg/m2静脉滴注2h,d1;LV200mg/m2静脉滴注2h,d1~2;5-FU400mg/m2,LV滴完10~20min静脉推注d1~2;5-FU600mg/m2推注后22h,civ,d1~2,2周为1个周期)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单一DF(5-FU500mg/m2d1~3、LV200mg/m2d1~3、DDP30~40mg/m2d1~3,或将5-FU2.4mg/m2经携式微量输注泵在48h内连续注入,每3~4周为1个周期)方案静脉化疗,对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8/34)、58.8%(20/34)、44.2%(14/34),对照组为83.9%(26/31)、29.0%(9/31)、16.1%(5/31),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3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除外周神经损害外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腹腔化疗并发症主要为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结论: 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FOLFOX4静脉化疗在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电视纵隔镜对纵隔疾病诊断作用的评价
苏雷, 支修益
2008, 35(20): 1175-1177. doi:
摘要:
目的: 评价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因单纯纵隔病变而行电视纵隔镜检查42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2.0岁)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检查和评估,排除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或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根据患者胸部CT扫描显示纵隔和(或)肺门占位性病变的范围确定手术路径。其中37例呈结节样改变,5例呈肿块状表现;病变直径1.5~3.5cm;多发病变36例,单发病变6例。有39例患者行颈部纵隔镜术,3例行胸骨旁纵隔镜手术。标本分别送快速冰冻和石蜡病理。对良性病变患者随访6个月,恶性病变患者终生随访。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确诊率100%。恶性病变18例(42.9%):小细胞肺癌5例,鳞癌4例,淋巴瘤3例,其它恶性病变6例。有7例在术中获取恶性肿瘤组织学诊断给予术中化疗。良性病变24例(57.1%):结核性炎性肉芽肿17例,结节病4例,其它良性病变3例。无手术死亡及近、远期并发症。 结论: 电视纵隔镜检查不仅直观、可靠,而且微创、安全,是明确纵隔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王彩霞, 章林培, 王晓, 聂美楠, 王桂梅, 吕淑慧
2008, 35(20): 1178-1179. doi:
摘要:
肾脏黏液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a)是WHO(2004)肿瘤病理分类中新确定的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多形性上皮性肿瘤。
食管癌新鲜肿瘤组织中MT-3基因CpG岛甲基化的临床意义
田子强, 李勇, 刘俊峰, 张月峰, 王贵英, 高立平, 温士旺
2008, 35(20): 1180-1183. doi:
摘要:
目的: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3不仅具有其它MT共有的细胞解毒功能,还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活性,是目前所知唯一一个具有独特生理功能的MT亚型。本研究旨在明确MT-3基因CpG岛在食管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05年5月至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其中食管上段癌6例,中段癌46例,下段癌16例。国际TNM分期:Ⅰ期3例,ⅡA期13例,ⅡB期29例,Ⅲ期22例,Ⅳ期1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癌8例,中分化癌54例,低分化癌6例。全组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且随访满30个月。取其新鲜手术标本及切缘正常组织,提取组织DNA及RNA,应用重亚硫酸钠处理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研究其MT-3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应用实时RT-PCR技术,研究其MT-3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全组患者共11例(16.2%)肿瘤组织发现MT-3基因甲基化,而所有患者的上或下切缘的正常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存在和不存在甲基化的肿瘤组织中MT-3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4±1.11和5.13±1.86(P=0.027)。MT-3基因甲基化与TNM分期(P=0.03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1)及术后生存时间(P=0.037)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侵犯深度均无关(P均>0.05)。 结论: 食管癌组织MT-3基因的甲基化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此事件易发生于肿瘤晚期患者,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较差相关。
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潇, 朱丹, 潘颖, 张小平
2008, 35(20): 1184-1187.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RhoC蛋白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6.67%,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上皮性癌与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分化越差,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 结论: 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的标志,对其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鼻咽癌中细胞凋亡与p16 p130 nm23-H1表达的关系
符生苗, 邓立群, 蔡俊宏, 梁茱, 王一鸣, 李冬娜
2008, 35(20): 1188-1191. doi:
摘要: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aoma,NPC)是我国南方五省及东南亚常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
EBP50影响HeLa细胞微丝骨架的分布和定位
郑君芳, 王瑛, 陈鹏, 贺俊崎
2008, 35(20): 1192-1195. doi: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与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radixin-moesin,ERM)家族相结合的磷酸化蛋白50(ERM-binding phospho-protein-50,EBP50)对HeLa细胞微丝骨架含量、分布的影响及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刺激后,微丝骨架在细胞中定位的变化及微丝骨架定位变化与EBP50的关系,阐明EBP50蛋白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迁移的分子机制。 方法: 将pBK-CMV-HA空载体和pBK-CMV-HA-EBP50wt重组质粒分别转染HeLa细胞系,G418进行稳定表达细胞系的筛选,并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进行蛋白表达的鉴定;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结合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别观察和分析HA-HeLa与HA-EBP50-HeLa微丝骨架的含量及分布的异同;然后使用10ng/ml和20ng/mlPDGF37℃刺激细胞15min后,分别观察及分析两组细胞微丝骨架的分布情况及EBP50在细胞中定位的变化。 结果: Western免疫印迹鉴定证实转染的外源性EBP50cDNA片段可在HeLa细胞系中成功表达EBP50蛋白,证明获得稳定表达EBP50蛋白的HeLa细胞系。Western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结果证实,转染空载pBK-CMV-HA的HeLa细胞微丝骨架粗大疏松,方向不一,交错排列;与其相比,EBP50虽然对HeLa细胞微丝骨架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促使细胞微丝骨架呈致密细丝状,平行规则排列,并沿细胞极性分布;并且在PDGF刺激下,EBP50能够与微丝骨架一起自胞浆迁移至膜上,并共定位。 结论: EBP50能改变HeLa细胞微丝骨架的分布。在受到PDGF刺激时,EBP50还能使HeLa细胞系的微丝骨架定位于膜表面。EPB50可能通过影响微丝骨架的分布和定位来发挥其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迁移的功能。
REGgamma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田甜, 王小毅, 李佳, 李凡, 任国胜
2008, 35(20): 1196-1199.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gamma(REGγ)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REGγ,通过脂质体转染将REGγ基因导入MCF-7,以G418(800mg/L)连续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REGγ基因的细胞株,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分别利用MT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CNA的表达分析REGγ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Caspase-3分光光度法及Annexin V-FITC的流式细胞仪(FCM)来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以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获得稳定转染且高表达REGγ的细胞株。经Western Blot检测转染REGγ基因的细胞(实验组),其REG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4.6、35.1、26.7h,提示实验组细胞倍增时间缩短;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提示实验组细胞生长明显加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结果显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细胞的染色灰度值分别为89.61±14.32、87.95±16.38、133.47±8.14,表明实验组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P<0.01);Casp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OD值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Annexin V-FITC的FCM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EM观察实验组细胞表现为核仁肥大,线粒体、高尔基体丰富或扩张,未见凋亡小体形成。 结论: REGγ基因具有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的作用。
食管癌术后左胸胃纵隔疝1例
施开炯, 赵璐, 王衡, 胡少辉
2008, 35(20): 1200-1200. doi:
摘要:
患者男性,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4个月,内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拟食管胸上、中段双癌灶伴胃下垂于2007年1月18日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