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7卷  第17期

显示方式:
卵巢上皮癌D2-40标记微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任玉峰, 李艳芳, 何洁华, 刘富元
2010, 37(17): 961-9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1
摘要:
目的:应用新型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内和瘤周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s density ,MLVD)与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有关的预后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8年1 月~2003年4 月存档的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组织石蜡标本85例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的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下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密度(MLVD)。 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 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D2-40标记于管壁薄、形态不规则、管腔大小不一的微淋巴管上,在富含肌层的成熟淋巴管和微血管上不表达。8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2-40阳性率为75.3%(64/85);瘤内、瘤周组织中MLVD 分别为7.50(7.00± 1.72)、28.19(27.11±2.44)个/100 倍视野,瘤周组织MLVD 显著高于瘤内(P=0.01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9例的瘤周MLVD 32.00(31.01± 1.23)个/100 倍视野,高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6例21.10(20.44± 1.41)个/100 倍视野(P=0.001),而与瘤内区域D2-40标记的MLVD 无统计学相
关性(P=0.293)。 结论:新近发现的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周微淋巴管主要位于瘤周结缔组织及被膜中,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可能与微淋巴管形成相关,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可能也需要抑制淋巴管的生成。
新型铂(Ⅱ)类配合物对结肠癌SW620 细胞系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李 睿, 殷红专, 徐 峰, 苏 琪
2010, 37(17): 965-9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2
摘要:
目的:本实验研究了两种新型铂(Ⅱ)类配合物(2,3- 吡啶二羧酸二水合铂、2,3- 吡嗪二羧酸二水合铂)对结肠癌SW620 细胞系的体外抗癌活性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与奥沙利铂作一对照,以明确该两种新型铂(Ⅱ)类配合物是否具有更好的体外抑瘤效果。方法:采用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 作为研究对象,三种药物分别以不同浓度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SW620细胞24h、48h 后,应用软琼脂糖集落形成试验检测集落形成抑制率,以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以扫描电镜观测三种
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软琼脂糖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实验显示出奥沙利铂、吡嗪、吡啶三种药物做用24h 后对 SW620 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分别为 266.51,176.18,159.25μ mol/L,48h 的IC 50分别为 158.84,161.27,125.67μ mol/L,其药物作用强度为吡啶>吡嗪>Oxa,有显著性差异(P<0.01)。AnnexinV/PI双染法显示出三种药物均可诱导SW620 细胞产生凋亡,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且随药物作用浓度及时间延长死亡细胞增多,作用强度为吡啶> 吡嗪>Oxa,有显著性差异(P<0.01)。电镜下可见细胞典型早晚期细胞凋亡特征。结论:这两种新型铂(Ⅱ)配合物对结肠癌SW620 细胞系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抑瘤效果,该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且强于奥沙利铂。药物作用靶点之一在于诱导细胞产生凋亡。
河北省磁县食管癌贲门癌的遗传度及易感因素研究
王 娜, 宋国慧①, 靳国良①, 孟凡书①, 李 琰, 周荣秒, 陈志峰②
2010, 37(17): 970-97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3
摘要:
目的:探讨磁县食管癌(含贲门癌)家庭聚集性及遗传因素在磁县食管癌病因中的作用,计算食管癌分离比及一级亲属遗传度。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逐例入户调查了285 例食管癌的新发病例及1 415 例对照者的一级亲属食管癌患病及家族史等情况,比较其食管癌的患病率。用二项分布拟合优度χ2检验食管癌家庭聚集性;单病例法(Li-Mantel-Gart)计算分离比;Falconer 法计算遗传度。结果:食管癌先证者一级亲属发生率(12.80%),高于对照者一级亲属发生率(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00)。 食管癌在家族中分布不符合二项分布,呈现明显的家族聚集性(χ2=288.19,P<0.0001)。 食管癌遗传度为(29.67± 4.32)% ,分离比0.181(95% CI:0.157~0.205),可认为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结论:磁县食管癌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食管癌家族史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不同单次剂量X 线照射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王志震, 袁智勇, 王 平
2010, 37(17): 974-97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4
摘要:

目的:利用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单次大剂量放疗模式的生物学效应及有效剂量。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 2 接种于裸鼠右下肢大腿外侧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至移植瘤平均直径达10mm左右时随机分组,每组6 只,清醒状态下进行单次照射0、2、5、10、17、25、35Gy。观察肿瘤体积变化,绘制肿瘤生长延缓曲线,计算肿瘤生长延迟时间。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动物体重变化程度基本一致。随着单次照射剂量的提高,动物移植瘤体表面皮肤照射反应逐渐加重,以湿性反应为主,出现黄色渗液。单次10Gy以下剂量照射组具有相似效应,肿瘤生长延迟不明显。单次10Gy以上剂量照射组肿瘤生长明显延长,肿瘤生长延缓效应与照射剂量明显相关。两者间肿瘤生长延缓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Gy组肿瘤生长延缓时间约为3周,17Gy组则延长至6 周,25、35Gy组延缓时间更长。肿瘤生长曲线与体积抑瘤率能够更加直观反映疗效与单次放射治疗剂量相关。结论:移植瘤照射后,单次10Gy以上的剂量表现出很好的生物学效应,肿瘤生长明显延迟,生长延缓效应与照射剂量明显相关。本实验表明短疗程单次高剂量放疗模式大幅提高单次有效剂量和生物剂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效果。

川芎嗪联合环孢霉素A 逆转恶性淋巴瘤多药耐药的研究*
杨锡贵, 贾丽雅, 魏 玲, 姜 超
2010, 37(17): 978-98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5
摘要:
目的:探讨川芎嗪、环孢霉素A 逆转恶性淋巴瘤(ML)多药耐药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ML患者随机分入A 组(川芎嗪+ 环孢霉素A+化疗)、B 组(环孢霉素A+化疗)、C 组(川芎嗪+ 化疗)、D 组(化疗)。 流式细胞仪分析P-gp的表达,根据P-gp的表达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08 例患者有完整数据可供评估,A 组较D 组有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6),而其他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亚组分析:P-gp(+)76例,在PFS 方面,A、C 组较D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B 组较D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8);A 组较B、C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A 组较B、C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gp(-)32例患者,在PFS ,ORR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川芎嗪、环孢霉素A 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环孢霉素A 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L的多药耐药,与P-gp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HuR VEGF和COX-2 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关系的分析
王 敏, 彭宣荣, 朱彦丽, 史春雪, 史 蕾
2010, 37(17): 984-98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6
摘要:
目的:分析和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癌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生物学因素(HuR 、VEGF及COX-2)与早期(Ⅰ~Ⅱ期)宫颈癌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宫颈癌组织中HuR 、VEGF及COX-2 蛋白的表达,将可能与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癌灶大小、HuR 蛋白阳性表达、COX-2 蛋白阳性表达与预后相关(P 均<0.05);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VEGF蛋白阳性表达与预后明显相关(P均≤0.01),不同年龄、病理类型与预后无关(P 均>0.05)。 组织学分级低者5 年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组织学分级高者,前者死亡危险度是后者的2.948 倍,是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的第一位独立因素。其次为VEGF阳性表达,其相对危险度为2.801。结论:早期宫颈癌手术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癌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HuR 蛋白阳性、VEGF蛋白阳性、COX-2 蛋白阳性有关,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组织学分级、VEGF蛋白阳性是影响宫颈癌手术预后最显著的独立因素。
白细胞介素-1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任 丽, 陈 瑛, 张鹏宇, 齐寰宇
2010, 37(17): 988-9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7
摘要: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1(IL- 1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探索新的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方法:对180 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及45例其他癌骨转移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研究,以20例健康女性外周血标本作对照,应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血中IL- 11与CTGF的含量。结果:IL- 11在乳腺癌骨转移组、未发生骨转移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骨转移组明显升高,而CTGF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两进行比较发现IL- 11在乳腺癌骨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但在乳腺癌未发生骨转移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 11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水平与其他肿瘤骨转移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 11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年龄、骨痛程度及骨转移程度密切相关(P<0.05)。 结论:IL- 11的定量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望成为乳腺癌骨转移的血清标志物。
数字化X 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诊断T0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傅建民, 石 剑, 张文夏, 李 欢, 丘禹洪, 罗建国, 郑爱秋, 林小颜
2010, 37(17): 991-99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8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X 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9 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应用Lorad数字化钼靶机和Lorad Multicare俯卧式活检系统引导Vacora 对243 例临床不可触及的可疑病灶(BI-RADS 评级为Ⅳ级及以上)行真空辅助活检术。结果:活检成功率为99.6%(242/243),手术时间20~60min,中位时间32min。术后病理:乳腺导管内癌2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7 例、浸润性导管癌2 例、浸润性小叶癌1 例;病理分期:0 期21例、Ⅰ期9 例、ⅡA 期1 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2例,占活检总数的9.1% 。术后出现皮下瘀斑15例、血肿形成11例,未见其他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数字化俯卧式穿刺活检定位系统引导Vacora 真空负压辅助活检系统(10G)对钼靶下的乳腺微小病灶的活检术,具有活检定位精准、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等特点,对T0 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向邦德, 黎乐群, 赵荫农, 刘剑勇, 袁卫平
2010, 37(17): 994-99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09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行再切除术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采用Kaplan-Meier 和Log-rank 对数秩检验对23个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引入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另外,对各次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再次手术后患者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68% 、36% 、35% ,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9% 、22% 、7% 。影响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为:第1 次手术时门静脉癌栓形成、第1 次手术时肝硬化结节直径大小、第2 次手术切缘距离、第2 次手术后辅助治疗。未得出影响无瘤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各次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第1 次手术中合并门静脉癌栓或硬化结节直径较大的患者,行再切除术预后差。第2 次手术中肝切缘距离>1cm或者术后辅以其他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骨肉瘤安全外科边界与保肢适应证
董 扬, 马小军①, 张春林, 鲍 琨
2010, 37(17): 998-10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0
摘要:
目的:通过X 线、MRI 和骨扫描(ECT )、肉眼边界与病理边界的对比研究来确定骨肉瘤保肢的安全外科边界,并探讨影响骨肉瘤保肢的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5 月~2008年7 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新就诊的骨肉瘤患者,术前X线、ECT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手术范围,取术后截除的肿瘤瘤段,用电锯或骨刀沿肿瘤骨的冠状面、矢状面劈开,将标本平分为两等份,取一半为选材对象。肿瘤标本分割之前,需进行肿瘤长度的肉眼测量。对所有取材做经过解剖标志点的冠状面切面,将剖成厚度约10mm断面,行整层分开切成1cm× 1cm切片送病理检查。对于每例标本采集的X 线、MRI 检查及ECT 进行数码照相,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参照每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的标尺,应用Adobe photoshop 7.0 软件的切片功能进行影像学、实体肿瘤长度的测量,应用统计软件SPSS11.5 进行统计,采用单一因素的两组配对资料的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满足入选条件共19例。X 线片显示软组织边界不清。MRI 可以很好的显示软组织的边界。镜下肿瘤边缘可见水肿带,并有出血充血,多数肿瘤沿脂肪细胞间隙浸润生长。X 线、ECT 与病理检查之间有显著性差异,MRI、肉眼观察与病理范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RI 测量相对误差较小,术前MRI 加权及脂肪抑制像在肿瘤边界外1.5cm做为保肢截骨平面是安全平面。影响骨肉瘤保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
26例颌骨骨肉瘤病例分析
倪 松, 徐震纲, 刘绍严, 王晓雷, 罗 巍①
2010, 37(17): 1002-100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1
摘要:
目的:颌骨骨肉瘤为少见的恶性度较高的肿瘤,本文旨在探讨颌骨骨肉瘤的不同治疗方式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年1 月至2009年11月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6例颌骨骨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11例,男女比例为1.3 6:1,发病年龄为11~66岁,平均年龄为36.2 岁,原发于上颌骨的14例,下颌骨12例。26例患者中,8 例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其余18例患者行综合治疗(手术+ 放疗/化疗)。 应用Kaplan-Meier 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并比较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预后的影响,应用Cox 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复发及死亡的相关因素,enter 法进行验证。结果:26例患者的总体5 年生存率为41.0% ,复发率为76.9%(20/26),20例复发患者中90.0%(18/20)在2 年内复发。单纯根治性手术治疗组的5 年生存率为37.5% ,而综合治疗组为43.1%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手术治疗组的复发率为87.5%(7/8),而综合治疗组为72.2%(13/18),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级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理分级为中低分化的患者其死亡风险要明显高于高分化的患者,而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类型及治疗模式则并非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颌骨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对于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可以考虑辅助放化疗,但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病理分级为高分化者预后较好。
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祝 焱, 谢兆霞, 舒毅刚
2010, 37(17): 1006-100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2
摘要:
目的:评价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CLL/SLL 患者中CLL 10例,SLL 5 例,中位年龄63岁。CLL 患者按照Rai分期分为Ⅱ期5 例,Ⅲ期2 例,Ⅳ期3 例。SLL 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4 例,Ⅳ期1 例。11例为初治患者,4 例为复治患者。所有患者均口服氟达拉滨片40mg/(m2·d),持续5 天,每4 周1 疗程,至少连用4 个疗程。12例患者完成4 个疗程,3 例患者4 个疗程后分别又巩固1~2 个疗程。结果:15例患者平均完成4.3 个周期。完全缓解率66.7%(10/15),部分缓解率26.6%(4/15),1 例(6.7%)无效,总有效率93.3%(14/15)。 11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 例,1 例由于疾病进展死亡。4 例复治患者1 例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5 例(33.3%)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1 例Ⅰ级,3 例Ⅱ级,1 例Ⅲ级。感染3 例(20%)。 非血液系统毒性轻微,不良反应均可恢复。结论:口服氟达拉滨治疗CLL/SLL 用药方便,疗效较理想,对既往治疗过的患者亦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对于CLL/SLL 患者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胃肠道肿瘤样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
李智宇, 崔修铮, 王一澎, 张慧明
2010, 37(17): 1009-101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3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4例,男11例,女3 例,年龄32~67岁。8 例有上腹不适症状,6 例体检偶然发现。10例发生于胃,3 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 例发生于空肠。术前影像学检查仅1 例CT提示“异位胰腺”,1 例胃镜考虑“异位胰腺”,其余均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 例行局部切除术,3 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 例行胃癌根治术,1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肿瘤型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手段,能明确诊断及避免其它并发症。
组学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孙 权, 高 福, 蔡建明
2010, 37(17): 1012-101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4
摘要:
组学技术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和受到高度重视的现代技术分析手段,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对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有很重要的价值。目前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主要是对高危人群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普查,而很多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这就为寻找更好的早期肿瘤诊断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组学技术的发展,为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开创了新的技术平台。虽然组学技术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表现了巨大的发展前景,但用于临床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查还有待深入研究。随着三种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围绕组学技术在肿瘤临床诊断中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概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 细胞淋巴瘤的进展
周丽兰, 何明生
2010, 37(17): 1016-101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5
摘要:
外周T 细胞淋巴瘤(PTCL),其免疫表型提示来源于胸腺后(或成熟)T 细胞,包括大组非特异性PTCL。在全球范围内,PTC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10%,在我国约占20% ~30% ,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大多数PTCL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传统的化疗方法与B 细胞NHL 相比疗效不佳、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近年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PTCL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方法。本文主要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PBHSCT+ABMT)三种方式及其优劣。ASCT无供受者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造血重建快,但其复发率相对较高;allo-SCT 具有移植物抗淋巴瘤作用,但其有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APBHSCT+ABMT对于年龄偏大、造血功能差而难以采集足够外周血干细胞、有潜在出血和感染风险较大PTCL患者意义较大。HSCT的移植方法、移植时机、预处理方案及强度等多种因素对移植疗效均有影响,如何根据不同PTCL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移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移植时机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头皮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 例
张学斌, 孔繁明, 战忠利①
2010, 37(17): 1020-10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7.01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