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40卷  第14期

基础研究
DADS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抑制人结肠癌SW480 细胞迁移与侵袭
苏坚, 史玲, 周钰娟, 夏红, 廖前进, 董琳, 向姝霖, 苏琦
2013, 40(14): 815-8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1
摘要: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  方法  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对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SW480细胞Rac1-ADF/cofilin1信号分子表达的作用。  结果  40与50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分别减少57.12%与64.59%(P < 0.05)。处理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3.23%与12.87%,较对照组75.86%明显降低(P < 0.05)。RT-PCR显示,45 mg/LDADS处理SW480细胞24、48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 mRNA分别显著下调(P < 0.01);而cofilin1 mRNA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45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6、12、24、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蛋白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但cofilin1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IMK1和p-cofilin1表达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  结论   DADS可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下调Rac1、Rock1、PAK1、LIMK1、p-LIMK1、destrin与p-cofilin1抑制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
bFGF表达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
张志华, 刘鹏, 王丽红, 王陶然, 薛倩, 郝长来
2013, 40(14): 821-82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2
摘要: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对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D34,计算微血管密度。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水平。  结果  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研究发现,VPA治疗14 d后,裸鼠瘤组织CD34+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减少,微血管密度(MVD)为32.59±5.76较对照组12.23±4.11明显减少(P < 0.01);VPA治疗组bFGF mRNA的表达0.321±0.046较对照组0.151±0.036明显降低(P < 0.01),bFGF蛋白表达为0.493±0.026较对照组0.298±0.011明显下降。  结论  VPA可以抑制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的血管新生,其发生的机制与抑制血管新生相关因子bFGF的表达有关。
塞来昔布联合三苯氧胺对甲基亚硝基脲诱导大鼠乳腺肿瘤的影响
江丹贤, 吴华, 梁彩霞, 毛丽君, 马雄辉, 黄应桂
2013, 40(14): 824-82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3
摘要:
  目的   塞来昔布联合三苯氧胺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大鼠乳腺肿瘤的影响。  方法   雌性3周龄SPF级Sprague Dawley(SD)大鼠1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及联合组,腹腔注射MNU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生率、肿瘤的体积及COX-2和C-erbB-2的表达。  结果  塞来昔布组、三苯氧胺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发生率低,肿瘤体积小;联合组肿瘤发生率最低,肿瘤体积最小。塞来昔布组、联合组大鼠乳腺肿瘤COX-2、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和三苯氧胺组(P < 0.05)。  结论   塞来昔布和三苯氧胺对MNU诱发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生均有预防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效果更好。
JNJ-7706621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孙蓓, 钱钧强
2013, 40(14): 828-83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抑制剂JNJ-7706621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  常规培养乳腺癌T47D、MD-MB-23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JNJ-7706621(0、1、2、4 μM)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JNJ-770662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检测JNJ-770662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 ern blot检测JNJ-7706621对凋亡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JNJ-7706621能够抑制乳腺癌T47D、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JNJ-7706621可将T47D、MDA-MB-231细胞的周期阻滞于G2/M期,具有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nnexin Ⅴ-FITC/PI双染法示随着JNJ-7706621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T47D、MDA-MB-231细胞凋亡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JNJ-7706621浓度增加,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Caspase3、PARP的剪切明显增高,而p5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周期相关蛋白CDK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DK1在Thr16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而在Tyr1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  结论   在体外条件下,JNJ-7706621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与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方式,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CDK1在Thr16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临床研究
CXCR4 CD44 CD133表达在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分析中的价值
农晓琳, 徐铭竹, 李昊, 杨亦萍, 农东晓, 曹阳, 李佳荃, 胥航, 黎燕宁
2013, 40(14): 832-83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5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44例舌鳞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分级舌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XCR4、CD44、CD133的表达情况。将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指标进行Kaplan-Meier检验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研究44例舌鳞癌标本中,高分化29例,中、低分化15例;Ⅰ期11例,Ⅱ期12例,Ⅲ期8例,Ⅳ期13例。各病理分级病例CXCR4、CD44、CD133阳阳性率分别是79.54%(35/44)、77.27%(34/44)和75.00%(33/44)。CXCR4、CD44、CD133在舌鳞癌各病理分级组在之间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CXCR4、CD44、CD133分别与转移、复发也成正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CXCR4表达情况、临床分期、颈部转移为本组舌鳞癌患者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CXCR4、CD44、CD133的表达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CXCR4表达情况、临床分期、颈部转移为术后评价舌鳞癌患者生存的重要指标。
D-二聚体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姜文化, 高军, 刘鹏飞
2013, 40(14): 838-83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6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D-二聚体升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患者总生存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NHL 425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D-二聚体及国际预后指数(the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对总生存的影响。  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IPI评分明显相关。低、中、高水平D-二聚体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97.4%,86.1%,35.0%(P < 0.05)。与IPI为0或1的患者相比,IPI≥4分者预后较差(P < 0.05)。Ann Arbor分期、病理类型、D-二聚体水平以及IPI评分是影响总生存的主要因素,多元分析表明IPI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高水平的D-二聚体是NHL患者预后差的标志物。
临床应用
52例胰体尾癌的外科诊治分析
毛强, 张倜, 李强
2013, 40(14): 842-8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7
摘要: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的诊断与临床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诊断、治疗等。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中位生存期。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38例行手术探查, 手术切除24例, 基本术式为胰体尾及脾切除术; 胰腺癌TNM分期: Ⅰ期5例(13.16%), Ⅱ期19例(50%), Ⅲ期5例(13.16%), Ⅳ期9例(23.67%); 根治术后胰体尾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0±1.23)个月, 接受姑息治疗、辅助治疗及无特殊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2.71)个月。根治性切除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非根治性切除者(P < 0.01)。  结论  早期诊断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 根治性切除是提高外科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193例特殊类型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刘薇, 张翠翠, 李凯
2013, 40(14): 846-8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8
摘要:
  目的  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BAC)及具有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2004年分型)的不利预后因素, 并经2011年肺腺癌新病理分型验证, 确定此类肿瘤的重要预后因素、阐明两种分型在评估临床预后的连贯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4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93例BAC及具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患者资料, 并将其中符合新分型的原位腺癌、微浸润癌与其他类型区别而单独分组, 记录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肿瘤家族史、吸烟史、TNM分期、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治疗方法等因素; 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全部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60.6%、45.6%, 中位生存期为5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 确诊时临床分期(P < 0.001)、出现临床症状(P= 0.018)、原发病灶大小(P=0.039)、病理类型(P=0.028)及治疗方法选择(P=0.035)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 仅确诊时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其中符合新分型中的原位腺癌及微浸润癌患者预后最佳。  结论  BAC及具有其特征的混合型腺癌较其他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好、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确诊时的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在评估临床预后方面, 新肺腺癌分型与2004年分型具有连贯性, 且更细化、更利于指导临床。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远期疗效分析
李金伟, 李小波, 肖海, 王蓉, 温盛瑛
2013, 40(14): 851-8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09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确诊为鼻咽癌的58例初治患者, 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研究组)和常规分割放疗组(对照组), 两组开始均照射1次/天, 2 Gy/次, 5天/周, 40~50 Gy后, 研究组鼻咽部放疗2次/天, 1.5 Gy/次, 间隔>6 h, 5天/周, 总剂量73~76 Gy; 对照组鼻咽部仍按常规分割放疗方法, 放疗至70~76 Gy。总剂量相近, 总疗程缩短0.5~1.5周。  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5年鼻咽肿瘤局控率分别为86%(25/29)、59%(17/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研究组晚期放射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稍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提高鼻咽癌的局控率, 远期并发症未明显加重。
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分析(附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张玲, 沈昊, 杨光华, 张先觉, 周家杰, 王建国, 丁坤
2013, 40(14): 855-8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0
摘要:
1例原发性卵巢平滑肌肉瘤伴黏液样变性诊治分析
宋华勤, 王莉
2016, 40(14): 857-85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1
摘要:
临床病例讨论
胃癌肝囊性转移2例报告分析
黄薇, 黄芳, 许隽颖, 刘超英
2013, 40(14): 859-8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2
摘要:
胃癌根治术后肝囊性转移少见, 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手段。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2例胃癌肝囊性转移病例, 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66、65岁, 术后病理均为溃疡型低分化腺癌, TNM分期均为ⅢB期(T4aN2M0), 临床症状为腹胀和腹腔积液, 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提示癌细胞浸润。2例患者分别行囊腔内局部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 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进展
陈鹏, 李雷
2013, 40(14): 862-86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3
摘要: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约有18%的癌症相关死亡与肺癌有关。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出现可看做是肿瘤细胞播散入血的直接体现, 而这正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检测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有望成为诊断肺癌的辅助方法, 使肺癌患者得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者们已尝试多种不同的方法从外周血中分离CTCs。虽然有关CTCs检测的研究众多, 但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及重复性限制了其临床意义, 本文就现有的各项技术进行综述。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韩淑梅, 荆世红, 刘波
2013, 40(14): 866-8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4
摘要: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 DSRCT)是极其罕见的肿瘤, 好发于青年男性的腹腔。组织病理学特征性的表现为大量致密增生纤维中埋没着团状、索状排列的小圆型肿瘤细胞。细胞遗传学上具有特征性的11及22号染色体易位, 即(t11;22)(p13;q12)易位, 产生EWS-WT1融合基因, 可以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新鲜组织或福尔马林固定组织中这一融合基因并确定诊断。预后非常差, 中位生存时间17~25个月。尽管应用了联合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全腹盆腔放疗, 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多种治疗方案正处在试验当中, 如更多药物的联合化疗、诱导治疗后的靶向治疗、术后的腹腔热灌注化疗及调强放疗、肝转移后通过肝动脉应用(90Y)钇微球体进行栓塞治疗等。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评分和局部治疗
李爱民, 曹旭晨
2013, 40(14): 869-8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5
摘要:
脊柱转移瘤的分类评分方法基于肿瘤的恶性程度、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骨破坏情况及预后, 评价简单适用, 预测性较强。进行预计生存期评估和系统评价, 可以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明确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可以通过姑息手术、瘤内切除或全脊椎切除术, 或选择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和入路, 结合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等措施, 达到肿瘤局部控制、维持神经功能, 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射频消融、脊柱内窥镜等现代微创外科理念和技术将在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ALK+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付骞千, 张甜甜, 翟琼莉
2013, 40(14): 873-8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6
摘要:
ALK+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LK+D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罕见的亚型, 具有特殊的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样的形态学特点, 免疫表型独具特征, 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儿童和成人都可发生。此病虽然罕见, 但是其临床过程具有侵袭性且预后不良, 因此明确认识该疾病的特点是诊断的关键。ALK+DLBCL对传统化疗方案反应性差, 最近推出的小分子ALK抑制剂可能对这种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选择。
病例报告与分析
肝脏原发神经内分泌癌脑转移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例
李勇, 潘绵顺, 邱书珺, 王鹏
2013, 40(14): 877-8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7
摘要:
同时三原发性消化道肿瘤1例
曲兴龙, 韩毓, 张怡, 师英强
2013, 40(14): 878-8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01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