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42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循环游离DNA 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
庞 达①②, 夏冰舒①, 张显玉①
2015, 42(5): 261-2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155
摘要:
循环游离DNA 以细胞外游离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可由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释放。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循环游离DNA 水平高于正常人,且循环游离DNA 可以反映癌组织的基因突变、甲基化状态、拷贝数改变、杂合子丢失等特征,是乳腺癌诊断、治疗、预后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生物学指标。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循环游离DNA 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定量及定性检测两方面对循环游离DNA 近年来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上皮间充质转化对肺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郑燕君①, 孙保存①②③, 赵秀兰①③, 郑 旭①, 李岩磊①, 邱志强②, 古 强①③, 董学易, ①③, 张艳辉②
2015, 42(5): 265-27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37
摘要:
目的:研究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的临床意义,并阐述EMT 对肺鳞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79例肺鳞癌组织切片进行E-cadherin 、Vimentin 及TGF-β 1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临床意义。将肺鳞癌细胞系SK-MES-1 于含有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 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 1)的培养基中,分别诱导培养5、10d 后,利用Western blot、RT-PCR 检测E-cadherin 、Vimentin 的表达变化,以划痕、侵袭实验来判断不同浓度、诱导时间对SK-MES-1 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肺鳞癌发生淋巴转移病例中E-cadherin 表达较未发生淋巴转移者低,而Vimentin 表达则高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的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GF-β 1 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Western blot和RT-PCR 显示10ng/mL TGF-β 1 诱导培养的SK-MES-1 细胞中,Vi ?mentin 表达增强明显,E-cadherin 表达减弱。细胞划痕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SK-MES-1 经诱导后,迁移和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肺鳞癌的淋巴转移与上皮间充质转化有关,TGF-β 1 可诱导肺鳞癌细胞发生EMT ,增强其侵袭和迁移的能力。
营养风险筛查对胃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
高 俊, 邱秀娟, 王琦三
2015, 42(5): 271-2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11
摘要: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对胃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0 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353 例胃癌患者,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 )评分进行术前营养评估,比较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和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照 NRS 2002 评分,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 .0%(77 /164)和31 .2%(59 /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NRS 2002 评分≥3 分的患者,术前有营养支持比无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Logistic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证实,NRS 2002 评分是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0R=1.634,95 % CI :1.025~2.606)。结论:NRS 2002 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有效预测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新辅助放化疗对mrT3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不同浸润深度远期疗效的影响*
李智勇①, 林维文②, 官国先①, 蒋伟忠①, 刘 星①, 陈致奋①, 柯海林①, 段 青②
2015, 42(5): 277-28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117
摘要: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CRT )对cT 3 期低位直肠癌及其各亚分期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评估是否所有T 3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应行CRT 。方法:对2008年1 月至2012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223 例cT 3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北美放射协会(RSNA)影像学分期标准回顾性进行亚分期,即根据高分辨率MRI 测量下肿瘤浸润直肠系膜的深度(depth of mesorectal invasion,DMI)分为mrT3a 期(DMI<5 mm),mrT3b 期(DMI 为5~10mm)和mrT3c 期(DMI>10mm),并根据是否行CRT 分为新辅助放化疗组(CRT 组,115 例)和未行新辅助放化疗组(nCRT组,108 例),比较两组患者及其
各亚分期(mrT3a、mrT3b、mrT3c)之间预后的差异。结果:对于整体mrT3 期,CRT 组和nCRT组的3 年无病生存率(78.2% vs . 71.9% ,P =0.608)和局部复发率(4.4% vs . 8.5% ,P = 0.120)无统计学差异。对于mrT3 各亚分期,CRT 组和nCRT组预后分别为:mrT3a:3 年无病生存率82.4% vs . 81.8%(P = 0.837)、局部复发率5.8% vs . 5.9%(P = 0.658);mrT3b:3 年无病生存率84.4% vs . 42.4%(P = 0.032)、局部复发率0 vs . 18.2%(P = 0.014);mrT3b、mrT3c:3 年无病生存率72.8% vs . 42.4%(P = 0.060)、局部复发率2.4% vs . 18.2%(P = 0.021)。 单因素分析提示DMI 和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 ,CRM)是mrT3 期直肠癌患者3 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Cox 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CRM是独立影响因素(OR= 2.249,CI :1.067~4.742,P = 0.033)。 结论:CRT 能改善mrT3b、mrT3c 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可能无法改善mrT3a 且CRM阴性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对这部分患者可直接行手术治疗。
口腔鳞癌患者Level Ⅳ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研究
李传真①②, 郭传瑸①
2015, 42(5): 283-28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758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癌同侧颈部LevelⅣ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00年1 月至2011年12月同期行颈淋巴清扫术及原发灶手术治疗的口腔癌患者624 例(644 侧),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LevelⅣ转移风险因素。结果:颈淋巴结转移患者334 例(345 侧),LevelⅣ转移35侧(5.43% ,35/ 644),跳跃性转移4 侧(0.62% ,4/ 644)。 pN-Levels Ⅰ~Ⅲ颈部的LevelⅣ转移率1.31%(4/ 303),pN+Levels Ⅰ~Ⅲ颈部的LevelⅣ转移率为9.14%(31/341),χ2检验表明pN+LevelsⅠ~Ⅲ与LevelⅣ转移有关联。pN+LevelⅢ、前三区的pN+Level数3 枚、前三区的阳性淋巴结数≥ 3 枚的患者,pN+LevelⅣ发生率分别为22.47%(20/ 89)、28.57%(10/ 35)、14.60%(20/ 137)。 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前三区淋巴结转移状态与LevelⅣ转移关系,结果证实前三区的pN
+Level数为3 枚(pN+LevelⅠ+pN+LevelⅡ+pN+LevelⅢ)与LevelⅣ转移有关联。结论:对于口腔癌患者,Levels Ⅰ~Ⅲ转移将增加LevelⅣ转移风险。
1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诊治分析*
郑 辰, 郎鸣晓, 许 超, 李 娜, 任 贺, 郝继辉
2015, 42(5): 287-29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71
摘要: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以期指导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4年12月至2014年3 月收治的1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特征。结果:15例患者中,男8 例,女7 例,发病中位年龄44岁。肿瘤位于胰头部8 例,胰体尾部 6 例,钩突部 1 例。肿瘤直径 3~18cm,平均直径 6.67cm。患者出现黄疸者少,肿瘤标志物多不升高。出现术前转移者6 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3 例行保守治疗。术前及术中均不能正确诊断,最终诊断需要靠术后病理或穿刺,行抗胰蛋白酶、抗糜蛋白酶检测均阳性。术后化疗多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平均生存期20.6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特点比较特殊,且现倾向于认为其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应积极治疗。
低位直肠间质瘤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崔明明, 张 宏, 刘鼎盛, 张方圆, 苟 康, 蔡圣彬, 凌云志
2015, 42(5): 292-2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816
摘要:
目的:针对伊马替尼治疗下的低位直肠间质瘤,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访2007年1 月至2011年1 月9 例低位直肠间质瘤患者,在术前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前肿瘤大小为5~9 cm(中位值7.0 cm),治疗后肿瘤大小为2~4.5 cm(中位值3.5 cm)(P < 0.001)。 治疗3~24个月(中位值7 个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住院时间5~ 9 天(中位值7 天),所有患者均行保护性造口,术后3 个月行造口还纳术。Wexner评分在伊马替尼治疗前为1~4 分(中位值2 分),治疗后为1~5 分(中位值2 分)(P = 0.397);造口还纳术后Wexner评分4~9 分(中位值7 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01),术后1 年为1~5 分(中位值2 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42)。 术后有6 例继续服用伊马替尼24~30个月。1 例未继续服用伊马替尼,患者在30个月时出现盆底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对于低位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89SrCl2 联合99Tc-MDP对乳腺癌骨转移骨痛治疗疗效
刘恒超①, 李卫鹏①, 申 勇①, 胡永全①, 马 芳②
2015, 42(5): 297-3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960
摘要: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氯化锶(89SrCl 2)联合锝- 99- 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89SrCl 2 治疗组30例、99Tc-MDP 治疗组22例、89SrCl 2 与99Tc-MDP 联合治疗组28例3 组,观察各组骨痛缓解、骨转移病灶好转和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情况。结果:骨痛缓解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率在联合治疗组为92.9%(26/ 28)、78.6%(22/ 28),均明显高于89SrCl 2 治疗组的73.3%(22/ 30)、53.3%(16/ 30)和99Tc-MDP 治疗组的63.6%(14/ 22)、45.5%(10/ 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骨转移病灶好转有效率在联合治疗组为46.4%(13/ 28),明显优于99Tc-MDP 治疗
组的18.2%(4/ 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89SrCl 2 治疗组的33.3%(10/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89SrCl 2 联合99Tc-MDP 治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骨转移骨痛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孤立性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决策探讨
王 斌①, 孟 斌②, 肖渤瀚③, 宫立群④, 王晓光⑤, 赵路军⑥, 潘战宇①
2015, 42(5): 302-3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802
摘要:
既往认为孤立性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属于Ⅳ期,一般不考虑手术治疗,仅给予化疗或放疗等治疗,但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近年来通过多学科协作体系(MDT )给予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使患者的获益程度明显增加,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现介绍2 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多学科协作治疗孤立性脑转移NSCLC 患者的病例,以期探讨和制定相应诊疗规范,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宏斌, 于建平, 许 威, 韩晓鹏, 苏 琳, 李洪涛, 景化忠, 曹廷宝, 魏登文
2015, 42(5): 307-3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870
摘要:
目的:探讨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 月至2014年8 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手术的10例残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8例行开腹手术残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开腹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对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住院日、营养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术后随访14~21个月。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与开腹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210.0 ± 30.9)minvs .(283.9 ± 50.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0 ± 26.7)mLvs .(277.8 ± 79.1)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19.0 ± 3.6)枚vs .(18.8 ± 3.7)枚,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7.3 ± 3.6)h vs .(75.8 ± 15.7)h,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1.6 ±0.4)d vs . 5.7 ± 1.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0 ± 0.8)d vs .(7.2 ± 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 ± 1.2)d vs. (20.8 ± 3.9)d,腹腔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均顺利出院。返院复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无进食哽噎感、食管后烧灼感等不适症状。结论: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
同的根治效果。
肿瘤异常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朱仲玲, 阎 昭
2015, 42(5): 313-3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456
摘要:
肿瘤细胞具有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能量代谢机制。最初发现的肿瘤细胞特殊代谢表型称为Warburg效应,后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生长增殖所需的脂肪酸主要来源于从头合成途径,且脂肪酸合成和氧化代谢相关的重要酶类在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异常脂肪酸代谢与肿瘤生长、存活及侵袭相关,表明异常脂肪酸代谢为肿瘤生长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近年来,肿瘤细胞异常脂肪酸代谢特异性表型逐渐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探索异常脂肪酸代谢在肿瘤生物学中的作用,以及通过靶向脂肪酸代谢途径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正备受关注。本文就异常脂肪酸代谢对肿瘤形成、发展的意义及特异性抑制剂研发进展作一综述。
组蛋白密码与胶质母细胞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孙红军, 荔志云
2015, 42(5): 317-3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143
摘要:
组蛋白密码由组蛋白中被修饰氨基酸的种类、位置和修饰类型构成。目前研究发现组蛋白密码与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密切相关。GBM细胞中各种效应蛋白与组蛋白修饰后相应靶位点的结合效应控制着染色质的状态,进一步影响GBM细胞DNA 复制及基因表达调控等表观遗传现象。GBM组蛋白密码信息存在于包括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翻译修饰过程中。组蛋白密码与GBM关系的研究为GBM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了更多分子靶点。
甲状腺上皮样血管肉瘤1 例
白雪蕾
2015, 42(5): 321-32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90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