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7卷  第5期

专家共识
中国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专家共识
梁晓燕, 方丛, 李晶洁, 李婷婷, 李志铭, 谢小明, 王曦, 刘学奎, 姚和瑞
2020, 47(5): 217-22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051
摘要:
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与保存也逐渐受到重视,患者的需求亦逐年增多。在我国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规范及指南指导医生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本文为指导血液、乳腺及妇科肿瘤相关专科的临床工作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联合生殖、妇产科及肿瘤专科的临床专家对临床诊疗策略及流程规范提出专家建议,提高对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的共识。
专家论坛
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于恺英, 于世英, 巴一, 谌永毅, 李薇, 石汉平
2020, 47(5): 222-2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03
摘要:
近些年,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发展已取得多项临床成果:1)支持治疗观念显著改变:充分认识到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核心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明确了支持治疗团队组成及其运作模式:确定了理想支持治疗团队组成,明确了支持治疗“三位一体”运作模式。3)工作范畴日渐明晰:提出了支持治疗七个方面工作范畴,倡导“身心社灵”全人支持治疗模式。开展“无痛、无血、无栓、无饿、无忧”示范病房建设。4)癌痛治疗逐步规范:组建癌痛多学科团队,建立门诊癌痛随访系统,重视癌痛科普教育和政策宣教。5)肿瘤患者营养诊疗体系基本建立:提倡入院患者进行肿瘤和营养不良的双诊断,率先提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6)支持治疗延续和拓展:提出了医院-社区-家庭分级营养管理,构建立体整合营养治疗体系。7)生存质量得到重视:建立新型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方法,构建了终末期肿瘤患者生存预测模型。8)肿瘤患者的护理更加全面:将“灵性”的概念引入肿瘤患者的照护。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了延续护理服务管理平台。本文就上述成果进行总结。
临床研究与应用
MicroRNA-124靶向调控caveolin-1介导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研究
寇大庆, 孙文平, 綦霞
2020, 47(5): 227-23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88
摘要:
  目的  检测miR-124、caveolin-1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 探讨miR-124靶向调控caveolin-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32例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行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标本, 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癌、癌旁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miR-124、caveolin-1的表达; 通过靶基因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124与caveolin-1的靶向关系; 通过qRT-PCR、Western blot检测miR-124对caveolin-1表达的调控; 分别用CCK8、平板克隆及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通过绘制生存曲线, 分析miR-124及caveolin-1表达与临床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miR-12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 在高转移肝癌细胞MHCC97H中的表达低于低转移肝癌细胞MHCC97L, 而caveolin-1呈现相反的趋势; caveolin-1为miR-124的靶基因, 调控miR-124可影响caveolin-1水平; MHCC97H中导入miR-124 mimic可抑制该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 而上调caveolin-1促进该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 敲低低转移肝癌细胞MHCC97L中miR-124水平可增强该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下调caveolin-1抑制该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肝癌组织miR-124高水平、caveolin-1低水平的患者5年生存时间显著长于相应的miR-124低水平组、caveolin-1高水平组。   结论   miR-124通过靶向调控caveolin-1介导肝癌的增殖与侵袭。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刘茂兴, 邢加迪, 徐凯, 谭非, 杨宏, 张成海, 张楠, 王早早, 崔明, 苏向前
2020, 47(5): 231-2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471
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肿瘤定位及淋巴结清扫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126例远端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62例患者在ICG标记近红外荧光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64例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评估对比术前ICG标记与术中内镜定位的效果;对比两组淋巴结清扫与检获情况。  结果  T1~2期观察组患者术中标本测量近端切缘距离(4.92±1.65)cm与对照组(4.76±1.66)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T3~4期观察组患者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1.09±6.19)枚,高于对照组(8.89±4.35)枚(P=0.049);观察组破损淋巴结检出数量(0.74±0.46)枚少于对照组(1.27±1.22)枚(P=0.009)。  结论  T1~2期胃癌患者行术前ICG标记可精准判断肿瘤边界,其肿瘤定位效果与术中胃镜相当,全腹腔镜手术时可指导选择合适的切除线。ICG在T3~4期胃癌的淋巴导航作用可指导术中更精细、完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淋巴结的破损。
注气与注水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内镜形态与病理关系的比较
陈建华, 施宏, 陈素玉, 黄瑞
2020, 47(5): 236-2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013
摘要:
  目的  比较注气与注水结肠镜下结直肠息肉的内镜形态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在非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模式下62例接受注气肠镜与53例注水肠镜检查发现的结直肠息肉进行观察,分析病变的血管形态及表面的结构,应用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NICE)实时预测病理类型,并将NBI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及扁平息肉(即巴黎分型0~Ⅱa型)的检出率。  结果  注水组扁平状息肉检出率为44.64%,其中左半、右半结肠检出率分别为26.78%、17.86%;注气组为40.00%,左半、右半结肠检出率分别35.56%、4.44%;两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NICE分型实时预测结直肠息肉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95%、96.61%、93.84%,其中注气组的分别为90.74%、97.27%、93.33%,注水组的分别为93.93%、95.65%、94.64%,并发现2例无蒂锯齿状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SSA),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注气肠镜与注水肠镜预测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注水肠镜能提高右半结肠0~Ⅱa型息肉的检出。
同期放化疗对比单纯放疗治疗非高发区T1~2N1M0期鼻咽癌远期疗效观察
孙学明, 吴慧, 卢晓旭, 黄蓉
2020, 47(5): 241-24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011
摘要:
  目的  回顾性配对分析以适形调强放疗为基础的不同治疗模式对非高发区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初治的行根治性放疗的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筛选出51对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各51例)进行配对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  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1%、93.6%、96.7%、90.9%。单纯放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相比,5年总生存率(95.9% vs.92.2%,P=0.894)、无局部复发生存率(94.1% vs.93.3%,P=0.976)、无区域复发生存率(95.8% vs.97.6%,P=0.57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1.4% vs.90.2%,P=0.7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急性不良反应方面,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同期放化疗组呕吐、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结论  对于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同期化疗的加入并未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急性不良反应增加。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我国乳腺肿瘤整形外科的临床研究进展
殷竹鸣, 尹健
2020, 47(5): 245-24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10
摘要: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乳腺肿瘤整形外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乳腺肿瘤整形外科主要包括保乳整形和乳房重建两个技术体系。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乳腺肿瘤整形外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很多领域都取得长足的进步。本文将就植入物乳房重建、自体组织乳房重建、脂肪移植乳房成形、内窥镜辅助乳房重建、乳头乳晕重建、患者报告结局评价等亚专科领域,对我国乳腺肿瘤整形外科的研究进展、当前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洋媚, 陈瑞, 呙文静, 张孟贤
2020, 47(5): 249-2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447
摘要: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恶性程度高。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即使通过传统治疗手段,即最大限度安全手术联合放化疗,患者的临床结局仍不尽人意,平均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近年来各种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策略的探索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OVs)以其独特的靶向性、安全性及抗肿瘤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OVs疗法已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展示出可观的疗效,其在恶性胶质瘤方面的临床探索也在不断深入中,本文主要就OVs治疗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线粒体自噬在肿瘤干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基峰, 张怡, 晏琛
2020, 47(5): 255-25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41
摘要: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具有自我复制、多细胞分化和治疗抵抗能力的一类肿瘤细胞,被认为是肿瘤治疗失败、复发及转移的关键因素。线粒体稳态在CSCs干性维持和分化的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靶向线粒体的选择性自噬,是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然而线粒体自噬在CSCs中的作用尚存争议。一方面,线粒体自噬具有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作用,最初被认为是维持细胞内稳态的抑癌因子;另一方面,近年来有报道表明线粒体自噬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促进肿瘤进展。对线粒体自噬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本文旨在介绍线粒体自噬在CSCs的干性维持、代谢转化和治疗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去泛素化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贾雪冰, 李琦
2020, 47(5): 260-2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96
摘要: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是细胞内蛋白降解的重要调节系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在肝癌中发挥重要作用。去泛素化酶可以逆转蛋白质泛素化降解过程,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凋亡和自噬、肿瘤的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的调节和DNA损伤等。小分子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去泛素化酶的功能起到抗肿瘤作用。本文对去泛素化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特异性去泛素化酶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综述,为寻找肝癌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综述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李洁琅, 陈婷, 杨雨
2020, 47(5): 265-2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187
摘要:
晚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系统治疗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近3年,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ligand,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纳武单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先后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HCC二线治疗。多个PD-1/PD-L1抑制剂联合系统治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初步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贝伐单抗一线治疗成为首个在Ⅲ期临床研究中证实优于现有标准治疗索拉非尼的全新疗法。本文就近年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病例报告与分析
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侵犯咽旁间隙并深入颅底1例
马霖杰, 黄忠贵, 李永金, 张勇, 王少新, 蒋明芳
2020, 47(5): 269-27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05.09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