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女性58岁,曾于1983年12月16日,因便血6个月,每次约300ml,每日3~4次,就诊于天津市南开医院诊断为痢疾,治疗后未见好转,且出现低热、体重减轻,无力转来我院。乙状结肠镜咬检,病理示腺癌,于1983年12月21日手术。术后病理:溃疡型肿物位于直肠内,大小8cm×4.5cm×2.5cm;镜下:瘤细胞为腺上皮,排列成不规则的腺管状,细胞极向紊乱,核大,间变,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直肠腺癌Ⅱ级,浸润至浆膜层,淋巴结8枚,均未见转移,见图1。术后行辅助化疗。1996年4月8日又因右乳肿物发现1个月就诊。瘤科查体:右乳中上12点距乳头2cm处可及一肿物约5cm×4cm,质硬,界不清,活动度欠佳。右腋下可触及一约1.5cm淋巴结,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示: 腺癌。门诊化疗二次后于1996年4月29日行右乳癌根治术, 术中病理报告: 乳头状癌。术 后病理: 冰冻切除标本, 见肿物大小 3cm×2cm×2cm,边界较清,质地软,切面灰红色。镜下:乳腺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癌细胞多排列成不规则乳头状结构,可见纤维脉管束,癌细胞极向紊乱,体积大,胞浆较丰富,核大深染,核仁清楚,部分癌细胞浸润间质。病理诊断:右乳腺外上浸润性乳头状癌,区域淋巴结:腋尖0/2,锁下0/1,后组0/2,肌间0/0,外侧组0/10。 ER、PR 均(+),见图2。术后行辅助化疗及服用中草药。2006年8月15日再次因发现肝左叶占位20天入院,超声诊断结果:肝左叶占位性病变,影像印诊:肝左叶占位性病变:1肝癌;2转移性癌不完全排除。于8月21日行肝左内叶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肉眼可见肿物4cm×4cm×2.5cm, 切面灰黄、灰白,实性,质软,中间见坏死灶。镜下:癌细胞排列成不规则互相吻合的梁索样结构,细胞具有明显异型性,核大,核仁突出,病理诊断:肝细胞肝癌,AFP(+)见图3术后行辅助化疗,现患者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