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31卷  第14期

显示方式:
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
范瑞芳, 卫立辛, 吴孟超, 沈锋, 王维锋, 贾凤岐, 卜欣欣, 郭献灵, 尤天庚, 杨家和, 郭亚军
2004, 31(14): 781-783,787. doi:
摘要: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TRAP法检测了130份外科切除肝脏样本及58个肝脏可疑结节的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hTERTmRNA表达。所有样本均经病理学证实。结果:外科切除的肝细胞癌、肝硬变及慢性肝炎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5.9%(55/64)、25.0%(8/32)及8.3%(2/24),hTERTmRNA阳性率分别为89.1%(57/64)、25.0%(8/32)及8.3%(2/24),10份正常肝脏组织端粒酶及hTERTmRNA表达阴性。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炎性假瘤及腺瘤样增生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5.7%(30/35)、100%(4/4)、33.3%(4/12)、25.0%(1/4)及33.3%(1/3),hTERTmRNA阳性率分别为88.6%(31/35)、100%(4/4)、33.3%(4/12)、25.0%(1/4)及33.3%(1/3)。肝脏恶性肿瘤端粒酶及hTERT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P<0.01)。结论:经皮肝穿刺活检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检测有助于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58例甲状腺髓样癌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高明, 于洋, 李树玲, 徐本义, 孙保存, 刘经组
2004, 31(14): 784-78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的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方法:对58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中降钙素进行分析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相应标本中降钙素及其基因相关肽的表达情况;对新入组患者进行放射免疫学测定。结果:1)术前降钙素水平正常与升高的患者之间,颈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术后1个月降钙素水平正常与升高的患者之间,肿瘤复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3)约98%的患者肿瘤标本降钙素染色呈阳性,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阳性率为87.8%。4)部分术前降钙素水平正常的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5)术后1周左右降钙素下降至一稳定水平。结论:降钙素可以作为指导甲状腺髓样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有助于部分降钙素阴性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前诊断。
胃癌全胃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李东生, 徐惠绵
2004, 31(14): 788-790,799.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不同重建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我科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全胃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和治疗效果,应用Visck分级评定方法,对代胃术组和非代胃术重建组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以返流为主要的术后症状,术后半年两组间对比14项症状无差异,术后1年,非代胃术重建组比代胃术组在体重、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有差异(P<0.05~0.01);术后2年生存32例,两组仅在体重上有差异(P<0.05)。结论:非代胃术重建组患者比代胃术组患者在进食量、进食次数、体重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并且返流症状在术后短时间内能得到改善。
食管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与核DNA微卫星不稳相关性探讨
颜坤, 王明荣, 房殿春, 罗元辉
2004, 31(14): 791-79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与核DNA微卫星不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食管癌及正常组织细胞mtMSI与nMSI。结果:45例食管癌检出mtMSI9例(20.0%),检出nMSI10例(22.2%)。mtMSI主要发生于D-loop区。mtMSI与nMSI两者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mtMSI,mtMSI的发生可能通过nMSI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过程。
2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经验
张宏, 丛进春, 陈春生, 乔雷, 刘恩卿
2004, 31(14): 794-796.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2000年10月行急诊剖腹手术治疗的2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自发破裂出血多发于男性原发性肝癌患者,17例(61%)有肝炎病史,25例(89%)合并肝硬化。突发右上腹剧痛22例(79%),休克23例(82%),腹膜刺激症27例(96%)。腹腔穿刺、B超及C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2%、75%、91%。术中见肿瘤呈肿块型17例,结节型11例。术式分别为单纯修补2例,填塞压迫2例,肝动脉结扎2例,肝叶切除11例,单纯微波固化5例,微波固化加填塞压迫3例,微波固化加肝动脉结扎3例。7例出现术后合并症,分别为肝功能衰竭4例,肾功能衰竭1例,肺内感染1例,切口裂开1例。全组病例平均生存期7个月,主要死因为肝功能衰竭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机制不清,急诊剖腹手术可以使部分患者Ⅰ期切除肿瘤,具有止血效果确切,再发出血率低的优点。预防肝功能衰竭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后小剂量短疗程国产rhG-CSF的应用
鞠秀丽, 孙念政, 乔艳红, 刘继玲
2004, 31(14): 797-799. doi: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短疗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化疗儿童白细胞(WBC)下降的防治作用。方法:34例恶性肿瘤化疗儿童,采取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每例同方案化疗3个疗程。其中一个疗程不用rhG-CSF作为对照组;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48小时起给予小剂量短疗程rhG-CSF3~5μg/kg·d,皮下注射,连用5天,为治疗1组;另一个疗程化疗结束后,WBC<4×109/L时给予同样疗程和剂量的rhG-CSF作为治疗2组。比较各组间WBC及中性粒细胞(ANC)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WBC下降(<4×109/L)、ANC下降(<2×109/L)持续的天数均低于对照组,但治疗1组的疗效优于治疗2组。WBC和ANC下降的最低值治疗1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小剂量短疗程国产rhG-CSF的早期应用可以缩短WBC、ANC下降的持续时间及减轻其下降程度,缩短化疗间歇,提高化疗效果。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治疗失败原因和对策
彭汉伟, 曾宗渊, 陈福进, 崔念基, 魏茂文, 郭朱明, 伍国号, 张诠, 杨安奎
2004, 31(14): 800-803. doi:
摘要:
目的:分析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metastatic carcinoma,UPCMC)的治疗方法和失败原因,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探讨111例UPCMC的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比较和分析不同治疗组的颈部控制率、原发灶治疗失败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全组原发灶出现率为10.8%(12/111),颈部控制率为36.9%,5年生存率为41.4%;影响预后的因素为颈部控制情况、N分期、原发灶控制情况;颈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为N分期与是否全颈放疗。结论:UPCMC应以放疗为主,部分放疗不敏感的N1、N2病例可采取放疗加手术的综合治疗;颈部以全颈放疗为佳;对潜在原发灶的治疗推荐采取选择性放疗。
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肺癌细胞系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探讨
李殿俊, 李波, 常金兰, 李大林, 富东旭, 傅松滨
2004, 31(14): 804-80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高低不同转移能力肺癌细胞系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具有高低不同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系BE-1和LH-7的差异表达基因。抽提细胞mRNA,利用荧光标记dUTP逆转录制备cDNA探针,与人肺癌表达谱基因芯片杂交,以ScanArray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获得的荧光信号图像用计算机分析,每点上两种荧光信号的强度分别代表Cy3-dUTP和Cy5-dUTP的量,最后计算每点的Cy5和Cy3的比值。结果:在所检测的人高低肺癌转移细胞系BE-1和LH-7中,20个基因有表达差异,其中高表达14条,低表达6条。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筛选人类肺癌转移基因提供了有效方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对肺癌诊断意义的探讨
魏素菊, 胡振杰, 韩建京, 李保庆, 孙志学
2004, 31(14): 808-810. doi:
摘要:
目的:对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及CYFRA21-1水平的测定,旨在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患者BALF及血清中CYFRA21-1水平及细胞学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做比较,评价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1)CYFRA21-1水平肺癌组BALF及血清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2)BALF中CYFR21-1在Ⅰ~Ⅱ期肺癌的阳性率、符合率(75.0%,83.3%)均显著高于血清(6.3%,50.0%)(P<0.01,<0.05)。3)周围型肺癌BALF中CYFRA21-1阳性率(77.3%)及细胞学阳性率(72.7%)显著高于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9.1%,P<0.01)及刷检阳性率(36.4%,P<0.05)。结论:检测BALF中肿瘤标志物(TMS)对肺癌早期诊断优于血清;周围型肺癌BALF中CYFRA21-1阳性率及细胞学阳性率显著高于支气管活检和刷检阳性率,是诊断周围型肺癌有效的辅助方法。
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消退时间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刘文其, 王仁生, 吴历凡, 吴芳
2004, 31(14): 811-813. doi:
摘要:
目的:观察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的消退时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98年5月~2003年6月鼻咽癌放疗后有颈部残留的患者80例,应用COX回归分析研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7个因素对其消退时间的影响。结果:77.5%的患者颈部残留灶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消退。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N分期、化疗四个因素与颈部残留灶的消退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仅有性别、N分期、化疗三个因素影响颈部残留灶的消退。化疗与颈部残留灶的消退时间呈正相关,而性别、N分期则与消退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灶大部分可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消退,影响消退的因素主要有性别、N分期及化疗。
立体适形放射治疗前列腺癌29例临床分析
郑爱青, 赵献光, 徐瑾, 于金明
2004, 31(14): 814-816. doi:
摘要:
目的:分析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3D-CRT治疗前列腺癌29例,26例放疗前行双侧睾丸切除,22例同时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采用3D-CRT技术,5次/周,1.8~2Gy/次,DT60~72Gy,中位剂量68Gy。结果:中位随访18个月,生存率82.8%,肿瘤特异生存率93.1%。1、2、3级急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8%,6.9%,3.4%,1、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5%,6.9%。结论:3D-CRT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探讨
谢晓冬, 郑振东, 高雅苓, 刘大为, 刘永叶
2004, 31(14): 817-819. doi:
摘要: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和辽宁省肿瘤医院内一科收治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卡培他滨加艾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单用艾迪注射液治疗。两周期结束后对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可评价指标25例,有效率(CR+PR)36.0%;对照组可评价指标24例,有效率(CR+PR)16.7%,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Ⅰ0以上腹泻5例,Ⅰ0~Ⅱ0恶心、呕吐3例,Ⅰ0骨髓抑制2例,Ⅰ0~Ⅱ0手足综合征4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可消失,无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对照组出现Ⅰ0以上胃肠道反应2例,未出现明显腹泻、手足综合征及骨髓抑制。两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做为新一代5-FU的口服靶向性药物,主要通过肿瘤组织中较高活性的TP酶激活而完整地被胃肠粘膜吸收,在肿瘤组织内部释放5-FU而进一步达到抗肿瘤作用。由于其疗效较好、靶向性强、不良反应轻微,是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特别适合不宜化疗和既往应用5-FU治疗无效的患者。
人脑胶质瘤MMP2、MMP9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探讨
康春生, 浦佩玉, 李捷, 于士柱, 王虎, 江荣才, 董伦, 王广秀
2004, 31(14): 820-82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MMP2、MMP9表达水平代表胶质瘤的侵袭活性,应用Ki-67标记指数代表胶质瘤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6例正常脑组织、50例胶质瘤标本和2例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的MMP2、MMP9和Ki-67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胶质瘤中MMP2、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Ki-67LI均随肿瘤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并与胶质瘤分级呈正相关;相关分析发现,MMP2、MMP9和Ki-67LI的表达两两相关。结论:增殖和侵袭在恶性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演进过程中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进展。
乳腺癌HIFU后腋窝淋巴结內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
朱学强, 伍峰, 伍悦蕾, 周强, 张军, 王智彪
2004, 31(14): 824-826. doi:
摘要: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乳腺癌原发灶后同侧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Fas配体(FasL)、颗粒酶B(GzB)、穿孔素(Pf)等细胞毒性分子表达的变化。方法: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U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腋窝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FasL、GzB和Pf的表达。结果:HIFU组腋窝癌转移阴性和阳性淋巴结内Fasl、GzB、Pf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IFU治疗乳腺癌原发灶后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内具有杀伤活性的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免疫增强。
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及放疗的选择
聂大红, 谢方云, 胡伟汉, 伍勇, 张述平
2004, 31(14): 827-828. doi:
摘要:
原发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包括扁桃体、鼻咽、口咽、舌根等部位, 病理以中、高度恶性为主, 易出现远处转移, 近几年主张对早期患者采取综合治疗[1-3], 但综合治疗中不同方法的分析报道不多.
贲门癌术前术后食管粘膜碘染色应用价值观察
郭晓青, 王士杰, 刘艳凤, 高扬, 丛庆文
2004, 31(14): 828-829. doi:
摘要:
贲门癌术后由于切缘癌残留及术前对食管癌灶或癌前病变灶的漏诊, 成为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鼻腔副鼻窦癌鼻窦镜下手术加术后放疗
崔书祥, 王荣光, 冯林春, 王迎选, 何昌秀, 刚颖
2004, 31(14): 830-831. doi:
摘要:
鼻腔副鼻窦癌是头颈部较常见恶性肿瘤, 早期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放疗预后颇佳
2例子宫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赵素芬, 何向群, 吴洪卫
2004, 31(14): 831-832. doi:
摘要:
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 APA)为一罕见的子宫良性肿瘤, 是宫腔内的息肉样病变, 由平滑肌细胞及子宮内膜腺体组成, 且腺上皮表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性。
淋巴管、VEGF-C与肿瘤转移
王洋, 田琼, 张绍章
2004, 31(14): 833-835. doi:
摘要:
淋巴系統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管对肿瘤的生长及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影响, 也是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
鼻型T/NK细胞淋巴瘤
李维, 王华庆, 崔秀珍
2004, 31(14): 836-838. doi:
摘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根据肿瘤细胞来源的不同分为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 cell,NK cell)三种起源。
肺转移性间叶性软骨肉瘤1例
成继民, 张文, 刘艳丽, 郭宏
2004, 31(14): 839-839. doi:
摘要:
患者, 女, 5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 少量、鲜红色, 当地医院胸片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 于2003年4月17日入院。
男性乳腺导管内大汗腺乳头状瘤伴非典型性增生1例
王振
2004, 31(14): 840-840. doi:
摘要: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52岁。左乳腺无痛性肿块13年, 逐渐増大,近2年増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