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5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9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
毕晓峰, 宣立学, 高纪东, 张保宁
2008, 35(10): 541-543. doi: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确定各种临床诊断方法的应用原则。 方法: 回顾性总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5月~2007年7月间经手术并经病理诊断的99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情况。 结果: 99例患者术前诊断率为29.3%,误诊率达到70.7%(70/99)。99例患者中行乳腺钼靶检查39例,B超检查63例,针吸细胞学检查62例,术中冰冻病理63例,空芯针穿刺活检29例。其中乳腺钼靶检查诊断率23.1%(9/39),B超检查诊断率36.5%(23/63),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率11.3%(7/62),冰冻病理报告诊断率77.8%(49/63),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率82.8%(24/29)。按照WHO标准,术后病理良性26例,交界性61例,恶性12例。共19例出现复发或转移,复发率为23.5%,其中良性3例,交界性11例,恶性5例。19例复发病例中,行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肿瘤扩大切除术8例,乳腺单纯切除术2例,改良根治术1例,各手术组复发率分别为24.2%、20.5%、9.0%和20.0%。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而空芯针穿刺活检是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于可疑病例,术前应进行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减少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手术,提高本病的总体治疗效果。
胸腺囊肿(附16例报道)
于振涛, 冯庆来, 尚晓滨, 张帆, 张熙曾
2008, 35(10): 544-546.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腺囊肿的诊断、治疗。 方法: 天津市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60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胸腺囊肿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2~78岁,平均44.6岁;病期2天~2年,平均99.8天。术前胸片、CT、MRI检查诊断:胸腺囊肿1例,皮样囊肿1例,14例诊断前纵隔肿瘤(前上纵隔肿瘤12例,前中纵隔肿瘤2例)。 结果: 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完整切除:胸骨柄上颈横切口3例,胸骨正中切口3例,左腋径第二肋间切口1例,右后外切口5例,左后切口3例。1例右纵隔胸腺囊肿与心包及上腔静脉粘连,未能全切除。病理检查:肿瘤有完整包膜,囊肿,内含暗红色液体,多为单层。病理诊断为胸腺囊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个月~10年,患者完全生存。 结论: 胸腺囊肿为纵隔良性肿瘤,易误诊,但囊肿必须有胸腺组织才能确诊,手术切除可治疗。
86例早期食管癌临床诊治探讨
许建华, 郑正荣, 许双塔, 叶凯
2008, 35(10): 547-55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的体会。 方法: 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86例早期食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部分早期食管癌症状大多轻微,自觉不适病程长短不一,X线检出率为84.9%(73/86),电子胃镜检查确诊率为100%(86/86)(其中尚有1例经过3次镜检获得病理诊断)。手术切除率为100%(86/86),并发症发生率为14.0%(12/86)。术后均未再行辅助治疗,定期随访,5年生存率为94.2%(81/86)。 结论: 早期食管癌的病程进展比较缓慢,症状轻微,呈非特异性,容易忽视,应高度重视早期食管癌的症状,采用内镜结合碘染色等检查方法多次检查(必要时采用多项检查方法和定期复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一些分子生物学指标被用于食管癌的实验室诊断,亦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佳,手术治疗(食管次全切除并常规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术后复发与转移是早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食管癌手术治疗不能完全达到治愈目的,且术后患者生存期较长,应定期密切随访,以便尽早对食管复发癌或转移癌进行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12例肝脏肉芽肿的MRI表现
肖渤瀚, 刘佩芳, 尹璐
2008, 35(10): 551-55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脏肉芽肿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4月~2007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脏肉芽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脏结核7例,肝脏肺吸虫病2例,特发性肉芽肿3例。全部病例均行上腹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动态增强MRI(DCE-MRI)和弥散加权(DWI)。 结果: 12例肝脏肉芽肿共13个病灶,其中4个为肉芽肿中早期病灶,9个为纤维化期病灶。1)肉芽肿中早期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边界模糊,DCE-MRI于动脉期呈不均匀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7±0.379)×10-3(mm2/s),ADC比率为1.103±0.165.2)纤维化期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边界清楚,DCE-MRI无明显强化或仅边缘线样强化,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82±0.398)×10-3(mm2/s),ADC比率为0.978±0.116。 结论: 肝脏肉芽肿的MRI信号表现能反映其所处的病理时期,并可以与肝脏其它肿物鉴别,因而MRI在肝脏肉芽肿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6例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安菊生, 吴令英, 李斌, 鲁海珍, 李宁, 马绍康
2008, 35(10): 555-558.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无色素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 melanoma in female genital tract,AMFG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例AMFG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例AMFGT中原发于外阴、阴道、宫颈各2例。患者发病时年龄在28~67岁之间,中位年龄52岁;4例为绝经后女性。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Ⅰa~Ⅱa期。4例患者术前曾分别被误诊为绒毛膜癌、肉瘤、腺癌和淋巴瘤,其中2名患者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100蛋白及抗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HMB-45),结果阳性而更正诊断为本病。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S-100蛋白及波状蛋白(Vimentin)均为阳性。5例检测HMB-45中3例阳性。本组治疗后随诊8~30个月(中位15.5个月),6例患者中4例分别在初次诊断后的6、6、12、19个月复发。其中3例于初次诊断后的13、18、19个月死于本病,l例带瘤生存。另2例治疗后分别生存8个月和30个月,无复发迹象。 结论: AMFGT由于缺少色素沉着易被误诊,采用正确的方法活检并结合S-100、Vimentin及HMB-45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总体预后差。避免对本病的误诊是治疗的前提。
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55例
张传涛, 李淑芬, 郝春芳, 汪旭, 王忱, 佟仲生
2008, 35(10): 559-561.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1月~2006年7月收治乳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55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3岁;确诊距胸腔积液发生中位时间38.5个月;患侧发生胸腔积液38例(69.1%),对侧发生12例(21.8%),双侧发生5例(9.1%)。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灌注顺铂(80~100mg,1次)和甘露聚糖肽(20mg/次,最多4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生存期。 结果: 全组患者CR24例(43.6%),PR22例(40.0%),RR46例(83.6%);胸腔积液pH值<7.2,Glucose<60mg/L,LDH≥600U/L患者本方案治疗失败风险大(P均<0.05),可以作为预测疗效指标,而ER、PR、HER2表达状态、卡氏评分对治疗疗效无影响(P均>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证实,积液LDH值亚组病例生存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常见不良反应较轻,包括恶心、呕吐、发热、胸痛。 结论: 顺铂联合甘露聚糖肽胸腔灌注治疗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积液LDH值是判断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冯济龙, 王力军, 黄立新, 袁忠平, 时明宇
2008, 35(10): 562-563. doi:
摘要:
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逐渐上升,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特点是病程短,发展迅速,以往常规放化疗效果差,愈后不佳[1]。
CEPD/BLO方案治疗35例T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
高雅苓, 井明晰, 王妍
2008, 35(10): 564-565. doi:
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以每年7.5%的比率增长,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地区常见,在我国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5%。T细胞瘤(PTCL)在临床上具有高侵袭性,异质性明显的特点,往往缺乏T细胞的克隆免疫表型。
13例食管贲门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饶旭光, 杨伟, 马立民, 黄海花
2008, 35(10): 566-567. doi: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或腹部、CD117表达阳性的、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1],可发生在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主要发生于胃和小肠,食管少见。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54例
刘秀丽, 刘志萍, 谭立君
2008, 35(10): 568-569. doi:
摘要:
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目前以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为基础的FOLFOX4联合化疗方案正在广泛应用,但对于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由于静脉置管长期持续输液给患者带来不便和不适,存在消化道、口腔粘膜反应较大的弊端。
脑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脑膜瘤1例
王志明, 袁进国, 谭振美, 曹藏柱
2008, 35(10): 570-570. doi:
摘要:
患者,女性,46岁。主因头痛、头晕伴视物不清11天于2008年1月8日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ERK蛋白磷酸化在局部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
王海英, 彭瑞清, 伍小军, 丁娅, 张星, 万德森, 张晓实
2008, 35(10): 570-572. doi:
摘要:
目的: 尽管MAPK通路异常活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该通路在肿瘤特定阶段的具体作用尚缺乏研究。本文研究该通路活化在ⅢB期结肠癌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手术切除的ⅢB期结肠癌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粘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K蛋白磷酸化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p-ERK1/2蛋白出现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在56例ⅢB期结肠癌患者中,癌旁正常肠粘膜几乎无ERK蛋白磷酸化。与癌旁正常粘膜相比,26例(46.4%)癌组织处于ERK高磷酸化状态(P<0.001),29例(51.8%)癌组织的ERK磷酸化水平无变化,1例(1.8%)癌组织处于低磷酸化状态。ERK1/2蛋白磷酸化状态与ⅢB期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无关。癌组织ERK高磷酸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患者年龄、性别、部位及病理分级与生存率无相关性。 结论: 局部晚期结肠癌组织中MAPK通路可能不是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键信号通路。
EphA2/EphrinA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刘辉, 郭建文, 刘江惠, 左连富
2008, 35(10): 573-577.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内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中随机选取的45例标本进行上述三种蛋白的定量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胃癌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粘膜(P<0.01),而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粘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随浸润深度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则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2、Ephrin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EphA2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31,P<0.01),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03,P<0.01),EphA2与EphrinA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07,P<0.01)。 结论: EphA2/EphrinA1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联合检测三种蛋白对于评价胃癌的恶性程度、判断其转移潜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采用ChIP-DSL启动子芯片筛选Kid下游调控基因
王小艳, 冯玉梅, 王玉丽, 李晓青, 王劲峰
2008, 35(10): 578-581,586. doi:
摘要:
目的: 前期研究发现驱动蛋白样DNA结合蛋白(kinesin-likeDNAbindingprotein,Kid)的编码基因(ki-nesin-like4,KNSL4)在乳腺原发癌中的表达下调与患者差的预后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筛选Kid下游调控基因,为探讨Kid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和含人类20045个功能基因启动子序列的Oligo芯片,筛选Kid抗体染色质免疫沉淀的DNA与芯片杂交的荧光强度,与无抗体对照比较差异达2倍以上的基因作为Kid调控的候选基因;采用ChIP-PCR方法验证候选基因的启动子与Kid的结合;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验证Kid蛋白量改变对候选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 筛选出287个Kid调控的候选靶基因;候选基因ATF7IP和CDC25C的Kid特异性染色质免疫沉淀扩增产物量与非特异对照比较差异分别为2.2倍和2.4倍;ATF7IP和CDC25C在KNSL4siRNA干扰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细胞分别下调1.6倍和5.8倍。 结论: Kid对ATF7IP和CDC25C的转录呈负向调节作用;Kid可能通过对靶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进而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上调中AP-1作用的研究
马楠楠, 郭献灵, 王晋, 浦浩, 熊海燕, 宋建瑞, 孙凯, 李蓉, 张柏和, 吴孟超, 卫立辛
2008, 35(10): 582-586.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人胃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中多药耐药(multi drug resistance,MDR)产生机制,为胃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新靶点。 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3种常用化疗药物顺铂、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其阿霉素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中的作用;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SGC7901和SGC7901/ADR中mdr1、c-Jun的mRNA表达情况;转录因子AP-1分别转染入SGC7901和SGC7901/ADR中,应用双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系统(Dual-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system)检测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gp、c-Jun在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SGC7901与SGC7901/ADR在化疗药物顺铂、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的不同浓度下作用72小时后,发现SGC7901/ADR中细胞的生存率无明显改变,而SGC7901的生存率却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在mRNA水平对mdr1基因进行检测,SGC7901/ADR中的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SGC7901,而P-gp在蛋白水平的检测中显示SGC7901/ADR相对与SGC7901,表达活性有明显升高;转录因子AP-1的表达分别在SGC7901及SGC7901/ADR中检测到,但SGC7901/ADR中AP-1的活性明显高于SGC7901;AP-1的主要组成成份c-Jun在SGC7901和SGC7901/ADR做mRNA及蛋白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在SGC7901中未发现c-Jun的明显表达,而SGC7901/ADR中c-Jun的表达活性均显著升高。 结论: 在人胃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系SGC7901/ADR中有MDR的产生,同时伴多药耐药基因上调;转录因子AP-1的活性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AP-1的表达高低可能是其形成机制之一。
血管内皮抑素对小鼠体内Lewis肺癌血管生成及转移影响的研究
汪力慧, 李凯
2008, 35(10): 587-590,698.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抑素(Endostatin)对C57小鼠体内Lewis肺癌生长、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 方法: 将荷Lewis肺癌的C57鼠进行不同剂量组的内皮抑素和顺铂干预,观察肿瘤生长、移植瘤及转移瘤体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转移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 内皮抑素对鼠Lewis肺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内皮抑素处理组(内含400μg、300μg、200μg和200μg+DDP组)和模型组转移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3)。内皮抑素能显著下调移植瘤及转移瘤内的VEGF。移植瘤中模型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400μg组与200μg组、DDP组、联合用药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00μg组与200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瘤中模型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00μg与200μ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μg与DDP组和200μg+DDP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移植瘤与肺转移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呈正相关(r=0.977,P=0.001)。内皮抑素能显著下调移植瘤及转移瘤内和MVD。在移植瘤中400μg和300μg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小,彼此无差异;200μg加DDP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次之,200μg组肿瘤微血管密度再次,DDP组肿瘤微血管密度在各实验组中最多,模型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大。在转移瘤中400μg、300μg和200μg组微血管密度最小,这三组彼此无差异。200μg加DDP组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次之,DDP组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在各实验组中最多;模型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最大。内皮抑素可以减少肿瘤肺转移,作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内皮抑素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 血管内皮抑素可以通过下调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IL-8基因多态性与高发区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张立玮, 都超群, 牛巍巍, 于卫芳, 艾军, 申玉霞, 王顺平, 王士杰
2008, 35(10): 591-595. doi:
摘要:
目的: 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属于趋化因子CXC家族的一员,是一个多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介导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细胞因子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密切,可刺激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移动,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研究旨在探讨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320例ESCC和404名健康对照者的IL-8-251A/TSNP分布情况。 结果: IL-8-251A/T基因型(AA、AT、TT)及等位基因型(A、T)在ES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分布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P=0.361,P=0.969)。上消化道肿瘤(UGIC)家族史和吸烟可显著增加高发区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经混杂因素校正后OR值分别为1.721(95%CI=1.251~2.367)和1.684(95%CI=1.215~2.336)。根据吸烟状况及UGIC家族史分层分析发现,在UGIC家族史阳性亚组中,与TT基因型相比,携带AA基因型明显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吸烟校正后的OR值为2.378(95%CI=1.075~5.258),而其它亚组中未见IL-8-251多态性增加ESCC的发病风险。 结论: IL-8-251A/TSNP与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ESCC患者的发病风险无关,但携带AA基因型可增加家族聚集性ESCC的易感性。
原发性肾血管肉瘤1例
玄延花
2008, 35(10): 595-595. doi:
摘要:
患者,男性,63岁。因左侧积肋部包块伴疼痛2个月而收治入院。CT示:左肾中下极实质性肿块占位。患者入院时查体血红蛋白54g/L,怀疑肾脏破裂出血,遂急诊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
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附18例报道)
韩振国, 辛华, 黄海波
2008, 35(10): 596-598.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 方法: 1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将胃缝缩成管型;取颈部切口,暴露并游离颈段食管;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采取不同径路将管型胃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将管型胃与颈段食管重叠约5cm,在胃前壁距胃底约5cm处戳一小口,将食管断端切成前长后短的斜行,将切割缝合器的钉槽插入胃内、钉仓插入食管腔,击发缝合并切割,将食管斜行断端与管型胃前壁缝合,形成长约3cm的吻合口;管型胃顶端固定于吻合口上方的颈椎前筋膜,完成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4例)、Ⅱb期(9例)、Ⅲ期(5例)。手术径路分别为不开胸颈腹两切口(8例)、右胸颈腹三切口(9例)、左胸颈两切口(1例)。全部病例均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5.56%,颈部引流、禁食2周后治愈;全部病例出院前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1~5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但有2例患者出现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发生率为11.11%。 结论: 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ichter's综合征)1例
佘明金, 马祖胜, 方道连, 杨红旗, 李桂芝, 黄燕
2008, 35(10): 599-600. doi:
摘要:
患者,男性,70岁。于2004年5月体检血常规示WBC125×109,查骨髓示骨髓增生活跃高水平,淋巴细胞占98%,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见图1。遂给予FC(F:氟达拉滨,C:环磷酰胺)方案化疗6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