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7卷  第15期

显示方式:
c-FLIP(L)在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对凋亡的调节*
臧凤琳, 魏熙胤, 孙蕾娜, 赵秀兰①, 孙保存
2010, 37(15): 841-8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1
摘要: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FLIP (L)蛋白的表达,探讨c-FLIP (L)在乳腺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116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c-FLIP (L)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以TUNEL标记肿瘤细胞凋亡指数,Ki-67标记增殖指数,分析c-FLIP (L)与细胞凋亡、增殖的相关性。结果:c-FLIP(L)蛋白定位于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胞浆中,ER、PR、Ki-67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核,Her-2 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膜,TUNEL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核。c-FLIP (L)蛋白高表达与患者低年龄(<35岁)、绝经前、未发生远处转移、较早的pTNM 分期(Ⅰ~Ⅱ期)密切相关;与家族史、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复发等临床病理因素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总病例中,ER阳性64例(55.17%),PR阳性43例(37.07%),Her-2 阳性19例(16.38%)。 c-FLIP (L)高表达与ER、P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Her-2 表达无关。c-FLIP (L)蛋白表达与乳腺癌凋亡指数正相关(r=0.544,P<0.05),虽然呈现c-FLIP (L)表达越高增殖指数越低的趋势,但二者之间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0.148,P>0.05)。 结论:在乳腺癌中,c-FLIP (L)阳性表达提示患者较为良好的临床预后,该因子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肿瘤细胞凋亡过程,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原发性胃鳞癌1 例
李步卓, 张永涛, 夏利峰, 邓海山
2010, 37(15): 845-8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7
摘要:
hTERT 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HSV-TK/GCV基因系统治疗肾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田大伟, 陈业刚, 张 勇①, 王亚轩①, 黎玮①
2010, 37(15): 846-84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2
摘要:
目的:探讨带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 )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thymidine kinase,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TK )结合无毒的环氧鸟苷(gancyclovir ,GCV )对人肾细胞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肾细胞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 hTERTp为启动子驱动 Ad-HSV-TK尾静脉注射荷瘤小鼠,注射剂量1.0×109pfu/kg,腹腔注射GCV ,每5 天测量移植瘤体积和重量,30 天后处死裸鼠,观察肿瘤体积、相对肿瘤体积、瘤重、肿瘤增殖率及检测凋亡率,评价Ad-hTERT-HSV-TK/GCV 的抗肿瘤活性,并与Ad-hTERT-HSV-TK 和GCV 单独治疗比较。结果:成功建立肾细胞癌移植瘤裸鼠模型。Ad-hTERT-HSV-TK/GCV 对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心、肺、肝、脑、肾、脾无明显损害。而Ad-hTERT-HSV-TK和GCV 单独治疗组虽然能抑制肿瘤生长,但是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d-hTERT-HSV-TK/GCV治疗组的移植瘤体积、重量都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Ad-TK 和GCV 治疗组(P<0.05 );Ad-hTERT-HSV-TK/GCV 治疗组的凋亡指数为(3.2±0.3)%,其他组凋亡指数分别是(0.1±0.1)%,(0.2±0.1)%,(0.2±0.1)%,与Ad-hTERT-HSV-TK/GCV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Ad-hTERT-HSV-TK/GCV 治疗组的增殖指数为(27 .57 ±9.36 )%,而其他组的增殖指数则分别为(71.2 ± 13.1)% ,(69.8 ± 11.6)% ,(72.4 ± 12.3)% ,Ad-hTERT-HSV-TK/GCV治疗组同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Ad-hTERT-HSV-TK/GCV对肾细胞癌具有明确的抑制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凋亡及提高存活率的作用,且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损伤;Ad-hTERT-HSV-TK/GCV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且靶向性高的基因疗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苹果粗多糖抑制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研究*
李 汾, 弥 曼, 李新华, 贾 敏①, 杨 颖①
2010, 37(15): 850-85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3
摘要:
目的:经多年实验研究,多糖具有体外及体内抗肿瘤作用,而体外抗肿瘤实验是抗肿瘤药物进行初步筛选的主要方法。我国苹果资源丰富,苹果粗多糖具有一定开发价值,从新鲜苹果中提取苹果粗多糖,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方法:采用醇沉法从新鲜苹果中提取粗多糖。新鲜苹果榨汁,取果汁经透析法除色素、Sevage 法除蛋白、乙醇沉淀、冰冻干燥后得苹果粗多糖。采用MTT 法观察苹果粗多糖不同作用时间、不同剂量对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法观察苹果粗多糖对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获取苹果粗多糖,多糖获取率为0.1% 。MTT 法显示,苹果粗多糖(0.5,0.1,0.02mg/mL)在48h 对体外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P<0.05),其中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达到10.8% 和18.9% 。在24h 及72h 抑制作用不明显。集落形成实验法显示,随着多糖给药量增加(0.02、0.1、0.5mg/mL)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集落形成率依次呈现97.10± 2.33、95.30± 3.62、93.6 ± 5.66的下降趋势。结论:苹果粗多糖对胃腺癌SGC 7901肿瘤细胞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STK33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许哲源, 王 平, 李 琳, 杨 慧, 麻新梅, 吕东津, 梁 锐
2010, 37(15): 853-8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4
摘要:
目的:探讨STK 33基因在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 月至2009年4 月接受手术治疗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肺癌、乳腺癌、结肠癌患者174 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HE染色的检测方法,对174例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组织中STK 33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失表达,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9.7% ,肺癌转移淋巴组织中表达率为100% ;肺癌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TK 3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 肺癌组织中STK 3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 乳腺癌和结肠癌组织中STK 33阳性率与对应的非癌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用Western-Blot分析显示,肺癌组织中STK 33的表达水平远高于非癌组织。结论:STK 33蛋白高表达强度与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随着肿瘤的发展STK 33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标志着STK 33蛋白的表达增高使肿瘤细胞更具有恶性表型和恶性行为。提示STK 33蛋白可能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评价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可以作为肺、乳腺、结肠病变诊断的参考指标。
HLA-DRB1*1501和DQB1*0602与新疆哈萨克族HPV 感染及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胡建明, 陈云昭, 刘春霞, 杨 兰, 齐 妍, 常 彬, 邹 泓, 秦江梅, 梁伟华, 蒋金芳, 李 锋
2010, 37(15): 857-8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5
摘要: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HPV 16E6 感染及食管鳞癌发生与HLA-DRB1,DQB 1 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易感基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检测200 例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和150 例哈族萨克正常人群HPV 16E6 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 ),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200 例,哈萨克族正常人群食管膜膜150 例的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的分布。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HPV 16E6 感染率为41% ,明显高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感染率的14%(P<0.001,OR= 3.94);HPV 16E6 感染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HLA-DRB1*1501,HLA-DQB1*0602的无相关性(P>0.0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哈萨克族正常人群(0.455:0.232,P<0.001,OR= 2.78;0.69比0.554,P=0.006,OR= 1.80);HLA-DQB1*0602基因阳性率在中低分化鳞癌组中(68.8%)的分布高于高分化鳞癌组(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HPV 16E6 的感染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HLA-DRB1*1501和HLA-DQB1*0602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易感基因,其中HLA-DQB1*0602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乳腺癌结外浸润对不同水平腋窝淋巴结受累患者预后的影响
宋艳群, 张 斌, 赵洪猛, 曹旭晨
2010, 37(15): 862-86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6
摘要:
目的:研究淋巴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不同腋窝淋巴结受累水平下,淋巴结外浸润(Extracapsular extension,ECE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阳性的原发乳腺癌患者1 230 例,分层研究ECE 在不同腋窝淋巴结受累水平(LN1~3、LN4~9、LN≥10)对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局部/区域复发率(Local-Regional failure free survial ,LRFFS )的影响,并通过Cox 回归分析肿瘤大小、PER 及ECE 等对不同水平腋窝淋巴结受累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LN1~3 时,ECE 对OS及LRFFS 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931;P=0.591)。 LN4~9 时,ECE 对OS及LRFFS 的影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4;P=0.018)。 LN≥10时,ECE 对O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9),对LRFFS 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94)。 Cox 回归分析对总体病例进行分析得出,肿瘤大小、PER 及ECE 均为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 分层分析得出,LN1~3 时,仅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06);LN4~9 时,仅ECE 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10时,仅肿瘤大小、PER 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ECE 是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独立预后因素,其对不同水平淋巴结受累患者预后影响不同。对LN≥4 的患者,ECE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尤其对LN4~9 患者,ECE 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ECE 对不同淋巴结受累水平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可作为临床选择不同治疗方案的依据之一。
乳腺癌中DLC1 和DLC1-mRNA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宇飞, 张兆祥, 韩 林, 胡余昌①, 陈 路①, 罗代珍①, 王 飞①
2010, 37(15): 866-8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7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 1)和DLC 1-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二步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2例非癌乳腺组织(包括癌旁乳腺组织20例和乳腺纤维腺瘤22例)中DLC 1 和DLC 1-mRNA的表达,分析乳腺癌中DLC 1 和DLC 1-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DLC 1 和DLC 1-mRNA在乳腺癌和非癌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 ,50.0%)和(92.9% ,90.5%),DLC 1 和DLC 1-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非癌乳腺组织(χ2=14.717,P=0.000;χ2=17.518,P=0.000),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乳腺癌中DLC 1 和DLC 1-mRNA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rs=-0.811,P=0.000;rs=-0.422,P<0.05)、腋淋巴结转移(rs=-0.410,P<0.01;rs=-0.445,P<0.01)和TNM分期(rs=-0.319,P<0.05;rs=-0.405,P<0.05)均呈负相关;DLC 1-mRNA的表达与肿瘤最大直径(rs=-0.347,P<0.05)亦呈负相关。DLC 1 与肿瘤最大直径(rs=0.073)和DLC 1、DLC 1-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rs=0.077;rs=0.008)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LC 1 蛋白和DLC 1-mRNA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或失表达,在乳腺癌的恶性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检测乳腺癌中DLC 1 和DLC 1-mRNA的表达,结合相关临床病理参数,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Raf 激酶抑制蛋白在Ⅱ期结直肠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冯 芬, 王风华, 邵 琼①, 张惠忠①, 王志强, 徐瑞华, 李宇红
2010, 37(15): 870-8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8
摘要:
目的:探讨RKIP在Ⅱ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30 例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KIP在原发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RKIP的表达水平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KI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01)。 与无复发转移患者相比,复发转移患者癌组织中RKIP的表达明显降低(P=0.034)。 RKIP高表达组的10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明显优于RKIP低/中表达组(89% vs 75% ,P=0.032);与RKIP低/中表达组相比,RKIP高表达组的10年总生存期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71% vs88% ,P=0.058)。 RKIP表达下降(HR0.37;95% CI:0.13~0.99;P=0.040)和术前CEA 水平升高(HR3.50;95% CI:1.30~9.37;P=0.013)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RKIP在Ⅱ期结直肠癌原发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提示RKIP表达水平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有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李 宁, 张 力①, 宋永平②, 罗素霞, 房佰俊②
2010, 37(15): 875-8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09
摘要:
目的:硼替佐米(bortezo mib)是一种高效、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诱导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在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多柔比星脂质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PLD )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该方案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以2006年1 月至2007年12月间于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诊断的8 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硼替佐米(1.3mg/m2第1、4、8、11天分别静脉注射)联合PLD(20mg/m2第4 天静脉滴注)方案治疗,每3 周为1 个疗程。每例患者接受2~4 个疗程的治疗。采用EBMT 标准评价疗效,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第三版常规毒性判定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全组中位随访12个月,总有效率87.5%(7/8),其中3 例患者接近完全缓解,4 例部分缓解,1 例无变化。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10个月(95%CI:6.54~13.46)。 4 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的疗效相近。Ⅰ~Ⅱ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周围神经病变(8/8,100%)、乏力(7/8,87.5%)、腹泻(5/8,62.5%)、中性粒细胞减少(6/8,75.0%)、血小板减少(6/8,75.0%);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1/8,12.5%)、中性粒细胞减少(2/8,25.0%)、血小板减少(2/8,25.0%)。 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或适当推迟化疗后均可恢复。结论:对于复发、难治性MM,硼替佐米联合PLD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挽救性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易于处理,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安全应用。
肺癌眼内脉络膜和直肠转移1 例
张逢辉, 张蕴平
2010, 37(15): 878-8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8
摘要:
胰胆管汇合异常与胆道癌的相关性研究
周进学, 李 臻, 韩新巍, 黄 涛, 韩 风, 韩有志
2010, 37(15): 879-88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0
摘要:
目的:探讨胰胆管汇合异常(PBM)与胆道癌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 月~2007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293 例行外科T 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的阻塞性黄疸(OJ)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PTCD术中或T 管造影术中出现胰管显影、且具有病理资料者39例,测量其共同管长度、胆胰汇合角度等,确诊PBM35例。随机在258 例不伴有PBM 的OJ病例中抽取97例为对照组,与35例伴有PBM 的OJ病例行对照研究,分析PBM 与胆道癌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病例中胆道癌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PBM 者胆道癌发生率较高;而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又与PBM发生相关;PBM 共同管长度、胆胰汇合角度对胆道癌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PBM 与胆道癌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佘明金, 马祖胜, 李桂芝, 王 勤, 沈永莉
2010, 37(15): 883-88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1
摘要: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6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局部中晚期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放疗总剂量60~70Gy,化疗方案为5- 氟尿嘧啶+ 顺铂;沙利度胺第1 周100mg/d ,晚睡前顿服,每日1 次,第2 周开始增加至200mg/d ,并以200mg/d 为维持剂量,口服至放疗结束),对照组32例仅接受同步放化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9% 和68.7%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0% 和91.0%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4.0% 和63.0%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KPS 评分的改善率为57.6% ,对照组KPS 评分的改善率为31.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便秘、嗜睡以及乏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食管癌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放化疗的顺应性,有提高远期生存率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SPECT/PET 的18FDG-PET 显像与MSCT融合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金钟男, 徐进志①, 李 野①, 申宝忠
2010, 37(15): 887-88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2
摘要:
18例维吾尔族中晚期宫颈癌相关双原发癌行放化疗的临床分析
李小文, 穆娅斯尔·吐尔干, 古丽娜·库尔班
2010, 37(15): 889-8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3
摘要:
艾滋病合并肺癌6 例分析
张泽柏
2010, 37(15): 891-8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4
摘要:
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王启钊, 吕颖慧, 费凌娜, 许瑞安
2010, 37(15): 893-8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5
摘要:
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开展将近20年,迄今有近1 000 个项目已经或正在开展,涉及多种基因、多种载体以及绝大多数肿瘤类型。然而,基因药物在临床上对肿瘤的长效治疗效果尚无定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肿瘤发生与生长涉及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病变过程缺乏系统认识。研究发现,肿瘤内众多的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几条已知的信号通路上,且突变的信号通路之间同时存在协同突变和拮抗突变两种作用。肿瘤内主要信号通路的协同突变不难理解,而拮抗突变也有相应的实验证据,如著名的EGFR 和K-ras突变,在肺腺癌中各自的突变频率都非常高,但是很少有患者同时具有两个突变。“ 癌基因依赖”(Oncogene Addiction)理论也许能很好地解释信号通路突变的拮抗现象。这一理论认为,虽然肿瘤细胞的出现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遗传和表型的异常,但有些异常的出现明显依赖于某个肿瘤细胞增殖、存活相关的癌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如这一特定癌基因失活,这些相关的异常就会发生异于正常癌细胞的改变。无论是协同还是拮抗作用,都要求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以癌变过程中发生异常的信号通路为标靶,而不是仅针对其中单个基因。因此,开发能同时调控多个信号通路的基因药物如microRNA,或者多基因联合治疗将是肿瘤基因治疗可供选择的重要思路。
食管癌术前放化疗临床研究进展
赵路军, 王 平
2010, 37(15): 897-89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6
摘要:
手术治疗是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存在较多的局部区域复发,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个大型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提示,无论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还是腺癌,联合应用同步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常用的同步化疗方案为顺铂及氟尿嘧啶方案,而放疗剂量及靶区不一。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后病理例完全缓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因而疗前预测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选择对放化疗抗拒的食管癌患者直接接受手术治疗,避免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时机的延搁。目前的常规临床检查手段难以预测及早期判别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联合应用分子生物标记物有望选择放化疗敏感的患者接受术前放化疗,而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则直接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实现食管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宫颈残端微偏离腺癌1 例
马 焱
2010, 37(15): 900-9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15.019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