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7卷  第23期

显示方式:
EZH2 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饶志跃, 杨国奋①, 蔡木炎②, 邓海霞, 廖奕佶, 谢 丹
2010, 37(23): 1321-132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1
摘要:
目的:探讨EZH 2 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EZH 2 小干扰RNA(siRNA )转染卵巢癌OVCAR- 3 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分析OVCAR- 3 细胞中EZH 2 的蛋白表达;MTT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另外,应用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ZH 2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ZH 2 siRNA 能明显降低OVCAR- 3 细胞的EZH 2 蛋白表达,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P=0.032);转染EZH 2 siRNA 的OVCAR- 3 穿膜细胞数,在侵袭实验中,siEZH 2 组为29.3 ± 5,与对照组(51± 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在迁移实验中,siEZH 2 组的迁移细胞数为51.6 ± 7.7,显著低于对照组(72.3 ± 11.7,P=0.036)。 RT-PCR 检测发现,卵巢癌组织中的EZH 2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在免疫组化实验中,61.0%的卵巢癌组织呈EZH 2 蛋白高表达,而且与卵巢癌的T 分期、N 分期以及FIGO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 另外,单变量生存分析发现EZH 2 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短生存期密切相关(P=0.007);多变量分析显示EZH 2 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参数(P=0.047)。 结论:EZH 2 在卵巢癌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EZH 2 高表达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分子指标。
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RAR-β2 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许 旭, 孙敬岩, 顾 林, 刘 红, 付 丽
2010, 37(23): 1326-132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2
摘要: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β 2(RAR-β 2)基因在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 和甲基化特异PCR(MSP)方法检测120 例乳腺肿瘤组织中RAR-β 2 基因mRNA 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去甲基化药物5- 氮-2'- 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T-47D,分别检测RAR-β 2 mRNA 表达改变和甲基化状况。结果:在mRNA 水平上,RAR-β 2 基因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正常乳腺及腺纤维瘤组织显著降低(P<0.05)。 MSP 结果显示,20例正常乳腺组织均未发现RAR-β 2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60例乳腺癌组织中,27例(45%)检测到RAR-β 2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40例乳腺癌前病变组织中,14例(35%)检测到RAR-β 2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20例腺纤维瘤组织中,2 例检测到RAR-β 2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RAR-β 2 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甲基化发生率与癌前病变组织无显著性差异(χ2=0.99,P>0.05)。 RAR-β 2 基因表达和甲基化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 5-aza-dC 处理后,MCF-7 及T-47D 细胞系均出现RAR-β 2 基因再表达,MSP 法检测证实基因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DNA甲基化是乳腺癌中 RAR-β 2 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RAR-β 2启动子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
L-选择素整合素αL及整合素β2 的表达与TA2 小鼠乳腺癌多器官转移的关系研究*
谷彦军①, 班新超, 徐少艳, 崔艳芬, 赵秀兰②, 孙保存
2010, 37(23): 1330-133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3
摘要:
目的:探讨L-选择素、整合素α L 及整合素β 2 的表达与TA2 小鼠乳腺癌多器官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保存的高转移性(可发生多器官转移,A 组)、低转移性(无远处转移,B 组)TA2 小鼠乳腺癌及A 组肺、肝和脾转移瘤标本,观察肿瘤特征,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原发瘤及转移瘤组织中整合素α L、整合素β 2、L-选择素的表达情况,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 组和B 组原发瘤组织中上述分子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A 组全组原发肿瘤均见明显出血和坏死,均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可观察到血管生成拟态,均出现了明显的肺、肝和脾转移。A 组和B 组原发肿瘤组织中整合素α L 和L-选择素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4.81% vs 10.47% 和39.81% vs 16.75% ,二者在A 组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B 组(Z=-2.31,Z=-2.14;P<0.05),而整合素β2 的表达在A 组与B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 组原发瘤及其肺、肝和脾转移瘤中L-选择素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9.81% 、39.07% 、62.09% 和55.51% ,其中肝转移瘤中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原发瘤(Z=-2.24,P=0.025),而整合素α L、β 2 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在转移瘤与原发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整合素α L 和L-选择素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在A 组原发瘤显著高于B 组(Z=-3.47,Z=-3.32;P<0.01)。 结论:TA2 小鼠乳腺癌细胞可表达L-选择素、整合素α L 和β 2,其中L-选择素的表达可能与其肝转移有关。
TRAIL 联合喜树碱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高显峰, 王广义, 谢淑丽, 吕国悦
2010, 37(23): 1334-133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4
摘要:
目的:探讨喜树碱(CPT)增强TRAIL 诱导胰腺癌细胞PANC-1 凋亡的机制。方法:通过MTT 检测TRAIL 组、喜树碱组、二者联合组对胰腺癌细胞PANC-1 生长抑制的影响;利用Hoechst33258 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ANC-1 在喜树碱应用前后凋亡信号传导蛋白分子 DR4、DR5、Caspase- 8、Caspase- 3 以及c-flip 的表达情况。结果:PANC-1 细胞经不同浓度TRAIL(10、30、100、300、1 000ng/mL)作用24h 后,当浓度在100ng/mL 及以上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虽然存在差异,但当TRAIL 浓度为1 000ng/mL 时,其细胞抑制率仅为(10.60± 2.36)% ,TRAIL 与不同浓度的喜树碱(10、30、100、300、1 000ng/mL)联合作用后其细胞抑制率与单独应用喜树碱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Hoechst33258 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组有大量细胞出现细胞核聚集、边缘化、核碎裂等典型细胞凋亡形态,而其余各组未见明显凋亡征象;Western-blot结果显示:单独TRAIL 组及单独喜树碱组仅能看到Caspase- 8 和Caspase- 3 的前体,而二者联合后不仅看到了其前体,而且还看到其裂解带,并且发现经过喜树碱预处理后,PANC-1 细胞中c-Flip 蛋白的表达被明显下调了,CPT 组及联合组与对照组及单独TRAIL 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喜树碱应用前后对DR4 和DR5 表达无显著效应。结论:TRAIL 联合喜树碱对胰腺癌细胞PANC-1 诱导的凋亡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是喜树碱下调了c-Flip 蛋白的表达,解除了其对Caspase- 8 的抑制,激活了死亡受体通路,与DR4 和DR5 无关。
GnRH拮抗剂和雌激素联合应用预防顺铂所致卵巢损害的实验研究
相元翠, 李红雨, 马洪涛, 李 宁
2010, 37(23): 1338-134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5
摘要: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拮抗剂)和雌激素联合应用对化疗中小鼠卵巢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0只5~6 周龄、体重(18± 3)g、性成熟的无特殊病原体(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DDP )组、GnRH拮抗剂(西曲瑞克)+ 雌激素(补佳乐)组、西曲瑞克+ 补佳乐+ 顺铂组,每组10只。用药后观察并比较各组小鼠一般状态、体重、卵巢、子宫湿重和卵巢组织结构的变化,比较各组小鼠各级卵泡数量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 )、雌二醇(E2)水平。结果:顺铂组小鼠血清FSH 和E2 浓度分别为(1.78± 0.23)IU/L 和(37.65± 1.77)pg/mL,西曲瑞克+ 补佳乐+ 顺铂组分别为(1.22± 0.13)IU/L 和(50.43± 2.70)pg/m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小鼠卵巢和子宫湿重分别为(8.87± 0.69)mg和(53.80± 13.65)mg,西曲瑞克+ 补佳乐+ 顺铂组分别为(17.19± 0.61)mg和(66.97± 8.30)mg,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卵泡总数(471 ± 29.71)个,西曲瑞克+ 补佳乐+ 顺铂组为(815 ± 25.95)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 拮抗剂和雌激素联合应用能够降低顺铂多小鼠卵巢功能的损伤,起到保护化疗中小鼠卵巢储备功能。
细丝蛋白A 在结直肠腺癌中的特异性表达*
史建伟, 王贵英, 张鸿滨①, 于跃明, 王小玲②, 杨会钗②, 王士杰③
2010, 37(23): 1342-13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6
摘要:
目的:研究细丝蛋白A(FLNa)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LNa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 月~9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二科6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癌组织取自肿瘤中心处,正常组织取自距肿瘤边缘至少10cm处。采用RT-PCR 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和结直肠正常组织中FLNa的mRNA 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L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结直肠正常组织中的分布,并分析组间的FLNa阳性率表达差异。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均无其他部位原发肿瘤,术前无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史。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FLNa mRNA的表达水平(0.22± 0.02)较结直肠正常组织低(0.94± 0.04)(P=0.018);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FLNa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34± 0.03)也较结直肠正常组织低(0.85± 0.02)(P=0.028);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LNamRNA 和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54,P<0.05)。 FLNa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产物位于细胞质。FLNa在结直肠癌组织组和结直肠正常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 、91.67% ,癌组织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组(χ2=50.037,P=0.000)。 结论:FLNa的特异性低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的新靶点。
CD4+/CD56+造血皮肤肿瘤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刘恩彬, 陈辉树, 张培红, 李占琦, 孙 琦, 杨晴英, 方立环, 孙福军
2010, 37(23): 1346-134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7
摘要:
目的:探讨CD4 +/CD56+ 造血皮肤肿瘤(CD4 +/CD56 + H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 例按照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WHO-EORTC)皮肤淋巴瘤有关诊断标准确诊的CD4 +/CD56+ HN患者进行研究。全部5 例均行骨髓活检,同时3 例行皮肤活检,4 例行浅表淋巴结活检。组织标本经常规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Elivsion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男4 例,女1 例;中位年龄47(8~73)岁。就诊时3 例为无症状性、多发性皮肤病损,表面呈淡红色至紫红色的斑疹、丘疹、斑块、皮下结节。2 例无皮肤病损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就诊。病理组织学检查示皮肤侵犯(3 例)以真皮为主,表皮未受累及,未见侵犯血管与坏死;淋巴结结构部分破坏(4 例),主要侵犯髓质及滤泡间区,类似于白血病样侵犯模式;骨髓侵犯程度为中、重度(4 例),呈灶性或弥漫性分布。镜下示瘤细胞胞体中等大小,核圆或轻度不规则,染色质细致。形态类似于原单核细胞或淋巴母细胞。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免疫表型为CD4 +(80% ,4/5)、CD56+(100% ,5/5)、CD43+(100% ,4/4)、CD45+(100% ,3/3)、CD123(100% ,2/2)、CD117- 、MPO-、Lysozyme-、CD68- 、PAX 5- 、CD20- 、CD3- 。2 例行联合化疗,病情进展,病程分别为26、11个月。结论:CD4 +/CD56+ HN是一种非髓系、非淋系来源的高度侵袭性造血系统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容易侵犯皮肤、骨髓及淋巴结。瘤细胞不表达淋系与髓系系别特异性标记,需要与多种髓系及淋系来源的肿瘤如皮肤淋巴瘤、髓系肉瘤、急性白血病鉴别。
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
许贞书, 战 榕, 陈志哲, 徐本华①, 张铭斌②
2010, 37(23): 1350-135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8
摘要:
目的:分析单中心的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复习了2001年1 月至2008年1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6例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变受累部位、Ann-Arbor分期、B 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β 2 微球蛋白、国际预后指数以及治疗方法。电话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统计分析生存曲线和治疗效果。随访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结果: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38个月。16例患者治疗后获完全缓解;3 例部分缓解;2 例疾病稳定状态;4 例治疗期间疾病进展。16例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中位生存时间为61个月,第1、2、5 年总生存率分别是88% 、73% 、62% ,第1、2、5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5% 、58% 、35% 。中低危IPI 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高危IPI 的患者,前者中位生存时间是48个月(95% CI:34~62),而后者中位生存时间仅14个月(95% CI:11~17)。手术切除后联合化疗1 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为100% ,而单纯局部照射治疗1 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67% 和33% 。采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5 年OS为50% ,而无利妥昔单抗的只有30%(P=0.335)。 结论: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没有明显的生存平台期,中低级国际预后指数的患者疗效较好。手术切除后联合化疗早期效果明显,单纯局部放射治疗效果差。采用含利妥昔单抗的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总生存情况。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沈雄飞, 程 勇, Gopall Jayprakash, 徐 维
2010, 37(23): 1354-13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9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风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必要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07年1 月至2009年9 月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65 例,建立数据库。选择性别、年龄、合并症、ASA 分级,腹部手术史、TNM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中转开腹等因素,以及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疝、深静脉血栓、术后出血、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切口感染、裂开等术后并发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以及对数似然比检验)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检验),寻找引起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疾病(P=0.046)以及手术时间≥180min(P=0.034)与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肺部疾病(OR值为4.474,95% 可信区间1.282~15.617),手术时间(OR值为5.018,95% 可信区间1.592~15.815)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肺部疾病和手术时间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需要术前严格评估,适当的病例选择提高患者对气腹和手术等因素的耐受能力;手术困难时果断中转开腹,有结直肠手术经验的医生实行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及辅助治疗的意义
刘文健①, 孔 莉, 于金明, 李明焕, 胡 漫, 石 芳, 吕文天, 张华琦
2010, 37(23): 1358-13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0
摘要: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临床病理指标与复发模式的关系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56 例,全部病例均按TNM分期(1997年UICC分期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141 例术后复发(55.08%),复发平均时间15.1 个月(4~58个月),其中淋巴结转移82例(58.16%);血行性转移15例(10.64%);混合型转移(血行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吻合口复发)26例(18.44%);吻合口复发18例(12.77%)。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4,P=0.037,P=0.004)。 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颈部;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大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中、下纵隔和腹部。辅助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3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辅助放化疗组血行及混合转移1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主要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胸上段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局部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
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比较及保乳术预后因素观察
郭 雪, 魏丽娟, 郑 磊, 贾志龙, 丛义滋, 刘俊田①
2010, 37(23): 1362-136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1
摘要:
目的:比较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后疗效,并对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 月至200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分别实施保乳手术(71例)及改良根治术(70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及生存情况,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组织学分级等因素对保乳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2~156 个月,中位时间56个月。保乳组:局部复发5 例,远处转移8 例,死亡7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4.4% ,5 年无瘤生存率78.9% ,总生存率90.1% 。改良组:局部复发3 例,远处转移6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5.7% ,5 年无瘤生存率82.9% ,总生存率92.9% ;且对两组进行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 对保乳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切缘阳性与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 均<0.05);淋巴结转移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P均<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对于早期年轻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是安全的,且局部控制尚满意,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乳腺癌化疗诱导闭经对预后的影响
刘 淼, 杨德启, 刘 鹏
2010, 37(23): 1366-13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2
摘要: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诱导闭经(chemotherapy-induced amenorrhea,CIA)的出现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有88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全部接受术前4 个周期和术后4 个周期紫杉醇蒽环联合方案化疗,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即RECIST(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标准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统计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complete response,pCR )的发生率。对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患者的无瘤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情况。分析患者CIA 的出现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DFS 的关系。分析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与CIA 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分析CIA 出现与患者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yer 生存曲线。结果:88例患者经过化疗后共有64例患者出现CIA。新辅助化疗后,22例(25.0%)患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51例(58.0%)患者获得临床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2例(13.6%)患者获得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3 例(3.4%)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与CIA 是否出现并无相关性(P=0.104)。新辅助化疗后14例(15.9%)患者获得pCR ,CIA 组患者获得pCR 率(21.9%)要高于非CIA 组(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9)。 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出现CIA 的患者中有4 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另外24例未出现CIA 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两组患者的DFS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化疗诱导闭经的出现可能提示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甲状腺黏液腺癌1 例
蒋志斌
2010, 37(23): 1369-13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6
摘要:
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技巧
王 毅, 顾建华, 郭仁德, 张建智, 谷 川
2010, 37(23): 1370-137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3
摘要:
microRNA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郭亚男, 郭俊明, 孟 丹
2010, 37(23): 1372-13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4
摘要: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多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它们通过序列特异性翻译抑制或mRNA 裂解来调控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过程。近期的研究发现,许多microRNA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一类恶性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 左右,DLBCL被定义为B 细胞起源的、有大的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临床表现、需要高效力的化学治疗的恶性淋巴瘤,这类肿瘤发生于淋巴结内或结外,可原发或继发于其它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演进,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极具异质性。现已发现若干种microRNA直接参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microRNA表达谱也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分子亚型相关。作为一类新的分子靶标,microRNA被应用于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生物治疗具有广阔的前景。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诊疗进展
高春涛, 郝继辉
2010, 37(23): 1377-137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5
摘要: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产生黏液的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殖形成的肿瘤。与经典胰腺癌相比,IPMN 具有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特点。IPMN 根据肿瘤累及的部位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分支胰管型IPMN 多为良性,主胰管型和混合胰管型IPMN 的恶性可能性较大。IPMN 临床表现多样且特异性差,多种影像学检查可显示弥漫性或节段性扩张的主胰管和囊状扩张的分支胰管,ERCP经扩大的乳头获取黏液和胰液,取胰腺导管内皮组织和壁结节活检有助于诊断。治疗根据肿瘤的性质采取不同方案。良性和交界性IPMN 完整切除肿瘤即可,恶性IPMN 一般需要根治性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无症状的分支胰管型,如无明显壁结节、细胞学检查阴性、囊肿小于30mm的可行临床观察。主胰管型和混合胰管型的IPMN 则应全部手术切除。术中送冰冻病理确定手术范围,大多数手术患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术,全胰切除仅占少数。IPMN 手术切除率高,术后5 年生存率高于一般的胰腺癌。本文就其临床表现、分类、病理特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膀胱恶性黑色素瘤肺转移1 例
张海梅, 孙京栋, 徐建华, 贺文茜
2010, 37(23): 1380-13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1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