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38卷  第17期

显示方式:
胶质瘤耐药细胞系中11种ABC转运子的表达
谢思明, 方茅, 钟雪云
2011, 38(17): 995-99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1
摘要:
在胶质瘤的治疗中,亚硝基脲类药物如卡氮芥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患者预后通常不良。在耐药机制的研究中,ABC转运子家族因其具有将药物泵出细胞外的特性而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细胞中卡氮芥耐药与11种ABC转运子的关系。方法:以SWOZ2细胞作为卡氮芥敏感的细胞系,以卡氮芥耐药的SWOZ1细胞作为原发性耐药细胞系,同时诱导出卡氮芥耐药的SWOZ2细胞系作为获得性耐药细胞系,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及卡氮芥对各细胞系的IC50和耐药指数,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细胞与敏感细胞中11种ABC转运子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CCK-8法结果表明,与SWOZ2细胞相比,SWOZ1对卡氮芥的耐药性是SWOZ2的4.7倍,SWOZ2的卡氮芥耐药细胞系(命名为SWOZ2/B)对卡氮芥的耐药性是SWOZ2的6.5倍。采用相对定量的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1种ABC转运子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只有ABCG1在2株耐药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分别在SWOZ1中上调了4.1倍、在SWOZ2/B中上调了4.4倍。结论:ABCG1在脑胶质瘤细胞卡氮芥耐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GSTP1遗传多态性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陈亦欣, 李先明, 文飞球, 许瑞莲, 王树滨
2011, 38(17): 999-10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2
摘要:
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P1,GSTP1)基因第105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确诊且CT扫描证实有可测量病灶并接受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GSTP1基因第10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观察这些患者经2~4个周期化疗后的疗效,分析各基因分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GSTP1基因第105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与病种无关(P>0.05)。携带GSTP1基因第105位密码子的Ile/Ile、Ile/Val和Val/Val 3种基因型的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0.0%、36.4%和87.5%,携带纯合突变型Ⅴal/Ⅴal基因分型的患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携带另外2种基因分型的患者(P<0.05)。结论: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
hsa-miR-223通过靶向ARTN调控食管癌KYSE-15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李书军, 宋学平, 侯俊峰, 崔爱荣, 张合林, 李月红, 吴文新
2011, 38(17): 1002-10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3
摘要:
探讨hsa-miR-223对人食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研究hsa-miR-223影响食管癌细胞功能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a-miR-223和ARTN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建立了稳定过表达成熟miR-223的人食管癌KYSE-150细胞系,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 chamber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在此基础上,通过报告基因分析和Western blot探讨hsa-miR-223引起食管癌细胞生物学功能改变的作用机制。结果:Real-time PCR结果表明hsa-miR-223在高转移潜能的人食管癌细胞KYSE-150中呈低表达,而ARTN在KYSE-150中呈高表达;在人食管癌细胞KYSE-150中过表达hsa-miR-223后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表明成熟的miR-223能够作用于ARTN的3'UTR区降低荧光素酶的活性,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了hsa-miR-223能够抑制内源性ARTN的表达。结论:hsa-miR-223在高转移能力的食管癌细胞KYSE-150中呈低表达,具有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调控ARTN的表达,降低了食管癌细胞KYSE-150的迁移和侵袭能力,ARTN是miR-223的靶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靶点。
肿瘤抑素19肽对乳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钟庆琪, 黄元夕, 刘海霞, 李志高, 庞达
2011, 38(17): 1007-10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4
摘要:
探讨肿瘤抑素19肽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观察其在乳腺癌动物模型中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四噻唑蓝(MTT)法检测19肽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将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分为4组,隔日腹腔给药方法分别给予19肽、环磷酰胺、19肽+环磷酰胺、溶剂治疗,记录各组移植瘤的治疗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T显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随19肽浓度的增加存活率降低,19肽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毒副作用较环磷酰胺组小,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32);治疗组与对照组瘤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9肽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19肽体内毒副反应较小,其与环磷酰胺联合后,对移植瘤的抑制能力得到增强,并减轻后者的毒副反应。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在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乔淑凯, 郭晓楠, 任金海, 王颖, 徐世荣
2011, 38(17): 1011-101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5
摘要:
研究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15INK4B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对48例初治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骨髓进行DNMT1、DNMT3A、DNMT3B mRNA水平检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PCR)方法检测48例初治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p15INK4B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低危组MDS患者3种DNMTs mRN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MDS患者3种DNMTs mRNA表达显著高于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MDS患者DNMTs mRNA表达水平与p15INK4B基因甲基化程度呈正相关。12例高危MDS患者接受了地西他滨治疗,另外15例高危MDS患者接受了IA/DA联合化疗,地西他滨组疗效与联合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MTs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p15INK4B等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过甲基化失活,在MDS患者由低危向高危转变乃至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NMTs 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一种判断MDS预后的指标。
血清YKL-40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范江涛, 司晓辉, 廖雁
2011, 38(17): 1015-101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6
摘要:
探讨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检测34例术前子宫内膜癌患者及其中22例术后7天以及30例子宫肌瘤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血清YKL-40,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随访比较YKL-40阳性和阴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YKL-40水平[均值为(158.49±80.39 )μg/L]显著高于子宫肌瘤(62.9±25.88) μg/L和健康对照组(52.8±26.90) μg/L。2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7天血清YKL-40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65.12±96.9)、(120.91±92.77) μg/L,P<0.001]。YKL-40和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和0.667,两者具有临界性差异(P=0.053)。以YKL-40=106.6 μg/L为正常值,随访中发现YKL-40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低于YKL-40阴性患者(分别为13个月、18个月和16个月、22个月),经Log-rank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研究表明血清YKL-40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时序对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袁智勇, 刘晓斌, 庄洪卿, 陶振, 赵路军, 王军
2011, 38(17): 1019-102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7
摘要:
探讨尼妥珠单抗不同加药时间对A549、Calu-6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Calu-6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系EGFR表达。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分组:尼妥珠单抗放疗前24 h组,放疗同时加药组,放疗后24 h加药组。MTT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尼妥珠单抗对两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P21、Bax、Bcl-2、phospho-DNA-PK、Akt和pAk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尼妥珠单抗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1.13±0.37)、(24.78±1.25) 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02、1.77、1.39。放疗前加药组观察到更高的凋亡率和G2/M期的阻滞。同时,本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的改变也较其它组明显。尼妥珠单抗作用于Calu-6细胞24 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2.42±1.26)、(51.15±2.41) 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3、0.99、0.91。放疗前加药组凋亡率和G2/M期的阻滞比例最高。放疗前给药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改变较其它组明显。结论:尼妥珠单抗对A549、Calu-6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不同加药时序影响放射增敏效应,其中放疗前加药放射增敏效应最强。
RKIP 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
杨大运, 齐战, 刘巍
2011, 38(17): 1024-102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8
摘要:
探讨RKIP基因和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分析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RKIP和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表达情况。结果:45.8%(38/83)的肺癌组织和13.3%(11/83)的癌旁肺组织RKIP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51.8%(43/83)的肺癌组织和15.7%(13/83)的癌旁肺组织PTEN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癌组织中RKIP和PTEN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增高(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43例肺癌组织中,27例RKIP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30例PTEN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淋巴结转移组RKIP及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肺癌中RKIP和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Cariporide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转移及MT1-MMP表达的影响
蔺亚妮, 王建, 常国强, 金薇娜, 王立洪, 李华文, 李庆华, 庞天翔
2011, 38(17): 1028-103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09
摘要: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钠氢交换蛋白1(NHE1)特异性抑制剂Cariporide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ariporide处理HeLa细胞,采用细胞-基质粘附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ariporide对HeLa细胞的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ariporide对HeLa细胞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基质粘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ariporide处理过的HeLa细胞体外粘附率降低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Cariporide处理后,HeLa细胞损伤愈合的速度和穿过滤膜的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Cariporide可显著降低MT1-MMP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均<0.05)。结论:Cariporide可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T1-MMP的表达有关。
36例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析
庄士民, 郭朱明, 杨安奎, 张诠, 陈树伟, 王立萍, 宋明
2011, 38(17): 1032-104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0
摘要: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探索其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2月至2005年12月15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首次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2 121例,其中发生第二原发口腔鳞癌患者共36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Cox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至2010年7月,36例患者中死亡21例,Kaplan-Meier法统计接受治疗的36例患者总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9%、22.2%、11.1%。口腔鳞癌发生在舌23例,牙龈7例,硬腭3例,其他3例。单因素分析第二原发癌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其预后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鼻咽癌放疗第二原发口腔鳞癌中发生舌癌的比例较高,T分期、淋巴结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鼻咽癌放疗后5年要警惕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对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口腔鳞癌进行早期诊断,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会获得更好的疗效。
胸段食管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叶凯, 许建华, 郑正荣, 孙亚锋
2011, 38(17): 1035-103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1
摘要:
探讨胸段食管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为指导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发生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探明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常见部位,分析其与肿瘤所在部位、浸润深度的关系,并对本组患者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孤立性淋巴结中喉返神经旁、食管旁和胃周为淋巴结转移高发组,跳跃性淋巴结转移20例(30.3%)。浅表型食管癌孤立性淋巴结常集中分布于2~3个区域,而进展型广泛分布于颈、胸、腹各组淋巴结。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6.4%和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5.0%和3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深度是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胸段食管癌孤立性淋巴结分布与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双侧喉返神经旁、食管旁及胃周淋巴结是其高发部位。
卵巢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黄伟容|郑秀
2011, 38(17): 1039-104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2
摘要:
探讨晚期卵巢癌进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FIGO Ⅲ~Ⅳ期卵巢上皮性癌住院患者81例,以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将影响因素分为术前临床参数(年龄、体重指数、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栓史、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血清纤维蛋白原、术前血清CA125)、手术相关因素(手术时间、是否满意减瘤、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参数(卧床天数、是否使用抗凝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术后发生DVT共16例,发生率为19.7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经单因素分析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栓史、术前纤维蛋白原、输血量、卧床天数(P<0.05)是术后DVT发生的高危因素,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BMI、术前纤维蛋白原、卧床天数(P<0.05,OR值分别为1.790、2.750、3.090)是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有高危因素的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容易发生DVT,对于肥胖、术前高纤维蛋白原、有卧床时间长倾向的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术后发生DVT。
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
高海峰, 王洪江, 庞作良, 斯坎达尔, 孙伟, 范志勤
2011, 38(17): 1043-10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3
摘要:
null
乳腺癌脑转移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加紫杉醇化疗疗效观察
董立新, 董淑芬, 李文军, 付占昭, 顾涛, 李平, 张庆怀
2011, 38(17): 1046-104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4
摘要:
循环miRNA在肝癌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史炯, 综述, 孟凡青, 审校
2011, 38(17): 1048-105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5
摘要:
循环及体液中存在丰度不同的DNA或RNA分子,其中循环MicroRNA(miRNA)在疾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目前包括肝细胞肝癌、肝炎在内的肝脏疾病亟需可靠的诊断及预后预测因子。虽然循环miRNA代谢途径尚未完全阐明,检测方法尚需进一步改进,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循环miRNA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同时部分循环miRNA标签可能作为肝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由于循环miRNA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等自身特性也决定其在各类病毒或代谢性肝脏疾病、肝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初步介绍循环miRNA的检测方法及稳定性,特别是国内外研究循环miRNA作为肝癌或肝脏病变诊断标志物的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双磷酸盐在乳腺癌临床应用研究中的新进展
张斌, 刘博文, 张伟然, 综述, 曹旭晨, 审校
2011, 38(17): 1052-10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17.016
摘要:
双磷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破坏,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疗效确切,成为乳腺癌骨转移的标准治疗。但近来研究结果表明BPs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瘤活性,这使得BPs可能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预防转移。BPs抗瘤效应还可直接诱导凋亡和抑制肿瘤趋化、移动、粘附和侵袭机制,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粘附于骨基质,间接效应还包括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以及免疫调节功能。此外,含氮BPs还有与细胞毒性药物协同效应,这些实验的结果将有可能为BPs更广泛应于乳腺癌辅助治疗奠定基础。临床数据也证实BPs不仅可以治疗骨转移,而且可以减少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的发生,提高总生存率。也有数据提示BPs与化疗有协同作用,甚至有研究认为BPs可降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但BPs的临床数据还较有限并且其抗瘤效果尚存争议。有几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以验证新一代BPs唑来磷酸在乳腺癌的抗瘤活性。本文对目前BPs在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