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42卷  第16期

显示方式:
口腔癌的转化医学研究现状与思考
张志愿
2015, 42(16): 783-78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6
摘要: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疾病和生物样本资源,口腔癌亦不例外。但长期以来,由于临床医生与实验室科研工作者各自为政、埋头一隅的工作方式,临床医生往往找不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基础研究者也往往以发表高质量文章漂亮为终点,二者无沟通、无合作,更无互动,转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重视从临床中提炼课题,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基础科学研究,认真思考如何将临床现象凝练为具体科研问题;基础研究者也需要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选题。基础研究者、临床医生交流合作,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获得临床可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的临床诊治知识,并可通过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对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和系统评价。
口腔癌的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
张陈平
2015, 42(16): 787-7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57
摘要:
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已无法满足治疗的需要。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 )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较传统单一学科诊疗模式,MDT 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个体化的高质量诊疗,其对于医学教育与科研同样有所帮助。MDT 在国外已广泛开展,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重视并规范化开展口腔癌的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
cyclin D 1 表达对cN2 口腔鳞癌患者TPF 诱导化疗的预测性研究*
孙文文①, 唐晓①, 朱东旺①, 马捷①, 马海龙①, 刘莹①, 谈亦然①, 涂瑶瑶①, 王丽珍②, 李江②, 钟来平①, 张陈平①, 张志愿①
2015, 42(16): 791-79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7
摘要:
目的:探讨cyclinD1 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预后价值以及能否作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 氟尿嘧啶(TPF)诱导化疗的预测生物标志物。方法:2008年3 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256 例行TPF 诱导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术前TPF 诱导化疗+ 手术+ 术后放疗)和对照组(手术+ 术后放疗)。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活检标本中cyclinD1 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yclinD1 表达与行TPF 诱导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256 例患者中232 例符合cyclinD1 检测条件,其中cyclinD1 低表达者比高表达者有较高的总生存率(P =0.001)、无病生存率(P = 0.003)、无局部复发生存率(P = 0.004)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 0.001)。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患者预后无差异,cyclinD1 表达水平与患者行TPF 诱导化疗后的疗效无显著相关性,但cN2 患者中cyclinD1 高表达者可从TPF 诱导化疗在总生存率(P = 0.024)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 = 0.024)中获益。结论:cyclinD1 可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cyclinD1 高表达的cN2 口腔鳞癌患者可从TPF 诱导化疗中获益。
颅颌面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 头颈部肿瘤-单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
李军①, 沈毅①, 吴逸群②, 竺涵光①, 张陈平①, 张志愿①, 孙坚①
2015, 42(16): 796-80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58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对该类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2003年2 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肿瘤116 例,根据CT及MRI 冠状位所示的颅底受肿瘤侵犯情况分为3 类,Ⅰ型为肿瘤紧邻颅底但尚未破坏颅底骨质(n= 45)、Ⅱ型为肿瘤破坏颅底骨质但硬脑膜完整(n= 30)、Ⅲ型为肿瘤侵犯硬脑膜但未侵犯脑实质(n= 41)。 116 例患者的肿瘤均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并根据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邻近局部或区域组织瓣(n= 62)和游离血管化组织瓣(n= 54)修复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组织瓣转移成功率为 98.3%,游离组织瓣转移成功率为96.4%。3 例分别因术后颅内感染(n= 2)和颈内动脉出血(n= 1)死亡。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率为14.7% ,死亡率为2.6% 。94例患者随访6 月~11年,36例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总复发及转移率为38.5% 。肿瘤复发转移所致的死亡率为17.7% ,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死亡率为23.2% 。结论:对于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注意肿瘤根治和术后功能、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之间的平衡,即注重功能和外形、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供区和受区、重要功能和次要功能之间的平衡。
肿瘤神经侵犯对早期舌鳞癌预后影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林承重, 张春叶, 任振虎, 季彤
2015, 42(16): 803-8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59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神经侵犯(perineuralinvasion ,PNI)在早期舌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08年6 月至2009年12月间156 例早期舌鳞癌病例筛选分析,分为PNI 阳性组和PNI 阴性组各40例,其年龄、性别、病理分期、临床分期基本相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与PNI及手术方式的相关性。结果:PNI 阳性患者较PNI 阴性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率高(P = 0.045)、预后差(P = 0.034),PNI 阳性患者中严密观察组比同期行颈清扫术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P = 0.001),PNI 对早期舌鳞癌局部复发无明显影响(P = 0.531)。 结论:PNI 阳性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潜能较阴性患者高,早期舌鳞癌PNI 阳性患者需要行同期颈淋巴结清扫术。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辅助设计研究
田卓炜, 周辉红, 冯少清, 孙坚, 何悦
2015, 42(16): 807-8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3
摘要: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uplexsonography ,CDS )与CT血管造影(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 )两种常用术前穿支血管定位技术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辅助设计及其准确度、敏感度对比的应用,为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罹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需行手术及同期软组织修复29例,术前应用CDS 、CTA 技术对患者双侧腹股沟区旋髂浅动脉穿支进行检测,并记录血管相关检查结果,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备18例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以术中解剖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设计诊断试验,探讨CDS 、CTA 两种技术用于诊断旋髂浅动脉穿支是否存在及管径大小的准确性。结果:18例患者行皮瓣制备,其中1 例术中未探及血管、17例术中行旋髂浅动脉管径测量,平均管径为(0.69± 0.20)mm。在诊断血管有无的试验中,CDS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82.4%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9;CTA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94.2%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5。术前测量的CDS 、CTA 平均管径分别为(0.84± 0.14)、( 1.01± 0.19)mm,将CDS 、CTA 技术术前测量的管径大小分别与术中对比,穿支动脉管径(D)分别与CDS 、CTA 测量的管径值两两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DS 、CTA 是用于术前检测穿支血管相对可靠的技术。利用CDS 、CTA 术前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定位穿支血管,可为术者提供与该穿支血管的走行、毗邻以及穿出点的精确信息,并一定程度反映血管管径大小。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及其在舌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何悦, 金淑芳, 田卓炜, 方早, 张陈平, 张志愿
2015, 42(16): 813-8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5
摘要: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舌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 月至2015年1 月,解剖制备15例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成功修复9 例舌癌根治术后缺损,术前及术后3 个月评价舌部功能及供区状况。结果:切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面积27~110 cm2,平均厚度为(1.2 ± 0.3)cm,旋髂浅动脉从股动脉起始处的平均管径为(0.7 ± 0.2)cm,旋髂浅静脉为(1.2 ± 0.2)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 型:Ⅰ型(8/ 15),Ⅱ型(2/ 15),Ⅲ型(2/ 15),Ⅳ型(2/ 15),Ⅴ型(1/ 15)。 术后随访4~16个月,受区局部外形丰满,语言及吞咽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拉拢缝合,瘢痕隐蔽,无功能障碍。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术后患者语音及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BS临床分类及治疗策略*
何悦①, 刘忠龙①, 代天国①, 王中和②, 张志愿①
2015, 42(16): 817-8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2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mandible,ORN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一种用于指导放射性骨坏死治疗的新的分类及分期系统。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年1 月至2013年12月99例ORNM 病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将病损中骨组织(bonetissue)及软组织(softtissue )病损分别进行分类。再将骨、软组织病损的分类“合并”,同时结合国外关于ORNM 的分期研究,提出了最新的“BS”分类及分期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ORNM 标准化治疗的构思。结果:根据骨坏死的不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 期:0 期(8 例),Ⅰ期(14例),Ⅱ期(65例),Ⅲ期(12例)。 0 期患者给予保守性治疗;Ⅰ期患者实施死骨摘除术;Ⅱ期患者行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或是节段性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Ⅲ期患者则行下颌骨方块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4 个不同分期患者接受相对应治疗后均获得较好效果。结论:“BS”分类及分期系统能够更容易且更为恰当地运用于ORNM 的临床治疗指导。
血管化骨组织瓣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何悦, 代天国, 孙坚, 张志愿, 竺涵光, 张陈平
2015, 42(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1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化骨组织瓣在治疗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 年1 月到 2015 年1 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采用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53 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3 例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血管化骨组织瓣修复中,血管化腓骨瓣应用48 例(90 .57 %),血管化髂骨瓣5 例(9.43 %)。术后5 例(10 .42 %)腓骨瓣出现并发症(4 例静脉栓塞,1 例动脉危象),经探查后 3 例皮瓣恢复正常,2 例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创面。而髂骨瓣 2 例(40 .00 %)出现术后并发症(1 例静脉栓塞,1 例动脉危象),最后植入髂骨因坏死被取出,局部清创缝合。皮瓣供区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28 (5~60 )个月,经过血管化骨组织瓣治疗后88 .57 % 患者骨坏死得到有效控制,85 .71 % 患者张口度在 2~3 指,85 .72 %的患者能进软食或半流质,80 .00 %的患者言语可识别度较好。另外,在随访时还发现,通过术中牵引钉或术后斜面导板等使用,髁状突保留与否与患者术后张口、面型等关系不大,但髁状突保留的患者颞下颌关节区不适感明显比髁状突去除者少。结论:血管化骨组织瓣应用于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修复,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术中操作精细及术后并发症控制良好,仍是目前手术治疗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最好的方法。血管化骨组织瓣首推血管化腓骨瓣。
颌骨青少年骨化纤维瘤—15例临床回顾分析*
韩婧①, 田臻②, 张春叶②, 张陈平①, 孙坚①, 竺涵光①, 杨驰③, 朱凌④, 徐立群①
2015, 42(16): 834-8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4
摘要:
目的:分析发生于颌骨的青少年骨化性纤维瘤(juvenile ossifying fibroma,JOF )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分型,并讨论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 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5例JOF 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并进行随访,病理学分型参考2005年WHO头颈肿瘤分类标准,将JOF 分为2 个亚型:砂砾样(juvenile psammomatoid ossifying fibroma,JPOF)和小梁状(juvenile trabecular ossifying fibroma ,JTOF)。 结果:15例JOF 患者,女性10例,男性5 例,发病年龄7~18岁,平均年龄10.93岁,发生于下颌骨9例,上颌骨6 例,临床多表现为颌骨的无痛性肿胀,20% 病例出现颌骨肿胀伴有疼痛。JOF 影像学表现多样,可表现为透射,混合或毛玻璃样,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病理分型方面JTOF10例,JPOF5 例。在治疗上,4 例行保守手术,3 例为带瘤生存;11例行局部根治,未发现复发。共9 位患者同期行修复重建,5 例为腓骨肌瓣移植,3 例为游离髂骨移植,1 例发生于髁状突的患者为肋软骨移植。结论:JOF 是一种发生于青少年且较罕见的良性纤维骨病变,颌骨为其好发部位之一,因其生长具有侵袭性和较高的复发率,在临床诊治中应尽早发现,应行严密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及治疗方案。
头颈部黑色素瘤治疗现状及进展
吕炯, 郭伟
2015, 42(16): 841-84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6.860
摘要:
头颈部是黑色素瘤好发的部位, 约15% 皮肤黑色素瘤和一半的黏膜黑色素瘤发生在头颈部区域。复发/ 转移的头颈部黑色素瘤对常规治疗不敏感,预后很差,一直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黑色素瘤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在BRAF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应用BRAF 和MEK抑制剂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而针对抗肿瘤免疫的单克隆抗体,通过阻断T 细胞抑制受体发挥作用,也在临床上显现出抗黑色素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