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42卷  第19期

显示方式: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刘潇衍, 李峻岭
2015, 42(19): 935-94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840
摘要: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对肺癌病理组织学认识不断深入,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制订了相应的化疗方案。此外随着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驱动性基因突变,并以此研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分子亚型的靶向药物。本文将结合近期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对晚期NSCLC 的临床治疗策略进行论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进展
程刚, 艾斌
2015, 42(19): 942-9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847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ease inhibitors ,EGFR-TKIs)对EGFR 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除了其卓越的疗效,也如其他药物一样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耐药。EGFR 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肺癌驱动基因之一,针对 EGFR-TKI 耐药后的处理,目前虽无固定治疗模式,但临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及治疗对策的探讨,部分结果对临床治疗这类患者有一定启示。本文将就近年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及进展做一论述。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策略与相关问题*
唐菲①, 周麟②, 卢铀②
2015, 42(19): 947-95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743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传统治疗的发展、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联合治疗方式的采用共同影响着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对新治疗靶点的研究以及对现有治疗的认知功能保护措施的探索也愈加为临床所关注。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及基础的相关问题和治疗策略进行简要的梳理。
12-LOX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葛瑞祥①, 盛莉莉②, 徐善水①, 刘银华③, 徐国祥③, 陈三送①, 毛捷①
2015, 42(19): 953-9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799
摘要:
目的:研究12- 脂氧合酶(12-lipoxygenase ,12-LOX)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神经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12-LOX 表达,结合临床随访资料探讨其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脑组织中12-LOX 呈弱阳性表达,神经胶质瘤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为7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LOX 强阳性表达与神经胶质瘤病理级别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KPS 评分无关。12-LOX 强阳性表达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明显低于与弱阳性表达患者(P < 0.05)。 结论:12-LOX 在神经胶质瘤中异常表达,其表达差异与神经胶质瘤的病理级别相关,与预后密切相关。
CDH17表达及其SN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潘地铃①②, 张声①, 王行富①, 陈余朋①, 任彩虹①, 陈祥娜①
2015, 42(19): 957-9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835
摘要:
目的:探讨CDH 17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SNPs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制作模拟胃癌侵袭转移动态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H 17蛋白的表达,PCR-LDR技术检测CDH 17基因2 个SNPs位点rs 2514813和rs 3214050 的多态性并行测序验证。结果:胃癌CDH 17表达上调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 < 0.01);肠型胃癌表达高于弥漫型胃癌;随着侵袭过程的进展,黏膜层、肿瘤中央区、侵袭前沿区胃癌的CDH 17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CDH 17表达与胃癌术后生存时间未见明显相关(P = 0.209)。 胃癌CDH 17基因SNP 位点rs 3214050 等位基因C 、T 频率及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携带等位基因T 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长于CC基因型(P < 0.01)。 rs 2514813 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CDH 17表达升高与胃癌腺样结构的维持及进展相关,rs 3214050 位点为T 等位基因者患胃癌风险低且预后好,提示该位点与中国福建汉族人群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及预后有关。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腹腔游离癌细胞杀灭效果的评价*
姬忠贺①, 孙建华①, 武海涛①, 张倩①, 彭开文①, 李雁①②
2015, 42(19): 963-9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7.848
摘要:
目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对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探索腹膜癌细胞学根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 45例腹膜转移癌患者 HIPEC 前、后的腹腔灌洗液(或腹水)样本,分别行腹腔灌洗液细胞学(periton eal lavage cytology ,PLC )检查;普通RT-PCR 及实时定量RT-PCR 检测CEA mRNA 、CK20mRNA ;化学发光法检测HIPEC 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 、CA125 、CA19- 9 ;分析各项指标HIPEC 前、后的变化特点。结果:HIPEC 前、后PLC 检查阳性率分别为93.3% vs. 24.4%(P < 0.001);CEAmRNA 阳性率分别为97.8% vs. 84.4%(P = 0.058);CK20mRNA 阳性率HIPEC前、后均为95.6%(P = 1.000)。 分别有32.5% 和30.0% 的患者HIPEC 后CEAmRNA 表达量、CK20mRNA 表达量较HIPEC 前显著下降(均P < 0.001)。 HIPEC 前、后CEA 、CA125、CA19- 9 阳性率分别为50.0% vs. 23.6%(P = 0.016)、52.6% vs. 47.4%(P = 0.409)、36.8% vs.26.3%(P = 0.121)。结论:HIPEC 可有效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为实现腹膜癌的细胞学根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内镜下治疗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李华, 霍志斌, 吴殿超, 翟同善, 肖琦海, 王淑霞, 张丽丽
2015, 42(19): 969-9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767
摘要:
目的:探讨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从而对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邢台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1996年1 月至2008年12月90例未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 2 cm,淋巴管癌栓和黏膜下癌对淋巴结转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无危险因素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0;3 个危险因素均有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7.1% 。结论:肿瘤大小> 2 cm,存在淋巴管癌栓和黏膜下癌是未分化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无危险因素的患者,行内镜下切除是可行的。
CDK6 导致肿瘤的机制研究进展*
董一楠, 张新伟, 魏枫
2015, 42(19): 973-97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661
摘要:
细胞周期的异常调控导致细胞过度增殖是人类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发现CDK 6 和CDK 4 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因子,促进细胞周期正向进行,且在人类大多数肿瘤中过度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最近,研究证实以CDK 4/ 6 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有广泛前景。但是对于CDK 6 过度激活导致肿瘤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CDK 4/ 6 在细胞周期调控通路、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对深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CDK 6 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促进肿瘤的相关机制,以及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左腓骨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特征的成骨细胞型骨肉瘤1 例
徐文漭①, 蔡琳①, 李玲②, 王媛媛①, 黎贵芸①, 潘鑫燕①, 李霞③
2015, 42(19): 978-9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19.78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