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45卷  第16期

共识解读
癌因性疲乏最新进展—NCCN(2018版)癌因性疲乏指南解读
谢晓冬, 张潇宇
2018, 45(16): 817-8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676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肿瘤研究的深入,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不断提高,因而生存质量越发受到关注。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与肿瘤本身和治疗相关,发生较快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对CRF进行有效的筛查、评估和干预尤为重要。本文针对CRF的研究进展以及NCCN(2018版)CRF指南的更新进行解读。
基础研究
miR-1290通过抑制干扰素调节因子-2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
陈蓉, 周宇, 赵富锋, 马铭
2018, 45(16): 821-8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328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90(miR-1290)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41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NSCLC细胞株A549、H460及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miR-1290表达;qPCR、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IRF2 mRNA和蛋白表达;将A549和H460细胞分为miR-1290 mimic组(转染miR-1290 mimic)、miR-1290 inhibit组(转染miR-1290 inhibit)和miR- 1290 NC组(不转染)。分别于转染24、48、72、96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数,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290与干扰素调节因子-2(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2)3′-UTR结合情况,qPCR检测不同miR-1290表达水平的A549和H460细胞IRF2 mRNA表达。  结果  癌组织miR-1290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IRF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SCLC组织miR-1290表达与IRF2 mRNA、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 < 0.05)。N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miR-1290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Ⅲ/Ⅳ期患者miR-1290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转染72、96 h后,A549和H460细胞miR-1290 mimic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miR- 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549和H460细胞中miR-1290 mimic组细胞克隆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miR-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克隆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1290能与IRF2 3′-UTR结合,明显降低荧光值(P < 0.05)。A549和H460细胞中,miR-1290 mimic组IRF2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1290 NC组,miR-1290 inhibit组IRF2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1290 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miR-1290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miR-1290可能通过与IRF2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临床研究与应用
90例结直肠癌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表达研究
郑又文, 马永琛, 陈善稳, 朱静, 于妍斐, 王鹏远, 杨兴, 陈国卫
2018, 45(16): 827-83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555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水平,并对PSMA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PSMA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在CRC组织中有较高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但染色阳性部位不在肿瘤细胞,而是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总染色率为76.7%。PSMA染色评分在不同年龄及组织学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60岁)及普通型腺癌组的PSMA染色评分更高(P < 0.05)。  结论  PSMA在90例CRC患者中高比例表达,表达部位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可能成为CRC诊断及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
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研究
董兵斌, 刘伊铖, 铨李, 吴畏, 姚燕丹
2018, 45(16): 832-83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440
摘要:
  目的  评价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作用。  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635例临床分期为ⅡB~Ⅲ期浸润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病理标本,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117例和非病理完全缓解组518例。统计分析HER-2/CEP17信号比是否为全体患者以及联合和非联合靶向治疗亚组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分析HER-2/CEP17信号比是否与病理完全缓解率具有相关性。  结果  635例乳腺癌患者中,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8.4%(117/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OR为0.500,95%CI为0.350~0.712,P < 0.001)、Ki-67表达(OR为3.461,95%CI为1.891~6.333,P < 0.001)、分子分型(OR为1.458,95% CI为1.188~1.791,P < 0.001)、HER-2基因拷贝数(OR为6.173,95%CI为2.110~17.857,P=0.001)及HER-2/CEP17信号比(OR为9.076,95%CI为3.142~26.215,P < 0.001)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分析显示HER-2/CEP17信号比也是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和非联合靶向治疗亚组的独立预测因子。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率具有相关性(r=0.235,P < 0.001)。  结论  HER-2/CEP17信号比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具有相关性,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趋化因子CXCL5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冯国伟, 李宏蕾, 朱大帅, 张艳辉, 宋鸽, 张振庭, 陈明, 杜君, 姚欣
2018, 45(16): 838-84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636
摘要:
  目的  明确趋化因子配体5(CXC-chemokine ligand 5,CXCL5)在肾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在肿瘤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方法  通过检索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CXCL5表达与肾癌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62例组织标本中CXCL5表达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正常肾脏和癌旁组织标本各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法评价。根据CXCL5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高、中、低表达组,分析各组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CXCL5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数据库中的结果显示,CXCL5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明显缩短(P < 0.05),疾病复发风险明显增加(P < 0.05);而且,CXCL5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分期、阳性淋巴结数量、患者总生存状态均有一定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肾癌组织中CXCL5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和癌旁组织(P < 0.05);亚组分析显示,CXCL5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Fuhrman分级呈正相关(P < 0.05)。此外,表达CXCL5的肾癌患者5年生存率(65%)明显低于不表达CXCL5的患者(7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CXCL5在肾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且与不良预后相关。因此,CXCL5有望成为判断肾癌预后的预测指标和新的治疗靶点。
中期PET-CT检查在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分析中的作用
冯帆, 吴可, 张旭, 林晓平, 王彩琴, 王宇, 李志铭
2018, 45(16): 844-84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673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在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38例行中期PET-CT检查的复发性DLBCL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采用t、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生存数据应用寿命表、Kaplan-Meier法、Cox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中,中期PET-CT评价为有效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无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患者分别为30例和8例。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7.69和8.44个月。有效组和无效组的mOS分别为77.93和16.37个月(P=0.017);有效组和无效组的中位PFS(median PFS,mPFS)分别为9.86个月和1.80个月(P=0.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中期PET-CT评价为有效的患者获得更长的OS与PFS(P=0.006,P=0.001)。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11.05的患者获得更长的PFS和OS,ΔSUVmax>8和最大标准摄取值变化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ΔSUVmax%)>54.5%的患者仅表现出更长的PFS,OS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依照中期PET-CT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按照临界值将SUVmax分组对复发性DLBCL患者的OS和PFS均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而按照临界值将ΔSUVmax、ΔSUVmax%分组能很好地预测复发性DLBCL患者的PFS。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肝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何欣, 赵洪伟, 宋天强, 杨洋, 吕扬
2018, 45(16): 850-85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252
摘要: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全身麻醉下经腹行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及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T组)和对照组即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七氟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使用PCIA补救性镇痛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2 h、4 h、6 h、24 h的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患者康复状况。  结果  围术期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术中麻醉药用量比较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且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6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追加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在术后4 h和24 h的炎性因子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6.2±7.6)vs.(37.2±10.4)h]、胃肠道恢复时间[(37.8±13.1)vs.(44.7±13.7)h]和术后住院时间[(6.1±0.7)vs.(8.1±0.9)d]均少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超声引导TAPB阻滞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降低了患者对伤害性刺激和疼痛的敏感性,可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芬太尼等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概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综述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葛鹏, 赵海丰
2018, 45(16): 854-85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437
摘要: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需结合不同的诊断方法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但即使未得到明确的IFD诊断证据,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仍需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和患者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中医药结合放疗治疗食管癌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兴娣, 张清清, 李莉娜, 刘劲松
2018, 45(16): 859-8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610
摘要:
近年来,食管癌精确放疗技术能有效提高治疗增益比,最大限度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量,放疗反应及并发症却不可避免,同时由于肿瘤生物学特性和患者个体差异,放射敏感度亟待提高。中医重视整体,调节机体平衡,在抗癌、减少放射性损伤和提高放疗疗效等方面具有优势。中医药结合放疗治疗食管癌是中国特色肿瘤诊治模式。本文就中医药结合放疗增敏减毒作用及机制研究做一综述。
阻断T细胞活化抑制通路治疗恶性肿瘤新进展
丁秋月, 苑学礼
2018, 45(16): 863-86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628
摘要:
肿瘤免疫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阻断T细胞活化抑制通路的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等单克隆抗体(也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有些抗体已纳入特定肿瘤的一线治疗。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的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结果、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分析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杰, 刘媛超, 谭建
2018, 45(16): 868-8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16.561
摘要: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分辨率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的最佳手段。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结节诊断不明确,于是FNAB结合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迅速发展。目前研究较多的分子标志物主要为BRAF基因突变、RAS基因突变、RET/PTC基因重排和PAX8/PPARγ基因重排等;以及使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 tin-19,CK-19)、人类骨髓内皮细胞(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cell-1,HBME-1)等。本文对目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分子标志物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