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6卷  第20期

显示方式:
头颈肿瘤专栏
术前临床及原发肿瘤超声影像学特征对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侧颈淋巴结转移预测分析
李树岭, 候秀坤, 董居来, 李大鹏, 赵敬柱, 郑向前, 高明
2019, 46(20): 1032-10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655
摘要:
  目的  探讨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M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特征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F=5.234,P=0.022)、术前降钙素水平(F=21.327,P < 0.001)、最大径(F=5.875,P=0.015)、位置(F=6.088,P=0.014)、肿物性质(F=5.224,P=0.047)、形状(F=8.754,P=0.003)、边缘(F=15.971,P < 0.001)均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术前降钙素>319 pg/mL、位于上极、边缘不规则、低回声是影响M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男性、术前降钙素>319 pg/mL、位于上极、边缘不规则、低回声与M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且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概率增加。
BRAF V600E基因检测联合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卢振启, 龚文博, 黑虎, 秦建武
2019, 46(20): 1036-103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667
摘要:
  目的  探讨BRAF V600E基因检测联合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首次收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穿刺活检并手术的121例患者共130枚甲状腺结节,对穿刺标本行细胞学诊断及洗脱液BRAF V600E突变基因检测。  结果  130枚结节中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癌120枚,良性10枚,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联合FNA将细胞学诊断的敏感度由81.7%提升至92.5%,准确度由83.1%升至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BRAF V600E基因检测联合FNA能有效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度,比传统单纯细胞学诊断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国内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评估现状
陈伟超, 姚繁, 杨安奎
2019, 46(20): 1040-10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878
摘要:
  目的  探究术前彩超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现状及其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13家三甲医院PTC患者的术前彩超报告及手术病理报告资料,回顾性分析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现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通过两种淋巴结判定方式评估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1)假设以超声报告发现/描述中央区淋巴结作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2)以超声报告判断/考虑典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作为诊断标准。  结果  除去资料不符者,共收集1 016例患者资料,其中925例术前彩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进行评估。925例中有825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384例,无转移组441例。以发现中央区淋巴结为诊断标准,中央区淋巴结的检出率为18.9%(3.0%~50.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33.59%、89.11%和63.27%。以典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征象作为诊断标准,中央区淋巴结的检出率为8.2%(0~33.0%),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7.97%、97.96%和60.73%。  结论  彩超对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检出率和敏感度较低,说明2012年国内指南推荐cN0的PTC在保护功能前提下进行预防性清扫符合目前的评估现状。
超声辅助下甲状腺术前甲状旁腺正显影定位初步研究
黄璐, 李超, 卢漫, 杨薇, 贾世军, 蔡永聪, 孙荣昊, 王薇, 姜健, 周雨秋, 税春燕
2019, 46(20): 1046-10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751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有效、精准的甲状旁腺正显影定位技术,实现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正显影精准定位,提高甲状旁腺辨认阳性率,有效保护甲状旁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同时评估彩超检测甲状旁腺的效能。  方法  1)对四川省肿瘤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行甲状腺患侧正常甲状旁腺的彩超检查,同时记录彩超下甲状旁腺的情况。2)在甲状腺手术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术前在彩超引导下局部注射0.1~0.5 mL亚甲蓝染色定位甲状旁腺,术中记录染色情况,术后记录患者是否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状,如手足麻木、抽搐等,以及血清PTH、血钙情况。  结果  1)研究共纳入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共检测出甲状旁腺76枚,总甲状旁腺检出率为54.29%(76/140),上甲状旁腺的检出率为40.00%(28/70),下甲状旁腺的检出率为68.57%(48/70);2)检测出的76枚甲状旁腺在彩超上均表现为中等增强回声结节,回声强度高于甲状腺,边界清楚,回声均匀,形态多为椭圆形、类圆形等;3)研究共纳入33例术前甲状旁腺染色定位患者,术前共染色患侧甲状旁腺50枚,术中共37枚显色,总显色率为74.00%(37/50),在显色的37枚甲状旁腺中有10枚甲状旁腺术中冰冻或PTH Test证实为甲状旁腺。在纳入的3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结论  彩超对于正常甲状旁腺可有效识别,并且彩超引导下甲状旁腺染色定位可在术前精准定位甲状旁腺,帮助甲状腺术中快速、有效识别。
腔镜辅助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对比
王宇, 李崔伟, 史潇, 史荣亮, 渠宁, 马奔, 徐伟博, 王玉龙, 朱永学, 嵇庆海
2019, 46(20): 1051-105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760
摘要:
  目的  比较胸骨切迹入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MIVAT)与传统开放手术(open thyroid surgery,OTS)治疗临床淋巴结阴性(clinically node-negative,cN0)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彻底性、安全性以及术后美容效果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胸骨切迹入路MIVAT的80例cN0期PTC患者,并根据1:2比例使用随机数法抽取160例同期行OTS的PTC患者。患者手术方式为腺叶切除/全甲切除术+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Log-rank检验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  结果  MIVA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OTS组(P=0.003),但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 0.001)。手术疗效方面,MIVAT组与OTS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安全性方面,两种术式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术后血肿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近(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改良版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亦无显著性差异(P=0.288),但MIVAT组相比OTS组可以显著缩短颈部瘢痕长度(P < 0.001)。  结论  对于cN0期PTC而言,MIVAT在手术的疗效、安全性上与OTS无明显区别,尽管MIVAT的改良VSS瘢痕评分与OTS类似,但胸骨切迹入路MIVAT可以显著减少颈部切口长度,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同时由于切口位置更低,容易遮盖,美容效果更好。因此,经胸骨切迹入路MI?VAT可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疗效和生存分析
孔飞, 任亮亮, 张芳文, 张明智, 李玲
2019, 46(20): 1056-106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800
摘要: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预后不良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阿帕替尼治疗66例难治性鼻咽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模型分析疗效及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  结果  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鼻咽癌的客观缓解率为33.33%,疾病控制率为54.5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为7个月(95%CI:2.816~11.184),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20个月(95%CI:11.496~28.504)。评价66例患者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40.90%(27/66)、高血压45.45%(30/66)、手足综合征37.88%(25/66),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Cox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水平是PFS的影响因素,WHO病理类型是OS的影响因素。  结论  难治性鼻咽癌应用阿帕替尼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控制,对于依从性好、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案的难治性鼻咽癌患者可考虑选择,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局部晚期/晚期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何芳, 王红梅, 贾保昌, 王雪军, 张伟军
2019, 46(20): 1061-10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185
摘要:
化疗在局部晚期/晚期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缓肿瘤进展、减少远处转移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的意义。TP(紫杉醇类加铂类)和TPF(紫杉醇类、顺铂及5-氟尿嘧啶)方案是头颈部肿瘤的经典有效化疗方案,故紫杉醇类(如紫杉醇和多西他赛)是头颈部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紫杉醇类药物,以其独特剂型优势,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总结了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基础分别联合其他不同化疗药物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晚期头颈部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局部晚期/晚期头颈部肿瘤中应用的最新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并对未来该药治疗局部晚期/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展望。
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张成瑶, 汤喜, 李倩, 邓婕, 龙建林, 周晓红
2019, 46(20): 1067-107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904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locally advance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  方法  分析2018年4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MDT诊疗过程。经过MDT讨论后采用全喉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后续131I内照射治疗,辅以分子靶向治疗,并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恢复良好,随访Tg缓慢下降。  结论  个体化精准治疗是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局部晚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临床研究与应用
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及局限性
樊慧守, 刘佳慧, 毛雪涵, 杜辰星, 阎禹廷, 王轶, 隋伟薇, 邓书会, 王婷玉, 傅明伟, 李增军, 邹德慧, 赵耀中, 邱录贵, 安刚
2019, 46(20): 1074-107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069
摘要:
  目的  探讨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R-ISS)在真实世界中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预后评估价值及局限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56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基于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为主的方案诱导治疗≥4个疗程。以ISS分期为对照,分析R-ISS分期的预后意义。考虑到R-ISSⅡ期的MM患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本研究将R-ISSⅡ期患者分成四组:第1组患者ISSⅠ期伴有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升高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第2组患者ISSⅡ期无LDH水平升高及高危遗传学异常;第3组患者ISSⅡ期伴有LDH水平升高或高危遗传学异常;第4组患者ISSⅢ期无LDH水平升高和高危遗传学异常。在此分组条件下对这部分患者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568例MM患者中,男性347例,女性221例,中位发病年龄56(25~83)岁,中位随访33(4~203)个月。采用R-ISS分期,Ⅰ、Ⅱ、Ⅲ期患者分别为59例(12%)、310例(62%)、130例(26%),中位总体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时间分别为142、86和40个月(χ2=29.588,P < 0.001);采用ISS分期,Ⅰ、Ⅱ和Ⅲ期患者分别为106例(19%)、210例(37%)和252例(44%),mOS时间分别为142、71和40个月(χ2=22.099,P < 0.001)。采用Cox回归分析,ISS分期Ⅲ期对Ⅰ期HR=2.903,P < 0.001,ISS分期Ⅱ期对Ⅰ期HR=1.985,P=0.005;而R-ISS分期Ⅲ期对Ⅰ期HR=5.441,P < 0.001,R-ISS分期Ⅱ期对Ⅰ期HR=2.844,P=0.003。R-ISS分期Ⅱ期的4组患者的mOS时间分别为126、83、49(95%CI:33~65)、65(95%CI:44~86)个月(P=0.131)。总体上,四组OS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第2组和第3组OS相比呈显著性差异(χ2=4.916,P=0.027)。  结论  R-ISS分期相对于ISS分期能够更好地区分MM患者预后。对于有髓外浸润、有1q21扩增、不同年龄分组(年龄≥65岁和年龄 < 65岁)、不同治疗方案(硼替佐米治疗组及沙利度胺治疗组)、不同染色体倍数(低二倍体、非低二倍体)的患者OS均具有较高的预后判断价值。但R-ISS分期同为Ⅱ期患者的生存情况仍存在差异,需要临床上予以重视。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SETDB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陈芊杏, 段芳蕾, 尹涛, 周剑, 李霞斌, 刘云, 胡佳佳, 孙兴旺
2019, 46(20): 1080-10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20.918
摘要:
  目的  探讨KRAS基因突变与SETDB1(set domain bifurcated 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接受诊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病例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ETDB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2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1.8%,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肿瘤部位、术前血清CEA水平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SETD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32,P=0.008)。SETDB1蛋白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及术前血清CEA水平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  结论  SETDB1蛋白在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KRAS基因突变可能影响SETDB1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