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7卷  第24期

基础研究
碳酸酐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王冬滨, 李璇, 夏洪刚, 朱德清, 孙忠义
2020, 47(24): 1243-124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210
摘要:
  目的  探讨碳酸酐酶1(carbonic anhydrase 1, 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早期诊断的价值及其在肺癌早期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临床NSCLC患者血清中CA1的含量; 应用RNA干扰及质粒扩增的方法分别对A549、H520、H1299细胞进行处理, 构建敲低和过表达CA1的细胞模型, 并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处理组中细胞的增殖情况; 应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Wnt3a和β-catenin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结果  CA1在早期NSCLC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通过sh-RNA抑制CA1表达后, A549、H520和H1299细胞系的增殖速率显著降低, 而过表达CA1后, 细胞增殖速率明显提高。同时, CA1能够有效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Wnt3a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  结论  CA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NSCLC的增殖过程; CA1有望成为NSCLC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分子标记物。
临床研究与应用
11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孙萍萍, 马茹, 王玲玲, 蒋茜, 高颖, 昌红, 李雁
2020, 47(24): 1248-125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116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后脂肪肉瘤(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找影响预后的独立临床病理指标。  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病理标本,研究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神经侵犯等,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包括Ki-67、P53蛋白表达,分子病理特征包括MDM2基因扩增;分析临床治疗及随访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以生存预后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临床病理学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4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男59例(51.8%),女55例(48.2%),中位年龄52(22~80)岁。高分化脂肪肉瘤48例(42.1%),去分化脂肪肉瘤66例(57.9%);淋巴结有转移者2例(1.4%);有脉管瘤栓者3例(2.6%);Ki-67阳性指数 < 60%者88例(77.2%),≥60%者26例(22.8%);P53 < 70%者85例(74.6%),≥70%者29例(25.4%),荧光原位杂交发现MDM2基因扩增。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患者生存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组织病理学类型、FNCLLC分级、复发、坏死、核分裂像、P53阳性百分比、Ki-67阳性指数。多因素分析显示坏死(HR=1.984,P=0.024)、复发(HR=2.161,P=0.049)为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肿瘤坏死、复发可能是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独立预后指标。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期间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存分析
丁平安, 张志栋, 杨沛刚, 田园, 郭洪海, 刘洋, 王冬, 李勇, 赵群
2020, 47(24): 1254-126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049
摘要: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期间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476例胃癌患者, 筛选出新辅助治疗期间出现AUGB的患者, 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476例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者35例(7.35%), 其中经补液止血保守治疗好转者6例, 内镜下成功止血者5例, 血管造影栓塞术成功止血者7例, 余17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为65.13%, 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为60.71%。其中出现AUGB者3年OS为48.57%, 3年DFS为42.86%, 而未出现AUGB者3年OS、DFS分别为66.44%、62.13%, 两组患者的3年OS、DF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2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 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型(P=0.004、P=0.008)、肿瘤cTNM分期为Ⅲ期(P=0.002、P=0.013)和出现AUGB后未继续行化疗治疗(P=0.003、P=0.005)是影响AUGB患者预后及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此类患者需引起临床重视; 新辅助化疗期间出现AUGB后需积极对症止血治疗, 止血成功后继续化疗才可能延长此类患者生存期。
多模态超声检查对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自体移植乳房再造术前血管评估研究
刘雪静, 路红, 徐熠琳, 李小康, 季宇, 刘君君, 朱鹰
2020, 47(24): 1261-12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181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对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DIEP)皮瓣血管检查有效性, 并分析穿支血管的影响因素。  方法  纳入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43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使用DIEP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 对穿支血管行术前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在超声造影增强状态下行三维重建, 直观显示穿支血管的走行分布情况, 同时体表标注投影位置。  结果  43例患者腹壁下动脉穿支主要分布在脐周5 cm范围内, 每侧2~5支, 其中28例呈不对称分布。DIEP穿支血管管径与患者腹壁脂肪层厚度呈正相关(r=0.436, P < 0.05);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穿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r=0.448, P < 0.05)。43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后彩色血流信号均能显著增强, 其中39例经三维重建后能清晰显示穿支血管与腹壁下动脉主干的关系, 4例穿支血管显示欠连续。  结论  多模态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患者DIEP乳房再造术前评估穿支血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腹壁脂肪层厚度对优势血管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弥漫性肝癌予以单次大剂量放疗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的姑息止痛疗效
陈炬辉, 刘文晖, 许元基, 滕开原, 洪亮, 周永涛, 陈隐, 杨华清, 吴君心, 潘建基, 程文芳
2020, 47(24): 1265-12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889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与"单纯最佳支持治疗"姑息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弥漫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弥漫性肝癌伴随肝区疼痛症状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最佳支持治疗联合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对照组仅采用单纯最佳支持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30天内和60天内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简明记录量表(brief pain inventory, BPI)评分减少>2分或日吗啡消耗量减少>2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基于WHO-QOL-100标准)、患者生存差异及实验组放疗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  共纳入26例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 转移性肝癌1例), 对照组13例(原发性肝癌11例, 转移性肝癌2例)。治疗后3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有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60天内进行疗效评估, 实验组10例疼痛明显缓解, 对照组仍无疼痛明显缓解病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9例生存质量改善, 对照组仅1例生存质量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30天和60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7% vs.64%和54% vs.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放射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 未发现3~4级不良反应。  结论  对于弥漫性肝癌(原发或转移性), 出现肝区疼痛症状患者, 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单次大剂量肝区照射(7.5~8.0 Gy), 患者耐受良好, 可明显缓解疼痛, 并提高生存质量, 但对延长生存期尚无获益。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GPC3在肝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叶婵琦, 李琼, 单建贞, 阮健
2020, 47(24): 1270-127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125
摘要: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 GPC3)是一种包含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 HS)链和核心蛋白的细胞表面糖蛋白, 通过磷脂酰肌醇锚(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GPI)连接于细胞表面, 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高表达, 且可以通过影响Wnt和YAP等信号通路控制HCC细胞的增殖, 进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临床上GPC3已被用于HCC的诊断, 靶向GPC3的治疗研究包括靶向抗体、免疫毒素、细胞免疫和基因治疗也正在开展。本文将阐述GPC3的结构以及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对GPC3在HCC中的诊断应用和以其为靶点的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GPC3用于治疗HCC提供证据和新方向。
综述
肿瘤电场治疗原理及疗效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林雨, 张恺, 杨学军
2020, 47(24): 1276-12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024
摘要:
随着交流电场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逐步深入, 研究人员发现低强度和中频交变电场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此类治疗方法被称为肿瘤电场治疗(tumor-treating fields, TTFields)。研究表明TTFields的直接作用机制包括干扰微管和隔膜蛋白的形成与定位, 形成介电电泳导致细胞结构破坏, 间接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肿瘤血管的生成, 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抑制DNA修复等。同时影响TTFields效果的相关因素有很多, 如电场频率、强度、作用时间和交变电场的方向以及治疗对象的解剖结构等。本文就TTFields的作用原理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常见肝癌预后预测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周冬冬, 刘晓利, 姜婷婷, 于浩, 江宇泳, 杨志云
2020, 47(24): 1281-128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149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占我国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尽管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但是在大多数国家的死亡率仍非常高。HCC患者的预后除了依赖于肿瘤特征, 更依赖于病因、肝脏功能及个体差异。尽管世界各地提出了多个肝癌的预后预测模型, 但是各个模型在肝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尚无统一定论。因此, 对比及分析这些预后模型对肝癌预后判断及治疗指导的价值至关重要。本综述的目的是分析比较当前较为常见的8种预后预测模型(Okuda、TNM8、BCLC、JIS、CUPI、CLIP、GRETCH、CIS)的优缺点, 为今后的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抗凝出血与复发风险研究进展
李宜瑶, 施举红
2020, 47(24): 1287-12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225
摘要: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cancer-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AVTE)为肿瘤患者在疾病进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复发和抗凝后严重出血的高风险可能会导致治疗延误和死亡率增加。目前, 国内外指南并未推荐对所有门诊患者直接进行一级预防, 但建议在化疗前评估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个体风险。本文对目前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抗凝出血与复发研究进展以及现行VTE防治指南和VTE风险评估模型进行综述。
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研究进展
尚义超, 尚攀峰
2020, 47(24): 1293-12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24.053
摘要:
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是泌尿系统较少见的肿瘤, 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是治疗的金标准。淋巴结转移作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愈发引起泌尿外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但对UTU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lymph node dissection, LND)的治疗价值及清扫范围和数量的标准化尚存争议。本文将就LND在UTUC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