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48卷  第6期

专家论坛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挑战与思考
刘婷婷, 侯健
2021, 48(6): 271-2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330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目前仍不可治愈。不同MM患者生存时间跨度大,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这说明MM患者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生物学异质性,因此根据细胞遗传学异常、临床特征、基因表达谱等因素将MM进行危险度分层,对判断该病的疾病进程、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igh risk multiple myeloma,HRMM)对化疗极不敏感、生存时间短、易进展、预后极差。因此,如何改善HRMM的预后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临床研究与应用
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王中秋, 王清鑫, 巩琳琳, 袁智勇, 王伟
2021, 48(6): 275-28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801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8例接受盆腔外照射的初治宫颈癌患者(RP组10例,对照组8例)的临床资料。基于Illu? 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粪便细菌16S rRNA V4区进行双末端测序。制备粪菌悬液与FHC细胞共培养,检测炎症指标。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构建RP小鼠模型,对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肠屏障功能,检测血清炎性因子。  结果  RP组普氏菌属-9、沙雷氏菌属、罗氏菌属、普氏菌属-2、韦荣球菌属均显著增加,拟杆菌属和副拟杆菌属明显减少;α-多样性更低,β-多样性更显著;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以及肠杆菌目的丰度均明显升高。RP组的肠道菌群能促进上皮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4,激活P65,上调COX、iNOS、MCP1和CRP。RP组血清TNF-α、IL-1β和CXCL-1的分泌显著增加。RP小鼠粪便样本中总16S rRNA含量明显减少、普氏菌明显增加、拟杆菌明显下降;肠黏膜不完整,肠绒毛变短,上皮结构及黏膜屏障均被破坏;血清TNF-α、IL-1β和CXCL-1显著增加。  结论  RP患者具有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宿主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现状分析
寇芙蓉, 朱步东, 张红, 姜丹凤, 陈晓艳, 刘巍
2021, 48(6): 283-2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366
摘要:
  目的  免疫治疗被批准用于晚期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二线治疗,但临床研究由于其严格的入排标准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本研究旨在分析局部晚期和转移性ESCC免疫治疗现状,并探索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局部晚期及转移性ESCC患者,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结果  本研究纳入33例ESCC患者,其中1例合并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均接受程序性细胞死亡抑制剂治疗,最常用的药物为信迪利单抗(17/33,52%)。25例(76%)接受免疫联合治疗,包括联合化疗或抗血管靶向治疗。接受一线、二线和三线及以上治疗的ESCC患者分别为19例(58%)、10例(30%)和4例(12%)。1~2级和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4%(21/33)和27%(9/33)。11例(33%)发生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包括皮疹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免疫性肝炎2例,免疫性肠炎2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2例,免疫性肺炎1例。4例irAEs影响免疫治疗使用,其中3例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总体客观缓解率为36%(12/33)。中位PFS为9.17个月(95%CI8.23~ 10.11)。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白细胞计数(P=0.010)、免疫治疗线数(P=0.004)、免疫治疗疗效(P=0.049)是PFS的独立影响因子。  结论  免疫治疗在晚期ESCC的临床实践中,药物选择和治疗模式更加多样,但是依然产生良好的疗效。早期应用免疫治疗有效患者可以获得更长的PFS,而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为不良预后因素,未来需扩大人群进一步验证。
术后辅助化疗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中的临床研究
孙明明, 熊燕燕, 李丹阳, 徐淑宁, 乔磊, 刘莺
2021, 48(6): 291-2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705
摘要:
  目的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NECs)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对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手术,但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术后辅助化疗在NECs中的疗效尚不明确,缺乏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对比单纯手术与生存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分为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辅助化疗组于术后4~6周开始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2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研究终点为不同辅助化疗方案DFS。  结果  共筛选62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83.9%),女性10例(16.1%),中位年龄为65(38~84)岁。食管NECs为12例(19.3%),胃NECs为45例(72.6%),小肠和结直肠NECs为5例(8.1%)。38例(61.3%)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其中21例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EP)方案化疗,17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铂类(IP)方案化疗。21例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超过4个周期。24例(38.7%)患者接受了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2年DFS分别为58.7%和14.7%(P < 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获益(HR:6.403,95%CI:1.329~27.465,P=0.020)。  结论  在可切除的消化道NECs中,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获益,但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14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
黄智昊, 叶美凤, 岑文昌
2021, 48(6): 297-3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516
摘要:
  目的  观察和评估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14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伴有EGFR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共1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奥希替尼及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每3周为1个周期,观察其脑转移病灶疗效并评估不良反应。  结果  14例患者中11例(78.6%)脑转移病灶为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14.3%),1例疾病进展(7.1%),客观缓解率为78.6%(11/14),疾病控制率为92.9%(13/14)。颅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12.5个月(95%CI:8.53~15.87)。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贫血(57.1%)、高血压(50.5%)以及蛋白尿(28.6%),未出现因不良反应停药事件发生。  结论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突变型肺腺癌脑转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控,但仍需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18F-FDG PET/CT相关参数与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弭丽丽, 殷飞, 雷连会, 段晓玲, 李宁, 殷小磊, 史建飞, 韩欣, 赵曼, 王金凤, 韩光洁, 赵新明
2021, 48(6): 301-30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261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相关参数对预测胃癌患者HER2表达状态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且术前均行PET/CT检查,分析胃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总糖酵解量(tumor lesion gly-colysis,TLG)以及HER2的表达状态,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PET/CT各参数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HER2表达阳性17例,阴性98例。SUVmax、MTV及TLG在HER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排除印戒细胞癌后(n=105),MTV和TLG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明显低于HER2阴性者[四分位数12.6(8.4,18.7)vs. 23.7(14.4,32.9),P=0.002;35.3(20.8,68.1)vs. 69.9(44.2,173.3),P < 0.001]。MTV及TLG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4.3 cm3、35.9 g时,其预测HER2表达阳性的准确率分别为57.1%和8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型、MTV及TLG与HER2表达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肠型(OR=6.804,P=0.009)、TLG≤35.9 g(OR=4.600,P=0.029)是预测HER2表达的指标。  结论  TLG可以预测非印戒细胞胃癌患者HER2表达,用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铁死亡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秀超, 李泽坤, 郝继辉
2021, 48(6): 306-3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319
摘要:
铁死亡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过程主要表现为铁依赖的膜结构脂质过氧化损伤,进而导致细胞的完整性破坏并崩解死亡。铁死亡参与了包括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过程。铁死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肿瘤存在较大的潜在临床转化研究意义。本文对铁死亡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相关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综述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心血管毒性
安涛, 韩森
2021, 48(6): 311-3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557
摘要:
肺癌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并不少见。心律失常可能是肺癌靶向治疗中最突出的心血管毒性,其中以QT间期延长的危害最大。在接受奥希替尼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需特别警惕QT间期延长。高血压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和第三代ALK抑制剂中需关注的心血管毒性。针对HER-2靶向药物的心血管毒性相对较小。在接受MET抑制剂和ROS-1抑制剂患者中周围性水肿的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时需提高警惕,注意监测和处理靶向治疗中的各种心血管并发症。
实体瘤局部免疫治疗的探索与发展现状
刘娅, 李龙浩, 邓红彬
2021, 48(6): 317-32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1.06.114
摘要:
免疫治疗已被证实为极具前景的晚期恶性实体瘤治疗方式之一。肿瘤所致免疫激活和免疫效应主要来自肿瘤抗原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相互作用,而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减弱与免疫应答通路缺陷是产生免疫逃逸的主要原因。免疫治疗通过不同途径增强抗原提呈能力,激活免疫应答及改善TME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获益。由于免疫治疗疗效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往往较高的治疗剂量才有效,但这对机体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相关毒性反应及诱导耐药产生。因此,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局部免疫治疗,被探索并取得了早期临床疗效。本文就几种常见的不同类型免疫药物在局部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应用特点及临床发展现状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与分析
鞘内药物输注植入系统治疗难治性癌痛术后并发阵发性多汗1例
李春叶, 吴跃, 王华, 张校瑜, 谢荣
2021, 48(6): 323-324.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