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肿瘤临床&科研整合研讨会成功召开

发布日期: 2022-09-08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2年8月1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共同主办2022 肿瘤临床科研整合研讨会于第十届全国乳腺癌中青年专家论坛期间,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研讨会邀请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继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孙保存教授、应国光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赵文华主任等知名专家与中青年学者出席,6000余名学者线上参会。研讨会以汇智研思,融合创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围绕国家自然基金申请、论文发表、临床研究开展和科技奖项申请等进行报告与深入研讨。

主席致辞

820931e84fcb401dbec9942dfceaaee5.png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致辞表示,《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经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代表性学术期刊,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吴炅教授近期将牵头组织Cancer Biology & Medicine乳腺癌专刊,刊登更多高质量文章,为乳腺癌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803ee0db22f34bbcba1d33be3cfc7dad.png

  《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执行主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发表致辞,指出科研是推动临床发展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善于通过基础或转化研究切实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国肿瘤临床》由“中国肿瘤学之父”金显宅教授创办于1963年,是我国第一本肿瘤学专业期刊,以临床实用为特色,入选中国科协精品期刊TOP50项目。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由郝希山院士创办于2004年,聚焦肿瘤转化研究前沿,入选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项目。作为国内肿瘤领域重要的学术期刊,要以肿瘤学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为导向,搭建肿瘤临床&科研交流平台,努力发挥引领学科、促进交流、培育人才的作用。

ad331ed01f37482cb71d8d0c261dbf1a.jpg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致辞表示,打造高质量的期刊集群是中国抗癌协会的重点工作之一,《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是其中的两本品牌期刊,近些年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示范效应。此次会议旨在为临床与科研人员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将有助于科学研究、项目申请和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期望协会与期刊联合开展更多元深入的交流活动,引导创新与争鸣,有效发挥“桥梁”作用,打造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

期刊介绍

f7b8b4ae59ab458a9beca2815a4a0585.jpg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编辑部主任刘惠琴教授介绍了两本期刊的内容特色、评审机制、编审队伍、学术影响力等情况,同时介绍了期刊近年来重点专栏的出版情况,号召广大中青年学者积极投稿与审稿,与期刊共同成长。

PART 1

成功经验“大师说”


a72fe5a0d30e43559a6e334c366f3fe1.jpg 5c2773ff7ff64fc18c8678f2e5413ef8.jpg

  学术报告环节,会议邀请了四位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湖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新红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二科科主任刘红教授担任主持。

5ef4d8a2d18f479c90ceee94cc47a024.png

  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中国肿瘤临床》常务副主编孙保存教授做题为“从评审专家角度谈如何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报告,就申请国家自然基金的选题方向,评审的基本要素,标书的写作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他指出,国自然项目的选题重点是要从临床实践出发;要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前景;从其他的研究成果中找出新的思路;并且根据自身研究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61cbc9c5f7fb43d6be93b3cc26f392ef.png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Cancer Biology & Medicine常务副主编应国光教授做题为“Cancer Biology & Medicine审稿要点与撰写要求”的报告,介绍了期刊的主要栏目和重点关注方向,审稿要点,撰写与修稿要点。他重点指出,Cancer Biology & Medicine期刊关注肿瘤转化研究与临床研究,并且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期待未来能够刊登更多高质量文章,带动肿瘤学科前进与发展。

50ce858a294f46b886b64e27139bd773.png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主任王永胜教授做题为“如何做高质量乳腺癌临床研究”的报告,从临床研究的目的,临床研究的成功要素等方面解说了如何提高乳腺癌临床研究,并指出,不要一味否定或回避临床实践中遇到的瓶颈,这可能正是研究的突破口或方向;高质量的乳腺癌临床研究就是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并思考如何对其进行优化。

f8d656b748434141a47c81905beea555.jpg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处办公室赵文华主任做题为“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青年科学家奖申请要点介绍”的报告。赵主任归纳了成果总结思路,首先需要明确方向,瞄准医学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关键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然后确定优势学科和优秀人才,组成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团队,并且寻求研究经费渠道支持,争取各级基金的资助研究。在开展研究时,应随时将成果发表论文或者申请专利及进行技术评价,积累业绩,并且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以体现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此外还需要掌握各级科技奖励政策和评审办法,注重材料总结凝练答辩方法,争取获得最佳评价及最高奖项。

4165dcb5d26742049aa82390a5ab3a68.png

  在问答环节中,辽宁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强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南林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刘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治医师杜雅莹教授分别对四位专家的报告进行提问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一定要从中提炼出科学问题,避免一味地描述性表达;要明确所投期刊关注的研究方向,才能更好地投稿成功。同时,在自己的临床工作当中,就某一个专题或某一项技术有所专长,展现出自己的特色,注意积累和总结,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把事情做到极致,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PART 2

小试牛刀“青年说”

>>研讨话题:论文写作与发表

0bfb6e7776f54d788ff636f7fd50164a.jpg

53873f391a634c7d9ec5d4afb752c92f.png

  第一环节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主持,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方仪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韩春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任予教授就如何提升文章撰写的质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等论文发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指出严谨、整体的研究设计是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关键,作为临床医生,应善于发掘临床中尚未满足的需求,寻找真正的痛点。此外,论文写作作为“科研的最后一公里”,应从统计学方法、语言润色等多方面提升文章撰写的质量,注重细节方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研讨话题:临床研究开展与科技奖项申报

aaaa0e3c66c14118bb0cc8fc2bddd951.jpg

8fe273700b564130a5bbe236434b3d30.png

  第二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甲乳外科科主任李兴睿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晁腾飞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郑红梅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邱鹏飞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通教授就如何寻找科研的切入点,针对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开展高质量基础与转化研究展开热烈的讨论,多位学者表示在科研路上要注重积累,做好每一项研究,写好每一篇文章,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研究,持之以恒的探索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此外,荣获“2022年度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的王昕教授向大家分享了科技奖项的申报经验,帮助更多青年学者在科研路上取得进步。

  此次会议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反响热烈,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此次会议的报告极具指导性与实用性,交流研讨热烈深入。未来,《中国肿瘤临床》与Cancer Biology & Medicine将继续竭诚为广大学者搭建更多交流平台,用实际行动促进学科创新与发展。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2-09-08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