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2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口腔鳞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潜在机制的探讨
蔡扬, 李秉琦, 陈谦明, 柳咏发, 夏娟, 卢虹, 杨宏
2005, 32(12): 661-665.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细胞染色体不稳定形成的潜在机制。方法:对7株非整倍体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系细胞,采用荧光活化细胞分类(FACS)及免疫荧光染色(IF)的方法,观察非整倍体OSCC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又称纺锤体检查点)功能及中心体状况。结果:7株非整倍体OSCC细胞系细胞经过0.2μg/ml噻氨酯哒唑(Noco-dazole)处理18小时后,都出现了高比例分裂中期(G2/M)细胞的累积,提示这些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功能正常;而中心体异常(数目增多及形态的异常)可以在所有非整倍体OSCC细胞系中观察到,异常细胞百分率0.4%~18.8%。结论:OSCC细胞CIN表型与有丝分裂检查点功能异常之间可能无直接机制上的联系,但中心体异常可能是OSCC细胞染色体不稳定形成的潜在机制之一。
Caspase-3及其底物DFF45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梁素美, 陈洪雷, 柯尊富, 杨飞, 夏东, 刘铭球
2005, 32(12): 666-669. doi:
摘要:
目的:检测Caspase-3、DNA裂解因子(DFF45)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在57例肺癌组织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DFF45蛋白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与免疫组化基本相符。57例肺癌组织中Caspase-3、DFF45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67%,29.82%。Caspase-3和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Caspase-3与DFF45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24)。结论:Caspase-3和DFF45蛋白的低表达,促进了肺癌细胞的生长和淋巴结的转移。
18F FDG PET/CT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方法的影响
于金明, 范廷勇, 邢力刚, 李建彬, 付政, 孙晓蓉
2005, 32(12): 670-67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对148例恶性肿瘤治疗前行PET/CT扫描,对扫描前后检出病灶进行定性分析,重新确定期别和治疗方法。结果:PET/CT扫描发现恶性或可疑病灶79个,25个病灶排除或修正诊断。52例检出病灶与检查前不符,28例重新分期,12例修正诊断,57例治疗方法发生改变。结论:放射治疗前PET/CT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定位的精确性,减少病灶的遗漏,对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外周血hMAM检测意义
胡卫东, 林从尧, 熊斌, 李春光, 胡名柏
2005, 32(12): 674-677. doi:
摘要:
目的:应用乳腺癌特异性标志物乳腺珠蛋白(hMAM)检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 lymph node negative breast cancer,ALNNBC)外周血中微转移,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巢式RT-PCR方法,分别检测62例ALNNBC、6例乳腺良性疾患和6例健康成人女性外周血中hMAM mRNA的表达,并以MDA-MB415细胞为阳性参考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ALNNBC外周血hMAM表达阳性率为32.3%(20/62),乳腺良性疾患组和健康成人女性组全部阴性表达;该方法检测外周血微转移的灵敏度达1/106;C-erbB2基因阳性表达者微转移发生率高(P<0.01),月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ER状态、p53表达等与微转移无关(P>0.05);复发转移组较无瘤生存组外周血中微转移率高(P<0.01)。结论:hMAM可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ALNNBC微转移与C-erbB2密切相关;外周血微转移可以作为ALNNBC预后指标。
Slp2基因的差异表达与肺癌的分化和转移
苏雷, 张建, 魏秀琴, 支修益, 许庆生, 刘芝华
2005, 32(12): 678-680. doi:
摘要:
目的:探讨Slp2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与肺癌组织分化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提取52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正常配对组织以及4个肺癌细胞系的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lp2基因的表达,结合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肺癌组织中38例Slp2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其中低年龄、低分化、纵隔淋巴结转移、Ⅲa期肺癌患者Slp2基因的差异表达更为明显(P<0.05);Slp2基因在4个肺癌细胞系中均呈阳性表达。结论:Slp2基因在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而且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是否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探讨
李振平, 李占文, 胡云锵, 刘纯, 杨华峰, 王雯, 杨海涛, 陈冬, 徐亚军, 周尚燕
2005, 32(12): 681-683. doi:
摘要:
目的: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ita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Ⅰ、Ⅱ期原发女性乳腺癌41例,体检无腋淋巴结肿大或虽有肿大而估计非转移性。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示踪定位,行SLNB和腋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术后对全部前哨淋巴结(SLN)和腋淋巴结(ALN)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41例中检出SLN者32例,检出率为78.0%。其中N0组25例准确度为96.0%;阳性预测符合率100%;假阴性0例,阴性预测符合率100%。N1组7例准确度仅57.1%,假阴性2例,阴性预测符合率0。结论:应用亚甲蓝示踪定位SLNB,能准确预测(T1、T2)N0M0乳腺癌患者的转移状态,宜于推广应用。
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李璋琳, 张广超, 赵强, 阎杰, 曹嫣娜
2005, 32(12): 684-686,689. doi:
摘要:
目的:对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40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对不同发病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水平及不同化疗方案分别进行生存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中位生存期3年2个月,2年无瘤生存率55.00%;不同原发部位似对生存率无影响;未成熟畸胎瘤的生存率高于含内胚窦瘤成分肿瘤,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Ⅳ期;诊断时血清AFP正常的病例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AFP升高者;铂类化疗方案较其它方案明显提高了2年无瘤生存率。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儿童颅外生殖细胞瘤尤其是恶性生殖细胞瘤的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前AFP水平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病理结果分析
李晴, 李卫红, 黄美娥, 黄犁, 刘植华
2005, 32(12): 687-689. doi:
摘要:
目的:对照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活检的病理结果,探讨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153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相符者95例,占62.09%:不相符者58例,占37.91%:其中诊断升高为子宫颈浸润癌16例,占10.46%;诊断降低者42例,占27.45%,最终诊断以病理诊断级别高者为准。结论:子宫颈锥形切除术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仍有一定的差异,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病例,建议行子宫颈锥形切除术进行最终诊断与治疗。
乳头溢液中CA153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庄志刚, 余剑敏, 蒋蓓琦, 庄传经
2005, 32(12): 690-691. doi:
摘要:
目的:检测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探讨乳头溢液中CA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lecsys)对150例患者乳头溢液与血清CA153水平检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A153水平均值在乳腺良性病变组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P<0.01)。乳腺癌组乳头溢液CA153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CA153阳性检出率,且P<0.01。结论:CA153检测无损伤、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56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预后因素分析
王佩国, 王平
2005, 32(12): 692-693,696. doi: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对术后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术后放疗56例,采用4~6MV高能X线常规分次照射,先全脑照射30~35Gy后局部追加20~30Gy,靶区剂量50~60Gy,部分病例未做全脑放疗,只做单野照射。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41.1%,其中病理Ⅰ~Ⅱ级、年龄50岁以下、术后30天以上开始放疗者预后好,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病理分级及手术与放疗间隔是影响术后放疗的主要预后因素。
涎腺型肺癌的诊断及治疗
郑智, 潘铁成, 赵金平, 胡敏, 刘立刚, 徐沁孜
2005, 32(12): 694-696. doi:
摘要:
目的:了解涎腺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1987年4月~2002年6月肺癌住院病例并对其中的涎腺型肺癌进行分析。结果:9例涎腺型肺癌患者,男4例,女5例,占同期肺癌患者的0.5%,其中粘液表皮样癌6例,腺样囊性癌3例。4例患者术后生存超过5年,其中1例超过10年。结论:涎腺型肺癌发病率低,属低恶性度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41例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苏航, 达永, 陈喜林, 肖秀斌, 俞受程, 张伟京
2005, 32(12): 697-699. doi:
摘要:
目的:对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综合治疗的方案、疗效、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为今后选择治疗策略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41例HL患者化疗后接受两种不同剂量及设野的放疗,并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随访。结果:采用ABVD、MOEP/ABV、COEP/BACOP、CHOP及MOPP化疗方案的单周期有效率分别为85.5%、75.7%、70.4%、69.8%、65.7%;接受受累野照射或扩大野照射的两组CR率分别为82.3%和83.3%;放疗后出现局部纤维化15例,心电图明显异常8例,心包、胸腔积液4例,第二癌1例。综合治疗5年总生存率(OS)91.2%,3年总生存率94.9%。结论:ABVD仍为HL的首选化疗方案;30Gy
46例脾脏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探讨
陈辉树, 刘恩彬, 李占琦, 杨晴英, 方立环, 徐茂强, 罗彦英, 康永录, 曹鹏飞
2005, 32(12): 700-705. doi:
摘要:
目的:探讨LTTS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46例脾标本作常规石蜡切片、HE及网状纤维染色,43例用21种单抗SP法免疫组化染色,16例用PCR检测IgH和TCR基因重排。结果:43例LTTS中T细胞性8例(18.6%),其中PTL-NS4例,HS-TL4例;B细胞性35例(81.4%),其中HCL13例,SMZL5例,SLVL2例,FL4例,MCL2例,SLL2例,DLBL4例,TR-LBL3例;3例ALL未做免疫分型。10例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重排检出8例,6例T细胞的TCR基因重排检出5例。脾平均重2227.08±324.69g(范围196~6000g),脾梗死6例。结论:LTTS具有明显的大体与镜下病理形态特征,结合血象和骨髓象有利于将HCL和ALL与脾淋巴瘤相鉴别,结合免疫组化和PCR检测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冯庆来, 尚淑艳, 赵锡江
2005, 32(12): 706-708.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140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各段食管癌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与腺癌、低分化癌之间,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特点。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26例临床诊治分析
丁印鲁, 李小芳, 付勤烨, 张建良
2005, 32(12): 709-711. doi:
摘要: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胃镜和钡餐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率为80.8%,钡餐为50.0%。手术切除的20例中根治性残胃切除13例均生存≥3年;姑息性切除7例,术后生存2年5例,1.5年2例。行胃空肠吻合4例中3例于6个月内死亡,1例生存10个月。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者仅行肿块活检术。结论:胃镜对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钡餐。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患者预后较好。
外生性腺样型肝细胞癌1例并文献复习
孙凤平, 朱建明, 周敏
2005, 32(12): 711-711,714. doi:
摘要: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占肝脏所有恶性肿瘤的85%~90%[1].
前列腺肉瘤6例
卢东, 田建华, 李铭, 张爱利, 赵志红, 倪晓辰, 洪声涛
2005, 32(12): 712-714.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前列腺肉瘤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直肠指检:前列腺巨大,质软。PSA检查正常。病理: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未分化间叶源性肿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3例给予手术及放、化疗,3例自动出院。结论:前列腺肉瘤的治疗包括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前列腺肉瘤病程发展极快,预后不良。前列腺淋巴肉瘤预后良好。
原发性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的比较
许致远, 吴万垠
2005, 32(12): 715-718. doi:
摘要:
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较困难,临床分期与评估预后和治疗的选择密切相关,而至今尚无统一的分期法。本文对近年提出的各种不同的临床分期(包括Okuda分期,法国分期,Clip分期,BCLC分期,TNM分期,香港中文大学预后指数,国内分期等)进行综合论述,比较各分期法的差异并介绍最新的发展趋势。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引起骨髓坏死1例
金波, 曲晓静, 刘云鹏
2005, 32(12): 719-720. doi:
摘要: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病理现象,现将我院1例BMN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