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3卷  第11期

显示方式:
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黄俊辉, 李洋, 杨怀才, 海健, 胡铁辉
2006, 33(11): 601-60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VEGFR-3染色标记89例原发性乳腺癌肿瘤淋巴管。 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肿瘤淋巴管密度越高(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 结论 :乳腺癌淋巴管密度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淋巴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
无血清专用培养基体外快速培养临床级树突状细胞的实验探讨
周清, 吴一龙, 郭爱林, 王坤, 徐崇锐, 杨学宁
2006, 33(11): 605-607,613.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无血清专用培养基从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快速培养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 方法 :将1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同时采用含人AB型血清培养基和无血清DCs专用培养基(DCMedium)培养,5例于第7天加入促成熟细胞因子组合,第9~10天收获成熟DCs,另5例于第5天加入促成熟细胞因子组合,且TNF-α剂量加大5倍,第7天收获成熟DCs。 结果 :DCMedium培养的DCs形态变化快,细胞出现突起的时间早;9~10天收获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的DCs性能无差异;7天收获的DCs中,DCMedium培养的DCs得率和纯度、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含血清培养基。 结论 :无血清DCs专用培养基可以在体外快速培养临床级DCs,为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HPV和TCT检测对LEEP治疗CIN效果的监测意义
耿晓星, 马荣, 朱镭, 高庆玉
2006, 33(11): 608-61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Leep治疗CIN的疗效和是否能有效消除HPV感染,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 :对98例TCT异常,高危型HPV阳性,组织学检查证实为CIN1~3的妇女实行Leep治疗,治疗后3个月再次行TCT检查并检测高危型HPV,阳性病例行组织学检查。 结果 :CIN1HPV转阴率为74.2%(49/66),病变残留率为4.5%(3/66),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CIN2~3HPV转阴率为46.9%(15/32),病变残留率为34.4%(11/32),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CIN1组治疗后HPV阴转率及病灶彻底切除率均高于CIN2~3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意义。 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率与CIN程度成正比,CIN2~3高于CIN1;Leep不仅可以有效治疗CIN1,而且可以有效降低HPV感染率;Leep治疗对部分CIN2~3尚不够充分,应加大宫颈组织的切除范围和深度;Leep治疗后残留病变与HPV持续阳性密切相关;TCT和HC-2检测不仅可以评价CIN疗效,而且可以作为CIN治疗后追踪随访的有效手段。
LY294002对胆管癌细胞化疗增敏作用的探讨
刘民锋, 余险峰, 郭伟, 左石, 罗剑, 徐立宁, 邹声泉
2006, 33(11): 611-613. doi:
摘要:
目的 :运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LY294002[2-(4-吗啉基)-8-苯基-4氢-1-苯并吡喃-4-酮]作用于胆管癌细胞系QBC939,探讨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对胆管癌化疗的增敏作用。 方法 :MTT法检测单独使用5-FU,MMC,celecoxib,联合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体外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QBC939凋亡抑制率。 结果 :运用LY294002后能明显增加5-FU,MMC,celecoxib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体外培养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提高其凋亡率。 结论 :LY294002能有效提高化疗药物5-FU,MMC,celecoxib体外对QBC939细胞抑制作用的敏感性;抑制PI3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对胆管癌肿瘤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高聚生对胃腺癌患者TDLN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彭正, 陈凛, 李荣, 张磊, 金婷
2006, 33(11): 614-616.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高聚生(HAS)对胃腺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方法 :40例胃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1周静脉给予高聚生。术中取肿瘤引流区淋巴结,分离TDLN细胞,比较两组TDLN细胞对胃腺癌细胞系KATO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杀伤作用。 结果 :实验组对KATO3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A375细胞,各组细胞的杀伤作用无明显差异。 结论 :高聚生可增强胃腺癌患者TDLN细胞的杀伤作用。
胃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初步探讨
薛文成, 冯凯, 孟冬娅, 郑燕华, 张建中, 辛彦
2006, 33(11): 617-619,62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与胃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分子。 方法 :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30例胃癌患者和26例健康者、3例胃良性病患者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同时采用相关计算机软件筛选不同组别间差异蛋白。 结果 :初步筛选出对早期胃癌有代表性的4个差异蛋白,质荷比(M/Z)分别为6193、6363、16073和16317;2个与胃癌脏器转移相关的差异蛋白(32463、34906M/Z)。 结论 :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用于胃癌患者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可筛选出有意义的差异表达蛋白,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右卵巢原发性类癌1例
金小萍, 申兴斌, 李春辉
2006, 33(11): 620-620. doi:
摘要:
患者,女,49岁主因发现右附件肿物3年,伴疼痛2个月入院。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甲状腺癌相关基因
刘阁玲, 张慧芹, 黎洁
2006, 33(11): 621-624. doi:
摘要:
目的 :筛选并克隆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与其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基因。 方法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与鉴定出差异的cDNA片断,并对其进行NCBIGenBank数据库同源性检索。 结果 :成功亚克隆出8个基因片段,进行GenBank数据库同源性检索,这些基因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尤其在甲状腺未分化癌及乳头状癌中均见与LMAN1基因同源的差异带,提示LMAN1基因很可能为甲状腺癌相关基因。 结论 :获得的差异表达片段为进一步克隆甲状腺癌相关基因及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陈星, 糜若然, 伊铁忠, 瞿全新, 熊冬生, 邵晓枫, 姜文国, 许元富, 杨纯正, 郑曙民
2006, 33(11): 625-628. doi:
摘要:
目的 :克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C)功能片段的cDNA,构建人VEGF-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VEGF-C在宫颈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在淋巴管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根据人VEGF-CcDNA序列,设计合成二对特异性引物,第一对5'端含有EcoRⅠ及第二对3'端含有XhoⅠ酶切位点。运用RT-PCR法克隆人MDA-MB231中的VEGF-CcDNA部分编码序列(CDS);经双酶切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在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纯化。通过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及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 结果 :用RT-PCR克隆到VEGF-CcDNA部分CDS;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显示有人VEGF-CcDNA编码序列,基因序列测定显示重组质粒上插入的人VEGF-C序列正确。 结论 :从富含VEGF-C的人MDA-MB231细胞系中克隆得到的VEGF-C基因功能片段cDNA,成功构建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C。
蟾蜍灵诱导NB4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朱志图, 侯科佐, 刘云鹏, 李迎春, 田昕, 金波, 罗颖
2006, 33(11): 629-631,643. doi:
摘要:
目的 :了解蟾蜍灵(bufalin)诱导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计数、形态学分析、电镜以及RT-PCR手段,观察蟾蜍灵对NB4细胞的作用。 结果 :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NB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NB4细胞凋亡,同时有效降低NB4细胞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结论 :蟾蜍灵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是与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MMP-9 EGFR在胃癌Lauren's分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易欣, 赵春歌, 赵秀兰, 潘彦珞
2006, 33(11): 632-635. doi: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MMP-9及EGFR在肠型、弥漫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胃癌Lauren's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 :对不同分期及分型的74例胃癌标本重新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计数阳性细胞,统计结果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 结果 :胃癌组织MMP-9、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且其表达强度随胃癌分期的提高而增加,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弥漫型胃癌EGFR阳性表达指数高于肠型胃癌(P<0.05)。 结论 :MMP-9、EGFR胃癌的演进与异质化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胃癌细胞在异常增殖及恶性转化过程中还存在EGFR以外的细胞信号传导系统。
食管癌术中胸导管预防结扎连续1 031例无乳糜胸手术经验
杨立伟, 何明, 陈龙奇, 国建飞, 白世祥
2006, 33(11): 636-637. doi:
摘要:
目的 :总结1031例食管癌术中结扎胸导管预防乳糜胸经验。 方法 :术中于膈上5cm处将胸导管、奇静脉及其间组织一并大块结扎。 结果 :1031例食管癌切除无术后乳糜胸。 结论 :采用低位膈上胸导管大块结扎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CTOP与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比较
黄慧强, 彭玉龙, 潘战和, 蔡清清, 林旭滨, 蔡绮纯
2006, 33(11): 638-640. doi:
摘要:
目的 :比较含吡喃阿霉素(THP)的CTOP方案与含阿霉素(ADM)的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特异性(PTCL-U)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两种方案治疗PTCL-U患者共130例,THP组49例,ADM组81例。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指标相似(P>0.05)。可评价疗效129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1.6%和72.8%,CR率分别为43.2%和39.5%(P>0.05)。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为主要不良反应。Ⅲ~Ⅳ度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和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脱发ADM组高于THP组(31.1%:14.0%,P<0.001);ADM组心脏毒性稍高于THP组(11.1%%:6.1%,P=0.522)。中位随访24个月(1~88个月),两组预计5年生存率分别为22.0%和42.2%(P<0.01)。 结论 :采用含THP的CTOP方案治疗PTCL-U疗效较好,毒性较低,远期生存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第一代喉罩在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马长青, 杨少勇, 刘玲
2006, 33(11): 641-643.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应用第一代喉罩通气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 :45例ASAⅠ~Ⅲ级胃癌、结肠癌手术的患者,术前置胃管接多功能负压引流袋引流,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插入第一代喉罩替代气管内插管维持通气。以纤维支气管镜根据喉罩定位标准记录分级。观察通气时潮气量和气道压力与喉罩气囊漏气的关系,记录胃肠肿瘤手术的胃内容物引流量、口腔内返流量、胃胀气情况。 结果 :全部病例纤维支气管镜定位2级(可见声门口和会厌)在机械通气维持潮气量6ml/Kg,气道压力均<20cmH2O时,无明显气道漏气,当试验性加大潮气量>800ml,气道压>30cmH2O时,有35例气道漏气,占77.8%。未发现胃内容物口腔内返流及胃胀气,胃内引流量均>30ml。 结论 :喉罩罩口与声门口对位准确可减低气道压,有效防止气道漏气。胃管在胃内持续负压引流可减少胃胀气,有效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和血管外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徐东波, 孙保存, 惠京, 赵秀兰, 刘岩雪, 林建韶
2006, 33(11): 644-647. doi: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和血管外皮瘤(HPC)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探讨二者之间的本质和相互联系。 方法 :对12例SFT和6例HPC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 结果 :光镜下SFT具有大量疏密相间的梭形细胞、灶性血管外皮瘤样区域,并见较多胶原沉积及血管壁的透明变性。HPC肿瘤细胞单一,可见大量不规则分枝血管,呈鹿角状。12例SFT中,CD34和Bcl-2呈弥漫性强阳性(均为100%),CD99阳性率为75.00%。6例HPC中,CD99和Bcl-2为66.67%,CD34仅为16.77%。 结论 :两种肿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家族,在形态改变和免疫表型上有所重叠,但仍具有各自的病理形态特点,因此可分别视为独立的肿瘤类型。
高聚生联合顺铂心包腔内灌注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江启安, 巩方云, 张抒雁, 郎丰平, 赵美红
2006, 33(11): 648-650.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高聚生联合顺铂心包腔内灌注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的疗效。 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高聚生+顺铂)45例,对照组(顺铂)36例,经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后,分别注入不同药物,再持续引流至心包积液完全消失后24小时撤管,引流10~15天。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0.6%,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8%、52.8%,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白细胞降低分别为35.6%、72.2%,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心呕吐分别为40.0%、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高聚生联合顺铂心包腔内灌注是治疗肺癌致心包积液有效、安全的方法。
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68例
胡滨, 付成, 丘雪杉
2006, 33(11): 651-653. doi: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8例NSGCT临床资料。胚胎癌35例,畸胎瘤11例,卵黄囊瘤3例,绒毛膜上皮癌6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3例。睾丸无痛性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 :全组患者中随访63例,失访5例。睾丸肿瘤的B超诊断优于CT,腹膜后淋巴结的CT诊断优于B超。3、5年生存率与国内外报道相似。 结论 :NSGCT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RPLND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B超和CT为其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肿瘤标记物对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陈谦, 李强
2006, 33(11): 654-657. doi:
摘要:
介入治疗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肝癌介入治疗可分为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主要为经肝动脉途径化疗栓塞和影像导向下的消融治疗。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对部分原发性肝癌非常有效。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要综合灵活应用,也可以作为肝脏外科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法,建立一个合理的治疗程式是非常必要的。
膀胱癌并发反复静脉血栓1例
陈丽英, 应可净, 虞振委, 洪武军, 江立斌
2006, 33(11): 658-659. doi:
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但其并发肺血栓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少见,尤其在持续抗凝治疗后仍反复出现则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
卵巢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细胞瘤1例
何成章, 吴玉玉, 夏晓艾
2006, 33(11): 659-660. doi:
摘要: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右上腹胀痛2天,B超发现盆腔包块,拟诊卵巢癌于2004年3月4日入院。
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结肠腺癌腹壁转移1例
陈晓秋, 李柱, 申东兰
2006, 33(11): 660-660. doi:
摘要:
患者,男,65岁。2002年11月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腺癌,Ⅱ级,侵及深度不详,淋巴结1/3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