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38卷  第23期

显示方式:
IL-27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CTL对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增殖的影响
王雷, 单保恩, 刘亮, 孟宪利, 王士杰
2011, 38(23): 1419-142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1
摘要:
研究IL-27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体内诱导免疫杀伤食管癌细胞的效能及其机制。方法:基因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IL-27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IL-27);构建人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食管癌细胞抗原致敏、IL-27基因修饰DC(DC/IL-27-Ag)活化的特异性CTL后观察荷瘤裸鼠抑瘤率;TUNEL法检测荷瘤裸鼠肿瘤细胞的原位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率。结果:RT-PCR显示DC/IL-27细胞中有IL-27 p28和EBI3亚基基因表达提示转染成功;免疫接种DC/IL-27-Ag活化的CTL组的抑瘤率为58.28%,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法检测显示,DC/IL-27-Ag活化的CTL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流式细胞术(FCM)显示肿瘤组织内细胞增殖指数为(23.92±1.60)%,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率为(32.78±0.83)%,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C/IL-27-Ag可活化特异性CTL,在裸鼠体内产生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为DC应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动物实验依据。
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郭慧琳, 张献全
2011, 38(23): 1424-14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2
摘要:
研究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MCF-7乳腺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方法研究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观察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的改变;利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中ERK1/2与AKT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明显降低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在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情况下,白藜芦醇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效应能明显抑制,PD98059可明显减轻该效应。同时,白藜芦醇明显增加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AKT表达水平,但对ERK1/2与AKT蛋白表达无改变。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该效应与白藜芦醇对ERK1/2及AKT信号途径的调节有关。
水蛭素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C-met表达的影响
姚娓, 刘勇, 张红, 贾爱明
2011, 38(23): 1427-142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3
摘要:
观察水蛭素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小鼠右前腋窝下皮下种瘤建立实体瘤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阳性对照、水蛭素高剂量和水蛭素低剂量组,每组10只。水蛭素高、低剂量组分别以2.0、1.0 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以氟尿嘧啶20 mg/(kg·d)腹腔注射,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0.1 mL/(10 g·d)灌胃。用药14 d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瘤组织进行染色,利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算平均光密度值,检测瘤组织中C-met的表达。结果:水蛭素高、低剂量组对小鼠H22肝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7.63%、23.7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met在4组中均呈阳性表达,经用药后水蛭素高、低剂量组C-met的表达均下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素对小鼠H22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癌细胞内C-met的表达有关。
Trastuzumab对放射诱导下HER-2的入核及DNA损伤的影响
张禹, 于世英, 庄亮, 郑祖安, 晁腾飞, 付强
2011, 38(23): 1430-143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4
摘要:
通过观察HER-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对BT474细胞中HER-2的入核效应和对核内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来探讨HER-2直接入核通路上trastuzumab放疗增敏机制。方法:将BT474细胞随机分成单纯照射组和trastuzumab干预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来观察各剂量下放射后两组BT474细胞的存活分数的差异,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trastuzumab对放射后HER-2核转运和DNA DSB标志物γH2AX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trastuzumab对放射后早期BT474细胞核内HER-2蛋白、DNA-PKcs的表达影响。结果:与单纯照射组相比,trastuzumab干预组可降低放射后各剂量下BT474细胞的存活分数(SF),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trastuzumab推迟了照射后HER-2蛋白由细胞膜进入核内的过程,并增加放射后12 h时间点的γH2AX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trastuzumab干预下调了放射后早期核内DNA-PKcs和HER-2的表达。结论:trastuzumab能够通过减少HER-2的入核,并进一步下调DNA-PKcs活性,抑制放射诱导下BT474的早期DSB修复。
原发性胃绒毛膜癌1例
路丹, 高树建, 徐玉清
2011, 38(23): 1434-143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6
摘要:
ⅡA分泌型磷脂酶A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陈晖, 王承党, 庄则豪, 吴婷, 陆岽, 李文清, 陈玉丽
2011, 38(23): 1435-143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5
摘要:
分析ⅡA分泌型磷脂酶A2(ⅡA sPLA2)在胃癌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ⅡA sPLA2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微血管生成和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AGC)、30例基本正常胃黏膜(NGM)、30例慢性炎症伴肠化(IM)、30例不典型增生(DYS)组织中的ⅡA sPLA2蛋白的表达情况、Hp的感染率以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ⅡA sPLA2在IM、DYS及AGC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3%、66.7%及44.0%,显著高于阳性检出率为23.3%的NGM(P<0.05),但ⅡA sPLA2在AG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M及DYS(P<0.05)。IM、DYS、AGC组的Hp感染率分别为43.3%、36.7%及3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NGM组的为13.3%Hp感染率(P<0.05)。IM及DYS组中,Hp阳性感染的组织标本的ⅡA s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的组织标本(P<0.05),而在AGC组,Hp阳性感染与Hp阴性的标本中ⅡA sPLA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 sPLA2的表达水平与AGC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ⅡA sPLA2高表达的AGC标本间质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ⅡA sPLA2低表达的AGC标本(P<0.05)。结论:ⅡA sPLA2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与演化,其表达下调可能是胃癌形成的早期事件,且与Hp感染无关。ⅡA sPLA2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胃癌抗肿瘤免疫失调的一个重要环节。ⅡA sPLA2表达下调可能对胃癌的侵袭、转移以及肿瘤微血管生成存在一定的影响。
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吴延升, 董俊峰, 岳恺, 曹晓莉, 王旭东
2011, 38(23): 1439-144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6
摘要:
探讨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组织,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石蜡组织中CXCR4、CXCL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转移灶组织中CXCR4 mRNA及蛋白高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组织中CXCL12 mRNA及蛋白均高表达,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4、CXCL1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推测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靶点。
无远处转移Ⅳ期鼻咽癌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林灿峰, 李德锐, 陈志坚, 李东升
2011, 38(23): 1443-14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7
摘要:
建立基于接受首程放射治疗的Ⅳa~b期鼻咽癌患者一般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用。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AJCC分期的Ⅳa~b期鼻咽癌患者535例进行首程放射治疗。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后,参照Nottingham指数原理建立预后指数模型。535例患者中的401例为建模样本,基于患者参数建立预后预测模型,其余的134例患者为检验样本予以验证。通过验证后,最终建立基于总样本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Ⅳa~b期鼻咽癌患者的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64.4%和51.9%。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G)、年龄(A)、KPS评分(K)、N分期(N)、血红蛋白(H)、乳酸脱氢酶(L);基于这些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为S=0.397G+0.022A-0.024K+0.203N-0.014H+0.002L。高危、低危预测指数分别为-1.00和-1.87,根据该模型判别出的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53.9%和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Ⅳa~b期首程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一般参数及临床病理参数的预后预测模型,在预测Ⅳa~b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预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线粒体铰链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杨冬, 李悦国
2011, 38(23): 1447-144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8
摘要:
研究线粒体铰链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对线粒体铰链蛋白与肝癌的恶性行为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方法:80例HCC、80例癌旁组织和5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线粒体铰链蛋白染色方法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HCC组织中的线粒体铰链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线粒体铰链蛋白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病理学分级、术前AF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癌栓、有无包膜以及TNM分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铰链蛋白的表达与HCC的一些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提示线粒体铰链蛋白可能是反映HC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
18F-FDG PET和CT对食管癌临床分期的价值
李娟, 祝淑钗, 刘志坤, 苏景伟, 沈文斌
2011, 38(23): 1449-145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09
摘要:
评价18F-FDG PET和CT判定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探讨SUV值与食管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29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PET和CT扫描,分别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的T、N分期结果比较,CT扫描对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PET,PET扫描对判断N分期的准确率虽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术前PET扫描检测T分期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术前PET扫描检测N分期、术前CT扫描检测T、N分期一致性均较好(Kappa>0.4)。SUV值与PETsuv2.5显示病变长度及体积呈正相关,SUV值<9.0患者预后好于SUV值≥9.0患者。结论:在判断食管癌临床T分期方面CT较PET具有一定优势,对判断N分期方面,两者准确率均较高。SUV临界值9.0可以作为一项实用的判断预后指标。
非手术治疗晚期胰腺癌206例临床分析
陈坚, 徐周敏, 裴峰, 贺宁, 孔祥军, 瞿琴
2011, 38(23): 1453-14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0
摘要:
探讨晚期胰腺癌各种非手术治疗模式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20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立体定向放射、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化学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7.18%(29/78)、28.57%(12/42)、26.67%(8/30)、79.31%(23/29)、77.78%(21/27),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P<0.05)。各组临床获益反应率分别为48.71%(38/78)、88.09%(37/42)、30.00%(9/30)、82.76%(24/29)、85.19%(23/27),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优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P<0.01),而联合治疗的临床获益亦明显优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化疗(P<0.01)。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良反应最轻(P<0.0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最重(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6、7.6、6.9、15.3、13.6个月,接受联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优于仅接受单纯治疗的患者(P<0.05),联合治疗中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患者可获得更长的生存(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化学治疗均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选择的有效手段,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纯治疗佳。其中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不良反应较轻,对于一般情况较差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治疗手段,而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最佳治疗选择。
第7版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期方式的探讨及152例病例分析
甄婵军, 周志国, 乔学英, 宋玉芝, 李曼
2011, 38(23): 1458-146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1
摘要:
分析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及探讨第7版国际食管癌M分期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81例,首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2~68)个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52.5%的患者达CR(74/141)、41.8%达PR(59/141)、3.6%达NC(5/141)、2.1%达PD(3/141)。至随访截止日期生存者40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1%、37.4%、24.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按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无胸腔内及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分为N分期(39例)和M分期(71例)组,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54.1%、31.0%和56.3%、28.1%、21.7%(P=0.041)。按照第6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根据患者食管原发灶首诊时有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M分期组71例分为M1a 20例与M1b 51例,两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0%、27.3%、27.3%和54.9%、28.7%、19.0%,(P=0.930)。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04例)与合并内脏转移(48例)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1%、47.0%、32.9%和62.5%、17.5%、5.8%(P<0.001)。结论:胸段食管癌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胸腔内淋巴结转移患者生存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单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与合并内脏器官转移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分期时是否应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划分为M分期或N分期,还是分亚组需进一步研究;原发灶的位置对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影响不大;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单侧或双侧转移、近期疗效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有影响。
原发性胆囊鳞状细胞癌合并胆石症1例
沈媛, 高玉霞, 张万水
2011, 38(23): 1463-146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7
摘要:
胸腺类癌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
王德玲, 李卉, 谢传淼, 耿志君, 刘学文, 王玲
2011, 38(23): 1464-146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2
摘要:
探讨胸腺类癌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胸腺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上表现为肿瘤体积较大;密度均匀(2/8)或不均匀(6/8),稍低于或等于肌肉密度,内部可见低密度坏死或囊变区(6/8),均未见高密度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呈明显较均匀强化(2/8)其中1例内部见小线状强化血管影,轻中度不均匀强化(5/8)其中1例内部见小线状强化血管影,明显不均匀强化(1/8);肿瘤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易沿血管间隙侵袭性生长,压迫、包绕或侵犯邻近纵隔大血管(5/8),心包侵犯(1/8);淋巴结转移(4/8)或胸膜、肺脏、肝脏、骨转移(4/8)常见。结论:胸腺类癌是一种罕见的前纵隔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易发生淋巴结、肺脏等远处转移。CT可以提示诊断并帮助确定手术方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
谷胱甘肽预防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黄瑞霞, 李鑫, 孙振昌, 张蕾, 李玲, 王新华, 张明智
2011, 38(23): 1468-147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3
摘要:
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长春新碱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一线化疗药物,而其突出的剂量限制性神经毒性使其临床应用明显受限。本研究旨在评价谷胱甘肽对恶性淋巴瘤长春新碱化疗所致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100例行CHOP方案或R-CHOP方案化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进入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每2个周期评价神经毒性及近期疗效。结果: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Ⅰ~Ⅱ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6.5%(13/49)、47.1%(24/51),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6.1%(3/49)、23.5%(12/51),谷胱甘肽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周期后化疗有效率分别为83.7%(41/49)、82.4%(42/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对含长春新碱方案化疗所致的神经毒性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同时不影响化疗疗效。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靶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江克华, 宋兴福, 综述, 董自强, 审校
2011, 38(23): 1471-14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4
摘要:
小分子抑制剂选择性的靶向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前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靶点,最近研究发现mTORC2的活性在多种肿瘤的形成和侵袭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mTORC2抑制剂靶向治疗肿瘤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就mTORC2的生物学特性及以mTORC2为靶点治疗肿瘤的前景进行综述。
男性双侧异时性原发乳腺癌1例
杨颖|胡崇珠
2011, 38(23): 1474-14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8
摘要:
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罗维远, 黄正接, 综述, 罗琪, 审校
2011, 38(23): 1475-14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1.23.015
摘要:
肿瘤是由肿瘤干细胞异常增殖、分化而形成,常规放化疗仅能消灭增殖期的非致瘤性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甚至消失。然而,肿瘤干细胞和普通干细胞一样,对放化疗等方法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当治疗停止后,肿瘤干细胞可再次增殖形成肿瘤。目前研究已证实乳腺癌中存在乳腺癌干细胞,并且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乳腺癌干细胞不但介导乳腺癌组织对放化疗的抵抗,还关系到乳腺癌的转移和复发,所以有必要针对乳腺癌干细胞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就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