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18期

专家笔谈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研究
郑树
2012, 39(18): 1333-133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1
摘要:
基础研究
IGF-ⅠTGF-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刘彩艳, 曲芃芃
2012, 39(18): 1337-134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2
摘要: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 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诊治的卵巢癌35例, 交界性肿瘤31例, 良性肿瘤30例, 正常卵巢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Ⅰ及TGF-β1的表达与MVD。  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中IGF-Ⅰ及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 < 0.05);1GF-Ⅰ与卵巢癌组织学分级及腹水形成相关(P < 0.05), TGF-β1与腹水形成相关(P < 0.05);MVD与临床分期、组织分级、腹水形成相关(P < 0.05)。IGF-Ⅰ和TGF-β1在各组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68, P < 0.05);IGF-Ⅰ、TGF-β1的表达与MVD均值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 P=0.01;r=0.39, P=0.02);IGF-Ⅰ、TGF-β1阳性组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有下降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 IGF-Ⅰ、TGF-β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IGF-Ⅰ、TGF-β1和MVD形成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上调Bcl-xL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
吴莺, 孙海波, 艾宽宽, 李翔, 蒋晓猛, 周红
2012, 39(18): 1342-13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3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对胃癌细胞BGC-823 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别用东、西方型H.Pylori裂解液处理胃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Bcl-xL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Bcl-xL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shRNA)质粒沉默Bcl-xL基因,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  结果  H.pylori裂解液处理胃癌细胞24h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均出现细胞的增殖(P均<0.01),并且东亚型处理组的增殖作用比西方型处理组更明显(P<0.01);Bcl-xL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也均出现上调(P均<0.01),东亚型处理组的上调水平比西方型处理组更明显(P<0.01);Bcl-xL shRNA质粒转染胃癌细胞BGC-823后,与对照组、Bcl-xL shRNA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结论  H.pylori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上调Bcl-xL基因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东亚型H.pylori的生物活性作用比西方型强。Bcl-xL shRNA质粒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钟荣荣, 张鹏, 梁冬春, 董尚文, 王元国, 崔元涛, 王硕
2012, 39(18): 1346-1348, 13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4
摘要:
  目的  研究RIZ1基因mRNA及蛋白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方法  以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 Real-time PCR法检测RIZ1基因mRNA表达情况; 55例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 < 0.01), 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67)。RIZ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1%(16/55), 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6.4%(42/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不仅在mRNA转录水平, 而且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RIZ1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RIZ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RIZI可能是食管鳞癌的潜在抑制基因。
临床研究
直径小于2cm的胃肠道间质瘤是肿瘤还是瘤样病变
陈林莺, 任彩虹, 陈祥娜, 张声
2012, 39(18): 1349-135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5
摘要:
  目的  分析直径≤2 cm的胃肠道间质瘤(small-GIST)病变遗传学特征, 探讨GIST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71例GIST病例,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石蜡切片DNA抽提, PCR扩增-直接测序, 分析small-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比较small-GIST和临床显著性(overt)GIST中C-kit基因的突变状态。  结果  small-GIST患者平均年龄62.2岁, 86.7%(13/15)伴有原发器官或邻近器官的恶性上皮性肿瘤。GIST平均直径0.88 cm, 显微镜下观察多数瘤结节位于胃壁浆肌层, 与周围肌组织境界不清, 细胞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 除2例为中等细胞密度以外, 其余细胞密度均较低, 肿瘤细胞形态温和, 核较细长, 呈波浪状, 核端空泡易见。间质玻璃样变性明显, 尤以肿瘤中央区显著。瘤结节旁可见增生的Cajal细胞, 形态与瘤结节相似, CD117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和增生的Cajal细胞均强阳性表达。9例(60%)small-GIST存在C-kit基因突变, 其中exon11突变6例, exon9突变1例, exon 13突变2例small-GIST C-kit基因总体突变率低于overt-GIST,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发生在胃的直径小于2 cm的胃肠道间质瘤更多为惰性自限性增生性病变, C-kit基因突变可能是CIST发生的早期事件。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OCS3及其DNA甲基化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史培荣, 王旦霞, 王银珠, 陈维毅, 陈显久
2012, 39(18): 1354-13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6
摘要: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DNA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OSCC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焦磷酸测序技术(Pyrosequencing)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10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OCS3的DNA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 并与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进行对照研究, 分析其与O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1) OSCC组织SOCS3 DNA甲基化的阳性率为85%, 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20%(P < 0.05);2)OSCC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1.76±0.12)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1.93±0.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甲基化组SOCS3蛋白表达(1.72±0.21)显著低于非甲基化组(1.92±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在TNM分期中Ⅲ期组表达均低于Ⅰ~Ⅱ期组(P < 0.05), 伴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也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5);4)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OCS3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级别呈正相关(r=0.416, P < 0.05), 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357, P < 0.05)。  结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OCS3 DNA甲基化阳性率高, 导致SOCS3基因表达下调, 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hOGG1和XPD基因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蒋燕, 殷明伟, 于兆亚, 康玉华, 邓锦波, 刘彬
2012, 39(18): 1358-13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7
摘要:
  目的  研究DNA损伤修复基因hOGG1和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用DNA抽提试剂盒从肿瘤患者外周血标本中抽提基因组DNA, 其中胃癌患者98例, 肝癌患者76例, 结直肠癌患者95例, 非肿瘤对照组8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hOGG1 Ser326Cys和XPD Lys751Gln的基因型分布,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携带hOGG1Cys 326Cys基因型使患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1.485倍(P=0.036)、1.114倍(P=0.011)和1.940倍(P=0.001)。携带hOGG1 326Cys等位基因同时饮酒者, 可增加胃癌发病风险38%(P=0.008), 肝癌发病风险增加30%(P=0.036);携带XPDLys751Gln基因型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分别增加2.150倍(P=0.003)、2.340倍(P=0.002)和1.292倍(P=0.008)。携带XPD751Gln等位基因并饮酒可使胃癌发病风险增加26%(P=0.027), 肝癌发病风险增加40%(P=0.005)。同时携带hOGG1 326Cys和XPD 751Gln等位基因, 患胃癌的危险性降低24%(P=0.010), 患肝癌和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0%(P=0.003)和23%(P=0.016)。  结论  hOGG1基因的Cys 326Cys基因型和XPD基因的Lys751Gln基因型可能是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 携带hOGG1326Cys等位基因或XPD 751Gln等位基因且饮酒, 可能增加胃癌和肝癌的易感性。
KLK10与TFF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吕洋, 刘博, 李秀娟, 王哲
2012, 39(18): 1363-13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8
摘要:
  目的  研究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kallikrein 10, KLK10)和肠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family-3, ITF/TFF3)蛋白在结直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作用关系, 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7例结直肠腺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KLK10和TFF3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KLK10和TFF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  结果  KLK10和TFF3在结直肠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6.7%(38/57)和70.2%(40/57), 在结直肠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为38.1%(8/21)和47.6%(10/21), 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7.3%(3/11)和90.9%(10/11)。KLK10和TFF3在结直肠腺癌、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 < 0.0.05)。KLK10和TFF3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均 < 0.0.05)。KLK10和TFF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7, P < 0.001)。TFF3在KLK10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KLK10阴性组中的表达。  结论  KLK10和TFF3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高海拔地区 ERCC1 和 TSER 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祁玉娟, 才保加, 杨应忠, 陈海军, 格日力
2012, 39(18): 1367-1370,13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0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 ERCC1)、胸苷酸合成酶增强子(thymidylate synthase enhancer region, TSER)的基因多态性, 及与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  1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入组并行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 110例患者按要求完成治疗并随访PCR-RFLP检测基因位点的多态性, 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客观反应率(response rate, RR)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的关系。  结果  ERCC1118C/T位点的多态性与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后的RR、PFS期无相关性(P=0.221, P=0.186)TSER基因为2R/2R、2R/3R型患者的RR和PFS期优于3R/3R型(P=0.037, P=0.033)。  结论  高海拔地区,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进展期胃癌中ERCC1基因多态性与RR、PFS期无相关性, TSER基因多态性与RR。
临床应用
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陶华, 陆进成, 陆昕
2012, 39(18): 1371-13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0
摘要:
  目的  比较并分析调强放疗伴或不伴同步化疗治疗胸段食管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49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 均经胃镜病理证实且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肿大。17例接受单纯调强放射治疗(单放调强组), 32例接受调强放疗同步FP方案化疗治疗(同步放化组)。同步化疗方案为复方氟尿嘧啶80 mg/m2, d1~5, 奈达铂70 mg/m2, d1。放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 单放调强组方案为6MV-X线IMRT放疗GTV 60~70 Gy, CTV 54~63 Gy, 同步放化组方案为6MV-X线IMRT放疗GTV 60 Gy, CTV 54 Gy。分次剂量为GTV 2.0 Gy/次, CTV 1.8 Gy/次。6~7周完成。  结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不良反应小, 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 随访率为97%单放调强组与同步放化组1、2、3年局控率分别为93.3%、60.9%、25.4%和90.3%、78.7%、58.1%(χ2=3.198, P=0.074),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4.1%、29.4%和93.5%、71.1%、55.9%(χ2=4.733, P=0.030)。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单纯调强放疗组高, 经对症处理后,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 无一例因不良反应终止或延长治疗时间。  结论  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组较单纯调强放疗组能提高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能耐受。
40例TKI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再服TKI疗效分析
戴玲, 方健, 聂鋆, 胡维亨, 陈筱玲, 韩金娣, 马向娟, 田广明, 韩森, 吴頔
2012, 39(18): 1375-13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1
摘要:
  目的  EGFR-TKI治疗曾经有效的NSCLC患者, 在TKI治疗失败后再次选用TKI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可再次临床获益。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验征再服T KI的疗效, 并力图发现与再服TKI疗效有关的临床因素, 以及两次TKI治疗的间隔期是否影响再服TKI的疗效。  方法  2003年3月~2012年3月经治的40例初始TKI治疗失败后再服TKI的NSCLC患者, 分析其临床因素与再服TKI治疗PFS的相关性。  结果  全组患者自初始TKI治疗起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95%CI:21.67~36.33), 自再次TKI治疗起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95%CI:8.65~17.35)全组再服TKI治疗的中位PFS为2个月(1~2个月), 疾病控制率为50%。两次TKI治疗间歇期长于1、2、3个月组再服TKI治疗的PFS相比相应的不足1、2、3个月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间歇期进行化疗组再服TKI的中位PFS短于未化疗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vs.4个月, P=0.650)。  结论  初始TKI治疗有效的患者, 再次使用TKI类药物仍有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获益再次使用TKI治疗的疗效与两次T KI治疗间的间歇期长短无关。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何义富, 季楚舒, 胡冰, 胡长路, 徐腾云, 范平生, 陈曼萍
2012, 39(18): 1379-1381,13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2
摘要: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8年6月到2010年7月收集39例病理确诊为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食管鳞癌患者纳入该项研究给药方案为紫杉醇135~150mg/m2, d1, 3 h静脉滴入; 奈达铂80mg/m2, d2, 2 h静脉滴入; 每21天为1个周期。近期疗效评估用RECIST疗效评价标准, 远期疗效评估采用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总生存时间(OS), 不良反应评估用NCI CTC 3.0标准。  结果  中位治疗周期为4(1~6)个。其中36例患者可以进行疗效评估, 有效率RR为46.2%(18/39), 稳定率SD为38.5%(15/39), 进展率PD为7.7%(3/39);全组患者中位PFS以及OS分别为7.1个月(95%CI: 4.6~9.7个月)和12.4个月(95%CI: 9.5~15.3个月); 3/4级主要不良反应有粒细胞下降15.4%, 贫血7.7%, 血小板下降5.1%, 恶心10.3%, 呕吐5.1%, 无治疗相关性死亡。  结论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或手术/放疗后转移复发性食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口腔癌持续性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观察
胡小华, 黄桂林, 张霓霓, 易杰, 姚礼
2012, 39(18): 1382-138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3
摘要:
  目的  观察区域性持续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对口腔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53例口腔癌患者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 微量注射泵持续动脉灌注卡铂、5-Fu。观察化疗前、后原发肿瘤灶和颈淋巴结大小, 评估化疗后标本的病理学分级, 记录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前3次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9%、76.60%和84.62%;化疗后分级中, Ⅲ+Ⅳ级的百分比分别为:33.33%、61.90%和80.77%;部分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不良反应轻微。  结论  经颞浅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的完全缓解率高, 且多次化疗的疗效优于单次化疗; 有利于对原发灶的完全切除。
IDH1基因突变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徐庆福, 李立超, 姚雪, 吕胜青
2012, 39(18): 1386-13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4
摘要: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肿瘤之一, 尽管目前诊疗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随着分子病理学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注脑胶质瘤中一些分子水平的异常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 脑胶质瘤患者存在高频率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s-1, IDH1)基因突变现象, 而且该突变与脑胶质瘤的诊断分型和临床预后有明确的关系, 对其深入研究, 有望找到脑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对改善当前脑胶质瘤治疗现状有着深远的意义。
自噬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
张伟然, 张斌, 曹旭晨
2012, 39(18): 1390-13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8.015
摘要: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途径, 通过对细胞内变性蛋白或受损细胞器进行降解, 以维持细胞内物质循环及代谢调节的稳定。自噬是一把双刃剑, 在肿瘤微环境中, 自噬既能在不利环境中提高肿瘤细胞对应激的耐受能力, 维持其生存, 又能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抑制其产生和转移, 甚至成为某些凋亡缺陷肿瘤细胞的死亡途径。此外, 自噬的双重作用还表现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因此, 深入探讨自噬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有助于为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