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8期

基础研究
左旋门冬酰胺酶杀伤MOLT-4细胞的机制研究
庄倩, 郝良纯, 张继红
2012, 39(8): 421-42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1
摘要:
  目的  以左旋冬酰胺酶诱导MOLT-4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发生氨基酸反应为模式, 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对MOLT-4细胞CHOP, ASNS, Bax以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可能存在的凋亡机制。  方法  左旋门冬酰胺酶作用MOLT-4细胞, 于不同时间点搜集细胞样品, 并提取RNA, 相对定量PCR法检测CHOP, ASNS, Bcl2, Bax mRNA相对表达水平; 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结果  在左旋门冬酰胺酶用药后的8 h和18 h CHOP与ASNS mRNA出现两次表达高峰, 1 8 h后CHOP mRNA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 ASNS mRNA开始逐渐下降, Bax/Bcl2的比值也于18 h后显著升高; 细胞存活率于24 h后下降明显, 细胞存活数在0~12 h缓慢增加, 随后开始下降, 24 h开始下降最为显著。  结论  左旋门冬酰胺酶杀伤MOLT-4细胞可能存在下列机制: CHOP通过上调Bax/Bcl2比值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 CHOP通过抑制抗凋亡基因ASNS的表达杀伤细胞。
MTDH基因下调抑制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同黏附和迁移的研究
杜成, 刘兆喆, 马东初, 谢晓冬
2012, 39(8): 425-42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2
摘要:
  目的  探讨MTDH基因对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 下调乳腺癌MDA-MB-453细胞MTDH基因的表达.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MTDH下调效果.通过细胞增殖实验、黏附实验和迁移实验分别检测MTDH基因表达下调后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  MTDH-siRNA的转染效率达到90%, 转染48 11后实验组细胞MTDH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5.8%和47.5%。MTDH表达下调后,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48 h和72 h抑制率分别为41.5%和49.0%;细胞黏附力下降, 30min和60 imn黏附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2.0%和49.7%;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 迁移率下降33.3%。  结论  下调MTDH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增殖、黏附和迁移能力, 提示其在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APE1基因沉默增强骨肉瘤U2-OS细胞硼替佐米治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多健, 王国文, 韩秀鑫, 杨吉龙, 孙建合
2012, 39(8): 429-43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3
摘要:
  目的  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基因沉默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PS-341)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生物学机制。  方法  将APE1特异性shRNA的重组质粒, 稳定转染人骨肉瘤U2-OS细胞,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U2-OS细胞中APE1的表达,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PS-341和APE1-siRNA对人骨肉瘤U2-OS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S-341和APE1-siRNA对U2-OS细胞中APE1和胞核NF-λB的表达的影响。  结果  细胞稳定转染APE1-siRNA重组质粒后, APE1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约46.1%和62.6%, MTT法检测U2-OS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转染前后U2-OS细胞PS-341的IC50值分别为371.54 nmoL/L与109.64 nmoL/L,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S-341和APE1-siRNA均抑制U2-OS细胞胞核中NF-λB的表达, 两者联合应用抑制效果更明显。  结论  APE1-shRNA质粒转染骨肉瘤U2-OS细胞后, 肿瘤细胞的增殖率降低, 对PS-341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作用。
胃癌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肿瘤血管生成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冷雪, 孙保存, 臧凤琳, 赵秀兰, 刘志勇, 魏熙胤, 张艳辉, 张立华
2012, 39(8): 433-43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4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2, TFPI-2)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分析TFPI-2表达与胃癌组织中内皮依赖性血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对187例胃癌标本进行TFPI-2蛋白表达检测,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评价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CD34/PAS双重染色观察胃癌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分布特征。  结果  胃癌组织中TFPI-2阳性表达率约为48.1%(90/187), TFPI-2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有关, 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及临床分期无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与低、中表达组相比, TFPI-2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明显延长。TFPI-2与血管生成模式相关性分析显示, 在所有胃癌组织中TFPI-2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呈负相关, 与血管生成拟态无关。在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 TFPI-2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呈负相关, 与血管生成拟态无关。在低分化胃癌中TFPI-2与血管生成拟态呈正相关。  结论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TFPI-2蛋白表达有所降低, TFPI-2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在分化程度较高的胃癌组织中, TFPI-2通过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 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 具有抑制胃癌进展的作用; 在恶性程度较高的低分化胃癌中, TFPI-2促进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提示TFPI-2在胃癌血管生成模式中可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
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艳芳, 刘君, 姜战胜, 顾林
2012, 39(8): 439-44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5
摘要:
  目的  探讨VEGF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间560例乳腺癌,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状态,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以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  结果  乳腺癌患者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36.1%(202/560), 其中三阴性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5.0%(49/109), 明显高于非三阴组33.9%(P=0.031)。V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53状态均无明显相关(P>0.05), 但在低年龄组(66.7%vs.41.7%)、淋巴结转移组(51.1%vs.37.1%)和p53阳性组(51.8%vs.34.0%)方面发现VEGF表达有增多的趋势。三阴性乳腺癌VEGF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发生复发和转移(23.9%vs.9.7%), 3年无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76.6%vs.90.3%, P=0.044)。  结论  VEGF可以作为三阴性乳腺癌影响复发的预后因素之一, 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靶点。
孕激素类药物解救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马焱, 吴世凯, 孟祥颖, 孙冰, 杜萌, 王涛, 张少华, 江泽飞, 宋三泰
2012, 39(8): 443-4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6
摘要:
  目的  评价孕激素类药物解救治疗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 87例接受孕激素类药物解救治疗AIs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 对临床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不同孕激素类药物疗效差别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  87例孕激素类药物解救治疗第三代AIs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临床获益率21.8%,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3.0(2.5~3.5)个月。第三代AIs解救治疗是否获益与孕激素类药物PFS无关(P=0.796), 第三代AIs未获益者后接受孕激素类药物解救治疗仍然有22.8%患者临床获益。两种孕激素类药物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有效率、临床获益率、PFS无差异(P=0.595, 0.737, 0.66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激素类药物PFS与术后病理分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年龄、ER/PR状态、Her-2状态、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因素均无关相关性。  结论  孕激素类药物是解救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AIs)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
碱基切除修复通路基因XRCC1、hOGG1多态性与吸烟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张寰, 周晓颖, 张丽娜, 钱碧云
2012, 39(8): 447-451, 4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7
摘要:
  目的  DNA损伤修复作为维持体内基因稳定性和修复DNA损伤的重要机制,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能力进而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hOGG1多态性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方法  收集42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采用TaqMan SNP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DNA XRCC1(rs25487)和hOGG1(rs1052133)多态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 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检验, Cox回归用来计算调整混杂因素的风险比(Hazard Ratio, HR)。  结果  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风险的分析显示, 年龄≥60岁和病理分期晚期(Ⅲ/Ⅳ期)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分别为1.000E-4和3.828E-11。DNA修复基因XRCC1和hOGG1多态性与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分析未见不同基因型的生存曲线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按照吸烟情况分层后, 在轻度吸烟者(吸烟量 < 40包/年)中, 携带hOGG1突变型G等位基因较携带野生型C基因型生存率低(P=0.0213), 经Cox回归分析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死亡风险为野生型的8.24倍。而在非吸烟者和重度吸烟者中未见多态性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碱基切除修复通路基因hOGG1 rs1052133多态性对肺癌患者生存存在一定影响, 尤其是在轻度吸烟者中, 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增大肺癌患者死亡风险, 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大规模样本验证。
临床应用
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廖国清, 曲怡梅, 王红梅, 刘鹏辉, 李亮亮
2012, 39(8): 452-4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8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循环热灌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102例解放军309医院肿瘤科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胃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点滴, d1, 每3周重复一次。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同时腹腔内给予顺铂注射液40 mg/m2热灌注化疗, 每周重复一次, 连用3次。单纯化疗组给予顺铂注射液40 mg/m2腹腔热灌注化疗, 每周重复一次, 连用3次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组与单药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23%和46.00%(P < 0.05), 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63.46%和40.00%(P < 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率类似, 主要为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  结论  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腔积液疗效确切, 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且不良反应较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纵隔镜对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高峰, 张泽峰, 冯明祥
2012, 39(8): 455-4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09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视纵隔镜对诊断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10年4月行电视纵隔镜检查的138例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性90例, 女性48例; 年龄31~72岁, 平均年龄51.3岁。其中经颈部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24例, 经胸骨旁入路电视纵隔镜手术14例。  结果  138例经过电视纵隔镜手术的病例均成功取得需要检测的组织, 活检成功率100%, 126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诊断率为91.3%, 其中恶性病变64例, 包括淋巴瘤20例,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44例; 良性疾病74例, 其中结节病34例, 纵隔淋巴结结核14例、淋巴结慢性炎症10例、巨淋巴细胞增生症4例, 肉芽肿性病变12例。术前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为27.5%。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  结论  纵隔镜技术安全有效, 对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有确切的应用价值, 是某些疾病取得病理诊断的唯一途径。
食管癌术后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王学中, 韩江红, 刘志广
2012, 39(8): 458-460, 4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0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新乡市中心医院在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 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63例患者与63例术后未发生呼吸衰竭者经行病例一对照分析。  结果  肺部疾病史、吸烟、肺功能损坏、手术时间、管状胃、术后并发症及术前心脏疾病这7个相关因素与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有显著关系, 其中管状胃为保护性因素(β < 0);对病例组进行分析发现术前肺功能中度或重度损害、有基础肺疾病、插管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者, 其术后发生呼吸衰竭且死亡风险明显增加(P < 0.05)。  结论  重视对呼吸衰竭危险因素的防治可有效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分析
刘跃平, 李晔雄, 金晶, 王淑莲, 王维虎, 宋永文, 任骅, 房辉, 刘新帆, 余子豪
2012, 39(8): 461-4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1
摘要:
  目的  分析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  方法  总结1962年5月至2008年8月接受治疗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42例, 男性19例, 女性23例, 中位年龄27岁, 原发肿瘤部位以四肢为主(83.3%), 原发肿瘤中位直径为4.2 cm, 5例病例(12%)就诊时存在远处转移, 38例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扩大切除。  结果  中位随诊57个月, 全组5、1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63.6%、31.8%。随诊期间27例(64.3%)复发或转移, 其中单纯局部复发1例, 局部复发合并远处转移3例, 远处转移23例。远处转移病例中21例出现肺转移, 7例脑转移, 5例骨转移。远处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36个月。20例转移病例接受了化疗, 6例还接受了肺内转移灶的切除, 有化疗疗效评价的14例中8例进展, 6例稳定。  结论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发病年龄轻, 四肢多见, 病程发展缓慢, 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远期预后差, 容易出现肺、骨、脑转移。
乙肝病毒感染与肺癌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严岳, 张剑威, 赵洪云, 黄岩, 胡志皇, 张力
2012, 39(8): 465-4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化疗引起的肺癌患者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抗病毒治疗在预防化疗引起的HBV再激活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证的肺癌患者636例, 比较HBsAg阴性(466例)和HBsAg阳性(170例)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在HBsAg阳性患者中, 预防性使用(33例)与未预防性使用(43例)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的差异。  结果  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肺癌患者中, HBsAg阳性(29.4%)与HBsAg阴性患者(15.2%)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化疗前预防性使用(3.0%)与未预防性使用(20.9%)拉米夫定, 患者出现HBV再激活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2)。  结论  肺癌患者化疗后, HBsAg阳性患者较HBsAg阴性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 可明显降低肺癌合并乙肝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
病例报告与分析
锁骨上窝恶性畸胎瘤1例
胡康
2012, 39(8): 468-4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6
摘要:
临床病例讨论
不典型外阴颗粒细胞瘤诊治及预后分析
袁光文, 吴令英, 宋艳, 李晓光
2012, 39(8): 469-47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3
摘要:
外阴颗粒细胞瘤较少见, 而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则更加罕见, 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首选手术治疗, 术后可考虑辅助放疗, 化疗的效果较差。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预后较好。现介绍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病例, 本例肿瘤在目前已报道的病例中体积较大, 而患者较年轻, 考虑到手术创面大, 首次手术同时进行了外阴的皮瓣移植整形, 治疗10个月后患者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复发, 再次接受了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后随诊12个月未见异常。
综述
乳腺癌预后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
潘利华, 陈雪松, 蔡莉
2012, 39(8): 472-47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4
摘要:
近年来,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逐渐增多, 所以我们需要乳腺癌的预后评估系统对患者进行预后危险度分级, 从而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目前乳腺癌预后评估系统有两类: 一类是经典的基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后评估系统: Nottingham预后指数、St.Gallen国际乳腺癌危险评估系统和Adjuvant计算机评估系统; 另一类是基于基因表达谱的预后评估系统: 21-基因复发评分、70-基因芯片。本文就乳腺癌预后评估系统的种类、应用现状、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研究进展
朱雯, 王朝霞
2012, 39(8): 476-4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8.015
摘要:
在基因组中大量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 因其在致癌与肿瘤抑制途径中显露出的潜在作用而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虽然这些新基因在各种人类肿瘤中普遍异常表达, 但其中大部分的生物学功能仍未可知。近年来, 许多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 对LncRNAs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