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6卷  第15期

专家共识
大剂量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解救疗法治疗恶性肿瘤专家共识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联盟
2019, 46(15): 761-76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748
摘要:
临床研究与应用
阴道镜结果正常或低度病变妇女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的前瞻性风险分层研究
张莉, 热米拉·热扎克, 胡尚英, 董丽, 赵爽, 赵雪莲, 徐小倩, 潘秦镜, 张询, 乔友林, 赵方辉
2019, 46(15): 768-7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549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分型对于阴道镜结果正常或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妇女的风险预测作用。  方法  基于1999年6月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以2005年随访时阴道镜结果为正常或低度病变的596例妇女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和2014年进行随访。分析hrHPV阴性组、hrHPV阳性组、HPV16/18阳性组、细胞学LSIL以下组和细胞学LSIL及以上组发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及以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2 or worse,CIN2+)的瞬时、5年和9年累积风险和相对危险度。  结果  细胞学LSIL以下组发生CIN2+的瞬时、5年和9年累积风险分别为0.2%、2.8%和4.2%,细胞学LSIL及以上组相应的风险分别为14.7%(RR=73.8,95% CI为9.7~561.5)、40.0%(RR=16.0,95% CI为8.2~31.1)和51.4%(RR=15.0,95% CI为8.3~27.0)。hrHPV阴性组发生CIN2+的瞬时风险、5年和9年累积风险较低,分别为0.6%、2.7%和3.8%,hrHPV阳性和HPV16/18阳性组发生CIN2+的风险逐渐升高,其中HPV16/18阳性组的相应风险分别为13.2%(RR=23.4,95% CI为5.1~106.9)、36.9%(RR=15.4,95% CI为6.9~34.3)和42.6%(RR=14.1,95% CI为6.8~29.2)。  结论  阴道镜结果正常或LSIL妇女,若细胞学结果为LSIL及以上或HPV16/18阳性,未来进展为高度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较高,细胞学和HPV16/18分型可用于该人群的临床分流管理。
癌结节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陈鹏, 左忠林, 冯立波, 陈小龙, 胡欣雨, 刘庆, 夏冬
2019, 46(15): 773-77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449
摘要: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中与癌结节(tumor deposits,TD)状态及数目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与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对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TD状态及数目下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分布差异及预后区别,并从预后的角度验证第8版TNM分期中TD分期方法的合理性。  结果  T分期是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化程度是TD数目的独立危险因素。TD阴性组预后优于TD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生存曲线随着TD数目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 < 0.05),但TD=2组与TD=3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依据cutoff值将TD分为TD=1、TD=2~3与TD ≥ 4具有明显预后差异的三组。同属于ⅢB期的T3~4aN1c期与T3~4aN1a/1b期预后不同(P=0.022)。相同数量TD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完全相同。  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TD提示预后不良。不同TD数目对预后的影响不同,TD=1、TD=2~3及TD ≥ 4是三个可能的分层标准。第8版TNM分期中的TD分期方法可能不甚合理。
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临床研究
姚望, 张鑫杰, 姚庆华
2019, 46(15): 780-7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514
摘要:
  目的  评价肠内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46例接受含5-氟尿嘧啶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辅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随化疗疗程的增加其不良反应、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道屏障功能以及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  结果  1)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恶心、呕吐及总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少(P < 0.05);2)营养状况:随化疗次数增加,试验组中前清蛋白(prealbumin,PA)和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则呈下降趋势(P < 0.05);3)T细胞亚群:随化疗次数增加,试验组中CD3+、CD4+和CD4+/CD8+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P < 0.05);4)免疫球蛋白:试验组中IgG、IgA、C4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 < 0.05);5)肠道屏障功能:在第4~6个疗程中,对照组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的指标较试验组相比明显增高(P < 0.05);6)肠道菌群:随化疗疗程增加,对照组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试验组相比明显减少(P < 0.05),肠杆菌和肠球菌与试验组相比明显增多(P < 0.05)。  结论  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改善营养状况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
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贾敬好, 王静, 高鹏, 张立新, 宋君利, 王巍, 张超, 孙璐, 陈明达, 么伟楠, 姚学敏, 翟宏芳, 孙国贵
2019, 46(15): 785-7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704
摘要: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3例,病理均经肠镜或手术证实,术后按结直肠癌诊疗规范行化疗,一线或二线化疗进展后进入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单药阿帕替尼组16例,口服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7例,前3个月剂量250~500 mg,每个月评价可测量病灶,3个月以后每3个月应用CT评价疗效,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所有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9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7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39.1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9.56%,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19.0个月,中位PFS为5.0个月。单药阿帕替尼组无CR,PR 5例,SD 5例,PD 6例,ORR为31.25%,DCR为62.50%,中位PFS为4.5个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无CR,PR 4例,SD 2例,PD 1例,ORR为57.10%,DCR为85.70%,中位PFS为12.0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阿帕替尼剂量、LDH升高、低蛋白血症及疗效评价与PFS相关(均P < 0.05);同步化疗、阿帕替尼剂量、血红蛋白降低、CD4+淋巴细胞下降及疗效评价与OS相关(均P <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LDH升高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因素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轻度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可改善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PFS,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影响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梁梦婷, 于宏杰, 许建华
2019, 46(15): 790-79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818
摘要: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也称为集落刺激因子3(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3,CSF3),是一种含有17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19.6 KDa)。G-CSF是控制骨髓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为中性粒细胞的主要造血细胞因子。当宿主受到感染或有组织损伤时,G-CSF可动员中性粒细胞。临床上G-CSF多用于放、化疗患者,预防或治疗放化疗后所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G-CSF可通过动员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本文就G-CSF对肿瘤生长、转移的促进作用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综述
SLC7A1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赵雨霏, 陶圆, 颜晓菁
2019, 46(15): 795-79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809
摘要:
SLC7A11为溶质载体家族成员之一,该基因编码胱氨酸/谷氨酸反转运体xc-系统的轻链亚基SLC7A11(又称xCT)。SLC7A11通过介导胱氨酸摄取和谷氨酸释放促进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glycine,GSH)的合成,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阻止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细胞死亡。SLC7A1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与胶质瘤、乳腺癌、卵巢癌、肝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生长、预后、转移和治疗密切相关,为恶性肿瘤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之一。本文就SLC7A1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严丹丽, 朱玲玲, 周清华
2019, 46(15): 800-80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803
摘要: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预后极差的肺癌亚型,虽前期对放化疗敏感,但多数患者会在短期内因肿瘤复发、转移而死亡。探寻有效的、能指导预后及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以达到SCLC患者治疗的个体化和最优化是肿瘤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目前有大量文献报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与较多类型癌种的(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预后及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本文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SCLC预后及疗效预测方面的作用作一综述。
ctDNA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王自勇, 王海峰, 李海皓, 王伟, 刘靖宇, 丁明霞, 王剑松
2019, 46(15): 804-80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674
摘要: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是不可治愈的,严重威胁着男性患者的健康,也是人类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难题。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一种非侵入性、可重复的评估肿瘤基因组的工具,具有全面了解恶性肿瘤的潜力,在mCRPC中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对ctDNA在mCRPC中的检测情况,以及用于mCRPC患者监测及对耐药性机制等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对未来可能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方向。
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连妤瑾, 宋丽杰, 孙燕, 樊青霞
2019, 46(15): 808-8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588
摘要: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多数治疗方案未能使肿瘤产生客观缓解。生长抑素类似物、依维莫司和舒尼替尼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较低。以链脲霉素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因毒性较大且在国内尚未上市,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一些小样本研究提示替莫唑胺联合卡培他滨(CAPTEM)有较高的ORR和较长的PFS。然而,目前鲜见CAPTEM方案的系统性综述。本文通过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对CAPTEM方案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理论基础、疗效、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具体给药方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病例报告与分析
阿帕替尼对二线化疗耐药复发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潘国友, 郭慧, 王聪, 李大鹏, 刘乃富, 袁令芹
2019, 46(15): 813-81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684
摘要:
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1例
黄先明, 罗庆丰, 刘志良, 陈慧娟
2019, 46(15): 814-81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5.82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