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4卷  第21期

显示方式:
肺癌分期的PET/CT表现与血清VEGF表达的关系
熊正平, 张阳德, 梁赵玉, 谢爱民, 何庆, 杨树仁
2007, 34(21): 1201-1205.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TNM分期的PET/CT成像表现特点与血清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53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对其进行PET/CT检查,再用酶联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肺癌的T分期和转移(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PET/CT表现特征与血清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经PET/CT成像分析,其中T111例、T29例、T318例、T41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22例,9例患者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的平均水平为(378.02±180.79)ng/L,与正常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低T分期(T1与T2)患者中,血清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低T分期(T1与T2)患者与高T分期(T3与T4)患者中的血清VEGF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561.50±104.55)ng/L,与非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1,P<0.05);远处转移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为(614.11±158.81)ng/L,血清VEGF的表达明显与远处转移相关(t=5.3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呈高表达;2)肺癌患者VEGF的表达水平与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3)随着肺癌TNM分期增加,血清VEGF蛋白表达增强。
9-顺维甲酸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对SH-SY5Y神经母细胞系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
赵强, 史玉荣, 魏熙胤, 王景福, 张锦华
2007, 34(21): 1206-1208. doi:
摘要:
目的:探讨9-顺维甲酸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对SH-SY5Y神经母细胞系增殖及诱导凋亡方面的作用,为9-顺式维甲酸治疗神经母细胞瘤可能有效方案的设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单药组和双药组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下SH-SY5Y细胞的抑制率;2)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单药组和双药组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下SH-SY5Y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1)DDP+RA双药组中,低剂量组在24和48h以及高剂量组在48h细胞抑制率较相应DDP单药组高(P<0.01);UP-16+RA双药组中,低、高剂量组在24h细胞抑制率较相应UP-16单药组高(P<0.01);DDP+RA和UP-16+RA双药组(除了低剂量DDP+RA组在24h)细胞抑制率均高于RA组(500ng/孔)(P<0.01)。2)单药组和双药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药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相应单药组(P<0.01)。结论:细胞毒性药物与RA组合用药细胞抑制率和早期细胞凋亡指数较单药高,提示细胞毒性药物与RA在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方面表现很好的协同作用。
FEZ1 Survivin在肺小细胞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蛋白表达及其在凋亡中的作用
陈刚, 王小玲, 刘月平, 王丽宁, 杨会钗, 段惠军
2007, 34(21): 1209-1211. doi:
摘要: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EZ1与抗凋亡因子Survivin在肺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为临床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中FEZ1、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分析正常肺组织、小细胞癌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凋亡率与增殖指数。结果:肺小细胞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相比,FEZ1、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肺组织、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及小细胞癌;其凋亡率及增殖指数依次升高,三者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FEZ1、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在小细胞肺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肺癌的诊断、治疗方面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88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原发灶区放疗与否的预后分析
安彤同, 刘叙仪, 方健, 王洁
2007, 34(21): 1212-1214. doi: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身化疗过程中,原发灶放疗与否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188例Ⅳ期NSCLC患者(1999年12月至2004年1月)接受含铂方案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疗效达PR或SD者。其中63例择期予以原发灶区放疗,简称放疗组;125例未行原发灶放疗,简称非放疗组。比较两组生存期、安全性。结果:全组188例患者1年生存率(SR)48.9%,中数生存期(MS)12个月。放疗组1年SR77.8%,MS15个月;未放疗组1年SR41.6%,MS10个月。两组SR差别明显(P=0.025)。全组疗效达PR者(74例),放疗组(37例)与未放疗组(37例)MS分别为17和13个月,1年SR分别为84.2%和66.7%,但生存趋势无差别(P=0.454)。疗效SD者,两组MS分别为12和8个月,1年SR分别为45.0%和24.6%,生存率差别明显(P=0.0027)。放疗组中无WHOⅢ~Ⅳ度血液学毒性,WHOⅢ度的放射性肺炎7例(11.1%),需静脉营养支持的WHOⅢ度食管炎1例(1.5%)。结论:Ⅳ期NSCLC在全身化疗基础上择期行原发灶放疗,有延长生存期作用,对化疗达SD者似更有意义。
开胸肿瘤切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临床研究
李树根, 王卫利, 宋振国, 高鲁渤
2007, 34(21): 1215-1217. doi:
摘要:
目的:通过疼痛评估及呼吸监测等方法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开胸肿瘤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开胸肿瘤切除手术病人53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25)背景剂量为舒芬太尼0.03μg(kg.h)-1,自控剂量为舒芬太尼0.03μg.kg-1;芬太尼组(F组,n=28)背景剂量为芬太尼0.3μg(kg.h)-1,自控剂量为芬太尼0.3μg.kg-1,锁定时间均为15min。术后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6点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每天的镇痛用药容量及不良反应。结果:S、F组的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8.0%、89.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组术后第1天用药容量明显高于F组(P<0.01),术后第2天、第3天用药容量亦高于F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开胸肿瘤切除术后PCIA操作简单,镇痛效果确切,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血流动力学稳定,在监测疼痛程度、呼吸幅度及意识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安全性较高。
支气管肺类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祁瑾, 叶兆祥, 肖建宇, 白广鑫, 战忠利
2007, 34(21): 1218-1221. doi: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了解各种CT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支气管肺类癌,将CT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32例肺类癌CT上表现为中心型(21例)或周围型(11例)。肿块直径在1~6.6cm之间,呈圆形或卵圆形(17例)、分叶状(9例)或不规则形(6例),病灶境界清楚,边缘光滑。少数(6例)在肿块内见点彩状或弥漫样钙化。10例作增强扫描检查,肿瘤均有中度至明显强化,半数CT值上升50Hu以上,平均上升43Hu。结论: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特征一致。境界清楚、边缘光滑、钙化发生率较高,强化明显、较少转移以及"粘液嵌塞征"、"平行征"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并文献复习)
鲁雅琴, 郑茂华, 雷军强, 郭顺林
2007, 34(21): 1222-1225. doi:
摘要:
目的:探讨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手术或临床、病理证实6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信号特点,并就相关文献复习。结果: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早期症状均是以耳部为主,如听力下降、耳鸣。MR表现主要为两侧听神经瘤;单侧听神经瘤并神经鞘瘤、脑膜瘤、胶质瘤等,治疗以显微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为主。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及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平扫加增强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手段,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
甲状腺髓样癌外科处理与基因筛查原则探讨
于洋, 高明, 冯影, 郑向前
2007, 34(21): 1226-1228. doi: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治疗结果,探讨甲状腺髓样癌原发灶个体化治疗的最佳术式及基因筛查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9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统计不同类型患者甲状腺叶发病情况,对部分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家系进行基因筛查。结果:91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遗传型10例,其中6例初始病变为双侧,4例初始病变为单侧患者手术治疗后随访已有3例对侧腺叶发现癌瘤,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双侧腺叶受累比例高达90%。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81例,其中初始病变累及双侧腺叶者11例,余70例初始病变为单侧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后随访4例患者对侧腺叶发现癌瘤,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双侧腺叶受累比例为18.5%。行基因筛查检测出RET突变基因携带者3人。结论: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家系成员应行基因筛查,遗传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和双侧发病的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应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对无明确家族史、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单侧病变的患者可行单侧腺叶加峡叶切除术。
64例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马辉辉, 高劲, 张红雁, 马军, 赵于飞, 吴韦炜, 刘云琴, 钱立庭
2007, 34(21): 1229-1232. doi: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64例早期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6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64例早期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64例患者均为ⅠE/ⅡE期,单纯放疗23例,其余41例接受放、化联合治疗。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41个月,5年总生存(OS)率为59.17%。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放化疗组5年OS率分别是57.86%和61.45%(P=0.47),二者对生存率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PS评分≥2分、初诊时病灶超腔、首程治疗完全缓解率(CR)低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对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放疗加CHOP方案化疗对远期生存率没有提高。治疗前PS评分、初诊时病灶是否超腔、首程治疗完全缓解率,可作为判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3125例颈部非甲状腺肿物疾病多重分析
高明, 李勇, 于洋, 李亦工, 程文元, 张艳, 李小龙
2007, 34(21): 1233-1237. doi:
摘要:
目的:对颈部非甲状腺肿物(Non-Thyrogenous Masses of the Neck,NTMN)进行新分区、大样本和多角度的综合分析总结。方法:选取相关病例3125例,首先进行NTMN的构成比例总结;其次分析研究新近的国际分区中各疾病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总结NTMN疾病的性别、年龄等相关临床特征,对颈部隐源性转移癌(Unknown Primary Cervical Metastatic Carcinoma,UPCMC),多发结节型NTMN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非甲状腺肿物疾病68类。转移性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性疾病的63.3%,原发灶在锁骨以上部位的转移癌占原发灶明确的转移癌的62.3%。在各分区中NTMN都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布特征,如Ⅲ区23类疾病中,恶性淋巴瘤及转移癌最多见。UPCMC占转移癌的12.3%。多发结节型NTMN主要由恶性淋巴瘤、各类转移癌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构成。结核性淋巴结炎中无结核中毒症状者占77.1%。结论:NTMN疾病构成复杂,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困难,构成比例部分地支持了"80%规律",在各分区中均具有较为独特的疾病分布情况。而对于性别年龄比例、UPCMC、多发结节型NTMN、恶性淋巴瘤及结核性淋巴结炎等内容的总结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本地区NTMN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本研究可以在多个层面为临床工作提供数据结论支持。
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EB病毒EBNA EBZta抗体水平分析
程伟民, 季明芳, 李晓玲, 苏年华, 杨金兰
2007, 34(21): 1238-1240. doi: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中EB病毒EBNA、EBZta抗体水平的分析,了解该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情况。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41例,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非患者43例,正常人群90例,用ELISA检测血清E-BZtaIgG和EBNA1 IgA抗体;结果: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的EBZta IgG和EBNA1 IgA两抗体水平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1.085,t=0.014,P>0.05),与鼻咽癌患者比较显示低于鼻咽癌患者组(t=9.789和t=8.836,P<0.001);以rOD值高于阳性临界值为阳性,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EBZta IgG阳性比例高于正常人对照组(χ2=11.34,P<0.01)。而EBNA1 IgA阳性比例两人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χ2=1.304,P>0.05)。结论: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其EB病毒被再激活的频率增高,反映该人群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要高。
左侧头痛伴鼻堵
侯海玲, 袁智勇, 王平, 朱莉
2007, 34(21): 1241-1243. doi:
摘要:
患者主因"左侧头痛伴鼻堵一个月"入院,临床明确诊断为"鼻咽腺样囊性癌"。半年前曾于外院行普通外照射放疗DT:200cGy/次×17次及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剂量:35.6GY,目前局部病灶复发。入院后给与DDP+THP+FUDR全身化疗一周期,症状缓解不明显。另行局部X-刀治疗,已治疗400cGy/次×5次,疼痛症状较前略缓解。本次病例讨论将从病理、影像、手术及放化疗等多方面入手,拟在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以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指导今后的临床治疗。鼻咽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比较少见,患者以女性为多见,肿瘤生长呈明显的侵袭性。由于鼻咽部解剖结构复杂,且腺样囊性癌常侵及血管和神经,因此不宜采取手术治疗,而以放疗为首选,其5年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分别为:21%和31%。
染料木黄酮对人卵巢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黄艳红, 王心, 辛晓燕
2007, 34(21): 1244-1247. doi:
摘要:
目的:观察染料木黄酮(GEN)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内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20只裸鼠人卵巢癌移植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GEN组、中剂量GEN组和高剂量GEN组。GEN各组分别灌胃5mg(kg.d)-1(低剂量)、25mg(kg.d)-1(中剂量)和50mg(kg.d)-1(高剂量),共4周。对照组同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测定三组抑瘤率,用Ⅷ因子抗原多克隆抗体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用细胞增殖指数(PI)反映细胞增殖状态,并通过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GEN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移植瘤质量抑瘤率分别为1.90%、18.50%和38.07%。GEN中、高剂量组瘤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GEN中、高剂量组的MVD和P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可见GEN组随GEN剂量增加凋亡细胞、凋亡小体及变性坏死增多,而对照组少见。结论:GEN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GEN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区新生血管的生长、阻断肿瘤血供有关。
复发大肠癌再手术48例的临床分析
庞典付, 冯安明, 张克难, 龚腊梅
2007, 34(21): 1248-1250. doi:
摘要: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而术后40%[1]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转移。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手术切除后的复发或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复发性大肠癌的再手术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大肠癌术后复发的病例,报道如下。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赵燕, 杨树军, 赵红星
2007, 34(21): 1250-1252. doi:
摘要:
肺癌是并发血栓的最常见肿瘤之一,凝血激活、肿瘤处于高凝状态、纤溶亢进均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凝血功能的变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早期、晚期是否一致,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通过检测102例NSCL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grinogen,Fg) 含量及血小板计数 (platelet count, Plt)5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早期NSCLC与晚期NSCLC凝血功能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张宁宁, 薛妍, 刘文超
2007, 34(21): 1253-1256. doi:
摘要: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键步骤,其形成主要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肿瘤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新的飞跃。本文就该领域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种植瘤的研究进展
李雁, 杨国梁, 杨肖军
2007, 34(21): 1257-1260. doi:
摘要:
腹盆腔肿瘤局部进展所导致的腹膜种植瘤是致命性病变,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非常有限,国际上近年来把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新治疗模式,作者分析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献检索分析腹膜种植瘤的发病率,病理生理学基础,药物治疗学基础,介绍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各类腹膜种植瘤的临床试验结果。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间皮瘤、腹膜假黏液瘤、腹腔肉瘤都可形成腹膜种植瘤,常规化疗的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术中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可使腹腔内药物浓度比血液内高10~1000倍,温热与化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腹膜种植瘤指数是判断癌症腹膜播散程度的客观标准,最大程度细胞减灭术加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能显著延长病人的中位生存期:结直肠癌可达到20个月,胃癌达10个月,卵巢癌达65个月,围手术期病残率约27~56%、死亡率0~11%。大多数为Ⅱ期临床研究,Ⅲ期随机分组临床试验较少。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是目前治疗腹膜种植瘤的最有效方法,需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分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优化技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