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35卷  第7期

显示方式:
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的MRI评价及预后价值
梁少波, 刘立志, 毛燕萍, 唐玲珑, 林爱华, 刘孟忠, 马骏
2008, 35(7): 361-365. doi:
摘要:
目的: 应用MRI评价鼻咽癌三叉神经侵犯,并分析其预后价值。 方法: 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初治及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共924例。所有病例行鼻咽部和颈部MRI扫描。 结果: MRI三叉神经侵犯为315例(34.1%)。MRI三叉神经侵犯而无三叉神经麻痹的患者占MRI三叉神经侵犯总病例数的85.4%。在88条发生麻痹的三叉神经分支中,79条(89.8%)发现MRI显示相应的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受侵。T3患者MRI三叉神经侵犯阳性组较MRI三叉神经侵犯阴性组的3年总生存率(OS)明显降低(80.0%:88.1%,P=0.016),经N分期调整后,两组3年OS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鼻咽癌T3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子分别为MRI三叉颅神经侵犯(P=0.035)及N分期(P=0.000)。MRI三叉神经侵犯阳性的患者中,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侵犯组与三叉神经颅外或颅底段侵犯组3年O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FDMS)及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无差别(P=0.672,P=0.993,P=0.672),三叉神经麻痹组较无三叉神经麻痹组3年OS、FDMS及LRFS亦无差别(P=0.707,P=0.283,P=0.542)。 结论: 鼻咽癌MRI三叉神经侵犯发生率较高。三叉神经颅内或眼眶段侵犯是导致三叉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因。MRI对显示三叉神经侵犯的定位更精确,并可应用于判断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36例儿童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临床探讨
曹嫣娜, 王平, 张广超
2008, 35(7): 366-368. doi:
摘要:
目的: 回顾本院近年儿童肾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分析疗效。 方法: 对本院1998年4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36例肾母细胞瘤患儿参照国际肾母细胞瘤研究协作组(NWTSG)标准判断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进行分组,依照分组分治的综合治疗原则,Ⅰ、Ⅱ期FH组采取手术加低剂量化疗,Ⅲ、Ⅳ期及所有组织分化不良型组采取加强化疗并加行局部放疗。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10%和75.0%。按不同分期计算生存率分别为Ⅰ期100%和100%,Ⅱ期93.3%和86.7%,Ⅲ期88.9%和77.8%,Ⅳ期60.0%和20.0%。按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计算生存率分别为FH组94.7%和89.5%,UFH+CCSK+RTK组76.5%和58.8%。 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放、化疗联合的分组分治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安全且疗效显著。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31例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朱燕, 赵玉亮, 方红, 林蓉燕, 白羽, 于晶琳, 孙明霞, 徐玲, 王晓云
2008, 35(7): 369-371.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31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0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28天为一周期。 结果: 总有效率58.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1年生存率61.5%,3年生存率22.3%,5年生存率5.3%。初治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复治组(77.8%:30.8%,P<0.05),曾经使用过蒽环类和未用过蒽环类药物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和66.7%(P>0.05),有1~2个转移灶患者及多个转移灶患者有效率分别为65%和45.5%(P>0.05),此方案对于内脏、淋巴结、软组织转移灶有效率相近,骨转移灶有效率相对低(28.6%),但尚未达统计学意义。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肌肉关节疼痛、周围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2.9%。 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54例疗效分析
叶欣, 葛忠民, 费兴波, 王双, 程园园, 陈祥明, 魏林
2008, 35(7): 372-374.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tocellular carcinoma PHC)的临床疗效。 方法: 94例PH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HIFU组40例(对照组),HIFU+金龙胶囊54例(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和AFP变化情况及两组1、2、3年生存率。 结果: AFP变化情况,对照组和治疗组由治疗前的482.3±94.8μg/L和501.8±116.2μg/L,降为治疗后的112.5±56.3μg/L和80.2±39.1μg/L。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81.6%、59.2%、33.3%;对照组为67.6%、40.5%、21.6%。两组均未发生皮肤烧伤、出血、胃肠道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 HIFU联合金龙胶囊是治疗PHC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延长PHC患者的生存期,并且优于单纯HIFU治疗。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7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单莹, 杨佳欣, 沈铿, 郎景和, 吴鸣, 黄惠芳, 潘凌亚
2008, 35(7): 375-377. doi:
摘要:
目的: 总结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1986年1月~2007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7例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近5年相关文献中的160例脑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的发生率约为0.8%(124/15192)。病理类型以浆液性腺癌最为多见,78例(49.0%)。其中早期患者(Ⅰ~Ⅱ期)占17.0%,晚期患者占83.0%。病理学诊断应作为卵巢癌患者脑转移的金标准。自患者确诊卵巢癌到出现脑转移平均间隔时间14.4~42.0个月。脑转移灶为单发的患者占43.0%,57.0%为颅内多发转移;55.0%的患者存在颅外转移。颅压增高导致的头痛呕吐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血清CA125作为卵巢癌复发以及脑转移发生后病情监测的指标有一定应用价值。患者的生存期平均约12个月。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以手术联合放疗或放疗联合化疗等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 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脑转移比较少见,但随着卵巢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生存期的延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患者一旦出现脑转移,预后较差,联合治疗可以适当延长生存期。
金龙胶囊并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133例临床观察
董海涛, 赵炜, 卢雯平, 陈丽珠, 尹全珍, 张月, 贺用和
2008, 35(7): 378-380. doi:
摘要: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tocellular carcinoma PH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
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96例
尹立杰, 赵国华, 丁田贵, 彭兆祥
2008, 35(7): 381-382. doi: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多属中晚期,生存时间短,手术切除率低。
HAI-1蛋白在人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程海霞, 曹江, 吴晴, 郑树
2008, 35(7): 383-386. doi:
摘要:
目的: 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抑制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ctivator inhibitor 1,HAI-1)是一类细胞膜相关的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因子,它可强效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因子(HGFA)、matriptase,、hespsin、组织激肽释放酶和胰蛋白酶。其中,HGFA、matriptase和hepsin能激活作为酪氨酸激酶MET受体配体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研究显示HAI-1可能在肿瘤中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因此检测HAI-1蛋白在人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HAI-1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的作用及机制提供资料。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用抗HAI-1单克隆抗体检测HAI-1蛋白在人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HAI-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相关性。 结果: HAI-1在各种上皮组织和/或相应的肿瘤组织中有不同程度表达,在38对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大肠粘膜上皮和肿瘤组织表达较高,大肠腺体表达较低(P<0.001),HAI-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总共52例大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P<0.05),与大肠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HAI-1可能在正常上皮细胞分化以及大肠癌的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为上皮细胞分化成熟的一个标志。
检测宫颈癌中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
孙津明, 费新雄, 孙明霞, 李育刚
2008, 35(7): 387-39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p16、CyclinD1、PTEN蛋白和DNA异倍体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9例正常宫颈NC、22例CIN,82例浸润性宫颈癌ICC中p16、CyclinD1、PTEN和DNA异倍体数的表达。 结果: p16、CyclinD1、DNA异倍体从NC到CIN再到ICC中逐渐升高,而PTEN逐渐缺失,P<0.05;p16、PTEN、CyclinD1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DNA异倍体与各项参数均不相关(P>0.05)。CyclinD1与p16、DNA异倍体、PTEN,PTEN和DNA异倍体表达相关(P<0.05),p16与PTEN、DNA异倍体不相关(P>0.05)。 结论: p16、CyclinD1、PTEN和DNA异倍体的异常表达共同影响了宫颈癌细胞的分裂周期,可以联合起来作为宫颈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观测和干预指标。
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顾蓓, 冯海凉, 刘玉琴, 董继红, 张宏, 卞晓翠
2008, 35(7): 391-394. doi: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宫颈癌肿瘤细胞系,观察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 采用肿瘤原代培养法对小鼠U14肿瘤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定期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检测、细胞生长测定,进行615、C57BL/6j小鼠移植观察体内成瘤情况,并用pEGFP-N1质粒转染U14细胞。 结果: 细胞呈贴壁和悬浮混合生长,CK阳性特征。体外连续培养10个月,传代5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21.83h,细胞周期测定G1期为34%,G2期为26.4%,S期为39.6%。培养U14细胞3~4天处于对数生长期,染色体为亚四倍体核型,众数为64~84条。615小鼠、C57BL/6j小鼠移植成瘤率均为100%,无支原体污染。建立了GFP(+)的U14-GFP单克隆细胞株。 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U14子宫颈癌细胞系及GFP标记的U14-GFP细胞株,体内移植可建立常规及带荧光标记的肿瘤模型,可用于体内体外相结合的肿瘤研究。
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的构建及鉴定
张婷, 杨阔, 畅继武, 徐勇
2008, 35(7): 395-397. doi:
摘要:
目的: 鉴于TGFβ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负性免疫调节作用,使T淋巴细胞对TGFβ失去敏感性可以恢复其对肿瘤的杀伤活性,拟用含有TβRⅡDNglytk质粒的慢病毒来感染T淋巴细胞使其对TGFβ失去敏感性后发挥抗肿瘤效应,因此我们首先构建含有TβRⅡDNglytk的人真核表达的慢病毒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 方法: 从质粒上将TβRⅡDN及HSV-tk克隆下来,重组PCR技术将其构建为融合蛋白TβRⅡDNglytk,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切胶回收纯化;再利用TOPO克隆技术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质粒pLenti6/V5-TOPO上,将质粒测序验证。 结果: 测序结果证明已将TβRⅡDN和HSV-tk构建成融合蛋白TβRⅡDNglytk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v5-D-TOPO中。成功构建了含TβRⅡDNglytk的人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经测序鉴定图谱正确。 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lenti6/v5-D-TOPO-TβRⅡDNglytk,联合应用重组PCR与TOPO克隆技术能够简单、高效、快速的构建慢病毒质粒。
UpIb启动子-Smac重组体促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动物研究
廖贵益, 曾甫清, 王竞, 顾朝辉, 王智宇
2008, 35(7): 398-40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携带Smac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质粒pcDNA3.1-UpIb promoter-Smac用脂质体包裹后注射到实验动物瘤体内的表达及促癌细胞凋亡的效应。 方法: 将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注射到Balb/c-nu/nu雄性裸鼠的皮下,构建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移植瘤长至直径约0.5cm时,用脂质体将pcDNA3.1-UpIb promoter-Smac包裹后隔天1次连续3次注射到瘤体内,间隔1天后,连续3天瘤体内注射适量丝裂霉素C诱导凋亡。设三组对照:单用脂质体质粒组、单用丝裂霉素C组和空白组。RT-PCR检测瘤组织Smac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Smac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DNA Ladder带凝胶电泳分析和TUNEL-荧光标记检测观察瘤组织癌细胞的凋亡情况。 结果: 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UpIbpro-moter-Smac后,与未注射脂质体质粒的对照组比较,Smac的表达增强约2.1倍;先注射脂质体质粒后丝裂霉素C处理和单用丝裂霉素C处理的瘤组织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但前者的凋亡率为49.8%,显著高于后者的23.5%(P<0.01)。 结论: 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内直接注射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UpIb promoter-Smac后,所携带的Smac基因能够在瘤组织中有效表达,并对丝裂霉素C诱导的瘤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质粒配合丝裂霉素C等凋亡诱导药物的应用,可望为膀胱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一新的治疗模式。
Herceptin联合5-氟脲嘧啶和紫杉醇治疗胃癌的体外实验研究
冯滢滢, 徐建明, 宋三泰, 李晓玲, 易少琼, 陈薇
2008, 35(7): 401-404. doi:
摘要:
目的: 体外研究Herceptin联合紫杉醇和5-FU治疗胃癌的最佳方案和机制。 方法: 以Her-2阳性的NCI-N87和Her-2阴性的MGC803胃癌细胞株做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比色法观察紫杉醇、5-FU、Hercept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联合效应;流式细胞术和West-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凋亡以及Her-2、AKT和P-AKT的表达。 结果: 紫杉醇联合5-FU对两种细胞的最佳方案均是先紫杉醇24h后5-FU48h,同一方案对MGC803细胞疗效明显强于N87细胞。Herceptin联合紫杉醇和5-FU对MGC803细胞无作用,但对NCI-N87细胞,先化疗后Herceptin比单纯化疗的疗效明显增强。Herceptin明显下调N87细胞Her-2蛋白的表达和S期细胞数;Herceptin单用或联合紫杉醇和5-FU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N87细胞的P-AKT的表达,对AKT表达无影响。 结论: 紫杉醇联合5-FU治疗胃癌可能存在最佳方案和最适人群。化疗敏感性与Her-2过表达有关。
津白Ⅰ和津白Ⅱ杂交小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及相关机制研究
李岩, 张诗武, 贾兴红, 谷彦军, 容哲, 孙保存
2008, 35(7): 405-407.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津白Ⅰ和津白Ⅱ小鼠杂交后的杂交一代自发性乳腺癌发生,分析父系遗传和母系遗传在TA1和TAⅡ自发性乳腺癌小鼠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初步探讨其机制。 方法: TAⅠ雄性小鼠和TAⅡ雌性小鼠杂交,TAⅠ雌性小鼠和TAⅡ雄性小鼠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分别命名为F1代和F1'代,再各自交配,记录杂交一代雌鼠发瘤情况,并与TAⅡ自发性乳腺癌相比较。 结果: 9只F1代雌鼠中有8只发瘤,平均发瘤时间为201天,发瘤时平均生产7.67次;8只F1'代雌鼠中有3只发瘤,平均发瘤时间为190天,发瘤时平均生产5.67次。F1代自发瘤发瘤时间明显短于F1'代和TAⅡ自发性乳腺癌小鼠(P<0.05)。 结论: 母系遗传在TAⅡ自发性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F1和F1'小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时间比TAⅡ小鼠明显缩短。Rb基因突变可能是引起TAⅡ自发性乳腺癌发生的一个较为重要原因。
高温水浴灭活骨重建肿瘤性骨缺损成骨机制的实验探讨
宋金纲, 杨蕴, 张瑾, 赵军, 程明
2008, 35(7): 408-410. doi:
摘要: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属少见的肿瘤类型[1],保肢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趋势,大段骨缺损的重建始终为骨肿瘤外科治疗领域的高难课题。
射频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王妍, 任正刚
2008, 35(7): 411-414. doi:
摘要: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非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较高的复发率受到关注。本文根据近年来的文献,对射频毁损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做一综述。结果显示,肿瘤直径>3cm、肿瘤位置临近大血管或肝脏包膜下、不足够的治疗范围、以及术者经验缺乏是使局部复发率升高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高、术前肝功能分级差、肿瘤病理分期晚等因素是肝内远处复发的危险因素。
蛋白质组学与中药鲜动物药研究—金龙胶囊上市10年后评价
高益民
2008, 35(7): 415-418. doi:
摘要:
金龙胶囊(以下简称"金龙")是国家批准的(国药准字Z1098004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01120235.1)、独家生产、以鲜药用动物(以下称鲜动物药)组方,采用低温冷冻现代生化分离提取新工艺,制备的癌症治疗用药新制剂。
抗癌鲜药的生物治疗作用
刘玉琴
2008, 35(7): 418-419. doi:
摘要:
现代鲜药(金龙胶囊、金水鲜胶囊),是选用鲜活动物、植物药材为原料组方,以现代低温技术,提取其全部有效成分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制剂。
肺腺癌伴肝转移甲胎蛋白升高1例
曹悦鞍, 龙南展, 彭朝胜, 路平, 夏菁, 王玮, 谢文秀
2008, 35(7): 420-420. doi:
摘要:
肝转移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一般仅轻度升高,多数<400μg/L[1],我们所遇到的1例经肺、肝肿物活组织检查病理均诊断为腺癌,其血清AFP却高于正常值100~3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