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11期

基础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细胞bcl-2 VEGF抗原表达及原位凋亡的研究
邱志祥, 李挺, 岑溪南, 许尉林, 任汉云
2012, 39(11): 757-76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1
摘要:
  目的  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bcl-2、VEGF抗原表达及造血细胞原位凋亡之间的关系, 探讨MDS发病机理。  方法  对MDS患者骨髓活检标本光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各系造血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JP)等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bcl-2及VEGF抗原的表达, TUNEL法检测造血细胞原位凋亡。  结果  13例患者骨髓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造血, 异常造血主要累及的细胞系列不尽相同, RA、RAEB两组患者异常造血未见明显区别; 有6例患者检出ALIP现象, 其中RA 3例(3/8, 37.50%), RAEB 3例(3/5, 60.00%); VEGF阳性者占9例(9/13, 69.23%), 其中RA 6例(6/8, 75.00%), RAEB 3例(3/5, 60.00%); bcl-2阳性者占7例, 其中RA4例(4/8, 50.00%), RAEB 3例(3/5, 60.00%); TUNEL检测13例患者均为阳性, 检出ALIP现象者, 其造血细胞发生原位调亡明显, 而bcl-2、VEGF与TUNEL结果之间未见明显关联。  结论  MDS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凋亡异常, 而TUNEL法提供了简便、实用、敏感、快速特异的检测MDS细胞原位凋亡的方法结果初步显示MDS患者ALlP现象明显者其细胞凋亡也明显, 提示调控MDS患者细胞凋亡和恶性克隆增殖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制。
9-顺式维甲酸抑制甲状腺鳞癌细胞SW579增殖的作用机制
张秀梅, 刘超, 赵颂, 王翠瑶, 肖建英
2012, 39(11): 761-7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2
摘要:
  目的  观察9-顺式维甲酸(9-cis-retinoic acid, 9-cisRA)对甲状腺鳞癌细胞株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l表达的影响, 进而探讨9-cisRA的抗癌作用机制。  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1×10-7、1×10-6、5×10-6、1×10-5mol/L 9-cisRA作用SW579细胞, 各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加药, 继续培养48 h。用RT-PCR方法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yclinD1的mRNA表达; 用Western Blot检测SW579细胞RARβ、p21、CDK4、CvclinD1的蛋白表达。  结果  9-cisRA作用后, RT-PCR检测结果表明, 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B、p21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9-cisRA处理的细胞RARβ、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 CDK4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  结论  9-cisRA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能通过上调RARβ、p21的表达进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vclinD1的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病例报告与分析
原发性输尿管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金京春, 吴福顺, 朴哲, 任春爱
2012, 39(11): 760-76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7
摘要:
临床研究
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闫双双, 田寅, 张军, 仇丽, 马克, 李政
2012, 39(11): 765-7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3
摘要:
  目的  研究脆性位点相关抑癌基因(fraglie-site associated tumor suppressor, 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探讨FATS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5月至2007年10月间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FATS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FATS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P=0.001)。FATS基因低表达患者与高表达患者在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TS基因的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OR=2.250;95%CI: 1.054~4.805;P=0.036)。  结论  FATS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 FATS表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 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Bcl-2核表达及MMP-2和MMP-9表达与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孙涛, 孙保存, 赵秀兰, 赵楠, 古强, 车娜, 董学易, 池嘉栋
2012, 39(11): 769-771, 7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4
摘要:
  目的  探讨抗凋亡蛋白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的关联性, 及其与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以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97例肝细胞肝癌, 分别在复发与转移组49例和非复发与转移组48例中分析Bc1-2核表达和MMP-2、MMP-9表达的情况。  结果  复发与转移组Bcl-2核表达高于无复发与转移组(x2=7.912, P=0.005), 复发转移组MMP-9表达高于无复发转移组(x2=6.545, P=0.011), Bcl-2核表达阳性细胞率与MMP-9阳性细胞率存在相关性, 而与MMP-2无关Bcl-2核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Bcl-2核表达阳性患者更易出现复发与转移, 且与MMP-9过度表达存在关联性, 表明Bcl-2入核可能对肿瘤转移的相关生物学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可作为评价HCC复发与转移、不良生存预后的候选临床标志。
放射治疗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一项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赵成茂, 张宝亮, 赵成鹏, 马建萍, 马贞秀
2012, 39(11): 772-7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5
摘要: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放射治疗能否降低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保乳术后的复发率。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l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手工检索搜集有关放疗辅助治疗DCIS的随机对照试验, 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701例乳腺癌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 保乳术后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手术比较, 乳腺导管原位癌复发率较低,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5, 95%CI: 037~0.55)亚组分析均提示辅助放疗可以降低其复发率。  结论  DCIS患者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可以降低其复发率, 高危患者可能受益更多。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两癌间隔时间对ER PR HER-2表达一致性及预后的影响
庄新荣, 刘红, 王彤
2012, 39(11): 777-7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6
摘要:
  目的  分析两癌发生间隔时间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一致性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v breast cancer, BPBC)患者的病理资料, 按照两癌发生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组, 侧重分析不同组内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ER、PR、HER-2表达的一致性及两癌间隔时间对BPBC预后的影响。  结果  BPBC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的ER、PR、HER-2表达呈正相关, 两癌间隔时间≤12个月的BPBC双侧ER、PR、HER-2表达密切相关(P < 0.05), 而两癌间隔时间 > 12个月的BPBC双侧ER、PR、HER-2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癌间隔时间≤12个月较 > 12个月发生者远期生存率低, 预后差。  结论  12个月内发生的BPBC两癌在ER、PR、HER-2表达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远期生存率较低, 同异时性BPBC以12个月划分更能反映两癌之间的联系及预后。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脱落细胞的临床研究
郑朝旭, 方仪, 冯强, 张智慧, 梁建明, 袁兴华
2012, 39(11): 781-7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7
摘要:
  目的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vtometry, FCM)对腹腔冲洗液进行DNA倍体分析, 作为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exfoliat-ed canceF cells, , ECC)检测的辅助手段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62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冲洗液, 应用FCM进行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 同时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eytologv, PLC)检查, 比较二者的检测敏感度, 并分析FCM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6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检测阳性率为67.74%, 而PLC阳性率仅为33.87%,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肿瘤类型、浸润深度、受侵面积、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TNM分期与腹腔冲洗液异倍体肿瘤细胞相关(P均 > 0.05)在局限性胃癌、肿瘤浸润深度、浆膜受侵面积 < 10cm2、淋巴结转移、无脉管瘤栓、TNM分期方面腹腔冲洗液FCM检测阳性率优于PLC(P均 > 0.05)。  结论  流式细胞术可作为胃癌患者术中检测ECC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分析
夏婷婷, 胡传祥, 赵静, 于洋, 郑向前, 魏松锋, 高明
2012, 39(11): 785-78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8
摘要:
  目的  检测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发生情况, 分析BRAFV600E突变与临床各病理参数以及与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关系。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所收治的临床考虑甲状腺癌患者112例, 术中取部分新鲜肿瘤组织, 送基因诊断室检测BRAFV600E突变情况, 其中30例患者同时取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检测对照。  结果  112例患者病理结果显示110例为PTC, 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其中BRAFV600E突变在110例PTC的突变率为62.7%, 不存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年龄≤30岁PTC患者8例, 突变率为25.0%;30~60岁患者86例, 突变率为62.8%;≥60岁患者16例, 突变率为8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BRAFV600E突变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HT的PTC患者40例, 突变率42.5%;未合并HT的PTC患者70例, 突变率7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61例, 突变率72.1%;未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患者49例, 突变率5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  结论  PTC的BRAFV600E突变率可能与种族差异有关。BRAFV600E突变率可能与患者年龄构成比有一定的相关性。合并HT的PTC BRAFV600E突变率低, 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PTC BRAFV600E突变率高。
临床应用
诱导化疗序贯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黄升武, 邓柑雀, 黄广优, 李玉梅, 蒙以良, 陈坚贤
2012, 39(11): 788-79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09
摘要: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IC/CCRT)与单纯同期化放疗(CCRT)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5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组(IC/CCRT)和单纯同期化放疗组(CCRT)。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同期化放疗方案: 在放疗的第7、28、49天接受卡铂(AUC=6)化疗, 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组在同期化放疗前接受了诱导化疗: 2个疗程5-FU(750 mg/m2)+卡铂(AUC=6)。  结果  IC/CCRT组与CCRT组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4.5%和17.8%(P < 0.001), 两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和79.4%(P=0.30), 两组方案的3年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远处转移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纯同期化放疗相比, 诱导化疗加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未明显提高, 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林诗彬, 张建辉, 黄利, 关莹, 郑恩海
2012, 39(11): 792-79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0
摘要: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对16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  164个甲状腺结节中, 良性病灶96个, 恶性病灶68个良性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后均早于周围腺体增强, 晚于周围腺体廓清, 多数结节表现为周边环状增强, 恶性结节大多以低增强为主, 增强回声不均匀, 早于周边甲状腺组织消退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93.75%、91.18%及93.75%;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4%、91.67%、88.24%及91.67%: 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6%、85.42%、82.50%及97.62%。  结论  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两者联合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138例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肖仲清, 舒宽勇, 龙生根
2012, 39(11): 796-79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1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收治的138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首次治疗方式均为手术治疗),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8例宫颈腺癌Ⅰ~Ⅱ期患者中发生卵巢转移4例, 转移率2.90%;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显示: 临床分期(P < 0.01)、宫旁受侵(P < 0.01)、输卵管转移(P < 0.05)、盆腔淋巴结转移(P < 0.01)与卵巢转移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FIGO 2009临床分期(0R=27.923)、输卵管转移(0R=133.000)与卵巢转移相关。  结论  对于临床Ⅰ~Ⅱ期宫颈腺癌患者保留卵巢存在一定风险, 但是对于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年轻患者, 在仔细评估卵巢转移高危因素后可考虑保留卵巢。
奈达铂联合化疗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孙欣欣, 黄冬梅
2012, 39(11): 799-80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2
摘要:
  目的  通过奈达铂/紫杉烷与奥沙利铂/紫杉烷、卡铂/紫杉烷联合化疗方案对比, 了解奈达铂/紫杉烷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 37例, 分为3组化疗方案治疗组, 回顾性对比分析各组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结果  奈达铂组、奥沙利铂组、卡铂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80.43%、76.60%, 奈达铂组有效率与奥沙利铂组和卡铂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奈达铂组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及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奈达铂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奈达铂组血小板降低的发生率高于卡铂组(42.03% vs. 37.4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奈达铂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49.2%, 与卡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奈达铂组未见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 少部分神经感觉异常。  结论  奈达铂为新一代有效的广谱抗肿瘤药物, 其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奥沙利铂、卡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主, 与奥沙利铂、卡铂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临床病例讨论
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病例分析
田蔚, 王国文, 杨吉龙, 马育林, 潘毅, 李绪斌
2012, 39(11): 803-805, 80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3
摘要:
神经纤维瘤是来源于周围神经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临床少见, 当其位于四肢软组织时极易误诊, 且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征, 术前准确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同时结合相关文献, 对神经纤维瘤伴钙化病例进行整理分析, 以期初步探讨神经纤维瘤伴多发钙化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综述
影像学评估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血运的研究进展
孙敬岩, 尹健
2012, 39(11): 806-80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4
摘要:
应用不同影像学方法评估游离皮瓣的穿支血管走行及血供特性在乳房再造术中的重要作用腹壁下动脉穿支(l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DIFP)皮瓣属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细小, 解剖变异大, 术前影像评估穿支血管的位置, 管径大小及其走行,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评估血管的方法包括手持多普勒、色彩双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核磁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以及吲哚菁绿激光辅助的血管造影等, 本文初步介绍不同检查方法评估DIEP皮瓣血管走行及血供特性的优缺点, 辅助乳腺癌乳房再造术中血管分布的评估。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与神经母细胞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春兰, 岳丽杰
2012, 39(11): 810-812,8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5
摘要:
神经母细胞瘤(neuoblastonma, NB)是小儿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 临床表现变异较大, 高危NB进展迅速, 即使行高强度清髓化疗, 肿瘤复发仍然常见, 死亡率较高为发现有效NB治疗药物和靶点, 必须充分研究认识NB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其异常存在于多种肿瘤中, 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如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横纹肌肉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NB。ALK的异常形式主要包括基因融合、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增加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新的特异性小分子ALK抑制剂的研发, ALK异常与NB发生发展关系及针对ALK异常的NB靶向治疗获得了较多关注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ALK异常与NB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癌痛治疗中痛觉过敏的研究进展
郭东勇, 高鲁渤
2012, 39(11): 813-8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1.016
摘要:
癌痛影响着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正常生活。阿片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癌痛的主力军, 但是随着治疗和研究的深入, 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OIH)等并发症也逐渐凸显并越发受到重视, 相关机制的研究正成为癌痛治疗领域的热点。本文从中枢谷氨酰能系统、信号传导通路、阿片受体及外周受体、细胞内机制、遗传因素及相关临床研究等方面对OIH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临床上OIH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