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40卷  第19期

基础研究
miR-512-3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梁挺, 王培军
2013, 40(19): 1145-114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921
摘要:
  目的  观察miR-512-3p在浸润性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增殖、凋亡、周期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机制。  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浸润性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miR-512-3p的表达量。运用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miR-512-3p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软件寻找miR-512-3p可能靶基因,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行验证。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512-3p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 < 0.05)。MTT试验中,72 h浓度为100 nmol/L时,miR-512-3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为45.38%。miR-512-3能明显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9.32±0.41)%,与空白对照组(3.1±0.54)%,负对照组(2.9±0.3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 < 0.05)。平板克隆试验显示过表达miR-512-3p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olt实验结果显示100 nmol/L miR-512-3p显著抑制c-FLI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  miR-512-3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其可能通过作用于下游基因c-FLIP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诱导凋亡,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担任着抑癌基因的角色,可能成为未来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肝细胞肝癌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刘芃芃, 陈永孜, 任秀宝, 李慧, 应国光, 陈可欣, 于津浦
2013, 40(19): 1150-11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576
摘要:
  目的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后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64例。采用IHC法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TS,多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IL-8、VEGF、MMP-9、CD68、E-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NTS表达对HC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  结果  NTS在HCC中表达率为17.19%(11/64),NTS阳性HCC标本中IL-8阳性率较NTS阴性标本明显增加(90.91% vs. 41.17%),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2=0.298,P=0.006)。NTS和IL-8双阳性(NTS+ IL-8+)HCC标本中,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TS+IL-8+HCC细胞EMT特征明显,表现为E-Cadherin表达降低和Vimentin表达升高。在肿瘤中NTS和IL-8共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术后NTS+IL-8+HCC患者的死亡率比非NTS和IL-8共表达的患者高2.5倍(P=0.022)。NTS+IL-8+HCC患者的OS显著缩短[(24.65±4.45)个月vs.(75.79±16.32)个月,P=0.013)],而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其预期危险比(HR)为3.457。  结论  在部分HCC中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高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EMT与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分析
张新颖, 尹富强, 刘丽, 高婷, 阮和云, 冠潇, 卢迎新, 黎丹戎
2013, 40(19): 1155-115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624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SKOV3-PM4)分泌蛋白的影响。  方法  将细胞体系分为4组(A组:SKOV3;B组:SKOV3 + HLEC;C组:SKOV3-PM4;D组:SKOV3-PM4 + HLEC),采用抗体芯片和iTRAQ-2D-LC-MALDI-TOF/TOF/MS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蛋白,筛选出差异明显的分泌蛋白,对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在人血清标本和细胞培养基中进行验证。  结果  抗体芯片与质谱分析结果提示,C组与A组相比、D组与C组相比Progranulin(GRN)、VEGFA表达上调,SPARC、IGFBP7表达下调。经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IGFBP7和VEGFA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与正常组血清相比,VEGF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最高,IGFBP7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淋巴结定向转移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关系密切,共培养后的差异蛋白涉及到基质细胞蛋白、细胞黏附作用因子等方面。其中VEGFA、GRN的表达上调及SPARC、IGFBP7的表达下调与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密切相关。
临床研究
两种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评价与药物经济学分析
陈星宇, 王晓蕊, 董国雷, 佟仲生
2013, 40(19): 1160-11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046
摘要: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紫杉醇联合卡铂或表柔比星两种转移性乳腺癌化疗方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TP、TE(T:紫杉醇,P:卡铂,E:表柔比星)两种方案进行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  结果  中位随访期为23.5(9~42)个月,TP、TE两组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80.00%;1年、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3.6%和38.9%、10.8%和17.4%;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3%和78.3%、53.2%和47.9%,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两方案治疗成本分别为10 303.8元和13 853.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1.54和173.17(P < 0.01)。化疗不良反应方面,TP组脱发发生率明显低于TE组(P < 0.01)。  结论  两方案近期与远期疗效相当,TP方案成本-效果高于TE方案,可作为晚期乳腺癌的优选方案之一。
新疆地区2 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宿伟鹏, 刘攀, 赵化荣, 张宋安, 胡尔西旦·尼亚孜, 张蕾, 包永星
2013, 40(19): 1165-11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1778
摘要:
  目的  分析2 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数据依据。  方法  通过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在诊治的2 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  结果  2 829例患者,男性1 657例,占58.57%,女性1 172例,占41.43%;男女比例1.4∶1,中位年龄为55岁,主要分布在40~69岁之间(63.38%),汉族占59.5%,维吾尔族占27.7%,哈萨克族占6.3%,回族占3.1%,蒙古族占1.6%,其他民族占1.6%,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是:口腔癌、甲状腺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4.6%。男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女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口腔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颜面皮肤癌。汉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窦癌。维吾尔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喉癌。哈萨克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鼻腔鼻窦癌、喉癌、口咽及下咽癌。  结论  口腔癌、甲状腺癌是新疆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的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原发性胆囊癌中ILK和E-cad的表达及意义
许华, 李胜水, 李秀清, 李丽, 李翠萍, 李双标, 张凤梅, 刘岩
2013, 40(19): 1170-117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622
摘要: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二者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胆囊腺癌、25例胆囊腺瘤和2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ILK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间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为66.7%(32/48)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36.0%(9/25)和慢性胆囊炎组24.0%(6/25);而E-cad阳性表达率为45.8%(22/48)则明显降低(均P < 0.05);随着胆囊癌的浸润深度增加和淋巴结转移发生,ILK阳性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则显著降低(均P < 0.05);胆囊癌组织中ILK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r= -0.411,P < 0.05)。  结论  ILK、E-cad与胆囊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表达呈负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发展趋势及评估预后。
临床应用
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卢艳, 姚德生, 徐杰华
2013, 40(19): 1174-11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032
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中的价值,为临床实践与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CBM和CNKI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1个研究,共591例患者,其中腹腔镜早期卵巢癌的分期手术组(LPS group)235例,开腹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组(LPT group)356例。各研究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MD=-1.73,95%CI:-2.42~-1.04,P < 0.000 01;术后排气时间:MD=-1.28,95%CI:-1.72~-0.83,P < 0.000 01;术后并发症:MD=0.26,95%CI:0.13~0.52,P=0.000 1;术后复发率:MD=0.32,95% CI:0.13~0.82,P=0.02);而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死亡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效果较满意,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符合目前肿瘤治疗兼顾微创和根治性的趋势。
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肝癌射频消融效果的一致性评价
高军喜, 王颖鑫, 杨磊, 姚兰辉
2013, 40(19): 1179-118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173
摘要:
  目的  对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评价效果一致性进行分析。  方法  对35例患者共68个肿瘤病灶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同时定期进行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射频消融效果,分析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肿瘤完全消融率、残留率,复发率、准确性以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一致性。  结果  68个病灶中,超声造影评价肿瘤总体完全消融率以及残留率分别为84%及16%,增强CT分别为90%及1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 3,P=0.447 8),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0.882 9,Sk=0.120 4),68个病灶中24个月内共有13个病灶为复发病灶,超声造影对复发病灶检出率为92%(12/ 13),与增强CT 100%(13/1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以增强CT作为判断RFA后肿瘤残留及复发的金标准,超声造影对68个肿瘤病灶总体诊断准确性为92%(63/68),5个病灶判断不一致。  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效果评价中与增强CT具有很高准确性及一致性,能为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术后的影响
柯阳, 钟鉴宏, 游雪梅, 黄盛鑫, 梁泳荣, 向邦德, 黎乐群
2013, 40(19): 1184-118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131
摘要:
  目的  评价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性手术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8例HBV-HCC根治性术后患者,分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141例和空白对照组337例,比较两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时再治疗措施选择和死亡原因。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组间协变量,再次分析以上指标。  结果  经平均28个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1%、54.7%、44.5%和70.8%、58.2%、52.0%(P=0.778);总生存率分别为92.1%、84.4%、79.1%和86.9%、66.1%、54.5%(P=0.002);PSM后观察到相似结果;匹配后亚组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明显提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BCLC)A/B期患者总生存率(P=0.035),但未能显著提高BCLC-C期患者总生存率(P=0.775);治疗组复发时获得再次根治性、姑息性治疗的例数分别为28例和24例,对照组19例和38例(P=0.031);治疗组死于肿瘤复发进展、肝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18例和11例,对照组23例和36例(P=0.041)。  结论  HBV-HCC根治性术后抗病毒治疗虽未能有效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但使患者在复发时获得更多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并减少肝衰竭发生,明显延长了术后生存时间,尤其对于早、中期患者。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黄旭, 杜铭, 陈焕文
2013, 40(19): 1189-119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363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总结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73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手术方法和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包括胸腔镜下游离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消化道重建等重要步骤。  结果  73例患者术中均顺利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全组手术时间180~410 min,平均时间273 min,其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平均时间27 min。术中出血量50~450 mL,平均出血量120 mL。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胃肠功能不适5例,均顺利出院。  结论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外科手术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瘤中的诊治作用
王彬, 王波, 初向阳, 张连斌
2013, 40(19): 1192-119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40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4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随访资料。  结果  1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男8例,女5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5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部不适6例,咳嗽2例,发热2例,胸痛1例,还有2例无明显不适症状;有1例合并有干燥综合征。胸部CT表现为3例有肺实变影伴有支气管充气征,3例有斑片影,4例中出现团块影,还有3例可见磨玻璃结节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均有病变,另有4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胸腔积液。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辅以化疗,4例患者单纯行化疗,方案主要为CHOP方案或R-CHOP方案,3例患者仅行对症支持治疗。13例中1例失访,随访时间1~11年。1例于确诊4年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于11年后死亡,1例因化疗不良反应于确诊后2年内死亡,余10例至今仍生存,且无疾病进展。  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对于那些病变局限,尤其是常规方法无法取得病理的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既能明确诊断,又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该病的诊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病预后较好。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刘宁波, 王平
2013, 40(19): 1196-119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430
摘要:
常规分割放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疗效有限,大分割放疗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有相当部分肿瘤细胞具有放射线抗拒,其分子机制未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放疗抗拒有关,但与大分割放疗抗拒关系尚未明确。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有望增加NSCLC肿瘤细胞对大分割放疗的敏感性,并可能达到逆转放疗抗拒的效果;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诸多基因中,有望从临床样本中筛选获得预测NSCLC大分割放疗疗效的分子标记。
前列腺癌干细胞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郝玉美, 刘谦, 宋娜玲
2013, 40(19): 1199-120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569
摘要: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该方法易使其发展成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且暂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前列腺癌干细胞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前列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可能是根治前列腺癌的有效途径。靶向前列腺癌干细胞治疗需首先明确前列腺癌干细胞标志物,尤其是其特异标志物,才能更好地开展前列腺癌根治方案的研究。目前前列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CD44和CD133,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开始受到质疑,且发现了更多新的标志物,本文主要对前列腺癌干细胞领域研究较广和较新发现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综述。
新型抗Her-2药物T-DM1
岳健, 徐兵河
2013, 40(19): 1203-12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395
摘要:
T-DM1是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具有曲妥珠单抗类似的生物活性,可特异性的将强效抗微管药物DM1释放至Her-2过表达的肿瘤细胞内。T-DM1单药疗效优于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有望成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标准二线治疗药物。比较T-DM1与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试验正在进行中。该药是继曲妥珠单抗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抗Her-2药物。美国FDA正式批准T-DM1作为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药物。
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耐药机制进展研究
刘俊, 王长利
2013, 40(19): 1207-120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889
摘要: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肺癌已广泛引起关注。但部分患者在服用EGFR-TKI初期即出现原发耐药,有些患者在服用EGFR-TKI一段时间后产生继发性耐药,本文综述EGFR-TKl分子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探讨EGFR-TKl分子耐药机制重要的临床意义。
会议报道
中国抗癌协会“首届全国淋巴增生性疾病病理
张文燕, 赵莎, 刘卫平
2013, 40(19): 1210-12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7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