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42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导读
郝希山
2015, 42(4): 197-19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0184
摘要: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
李 雁①, 周云峰①, 梁 寒②等
2015, 42(4): 198-2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50013
摘要:
BMP4 通过诱导EMT 促进肝癌迁移侵袭*
李 霄①②, 孙保存①②③, 邵 兵①, 赵秀兰①②, 张艳辉③, 古 强①②, 刘铁菊①②
2015, 42(4): 207-21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38
摘要:
目的:检测BMP 4 在肝癌中的表达并探讨BMP 4 在诱导肝癌EMT 中的作用,进而研究其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BMP 4 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将BMP 4 表达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系HepG2 中,诱导BMP 4 外源性过表达。观察BMP 4 转染前、后HepG2 的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HepG2 中BMP 4、EMT 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表达变化情况;划痕和侵袭实验检测BMP 4 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BMP 4 与患者的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BMP 4 过表达后HepG2 呈现典型的EMT 形态学改变,E-cadherin 表达下调、Vimentin 表达上调、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强。结论:BMP 4 与肝癌临床病理资料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诱导EMT 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23例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艾克拜尔·尤努斯, 陈江涛, 田 征, 王 翀, 宋兴华
2015, 42(4): 212-2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742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的原因并探讨避免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的策略。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骨病骨肿瘤科收治的105 例软组织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65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2岁;接受计划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患者82例(计划手术组),曾于外院接受非计划切除术的软组织肉瘤患者23例(非计划手术组)。 计划手术组患者行广泛切除及根治切除术,非计划手术组患者行扩大切除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灶位置及大小、手术边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结果:非计划手术组达到广泛切除边界的比例明显低于计划手术组(P<0.05)。 非计划手术组患者3 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计划手术组(P=0.001)。 非计划手术组平均随访18个月(3~36个月),12例死亡(52.2%),其中9 例(39.1%)死于肿瘤转移,3 例死于其他疾病;计划手术组平均随访23个月(5~36个月),15例(18.3%)死亡,其中12例(14.6%)死于肿瘤转移,3 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与计划手术相比,软组织肉瘤非计划切除常导致手术范围不足、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可能增高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临床医生应尽量避免非计划切除手术的发生。
256 例局部晚期口腔癌的生存分析*
钟来平, 孙 坚, 郭 伟, 涂文勇, 竺涵光, 季 彤, 胡永杰, 李 军, 叶为民, 徐立群, 何 悦, 杨雯君, 王延安, 任国欣, 殷秋明, 蔡以理, 杨 溪, 张陈平, 张志愿
2015, 42(4): 217-22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30
摘要:
目的:根据前瞻性临床试验随访数据,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原因。方法:将2008年3 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56 例晚期口腔鳞癌临床Ⅲ、ⅣA 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术前诱导化疗和非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及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再定期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方法和Log-rank 检验。结果:256 例患者中,术前诱导化疗组和手术组各128 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5 年总体生存率为61.7%,5 年无病生存率为53.9%,术前诱导化疗组与手术组之间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功能性修复重建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诱导化疗不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疗效好的患者可以显著生存获益。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崔冉亮, 李悦国, 张鹏宇, 张 鹏
2015, 42(4): 222-22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0757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 73,GP73)联合甲胎蛋白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6 月至9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60 例血清,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单纯肝硬化患者30例,其他消化系统肿瘤患者44例,健康者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血清GP73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水平。结果: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达到73.9% ,与本研究中AFP 敏感性(56.5%)相比,前者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GP73和AFP 联合检测敏感性有显著提高,可以达到86.9% ,与单独一种相比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GP73有可能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之一,而GP73和AFP 的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恶性淋巴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学指标检测
傅爱林①, 沈 刚①, 汪小葛②, 沈文香①
2015, 42(4): 226-23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623
摘要: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ML合并VTE 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4 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5例ML合并VTE 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血栓相关血液学指标。结果:ML合并VTE 患者男女比例为2.6 1:1,主要集中于较晚期的患者,81.54% 病例为ⅢB~Ⅳ期。66.15%(43例)在ML确诊后发现。55例(84.62%)并发深静肿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 ),7 例(10.77%)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仅3 例(4.62%)同时并发DVT和PE。上肢和颈部静脉为DVT 的最常见发生部位,占67.27%(37例)。 ML合并DVT 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胀痛和皮温升高,而PE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55例DVT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9.09%(27例),而PE患者仅为14.29%(1例)。 与单独ML患者相比,ML合并VTE 患者血小板聚集、D-dimer、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升高,而APTT、血沉、变形指数和血平均流速明显降低。结论:ML合并VTE 多为DVT ,好发于男性,且集中于晚期患者,上肢和颈部静脉为好发部位,患者血液学指标向“易栓状态”变化。
调强放疗结合诱导化疗或同期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比较
丘文泽①, 黄培钰①, 施君理②, 夏海群①, 赵 充①, 曹卡加①
2015, 42(4): 231-2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664
摘要: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和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 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鼻咽癌240 例,其中采用顺铂+ 5-FU 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诱导组)117 例,采用顺铂、调强放疗同期放化疗加顺铂+ 5-FU 辅助化疗(同期组)123 例。应用Kaplan-Meier 和Log-rank 法计算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诱导组和同期组的5 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转移生存率、无鼻咽复发生存率和无颈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8.0% 和78.7% 、68.9% 和67.5% 、79.0% 和77.0% 、91.6% 和91.0% 、95.3% 和93.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期组Ⅲ、Ⅳ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诱导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 分期和年龄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的预后独立因素。结论: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达到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水平,远处转移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保乳治疗对年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冯新熠, 陆 苏, 刘 晓, 刘 红
2015, 42(4): 236-2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621
摘要: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对年龄在35岁以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型分析2000年1 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126 例行保乳手术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将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两组,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在接受保乳治疗的年轻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早(P=0.029)、复发转移时间早(P=0.041)、组织学分级高(P=0.020)。 三阴组和非三阴组5 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3% vs . 4.4%(P=0.048),5 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4.3% vs . 12.1%(P=0.731),总生存率分别为91.4% vs . 95.6%(P=0.349)。 Cox 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级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 10.686,P=0.019),三阴性并不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 3.469,P=0.064)。 肿瘤分期是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 3.503,P=0.001),组织学分级较高的患者死亡风险亦增高(HR= 5.472,P=0.020)。 结论:保乳术后三阴性乳腺癌年轻患者复发转移时间早,局部复发率较高,而其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三阴性乳腺癌年轻患者仍可接受保乳治疗。
肿瘤间质比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晚期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
张 溪①, 胡柏来①, 吕 震②, 马广贞③, 陈丽荣①
2015, 42(4): 241-2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129
摘要: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肿瘤间质比(tumor-stromaratio ,TSR )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2007年1 月至2009年12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Ⅱ、Ⅲ期结直肠癌218 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HE染色评估肿瘤组织中间质成分所占比例及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分析不同分组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218 例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低TSR 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高间质组(P<0.05)。TSR 与各项临床特征及病理指标,如性别、年龄等无关(P>0.05)。TSR 及TIL 均为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高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在低间质组中高淋巴细胞浸润组的患者总体生存率高于低淋巴细胞浸润组患者(P<0.05)。 结论:肿瘤间质比及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结直肠癌预后均相关,在常规病理诊断中通过对这两项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作为辅助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预测、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胆囊肉瘤样癌6 例及文献复习
秦燕子, 欧玉荣, 马 莉, 张 琼, 武世伍, 吴礼高, 陶仪声
2015, 42(4): 247-2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106
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 例胆囊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胆囊肉瘤样癌组织病理学上以梭形细胞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上皮标记及间叶标记阳性。结论:胆囊肉瘤样癌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明确诊断。目前治疗手段以根治性切除为主,但是由于该恶性肿瘤发生率较低,仍需搜集相关病例并长期随访跟踪,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或生存质量。
ALK 与儿童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魏婵娟, 赵 强
2015, 42(4): 251-2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164
摘要:
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高危患儿预后差,且手术及放化疗等主要治疗手段的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靶向治疗以其可靠的疗效和轻微的毒副反应成为目前最受关注和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 )是一种受体型酪氨酸激酶,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异常与多种儿童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LK 的异常形式主要包括基因融合、基因突变、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增加。随着ALK 抑制剂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针对ALK 异常的靶向治疗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主要针对ALK 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的异常以及与其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靶向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在晚期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罗小美①, 陈继冰②, 牛立志②
2015, 42(4): 255-25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968
摘要: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具侵袭性、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Ⅰ、Ⅱ期黑色素瘤采取手术切除可完全治愈,Ⅲ、Ⅳ期黑色素瘤应用传统的手术、放化疗方案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对Ⅲ、Ⅳ期黑色素瘤治疗方案的探索,靶向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靶向免疫药物可抑制负性调节因子,增强全身抗肿瘤免疫效应。放疗在杀死局部肿瘤的同时,也可增强全身免疫应答。近期研究发现,靶向免疫联合放射治疗可增强对肿瘤局部和远处的控制作用,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两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方案。本文对上述研究领域内的进展进行综述。
小脑脂肪神经细胞瘤1 例
杨晓宇①, 顾卫宏②, 梁 爽③, 刘晓亮①, 李文忠①, 黄海燕①, 陈大伟①
2015, 42(4): 259-25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1844
摘要:
以长期发热为首发症状的炎症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1 例
周晓菊①②, 杨文杰①
2015, 42(4): 260-26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42065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