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45卷  第22期

临床研究与应用
喉鳞状细胞癌中SIAH2表达的预后价值
刘玉东, 甄娟, 韩晓丽
2018, 45(22): 1129-113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961
摘要:
  目的  观察E3泛素连接酶SIAH2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预后价值。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9例喉组织标本SIAH2的定性表达,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喉新鲜组织中SIAH2的定量表达, 结合患者5年随访资料, 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法分析SIAH2的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SIAH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7.19%, 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53.13%)和癌旁正常喉组织(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 P<0.001)。SIAH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在正常喉组织(1.25±0.04)、不典型增生(1.38±0.05)及喉鳞状细胞癌组织(1.44±0.07)中SIAH2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F=61.811, P<0.001);SIAH2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18%和58.33%(χ2=5.720, P= 0.017), SIAH2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60个月(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表达SIAH2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SIAH2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参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过表达SIAH2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 提示SIAH2作为一个潜在的靶基因可能对喉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有帮助。
不同危险分级中央型肝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田斐, 王捷夫, 战阳, 刘嘉, 吴健雄, 孔大陆
2018, 45(22): 1133-114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059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不同危险分级中央型肝细胞癌(centrally loc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CC)患者术后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肝中叶切除术的cHCC患者资料。根据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长短分为高危(DFS≤1年)、中危(1<年DFS≤3年)和低危(DFS>3年)三个组。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征, 采用Log-rank及Cox法分别对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  结果  本项研究共纳入173例患者, 其中高危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为13.5个月, 中危组为24.0个月, 低危组为45.5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被膜受侵(P=0.022)、肿瘤毗邻大血管(< 1 cm)(P<0.001)、肿瘤直径>50 mm (P=0.012)、脉管瘤栓(P<0.001)、肿瘤侵袭性生长(P<0.001)和术前TACE (P=0.028)是影响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男性(P=0.013)、AFP>200 ng/mL (P=0.005)、肿瘤直径>50 mm (P=0.013)、肿瘤毗邻大血管(P<0.001)、高Edmondson-Steiner分化级别(P=0.003)、术前TACE (P=0.010)和肿瘤侵袭性生长(P=0.001)是影响术后OS的主要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毗邻大血管和肿瘤侵袭性生长是复发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40.5%的高危组患者同时具有这两种危险因素, 中危组为13.4%, 低危组为3.1%(P=0.001)。将以上9个预后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 建立一个预测术后患者是否属于高危组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 预测准确率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当9个预后因素全部加入时, 预测百分比为82.1%。  结论  高危组患者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明显多于中危组和低危组, 包含这些危险因素的Logistic预测模型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生存期及风险层级预测。针对属于高危组几率较高的cHCC患者, 术后推荐更加积极的随访复查与辅助治疗。
术前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汪佳慧, 高力, 寿金朵, 蒋贤锋, 张慕蕊, 周卫萍
2018, 45(22): 1142-11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969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washout fluid thyroglobulin in 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Tg)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31例经病理证实为PTC且术前进行可疑淋巴结FNA及FNA-Tg测定的患者资料, 以细针穿刺、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 绘制ROC曲线计算FNA-Tg最佳诊断阈值, 比较各检测方法(FNA、FNA-Tg和FNA+FNA-Tg)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分析淋巴结解剖学分区、相关实验室指标对FNA-Tg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FNA-Tg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295 ng/mL。两者联合法诊断效能最佳, 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达96.4%和99.2%。FNA-Tg在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准确性较好,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serum Tg, sTg)是FNA-Tg>1.295 ng/mL的独立预测因子, OR值为1.018。  结论  :FNA-Tg是术前诊断PTC淋巴结转移, 尤其是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方法。1.295 ng/mL可以成为最佳诊断阈值的参考值之一, 但sTg较高时, FNA-Tg的解读需要谨慎。
18F-FDG PET/CT显像在肝单发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陈佩和, 陈薇, 李小凤, 徐文贵
2018, 45(22): 1147-11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689
摘要:
  目的  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对肝单发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77例肝单发占位病变患者PET/CT检查资料。在PACS上测量病灶CT值及长、短径。所有图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 应用PETVCAR软件测量病灶及肝脏正常组织的标准化摄取(stan- 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 并计算肝脏病灶(T)与正常肝组织(N)的T/N比值。分析比较各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肝单发占位的诊断价值。两连续性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肝原发恶性肿瘤的长、短径均>肝转移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T显像诊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及肝转移瘤的阳性率分别为67.6%、95.2%、98.7%。HCC PET显像的各个代谢指标均小于其他类型肝癌及肝转移瘤,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UV诊断ICC及转移瘤的ROC曲线下面积>0.5, 但不同SUV对ICC和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 SUVmax与病灶大小相关(r=0.535, P< 0.001)。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ICC及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 且对两者的诊断效能优于HCC。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左右半结肠癌研究进展
阎伟, 刘洋, 魏云巍
2018, 45(22): 1155-115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133
摘要: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肿瘤原发部位的不同, 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生存预后、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肠道菌群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结直肠癌原发部位的不同, 阐述了相关分子生物学、肠道菌群以及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导致了临床治疗反应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临床预后的差异, 通过总结其中的规律, 可以提高临床对结直肠癌中不同原发部位肿瘤的一系列不同特征的深刻认识, 为提高及完善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
综述
神经淋巴瘤病的研究进展
范枝俏, 樊文静, 潘耀柱, 白海
2018, 45(22): 1160-116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085
摘要:
神经淋巴瘤病(neurolymphomatosis, NL)是一种原发或继发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和白血病的恶性疾病, 主要由淋巴瘤细胞直接浸润周围神经引起, 发病率较低。根据浸润神经不同, 其临床表现多样, 多以受累神经丛/根支配肌肉的肌力减退为主要表现, 常被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等多发性神经病变, 结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或类固醇治疗后症状短暂改善, 但疾病仍快速进展, 从而引起临床上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等5个方面对NL近年来的临床报告和研究进行综述, 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外泌体对胃癌转移的作用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宋健, 杨松林, 李琳, 侯宗柳, 谭晶
2018, 45(22): 1164-11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953
摘要:
摘要胃癌是对各种治疗策略均具有一定抵抗性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近些年居高不下。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尽管术后辅以放化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等手段, 但其预后及5年生存率仍较低。目前尚缺乏高效的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 使得多数患者在晚期症状严重时才得以发现。外泌体内包含DNA、R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大分子物质, 其参与肿瘤发展的过程, 并且影响肿瘤的增殖及转移, 尤其是其中丰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的进展程度, 这也给早期胃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可以将其作为非侵入性的诊断标志物。本文就外泌体在胃癌转移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透明细胞肉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
陈士奇, 王春萌
2018, 45(22): 1169-11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874
摘要: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CCS)是一种罕见但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 多发于青少年和中年人群中肢体的肌腱和腱膜组织。目前CCS治疗多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CCS对传统化疗和放疗具有高度抵抗性, 因此化疗和放疗疗效较为有限。随着近年在CCS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靶向治疗在CCS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也有个案报道。基于其放化疗不敏感和易复发转移的特性, 对于特定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CS发病率低, 尚未有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本文就CCS的临床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为CCS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艾乐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兰敏, 赵倩, 晏军
2018, 45(22): 1173-117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010
摘要:
克唑替尼作为第一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LKTKIs), 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其和所有的TKI一样, 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耐药的问题。于是第二代ALK-TKIs (艾乐替尼、色瑞替尼、布加替尼等)应运而生, 本文就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艾乐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与分析
双侧肾母细胞瘤伴WAGR综合征1例
聂红艳, 曹嫣娜, 赵强
2018, 45(22): 1178-11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291
摘要:
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术后肾性脑病1例
杨庆亚, 陈军, 刘铭, 孙辉, 宋敏, 王振宇, 焦方东, 尹心宝
2018, 45(22): 1179-11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22.08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