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47卷  第11期

指南与共识
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化疗临床路径
PaulH.Sugarbaker, 杨智冉, 李雁
2020, 47(11): 541-55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636
摘要:
腹膜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来源较广泛,开展规范化治疗对腹膜癌患者至关重要。腹膜表面肿瘤协作组国际联盟(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PSOGI)制订了腹膜癌临床指南,本文为国际腹膜癌治疗指南中文版,该指南共分四部分:术前评估、腹膜癌手术、腹膜癌化疗及临床路径。其中,术前评估主要包括术前CT检查、预后评估模型、诊断性腹腔镜探查、腹膜癌指数及细胞减灭程度评分;腹膜癌治疗原则是以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和围手术期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但完全CRS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腹膜癌化疗主要包括围手术期化疗及区域性化疗。最后,本指南概述了腹膜癌的临床路径。经PSOGI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许可,发表该指南中文版。
专家论坛
慢性肝病伴发趋化因子异变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研究进展
赵磊
2020, 47(11): 552-5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135
摘要: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世界第一结直肠癌大国。肝脏局部微环境通过趋化因子-受体轴,募集特定亚群髓系细胞,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病灶进展。中国大部分CRC患者同时伴发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等非肿瘤性慢性肝脏疾病,上述慢性肝病中也伴随有趋化因子表达的异常改变,其中有部分已被发现与肿瘤转移相关。本文对CRC、CHB、NAFLD及ALD近年来在中国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进行简要回顾,对上述不同类型慢性肝病中所伴发的趋化因子的异常改变进行简要总结。对照已报道与CRLM相关的趋化因子种类及其机制,对不同慢性肝病可能通过类似的趋化因子-髓系细胞途径促进CRLM的发生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临床研究与应用
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王旭红, 彭琛, 李乐, 秦彦超
2020, 47(11): 557-5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358
摘要: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突变和BRAF V600E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728例PTC患者肿瘤组织提取DNA,检测其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情况,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728例患者中BRAF V600E突变型308例(42.3%)。TERT C228T突变型78例(10.7%),TERT C250T突变型4例(0.5%)。TERT启动子突变与患者发病年龄(P=0.034)、腺外侵犯(P=0.026)、肿瘤直径(P=0.02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12)、远处转移(P=0.001)、TNM分期(P < 0.001)、病理亚型(P=0.003)以及肿瘤复发(P=0.002)显著相关。BRAF V600E突变与PTC患者的腺外侵犯(P=0.001)、肿瘤直径(P < 0.001)、桥本甲状腺炎(P < 0.001)、远处转移(P=0.010)、TNM分期(P=0.009)和肿瘤复发(P=0.001)显著相关。同时伴有BRAF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发病年龄(P=0.024)、腺外侵犯(P=0.022)、合并桥本甲状腺炎(P=0.0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18)及更高临床分期(P=0.002)显著相关。  结论  V600E和TERT启动子突变与高侵袭性的临床病理因素相关,BRAF V600E和TERT存在协同作用,对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超声造影诊断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临床价值
毛枫, 袁海霞, 范培丽, 曹佳颖, 王文平
2020, 47(11): 563-5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1.197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包膜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间临床表现或其他影像学诊断怀疑为肝包膜下肝癌的51例患者,分析其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的表现,并总结其特征。  结果  51例患者,共53个病灶,经手术、介入、临床表现或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病灶均位于肝脏包膜下,45个病灶紧贴肝包膜,8个病灶位于肝包膜下10 mm以内。肝包膜下病灶以等回声和稍高或稍低回声为主,占90.6%(48/53),肿块边界不清和欠清者占94.3%(50/53)。超声造影显示53个病灶中48个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同步增强5个。门脉期38个病灶减退呈低回声,占71.7%(38/53);15个病灶呈等回声,占28.3%(15/53);延迟期50个病灶减退呈低回声,3个病灶仍呈等回声改变。53个病灶中,超声造影检查符合"快进快出"类型38个,占71.7%(38/53);"快进慢出"类型12个,占22.6%(12/53);"快进不出"类型3个,占5.7%。常规超声检出15个病灶,检出率为28.3%(15/53),超声造影检出53个病灶,检出率为100%(53/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包膜下小肝癌具有很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研究
范琳峰, 刘志坚, 曾翔辉, 赖剑, 赵书锋, 曾祥福
2020, 47(11): 567-57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33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进行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增加戳卡孔数量,手术平均时间107(95~124)min,平均出血33(10~80)mL,2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考虑术后吸收热可能,术后第3天自行退热,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1~3天胃肠道功能恢复,3~5天拔出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约9.3(7~11)天。术后病理再次证实为结直肠腺癌,淋巴结检出平均数目为13.6(11~16)枚,均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腹壁戳孔切口种植转移。  结论  经脐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容效果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NTRK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刘芳芳, 赵雪琪, 王金林, 张琳丽, 黄柳, 刘青旭, 蒋继宗, 陈元, 褚倩
2020, 47(11): 571-57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420
摘要:
  目的  探讨NTRK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部肿瘤科且NGS检测伴有NTRK突变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  结果  研究共纳入28例患者,27例为Ⅳ期,基因检测结果均为NTRK点突变或拷贝数扩增;1例为ⅢC期,基因检测结果为AEN-NTRK3(A1:N18)融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一线治疗的NTRK突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与肿瘤组织病理类型相关(腺癌vs.鳞癌:9.4个月vs.2.5个月,P < 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NTRK突变位点、突变类型、是否合并经典突变无关(均P>0.05)。一线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NTRK1突变合并EGFR突变患者PFS明显长于NTRK3突变合并EGFR突变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2.4个月和3.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接受一线治疗的NTRK突变肺腺癌患者PFS较鳞癌患者长。EGFR突变合并NTRK3突变肺癌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预后较差,合并NTRK3突变可能是EGFR突变肺癌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液体活检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现状
杨佳妮, 方琳, 张艳桥
2020, 47(11): 576-5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142
摘要: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且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肿瘤。由于GEP-NENs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学行为缺乏特异性,因此早期误诊率和漏诊率极高。同时,原发部位和分级不同的GEP-NENs分子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因此该类肿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于影像学和组织活检等传统方法。这导致只能获得取样位置的基因信息,而不能反映肿瘤的整体情况。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高度发展,循环生物标志物和液体活检技术弥补了组织活检所带来的局限性,为提高GEP-NENs的诊断率和实现精准治疗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将总结并比较液体活检在GEP-NENs中的应用现状。
肿瘤免疫治疗及其相关标记物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张博, 吴建春, 骆莹滨, 李雁
2020, 47(11): 581-58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306
摘要:
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新的治疗手段,改变了肿瘤的治疗模式,逐步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但是免疫治疗应答率有限,寻找精准的肿瘤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作为靶标或检测及评价指标有助于摆脱此困境,探索更加有效的免疫治疗模式可以使患者获益更多,同时应注意预防及应对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曙光。
综述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丹妮, 张巍, 牛昀
2020, 47(11): 586-5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467
摘要:
氟维司群(fulvestrant)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能特异性结合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抑制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并促进ER蛋白的快速降解。随着氟维司群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耐药现象逐步突显。探索氟维司群的耐药机制、靶向机制中的核心分子是突破治疗瓶颈、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将就氟维司群的耐药机制及其联合用药等新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进展
杨桥, 李禄生
2020, 47(11): 590-59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20.11.483
摘要: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ICGCTs)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胚胎性肿瘤,具有多种组织学类型。大多数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早期治疗可治愈,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R)可达90%,其他恶性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on-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s,NGGCTs)的5年OSR低于70%。近年,随着外科学、影像学、核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IGGCTs的总体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囿于病理基因等方面研究进展缓慢,治疗方案并不统一,缺乏规范化和明确的临床路径和诊治指南。本文就ICGCTs的治疗经验和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