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45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临床研究与应用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马明福, 余丽, 马志萍, 张巍, 崔文丽
2018, 45(8): 379-3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060
摘要:
  目的  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  结论  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凝血因子Ⅲ在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董蕙, 王存德, 龚泉, 李雪芹, 张利娟, 周春艳
2018, 45(8): 385-3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244
摘要:
  目的  研究凝血因子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高凝状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和生化检测证实为NSCLC高凝状态患者74例,NSCLC无高凝状态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凝血因子Ⅲ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化疗前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Ⅲ为(560.32~200.34)ng/L,显著高于无高凝状态患者(463.29~159.22)ng/L的表达水平(P=0.008),且显著高于化疗后凝血因子Ⅲ(471.39±160.31)ng/L的血清表达水平(P & #60;0.001);凝血因子Ⅲ在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26)、远端转移(P=0.025)和TNM分期(P= 0.007)有关,且与凝血酶原时间(PT)(r=-0.638,P=0.032)、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r=-0.702,P=0.028)呈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r=0.715,P=0.008)、血小板(PLT)(r=0.597,P=0.007)呈正相关;凝血因子Ⅲ高表达水平的NSCLC高凝状态患者1~3年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 & #60;0.05)。  结论  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Ⅲ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对患者生存期具有预测的指导意义。
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腋窝降阶梯手术的研究
毕钊, 丛斌斌, 刘静静, 陈鹏, 刘雁冰, 邱鹏飞, 邱恒, 徐乘骏, 王永胜
2018, 45(8): 390-39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091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NAC)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最佳时机,评估临床淋巴结阳性患者行NAC后腋窝降阶梯手术可能获益人群。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206例行NA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axillary nod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apCR)的关系。  结果  206例行NAC患者中183例为临床淋巴结阳性,apCR为33.3%(61/183)。Luminal型HER-2阴性患者apCR为19.8%(17/86),与HER-2阳性行靶向治疗患者apCR的62.1%(18/29)、HER-2阳性未行靶向治疗的34.5%(10/29)及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41.0%(16/39)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3例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行NAC后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26.1%(6/23),Luminal型HER-2阴性、TNBC和HER-2阳性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6.4%(4/11)、25.0%(1/4)和12.5%(1/8)。  结论  分子分型与行NAC后的apCR相关。对临床淋巴结阴性的Luminal型HER-2阴性患者,NAC前行SLNB可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临床淋巴结阴性的TNBC和HER-2阳性患者,建议NAC后行SLNB。临床淋巴结阳性且行NAC降期转阴的TNBC和HER-2阳性患者,从NAC后的腋窝降阶梯手术中可能获益更多。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40例晚期肺鳞癌的观察
林建光, 许天文, 傅德强, 赵爱月, 戴毅君, 赖金枝, 戴炀斌
2018, 45(8): 394-39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934
摘要: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  方法  前瞻性设计收集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组40例老年晚期肺鳞癌患者,给予注射用NAB-P方案一线化疗,具体化疗方案为:NAB-P 260 mg/m2,静滴d1,3周为1个疗程,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结果  4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获得随访,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3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13例,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12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5%,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0.0%;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6.3个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2.6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血液毒性方面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较为常见,非血液毒性主要为乏力、便秘、恶心、呕吐、肌肉酸痛、脱发,大部分患者均能耐受上述不良反应;肿瘤分期、体力状况评分(ECOG)、有效率和PFS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而年龄与患者的预后无关(P>0.05)。  结论  NAB-P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肺鳞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部肿瘤微创手术术中及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赵洪伟, 何欣, 成忠平, 王凯元, 周鹏
2018, 45(8): 398-4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232
摘要: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对微创腹部肿瘤手术镇痛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腹部肿瘤微创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TAP阻滞组(G+T组)。G+T组在麻醉诱导后行双侧TAP阻滞。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切皮前、后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定向力恢复即刻、术后2、6、12、24 h患者的疼痛程度。当VAS评分>4时,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给药,记录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与G组相比,G+T组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降低(P < 0.05)。G组中,和切皮前基础值相比,切皮后5min及手术开始后30min的MAP和HR均明显增高(P < 0.05);而G+T组,术中MAP和HR均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同时,G+T组在切皮后5 min和手术开始后30 min的MAP和HR均低于G组(P < 0.05)。与G组相比,术后2、6、12 h,G+T组VAS评分显著性降低(P < 0.05)。  结论  全麻联合TAP阻滞能降低微创腹部肿瘤手术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WHOⅡ级脑胶质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彭世义, 李艳萍, 陈志萍, 涂子为, 邬蒙, 李国庆
2018, 45(8): 402-40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374
摘要:
  目的  探讨WHOⅡ级脑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1997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46例经病理诊断为WHOⅡ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星形细胞瘤96例,少枝胶质细胞瘤30例,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20例;手术全切90例,部分切除56例。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8个月;5、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75.7%、57.4%和60.0%、37.8%;单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程度、残留大小、性别、年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SVZ)受侵、瘤周水肿、病灶大小、是否单发为OS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切除程度、残留大小、性别、SVZ受侵、是否单发为PFS的影响因素(均P < 0.05),手术全切患者术后放疗延长了PFS(P=0.038);与星形细胞瘤相比,少枝胶质细胞瘤在OS及PFS上均有优势(P=0.040,P=0.049)。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程度、瘤周水肿、SVZ受侵为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切除程度、病灶是否单发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全组共有60例复发,其中单纯瘤床复发53例,远隔部位复发7例(3例同时伴瘤床复发)。  结论  手术切除程度、瘤周水肿、SVZ受侵为影响WHOⅡ级脑胶质瘤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全切患者术后放疗能改善PFS;瘤床复发是主要复发模式。
中国10家肿瘤专科医院2013年至2016年应用镇痛治疗药物使用趋势分析
范晓凡, 滕雪, 刘爽, 董梅
2018, 45(8): 408-4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423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至2016年肿瘤专科医院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以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及NCCN指南为依据,分析中国肿瘤患者镇痛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3~2016年中国10家肿瘤专科医院肿瘤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的数据,对药品剂型、金额、用药频度(the defined daily doses,DDDs)、日均费用(the defined daily cost,DDC)及药品排序比(the drug sequence ratio,B/A)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2013~2016年间中国使用镇痛治疗药物的患者占全部肿瘤患者数的12.6%,镇痛药物金额占全部肿瘤患者用药总金额的1.5%。镇痛治疗药物的使用以阿片类药物为主,占镇痛治疗药物金额的90.9%,其他类型镇痛治疗药物如抗惊厥类药物用量有所增加。患者镇痛治疗药物以口服、注射剂和外用给药途径为主,各品种镇痛治疗药物的DDDs排名基本稳定,芬太尼贴剂、艾司唑仑、羟考酮口服剂型、吗啡口服剂型和吲哚美辛栓剂DDDs值位居前列。大部分镇痛治疗药物的DDC值变化不大,反映其价格基本稳定,13种镇痛治疗药物的DDC值位于10~100。各类镇痛治疗药物的B/A值大部分接近1,其中位于0.5~1.5的共17种,占总药物种类的58.6%,表明用药同步性较好。  结论  镇痛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日趋增长,中国癌痛治疗基本遵从WHO推行的三阶梯用药原则,但也存在个别药品日均费用较高、同步性较差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癌痛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
综述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对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与预后的意义
吴东维, 吴凌, 夏冰, 张翼鷟
2018, 45(8): 413-41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419
摘要:
肿瘤免疫反应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在血液系统肿瘤形成时即自发产生。然而,在临床明确诊断肿瘤之前,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效应细胞因子的存在已经引发多种免疫抑制途径,这些途径相互协同并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功能障碍,最终使血液系统肿瘤处于耐受状态。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为上述免疫抑制途径的重要成员之一,IDO通过代谢色氨酸,引起反馈性调节,从而限制炎症反应和引起T细胞获得性耐受,最终抑制肿瘤免疫反应。IDO免疫抑制的作用使得IDO抑制剂成为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免疫治疗方法,特别是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IDO及其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治疗作用和预后意义进行综述。
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红, 刘静, 关海霞
2018, 45(8): 418-42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742
摘要:
脂肪酸合成增加是肿瘤细胞的第三大代谢表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SREBP1)是脂质代谢,尤其是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重要核转录因子。SREBP1在多种肿瘤中有异常高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耐药性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SREBP1的结构、功能,在肿瘤细胞中SREBP1的表达、作用及相关通路进行综述。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药物治疗进展
吴爽, 韩宇
2018, 45(8): 422-4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144
摘要:
随着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发病率的增高,对GEP-NETs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2010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的最新分类方法,将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分为3级:G1、G2、G3级,其中G1、G2级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me tumor,NETs),G3级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s)。对于G1、G2级NETs现有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SSAs)、靶向治疗、干扰素、化疗,而对于G3级NECs一般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免疫因素可能是NENs的发病因素之一,现关于NENs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本文将对GEP-NETs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基因组时代下原发部位不明肿瘤诊治进展
寇芙蓉, 刘巍
2018, 45(8): 427-43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8.08.051
摘要:
原发部位不明肿瘤(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CUP)是指组织学确认的转移性恶性肿瘤,而原发部位经详细检查后未能发现,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10%。CUP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基因组时代下,分子表达谱及表观基因组学方法协助鉴定肿瘤原发部位,准确率高,然而这些方法尚未在临床广泛开展。因此,推动其更方便地用于临床实践至关重要。CUP为一组异质性疾病,传统经验性治疗有效率低,而识别出15%~20%预后良好的亚型及采用器官特异性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此外,基因组时代下,分子检测及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为CUP中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了机会。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对基因组时代下CUP诊治的挑战进行综述,期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CUP中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