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6卷  第9期

指南与解读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中国抗癌协会,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2019, 46(9): 429-43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572
摘要: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解读(精简版)
黄育北, 佟仲生, 陈可欣, 王瑛, 刘佩芳, 顾林, 刘俊田, 于津浦, 宋丰举, 赵文华, 史业辉, 李慧, 肖怀远, 郝希山
2019, 46(9): 432-4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581
摘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是提高乳腺癌早诊早治最佳途径。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与欧美国家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明显不同,制定适合中国女性特点的群体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势在必行。中国抗癌协会与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组织专家在分析总结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数据的基础上,参考欧美及东亚等国家的最新乳腺癌筛查指南或共识,分别从筛查起始年龄、筛查方法、筛查时间间隔3个方面,针对中国女性乳腺癌一般风险人群和高危风险人群制定以人群为基础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供乳腺癌筛查相关人士参考。
专家论坛
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唐雨豪, 王骏成, 朱应钦, 陈锦滨, 张耀军, 周仲国, 陈敏山, 徐立
2019, 46(9): 441-4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141
摘要: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原发肝癌的75%~85%,是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治疗目前被认为是较有前景的防治肝癌术后复发及病情进展的治疗手段。肝癌免疫治疗方案主要分为主动和被动免疫治疗,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治疗等。本文就近年肝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临床研究与应用
1 173例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调查
韩森, 刘卫平, 季新强, 方健, 刘江美, 殷鹏, 王黎君, 周脉耕, 朱军
2019, 46(9): 447-45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87
摘要:
  目的  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  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  结果  共筛选出1 173例患者,其中男性742例(63.3%),女性431例(36.7%)。中位年龄为56(8~92)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77例(6.6%),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1 095例(93.4%),病理分类不明确1例。总体人群生存期为0~2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直接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688例(58.7%),各类感染性疾病119例(10.1%),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96例(8.2%),第二原发肿瘤68例(5.8%),其他疾病202例(17.2%)。根本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936例(79.8%),第二原发肿瘤94例(8.0%),CVD 75例(6.4%),呼吸系统疾病32例(2.7%)和其他疾病36例(3.1%)。生存期超过5年的217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129例(59.4%),第二原发肿瘤38例(17.5%),CVD 35例(16.1%)和其他疾病15例(6.9%)。生存期超过10年的60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28例(46.7%),第二原发肿瘤17例(28.3%),CVD 7例(11.7%)和其他疾病8例(13.3%)。  结论  原发肿瘤仍是淋巴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原发肿瘤和CVD是除原发肿瘤以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且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二者所致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外周血sPD-L1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田浩, 康晓艳, 杨琳, 朱海波, 郭伟, 宋霞
2019, 46(9): 452-4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72
摘要:
  目的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相关机制使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表达上调,从而异常激活PD-L1信号通路,介导肿瘤免疫逃逸。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sPD-L1)是PD-L1的一种存在形式。有研究证实sPD-L1在肺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与疾病进展相关,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sPD-L1在SCLC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筛选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SCLC的初治患者94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sPD-L1的动态变化,并分析sPD-L1表达与TNM分期、远处转移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的相关性。  结果  SCLC组血浆sPD-L1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 < 0.05和P < 0.01)。疾病缓解期的SCLC患者化疗后血浆sPD-L1水平比化疗前显著降低(P < 0.01);疾病进展期患者化疗后血浆sPD-L1水平比化疗前显著升高(P < 0.01)。SCLC患者sPD-L1异常高表达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P < 0.05)。血浆sPD-L1表达与肿瘤标志物ProGRP呈正相关。  结论  SCLC患者外周血浆sPD-L1的表达较健康人增高,且与疗效密切相关。
数显角度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李雪峰, 何贵成, 李诚, 伍小平
2019, 46(9): 457-4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089
摘要:
  目的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小结节以及临近大血管的病灶具有难度。本研究旨在探讨数显角度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皮肺穿刺活检的35例患者。将患者分为A、B、C3组,A组与B组为病灶直径≤30 mm的肺结节,其中A组接受数显角度仪协助下的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B组则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C组为病灶直径 > 30 mm肺部肿块,在CT引导下徒手操作经皮肺穿刺活检。然后比较3组之间穿刺前的肿块大小、进针次数、进针距离及术后血气胸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A组肺结节最大直径为(18.4±2.1)mm,显著小于B组(28.3±2.0)mm及C组(43.3±3.6)mm(P=0.003与P=0.003)。A组部分患者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及病灶邻近大血管,且该组穿刺点至胸壁外侧距离也明显高于B组(P=0.039)。但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为100%,明显高于B、C组,同时该组术后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另外两组。  结论  经数显角度仪协助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一项安全、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特别在肺小结节病变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支气管内超声弹性成像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张丽, 王虹, 万毅新
2019, 46(9): 462-4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05
摘要:
  目的  用4种支气管内超声实时弹性成像(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real-time elastography,EBUS-RTE)评定方法对比分析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弹性成像图,探讨其在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检查的患者,同时行EBUS-RTE操作。分别使用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及蓝色区域面积比例法(blue color proportion,BCP)分析淋巴结的弹性成像图,最后以EBUS-TBNA的病理结果、微生物检测结果确定病变淋巴结的性质。为评价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最佳诊断临界值,同时比较4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  结果  共入组80例患者,152枚纵隔/肺门淋巴结,其中102枚恶性淋巴结,50枚良性淋巴结。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及BCP 4种评定方法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统计结果显示,BCP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最高为88.3%,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94.1%、85.4%和88.6%。BCP的最佳界定值为85.7%,BCP≥85.7%的65枚淋巴结均为恶性淋巴结。  结论  弹性图像类型、弹性评分、应变率比值及BCP 4种超声弹性成像评定方法对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BCP的诊断价值最高。
癌情报告
2015年江苏省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周金意, 韩仁强, 汪荃, 罗鹏飞, 武鸣
2019, 46(9): 467-4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75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江苏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方法  依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质控方法和评价标准,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江苏省42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全年肿瘤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和评价,将35个符合质控标准的肿瘤登记处资料汇总成库。按城乡、性别及年龄组分层,计算结直肠癌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和截缩发病(死亡)率(35~64岁);采用2000年中国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  结果  2015年江苏省35个肿瘤登记地区覆盖人口38 761 144人(城市15 168 594人,农村23 592 550人),新发结直肠癌病例11 051例,发病率为28.51/10万,中标率为15.43/10万,世标率为15.20/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81%,截缩发病率(35~64岁)为23.71/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3.87/10万,中标率为18.44/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5.06/10万,中标率为13.54/10万。2015年因结直肠癌死亡5 436例,死亡率为14.02/10万,中标率为6.92/10万,世标率为6.8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70%和截缩死亡率(35~64岁)为8.08/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6.57/10万,中标率为8.27/ 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2.39/10万,中标率为6.07/10万。  结论  2015年江苏省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差异,疾病负担呈逐年加重趋势,应加强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现状与争议
乔宇峰, 于振涛
2019, 46(9): 473-47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335
摘要:
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对于局部进展期患者,食管癌的治疗更多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但目前食管癌的最佳综合治疗策略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新辅助治疗在临床上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包括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时机的选择、新辅助治疗后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新辅助与辅助治疗的选择以及新辅助治疗敏感性检测等。本文就目前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和存在的争议做一综述。
综述
甲状旁腺术中快速识别技术的进展
王军轶, 高明
2019, 46(9): 479-48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03
摘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重要并发症,因此术中对甲状旁腺的有效保留显得尤为重要。术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有效保留甲状旁腺的前提,通常手术医生可以通过术中冰冻活检判别甲状旁腺,但该方法仍存在旁腺损伤、费用增高、需要相关技术设备支持、等待时间长等不足之处。为了更加便捷、快速、准确地术中识别甲状旁腺,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新技术尝试,本文就术中甲状旁腺快速原位识别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与分析
肺原发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边缘区淋巴瘤1例
高琨, 戴保秀, 杨帆, 邱明, 任俊羽
2019, 46(9): 484-4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09.20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