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43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食管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乔友林
2016, 43(12): 499-5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551
摘要:
多学科团队在食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霍小东①, 于振涛②
2016, 43(12): 502-5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507
摘要:
食管癌目前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外科手术转变为在规范化手术基础上合理应用围术期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模式。虽然在包括术前精确分期、手术径路、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围术期放、化疗方案在内的诸多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提供诊断与治疗方案的新模式,不仅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肿瘤治疗个体化和规范化原则,同时也能真正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傅剑华, 谭子辉
2016, 43(12): 507-5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144
摘要:
外科手术仍是治疗食管癌的最重要手段,近10年来国内推荐对胸段食管癌经右胸路径,并渐成共识;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安全可行,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完全可以与传统开胸手术媲美。应用综合治疗提高预后已见成效,术前放化疗和术前化疗成为当前主要手段。食管癌快速康复策略获得同行的高度关注与评价。食管癌外科趋向微创化、个体化、综合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
何炜, 樊青霞
2016, 43(12): 511-51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195
摘要: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之一,目前手术仍是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降低手术患者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其生存期,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法,已有多个临床研究对围手术期联合化、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对近年来针对围手术期治疗的主要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食管癌环境和遗传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精准预防*
王立东①, 宋昕①, 赵学科①, 吴敏杰①②, 周福有③
2016, 43(12): 515-5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028
摘要: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疾病,在流行病学特征、组织学发生和发病危险因素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很难借鉴西方食管癌研究成果,因此,攻克食管癌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挑战。本文围绕中国人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易感基因)及其与环境致癌因素的交互作用、食管鳞状上皮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理这两个问题,结合这些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阐述。
494 例食管腺鳞癌临床特征和治疗分析*
吴敏杰①②, 姬玲粉②, 宋昕②, 韩渭丽②③, 赵学科②, 张唐娟②, 范宗民②, 王苒②, 吕双①②, 陈培楠②, 卢帅②, 王立东②
2016, 43(12): 521-5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178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腺鳞癌(esophageal adenosquamous carcinoma,EAS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加深对EASC的认识。方法:494 例EASC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资料库,其中男性361 例,平均年龄(61.47± 8.32)岁;女性133 例,平均年龄(65.56± 8.06)岁。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寿命表法计算5 年生存率,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高低发区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本组资料同期EASC检出率为0.196%(494/ 251 707),男性EASC明显多于女性(男:女= 2.7 1 :1);男性和女性高发年龄段均为60~69岁(39.6% vs . 40.6%)。 男性患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R2=0.063),而女性呈上升趋势(R2= 0.004)。 此外,食管癌低发区EASC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发区(53.1% vs. 46.9% ,P < 0.001)。 参照食管癌TNM 分期标准,Ⅱ期与Ⅲ期患者居多,均占40.8%(173/ 424);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47.0%(206/ 438),淋巴结阳性转移枚数以1~2 个居多,阳性率为48.5%(100/ 206)。 此外,行术前活检病理467 例中,术前正确诊断率仅53.96%(252/ 467)。 治疗方式以单纯手术为主,占88.8%(419/ 472),单纯放疗化疗者仅占1.9%(9/ 472)。 不吸烟不饮酒男性患者5 年生存率比单纯吸烟男性者高(26.5% vs . 12.1%);Ⅰ期、Ⅱ期、Ⅲ+ Ⅳ期患者行单纯手术治疗后3 年生存率依次为64.7% 、50.9% 、48.5% ;而3 个TNM 分期患者手术+ 放化疗后3 年生存率依次为51.7% 、47.8% 、33.1% 。结论:EASC是食管恶性肿瘤中罕见的类型,术前活检病理诊断误诊率高,吸烟影响患者预后,EASC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较其他治疗方式好。
食管癌放疗技术及放疗方式研究进展
黄智昊①, 钟陆行②
2016, 43(12): 527-53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157
摘要: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经手术治疗后极易复发,预后不良,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在降低食管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放射治疗作为食管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二维放疗到如今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容积弧形调强放疗,其放疗技术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放疗靶区剂量不足、对器官造成危害的剂量过高等缺陷,提高了放疗精确度。目前临床在术前放疗、术后放疗以及放化疗结合等放疗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就食管癌放疗技术及放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探讨ⅢA-N 2 期NSCLC 原发瘤体与N2 淋巴结及外周血中EGFR基因突变的差异性
李喆①, 郭建峰①, 杨杨①, 刘延风①, 许瑞彬①, 戎铁华②, 张兰军②
2016, 43(12): 531-5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347
摘要:
目的:探讨ⅢA-N 2 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原发瘤体、N 2 淋巴结及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状况是否存在差异性,从基因层面为目前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方法:用突变富集—液相芯片法检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49例病理分期为ⅢA-N 2 期的NSCLC 原发瘤体、N 2 淋巴结及外周血中EGFR 基因19号及21号外显子突变状况,并对检测结果整理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有18例(36.7%)从原发瘤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11例(22.4%)从N 2淋巴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而从外周血中仅有2 例(4.1%)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其中9 例仅有原发瘤体中EGFR 基因突变,2 例仅有N 2 淋巴结中EGFR 基因突变;而外周血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的2 例,同时也在原发瘤体及N 2 淋巴结中检测出EGFR 基因突变。结论:在NSCLC 原发瘤体及转移淋巴结中EGFR 基因突变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ⅢA-N 2 期NSCLC 患者外周血中,EGFR 基因突变检出率较低。以上结果提示肿瘤在转移过程中从分子水平上可能已经发生改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今后EGFR-TKIs 治疗NSCLC 乃至于其他针对基因靶点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双重打击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刘娟①②, 徐钢②, 王晓卿②
2016, 43(12): 536-54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281
摘要:
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 )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多数DLBCL 患者可以被治愈,但仍有30% ~40% 的DLBCL 患者治疗后复发或难以治愈而死亡。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 lymphoma ,DHL )主要发生于DLBCL 及介于DLBCL 和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 ,BL)之间无法分类的B 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ma unclassifiable with features intermediate between DLBCL and Burkitt's lymphoma ,BCLU)为生存期短、预后差、易复发的一种独特类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虽然BCLU更容易发生DHL ,但DLBCL 是DHL 最常见的淋巴瘤,因此本文旨在对双重打击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ouble hit-DLBCL ,DH-DLBCL )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诊断、分子遗传学及其治疗和预后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的整合性分子病理分型研究进展*
李朝晖①, 郭志钢①, 李庆伟②
2016, 43(12): 541-54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340
摘要:
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包含WHOⅡ级和Ⅲ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可变性,目前的组织病理学无法准确地预测其预后。近年来,胶质瘤分子病理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发现一系列与胶质瘤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DH )突变、染色体1p/ 19q 共缺失、ATRX 基因突变、TERT启动子突变、MGMT 启动子甲基化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这些分子标志物对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进行整合性分子病理分型的研究相继开展,且这些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整合性分子病理分型能够更好地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本研究对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的整合性分子病理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涂艳, 彭枫
2016, 43(12): 545-54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6.12.304
摘要:
随着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发展,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 2)抑制剂阿帕替尼是一种高效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最新上市的口服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之一。阿帕替尼在人体生物利用度高,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上市前后一系列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阿帕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一定的客观有效率和生存获益,如胃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乳腺癌等,尤其是在胃癌中。2014年该药在中国批准上市应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胃癌。目前正在进行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Ⅱ/ Ⅲ期临床试验,以探讨其单独或联合抗肿瘤活性。本文就阿帕替尼抗肿瘤机制、对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耐药及生物标志物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该药抗肿瘤应用的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并期望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一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