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4卷  第17期

显示方式:
Bm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黄开红, 刘建化, 李学先, 宋立兵, 曾木圣, 郭宝红
2007, 34(17): 961-965.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Bmi-1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 方法 :随机收集2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对照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Bmi-1mRNA表达情况;另外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Bmi-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RT-PCR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Bmi-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Bmi-1蛋白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 结论 :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L-plastin启动子调控下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李桂英, 孙红光, 王磊, 田宇, 杜柏榕, 朱迅
2007, 34(17): 966-968,969. doi:
摘要:
目的 :构建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cDNA3.1PLN-GFP及鉴定活性。 方法 :用2.4kb的L-plastin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蛋白,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LN-GFP,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载体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和活性。 结果 :仅在表达内源性L-plastin的肿瘤细胞和转化的293细胞中有GFP的表达,发光细胞比率较高,而且L-plastin启动子的活性与CMV启动子活性相当,而在其它细胞中没有检测到GFP的表达。 结论 :我们构建的pcDNA3.1PLN-GFP是一肿瘤特异性的高效表达载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
蒋铁斌, 李昕, 刘竞, 钟竹青, 肖广芬, 王二华, 姚晨姣, 王成红, 张聪明
2007, 34(17): 969-969. doi:
摘要:
患者,女性,15岁,2005年4月因排尿困难一周入院。CT示:盆腔巨大肿块,约12cm×9cm。外院手术失败,转入我院,再次行剖腹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子宫前与膀胱后,与膀胱三角区紧密相连,与子宫粘连,质地较硬,位置固定,肿块侵犯膀胱壁,血运丰富,不能分离,行活检。
胰液中CLDN5和NPTX2基因高甲基化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姚凡, 董明, 金锋, 路平, 陈波, 王舒宝
2007, 34(17): 970-972,981.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CLDN5和NPTX2基因高甲基化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MSP方法检测21例胰腺癌和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CLDN5和NPTX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 结果 :21例胰腺癌患者的胰液中,17例(81.0%)CLDN5基因高甲基化阳性;15例(71.4%)NPTX2基因高甲基化阳性。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液中,各有1例(12.5%)CLDN5和NPTX2基因高甲基化阳性。 结论 :CLDN5和NPTX2基因高甲基化作为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可用于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Gleevec耐药白血病细胞中P-糖蛋白功能失调及其调节
齐静, 杨铭, 周圆, 王彩云, 熊冬生, 杨纯正
2007, 34(17): 973-977. doi:
摘要:
目的 :明确Pgp在Gleevec耐药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K562/G01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伊马替尼(Gleevec,STI571)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以及Pgp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VPL)对K562/G01细胞药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MDR基因mdr1及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内DOX及罗丹明123(Rhodamin123,Rho123)水平以及Gleevec和ATP对Pgp功能的调节作用。 结果 :人白血病Gleevec耐药K562/G01细胞对Gleevec耐药约40倍,但对MDR类化疗药物DOX却保持敏感,而且,Pgp抑制剂VPL不改变K562/G01细胞对DOX的敏感性。与MDR表型的K562/A02细胞一样,K562/G01细胞表达mdr1及其编码的Pgp蛋白,但Pgp却没有药物外排泵功能,K562/G01细胞中DOX或Rh123浓度与敏感细胞K562相当。加入Gleevec或ATP可明显降低K562/G01细胞中DOX水平。 结论 :人白血病Gleevec耐药细胞K562/G01表达mdr1/Pgp,但Pgp功能明显受阻,Bcr/Abl抑制剂Gleevec或ATP可部分恢复K562/G01细胞中Pgp的药物外排泵功能。
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在人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变化研究
谭戈, 孙善全, 冉建华, 孙晓川, 肖虹, 宋彧, 刘科
2007, 34(17): 978-981. doi:
摘要:
目的 :研究内向整流性钾通道4.1(kir4.1)在人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差异,探讨星形细胞瘤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 方法 :选取5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其中胶质母细胞瘤2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5例,星形胶质细胞瘤14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与蛋白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织的kir4.1表达。 结果 :不同星形细胞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较,kir4.1表达增强(P<0.05);其中,恶性程度较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相对于恶性程度较低的星形胶质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kir4.1表达更为强烈(P<0.05)。 结论 :kir4.1表达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kir4.1在人星形细胞瘤组织表达增强。
163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岑洪, 胡晓桦, 周文献, 谭晓虹, 陆永奎
2007, 34(17): 982-985. doi:
摘要:
目的 :阐明中国人群中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U)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初治PTCL-U患者163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与完全缓解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PTCL-U患者的中位年龄39岁;男女比例为2.4:1;74.85%的患者有结外侵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是咽淋巴环(鼻咽、扁桃体和软腭);完全缓解率43.56%;Ⅲ~Ⅳ期、乳酸脱氢酶高、出现结外侵犯、体能状况差、巨大包块者完全缓解率低;性别、年龄、B症状及是否放疗与完全缓解率无显著性相关;国际预后指数(IPI)不同的患者,其完全缓解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中国人群中PTCL-U常发生于年轻男性患者,大部分患者伴有结外侵犯,完全缓解率低,可以利用IPI指数预测其疗效与预后。
Ⅲ~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I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李云霞, 乔晓娟
2007, 34(17): 986-988.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Ⅲ~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I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Ⅲ~Ⅳ期肺癌患者及27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IK细胞水平,接受化疗的35例患者治疗后2周再次行外周血CIK细胞水平测定。 结果 :肺癌组外周血CI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IK细胞水平;肺癌组外周血CIK细胞水平与病理类型无关,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升高;35例接受化疗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I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 结论 :Ⅲ~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I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有较强抗肿瘤作用;与病理类型无关,受临床分期及治疗干预影响,可作为病情监测的一项指标。
术前紫杉醇化疗对肺腺癌组织Survivin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罗素霞, 陈小兵, 闫明, 马杰
2007, 34(17): 989-991.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紫杉醇(pacilitaxel,PTX)化疗对肺腺癌组织抗凋亡蛋白(Survivin)表达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对30例术前应用PTX化疗的肺腺癌和30例术前未化疗的肺腺癌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表达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术前PTX化疗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33.3%,对照组为60.0%;术前PTX化疗组MVD值为37.4±18.0,对照组为65.8±12.5;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术前PTX化疗能降低肺腺癌Survivin活性,抑制肺腺癌肿瘤血管生成。
胶质瘤患者血浆与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
王成东, 王瑞丽, 张振兴, 王道奎, 管立学, 王玉亭, 张堃
2007, 34(17): 992-994. doi:
摘要:
目的 :研究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并探讨血浆DNA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0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及其对应血浆标本中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免疫组化SP法分析肿瘤组织p16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 结果 :胶质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42.5%(17/40),血浆p16基因甲基化为27.5%(11/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80,P=0.1596);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72.5%(29/40),其中55.2%(16/29)缺失与甲基化有关(P=0.0229)。甲基化发生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有增高趋势,高度恶性者高于低度恶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χ2=11.4288,P=0.0007;血浆:χ2=8.9439,P=0.0028)。甲基化阳性者中Ki-67抗原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甲基化阴性者(P<0.05)。 结论 :p16基因CpG岛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灭活是胶质细胞恶性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为肿瘤发生的晚期事件。血浆DNA甲基化状态可能成为临床诊治中有效的监测指标。
12例原发骨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治分析
高劲, 马军, 张红雁, 马辉辉, 钱立庭
2007, 34(17): 995-997.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LB)的临床特征和适宜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骨淋巴瘤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放化综合治疗,3例单纯化疗,2例单纯手术切除,单纯放疗和未治疗各1例。 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生存1年以上,其中7例生存均超过2年,有3例超过5年。1年生存率75%,5年生存率25%。 结论 :原发性骨淋巴瘤临床少见,确诊有赖于病理证实。治疗以放化疗综合治疗为宜。
采用chevron切口治疗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研究(附15例报告)
康宁, 张军晖, 牛亦农, 邢念增
2007, 34(17): 998-100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chevron切口治疗复杂性肾癌的指征和优势。 方法 :15例诊断为肾癌的患者术前进行CT和(或)MRI检查,发现肿瘤体积巨大,其中5例发现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2例发现肾癌合并对侧肾上腺转移。15例患者均采用腹部chevron切口行肾癌根治手术,术后获得病理结果。 结果 :15例患者均采用腹部chevron切口行肾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实施静脉取瘤栓手术,2例实施对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手术均顺利实施,手术时间4.45±0.83h,术中出血量785±910ml,1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并给予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结论 :在肾癌的手术切口选择上,对于肿瘤体积大,局部淋巴结转移,合并静脉瘤栓及对侧肾上腺转移的病例可选择chevron切口,该切口手术暴露清晰,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
李剑明, 辛军, 王晓明, 刘长军, 翟伟
2007, 34(17): 1001-1003,1007. doi:
摘要:
目的 :回顾性探讨了18F-FDG PET/CT显像在寻找肿瘤原发灶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33例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SUV测定对原发灶和转移灶进行判断,并经随访观察、综合诊断证实。 结果 :33个病例中找到原发灶者25例(75.8%,25/33),其中肺癌9例,肝癌2例,鼻咽癌2例,甲状腺癌2例,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淋巴瘤和腹膜后肌母细胞瘤各1例。 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有效地发现CUP患者的原发灶,一次扫描能了解全身各脏器病灶分布情况,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杨翎, 宋伯根, 张炜明, 范钦和
2007, 34(17): 1004-1007.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滑膜肉瘤石蜡包埋标本41例,采用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对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 :12例(29%)双相分化型,22例(54%)单相纤维型,7例(17%)低分化型。36例(88%)上皮性标记[CK和(或)EMA]和间叶性标记(Vim)均阳性,5例(12%)仅间叶性标记阳性。RT-PCR检测20例标本,其中18例(90%)有融合基因SYT-SSX表达。 结论 :通过常规染色组织形态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特异性融合基因SYT-SSX检测,能够对滑膜肉瘤做出临床病理诊断。
膀胱嗜铬细胞瘤骨转移1例
柯庆华, 蔡君, 周世琼, 蒋代文, 杨继元
2007, 34(17): 1005-1005. doi:
摘要:
患者女,49岁,于20年前患阵发性高血压,面色潮红,原因一直不明,仅对症处理。2001年5月膀胱B超:膀胱左侧壁6cm×5cm占位性病变,至外院行膀胱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
影响FIGO Ⅰ_b期宫颈鳞癌预后的因素
熊樱, 梁立治, 彭小萍, 魏梅, 沈扬
2007, 34(17): 1008-1011.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根治性手术治疗的FIGOⅠ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对174例经我院治疗的Ⅰb期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总5年无瘤生存率为79.4%,复发率为16.7%。肿瘤>4cm者(60例)和≤4cm(114例)者中分别有75.0%和28.1%接受过术前放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肿瘤≤4cm/无术前放疗、肿瘤≤4cm/有术前放疗、肿瘤>4cm/无术前放疗和肿瘤>4cm/有术前放疗各组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5%、85.2%、69.3%和77.1%,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切缘阳性和术后辅助治疗方式与5年无瘤生存率(P>0.05)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为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4)和宫旁切缘阳性(P=0.040)。高危组(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或宫旁切缘阳性)中肿瘤≤4cm和>4cm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57.4%vs44.7%,P=0.575)和复发率(7/18vs6/14,P=0.821)无显著差异。低危组(无伴盆腔淋巴结转移或宫旁切缘阳性)中,肿瘤≤4cm和>4cm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86.5%vs82.9%,P>0.05)与复发率(9/95vs7/47,P>0.05)无显著差异。 结论 :对于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FIGOⅠb期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切缘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肿瘤大小不能为预后预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胸部肿瘤
马丽辉, 李宝平, 刘卓拉, 乔振
2007, 34(17): 1012-1013. doi:
摘要: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1]。但既往干细胞移植多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58例进展期胃癌的介入治疗
万里新, 王阳, 惠双
2007, 34(17): 1013-1014,1015. doi:
摘要:
胃癌在我国属高发肿瘤,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己属进展期,早期胃癌患者不足50%[1]。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文献报道疗效仅为5%~40%[2]。
腹腔镜结 直肠癌手术根治性研究进展
董米连, 林祖朝
2007, 34(17): 1016-1018. doi:
摘要:
1991年Jacobs报道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carcinoma surgery,LCS),因其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能较早进食和恢复活动、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在根治性方面部分医生及患者尚存疑虑。现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根治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支气管类癌1例
郝淑玲, 薛文平
2007, 34(17): 1019-1019. doi:
摘要:
患者,女性,76岁,间断咯血10个月。50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查体无阳性体征。
子宫脂肪瘤2例
王兴波
2007, 34(17): 1020-1020. doi:
摘要:
病例1,女性,76岁,绝经28年,孕3产3。有高血压病史20年,主因发现盆腔肿物4天入院。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不伴有腹痛及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外阴老年型,宫颈萎缩,有灰白色半透明粘液样物质,无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