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24期

专家笔谈
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鼻咽癌多学科治疗策略的思考
潘建基, 宗井凤
2012, 39(24): 1989-19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1
摘要: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研究进展
林少俊
2012, 39(24): 1993-19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2.002
摘要:
论著
CSPG4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分析
宋亚莉, 李小玲, 黄丽丽, 李俏, 孙梦熙, 张文玲, 石磊, 范松青, 龚朝建, 喻正源, 向波, 彭淑平, 熊炜, 阳剑波, 曾朝阳, 李桂源
2012, 39(24): 1997-20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3
摘要:
  目的  研究硫酸软骨素多糖蛋白4(CSPG4)基因在鼻咽癌及对照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CSPG4基因在4例正常鼻咽上皮和18例鼻咽癌组织(其中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7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包含92例对照和187例鼻咽癌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SPG4蛋白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正常鼻咽上皮中CSPG4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低,在鼻咽癌中CSPG4表达上调且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鼻咽癌中CSPG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91.98%的鼻咽癌组织中CSPG4为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的强阳性率为76.09%(P=0.001)。  结论  CSPG4在鼻咽癌中随着临床进展表达逐渐上调,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靶向纳米造影剂C225-USPIO标记裸鼠鼻咽癌移植瘤MR成像研究
钱莹, 龙国贤, 刘东伯, 胡国清
2012, 39(24): 2001-200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4
摘要:
  目的  制备针对EGFR的靶向纳米造影剂C225-USPIO,并检测其标记裸鼠鼻咽癌移植瘤MR成像(MRI)能力。  方法  将西妥昔单抗(C225)与USPIO结合成C225-USPIO;检测造影剂粒径;选择EGFR高表达的鼻咽癌SUNE1 5-8F细胞株,接种于12只裸鼠的大腿腹侧皮下,待瘤直径增长至5 mm时,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将C225-USPIO或USPIO通过鼠尾静脉注射,于注射后0、8、24、72 h经磁共振成像仪行T2WI扫描;检测肿瘤组织内造影剂分布。  结果  C225-USPIO粒径约45~50 nm;MRI示实验组8 h T2值较0 h略降低(P>0.05),24 h显著降低(P < 0.05),72 h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8~72 h各时间点T2值与0 h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注射造影剂72 h后肿瘤组织未见明显铁颗粒。  结论  C225-USPIO颗粒可通过毛细血管,并能运用于体内磁共振分子成像,可以降低裸鼠移植瘤磁共振T2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靶向性。
血浆EB病毒DNA拷贝数检测在鼻咽癌转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张莹莹, 曹卡加, 洪明晃, 陈明秋, 李小波, 徐本华
2012, 39(24): 2005-200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 EBV DNA)拷贝数在鼻咽癌转移患者化疗疗效监测方面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的16例鼻咽癌转移患者,均接受6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以PF为主,辅以TP方案。每2个疗程化疗后外周静脉采血并采用影像学检查评价疗效。血浆EBV 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结果  化疗后,EBV DNA下降者,疗效评价与EBV DNA变化基本一致,一致率达80%以上;升高者,疗效评价与EBV DNA变化高度一致,一致率达100%。而EBV DNA始终为0者,或在治疗过程中降为0者,疗效评价与EBV DNA变化不一致。根据疗效分为PR、SD、PD三组,将化疗前后EBV DNA拷贝数的对数值进行分析,三组分别为-4.63±2.5、-2.25±2.3、3.23± 0,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  结论  血浆EBV DNA检测可作为评价鼻咽癌转移患者化疗疗效的一项血清学指标,与影像学联合应用可提高鼻咽癌疗效评价的准确性。
鼻咽癌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
宗井凤, 潘建基, 贾静, 苏颖, 陈增, 邹长棪, 陈传本
2012, 39(24): 2009-201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6
摘要:
  目的  探讨XRCC4基因突变与鼻咽癌分期及放疗疗效的关系。  方法  选取68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鼻咽肿瘤活检新鲜组织标本,变性高效液相色法检测XRCC4基因突变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生存等临床资料,分析XRCC4基因突变与临床分期、肿瘤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疾病相关死亡等关系。  结果  27例标本检出XRCC4基因存在第8外显子突变,突变率39.7%(27/68)。全组中位随访98(6~106)个月,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与T分期有关,局部晚期患者(T3~T4)的突变率高于早期(T1~T2)(χ2=4.686, P=0.03),突变与N分期、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疾病相关死亡均无相关性。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分别是影响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疾病相关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而XRCC4基因突变对生存无影响。  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XRCC4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这种突变与鼻咽癌的放疗疗效无关,但与T分期有关,考虑XRCC4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肿瘤发展的某个阶段。
鼻咽癌调强放疗射野方向对急性放疗反应的影响
张昊, 胡彩容, 林少俊, 潘建基, 韩露, 林锦, 张秀春
2012, 39(24): 2013-201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7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射野方案的鼻咽癌调强计划及其导致的急性放疗反应,确定出一种合理的射野方案。  方法  随机选2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飞利浦Pinnacle 8.0计划系统进行设计。其中10例患者采用IMRT-7P方案进行治疗,即调强放疗(IMRT)7野后半平面的均分布野方案;另10例患者采用IMRT-7A方案,即IMRT7野均分的布野方案。再分别模拟出对应的后半平面野和均分野计划,进行剂量学比较。比较参数为计划靶区的覆盖、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以及危及器官(OAR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放疗反应。  结果  两组计划具有相似的靶区覆盖、HI和CI,IMRT-7P对保护脑干、脊髓、腮腺和颌下腺,具有一定的优势(P < 0.05),特别是保护了口腔。口腔的DMEAN:(29.3±1.3)Gy,(35.7±2.3)Gy,P < 0.01;V30:(36.2±5.4)%,(73.1±10.9)%,P < 0.01;V40:(13.3±3.8)%,(29.0±9.7)%,P < 0.01。IMRT-7P所治疗的患者在口干、口腔黏膜炎、皮肤损伤和体质量下降上急性放疗反应更轻(P < 0.05)。  结论  鼻咽癌IMRT-7P治疗方案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危及器官的剂量,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减轻了急性放疗反应。
104例Ⅱ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的回顾性同期对照研究
许元基, 邱素芳, 林少俊, 宗井凤, 郑崴, 黄朝斌, 潘建基
2012, 39(24): 2018-202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8
摘要: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对Ⅱ期鼻咽癌远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初诊Ⅱ期鼻咽癌患者104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  结果  全组中位随访时间为61(14~74)个月。放化组62例,单放组42例。放化组和单放组的5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LR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总生存率(OS)分别为92.9%和86.9%(P=0.859)、91.9%和97.6%(P=0.253)、94.3%和82.9%(P=0.164)。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组中的T2N0、T1N1、T2N1期的DMFS分别为100.0%、100.0%、78.3%(P=0.010);OS分别为100.0%、100.0%、85.2%(P=0.079);LRRFS分别为83.3%、96.9%、89.9%(P=0.393)。  结论  诱导化疗联合放疗未能提高Ⅱ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但T2N1期患者有较高的远处转移风险,可能需要行系统化疗。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李斌, 包婺安, 胡福军, 秦卫丰, 姜锋, 冯星来, 闫风琴, 林晓, 周宁, 陈晓钟
2012, 39(24): 2022-202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09
摘要:
  目的  评估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30例影像学、细胞学或病理诊断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进行化疗,初治患者采用顺铂+氟尿嘧啶方案,非初治患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同时给予恩度1次/d,静滴,共14d。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生化、尿常规、血压、心电图等指标,化疗1次/3周,第2个疗程化疗后4周评估近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疗效评估参照RECIST标准,主要不良反应评估参照美国国立癌症中心的常见毒性标准(NCI-CTC-AE 3.0版)。  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其中CR 4例,PR 22例,SD 3例,PD 1例,临床获益率96.7%,客观反应率86.7%。3级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有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1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所有患者经相应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得到缓解。  结论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鼻咽癌近期疗效和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评估生存受益。
鼻咽癌的误诊因素分析及对策
姜锋, 胡福军, 李斌, 秦卫丰, 冯星来, 包婺安, 陈晓钟
2012, 39(24): 2026-2028, 20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0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咽癌的误诊原因及对策。  方法  对416例初治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总误诊率42%,前3位的误诊疾病分别为中耳炎、鼻(窦)炎和颈部淋巴结炎。中位延误诊断时间为3(0~60)个月,其中患者原因及医源性原因各占一半。首发症状、初诊医院等级及科室是影响医源性诊断延迟的重要因素。  结论  鼻咽癌较高的初诊误诊率与非鼻咽相关症状、初诊为乡镇医院及非耳鼻喉科就诊相关。普及鼻咽癌知识、加强医生继续教育及采取适当的奖罚机制可能有助于降低鼻咽癌的误诊率。
339例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分析
高颖川, 朱小东, 李龄, 曲颂, 梁振强, 梁霞
2012, 39(24): 2029-203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1
摘要:
  目的  评价本院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的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临床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预后因子,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放疗反应和晚期损伤。  结果  33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男性244例,女性95例,男∶女比例为2.57∶1,中位年龄44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2.5个月,随访率为97.3%。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0%、94.9%、90.7%;疾病特异生存率分别为99.1%、97.0%、94.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4%、92.9%、86.4%;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8.1%、96.5%、95.7%;区域控制率分别为99.3%、98.5%、9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1%、93.6%、88.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Ⅰ~Ⅲ期vs. Ⅳ期)和年龄(< 44岁vs. ≥44岁)是总生存、无瘤生存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临床分期是疾病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常见急性放疗不良反应为1、2级皮肤损伤(98.8%)及2、3级口腔黏膜损伤(95.0%)。随访超过2年的患者中12例仍存在1、2级腮腺损伤,未观察到3、4级晚期损伤。  结论  IMRT治疗首程无转移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区域控制及总生存率,对正常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急性不良反应可较好耐受,远处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模式。
动态增强磁共振预测鼻咽癌原发灶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翁克贵, 吴伟莉, 金风, 陈海霞, 李媛媛, 龙金华, 陈潇潇, 刘梅, 戚正君, 雷鹰
2012, 39(24): 2036-203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为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64例2010UICC分期为Ⅲ~Ⅳb期的初治鼻咽癌患者,行TPF方案诱导化疗3周期。诱导化疗前行DCE-MR检查,获取造影剂到达组织时间(T1 on set),造影剂到达强化高峰时间(TTP),最大信号强度值(SI),强化峰值(PV),强化百分数(SI%)等参数, 将其与诱导化疗后肿瘤缩小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诱导化疗后鼻咽癌原发灶PR24例,NC40例。2)鼻咽癌原发灶缩小率与T1 on set(r=-0.378,P < 0.001)及TTP(r=-0.285,P=0.02)负相关;与SI(r=0.027,P=0.834)、PV(r=0.042,P=0.741)、SI%(r=0.026,P=0.841)无明确相关关系。  结论  造影剂到达组织及达到强化高峰时间早的病例化疗后肿瘤缩小率大;肿瘤强化程度与化疗后肿瘤缩小率无相关性;T1 on set、TTP有可能作为鼻咽癌化疗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综述
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曲颂, 朱小东
2012, 39(24): 2040-204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3
摘要: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对放射线敏感的特性, 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为放射抗拒, 研究其抗拒机制、寻找放射增敏途径是提高治愈率的途径之一。通过预测肿瘤细胞内在放射敏感性来推测个体肿瘤放射治愈的可能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国内外在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局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高云生, 胡超苏
2012, 39(24): 2044-20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4
摘要:
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化综合治疗为主, 方案有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及其不同的组合。同期放化疗(或加辅助化疗)是NCCN指南推荐的治疗方式。鼻咽癌的新辅助化疗虽然对提高总生存作用尚不肯定, 但是其高缓解率及减少远处转移的潜能, 可能使部分患者受益。含有紫杉类药物的新辅助化疗方案、靶向药物联合同期化疗亦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临床Ⅱ期鼻咽癌的治疗进展
易俊林, 高黎
2012, 39(24): 2047-20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5
摘要:
临床Ⅱ期鼻咽癌的治疗是鼻咽癌临床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常规放射治疗下, 5年总生存率达74%~87%, 远处转移为主要的失败原因, 同期化疗可通过降低远处转移率而改善预后。常规放射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提高了局部控制和总生存率, 同时对腮腺功能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步化疗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N0期鼻咽癌颈部预防照射范围的研究进展
袁霞, 李金高
2012, 39(24): 2051-205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6
摘要:
确诊时有5%~35%的鼻咽癌患者未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称之为N0期鼻咽癌。这部分患者颈部预防照射的范围和剂量尚无定论。本文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颈部淋巴结分期的检查手段、颈部淋巴结阴性鼻咽癌颈部预防照射方式进行三方面综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汪春林, 张勇
2012, 39(24): 2117-212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3
摘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目前活性和专属性最强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都发挥着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键之一, 并且VEGF几乎都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过程。现已有较多研究从VEGF的基因水平上探讨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 因此VEGF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与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故本文将对VEGF基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崔云龙, 李强
2012, 39(24): 2121-212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4
摘要:
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不仅与肿瘤自身的特性有关, 还与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密不可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数量最多的肿瘤相关炎性细胞, 在不同的信号刺激下可分化成抗肿瘤的M1型巨噬细胞或促肿瘤的M2型巨噬细胞。在许多恶性肿瘤中, TAMs被证实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M2型巨噬细胞较多。然而在结直肠癌中, 大部分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认为TAMs促进了炎症的发展, 抑制了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但一些体内和体外实验却发现TAMs促进了结肠癌的增殖和转移, M2型巨噬细胞居多。此外, 还有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中TAMs的功能随位置、肿瘤分期的不同而变化, 而且并不以单纯的M1或M2形式存在, 往往同时表现出M1和M2的一些特点。本文就TAMs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以期全面了解TAM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提供线索。
基础研究
MLN4924促进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凋亡的机制研究
董扬, 黎友伦
2012, 39(24): 2055-205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7
摘要:
  目的  观察MLN4924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MLN4924促进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的MLN4924作用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NF-κB p65及CDT1相对表达量。  结果  MLN4924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被阻滞在S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细胞内Caspase-3、CDT1蛋白的表达量增加,而NF-κB p65的表达量减少。  结论  MLN4924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相关机制为MLN4924可阻滞细胞于S期,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
葛根素与三氧化二砷协同作用通过Akt/p38途径促进人胶质瘤细胞凋亡
羊轶驹, 孙振球
2012, 39(24): 2059-20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8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PRN)是否通过Akt/p38途径协同三氧化二砷(As2O3)促进人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方法  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CM)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状态,蛋白免疫印迹(Immunoblotting)检测细胞phosphorylated Akt和p38-MAPK,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PCR检测Caspase-3的mRNA的表达。  结果  PRN协同As2O3降低人胶质瘤细胞U87的存活。与对照组相比,PRN(16 μM)组,As2O3(2μM)组显著增加细胞内钙水平(1.13±0.015),(1.18±0.33)。此外,PRN能够协同As2O3增加细胞内钙(1.34 ± 0.72),下调蛋白phosphorylated Akt,上调phosphorylated p38-MAPK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及Cleaved 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  结论  PRN协同As2O3增加胶质瘤细胞内钙水平,抑制细胞存活。此外,PRN联合As2O3下调phosphorylated Akt,增强phosphorylated p38-MAPK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RN可能成为临床上辅助As2O3治疗肿瘤中的潜在的辅助治疗药物。
巢蛋白和CD34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孔令军, 焦保华, 梁朝辉, 孙建娜, 夏清岫, 刘刚, 赵龙娜, 潘亮
2012, 39(24): 2063-2065, 20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19
摘要: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巢蛋白(nestin)和CD34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人脑胶质瘤中的nestin、CD34的表达情况,并将结果与临床预后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nestin总阳性表达率为71.4%,其中强表达16例(25.4%),中度表达14例(22.2%),弱表达15例(23.8%),不表达18例(28.6%),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 < 0.01)。nestin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χ2=41.44,P < 0.01)。胶质瘤Ⅰ级、Ⅱ级、Ⅲ级~Ⅳ级CD34标记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s density,MVD)分别为(35±14)、(69±33)、(119±49)个,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1)。CD34表达与nestin表达水平相关(P < 0.01)。nestin表达与生存时间负相关(P < 0.01)。  结论  CD34和nestin表达有一定相关性,CD34与脑胶质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CD34、nestin联合检测可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
食管癌疫苗抗癌机理研究
马淑芹, 郑全辉, 张庆波, 幺文博, 刘洪梅, 杨雷, 刘丽
2012, 39(24): 2066-20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0
摘要:
  目的  对食管癌可溶性抗原和超抗原SEC构建的肿瘤疫苗的抗癌机理进行研究。  方法  培养食管癌细胞Eca109,提取其抗原成分,和超抗原金葡素SEC构建成肿瘤疫苗;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经肿瘤疫苗联合作用,进行体外培养,进行增殖,成为效应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效应细胞表型;细胞毒试验检测其杀伤活性,FCM测定效应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经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增殖活性最强,于72 h达到高峰,并且上调CTLs中CD8+T细胞群。肿瘤疫苗刺激的淋巴细胞组诱导的CTLs对靶细胞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单纯淋巴细胞组(P < 0.01)。经效应细胞作用后,靶细胞的凋亡率为32.44%,而对照组仅6.38%的细胞凋亡,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  结论  食管癌抗原与超抗原构建的肿瘤疫苗能诱导效应细胞明显增殖、活化、并产生高效、特异的抗肿瘤效果,效应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临床研究
广西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王鹤, 于继云, 李力
2012, 39(24): 2070-20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1
摘要:
  目的  调查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各亚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应用凯普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对515例广西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DNA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HPV16、18和58型阳性样本各50、48和41例的病毒负载量进行了绝对定量检测。  结果  1)检测的515例样本中473例HPV阳性,HPV总阳性率为91.84%。HPV16的阳性率最高,为81.40%;其次为HPV18(10.15%);第三位是HPV58(8.67%)。排在前五位的HPV亚型依次为HPV 16、18、58、52及31。2)检测样本中HPV16、18和58型的病毒负载量几何均数分别为2.398 5、0.017 3、0.038 1。HPV16分别与HPV18和58型的病毒负载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HPV18与58型的病毒负载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广西宫颈癌患者中有较高的HPV阳性率,其中HPV16型排在首位,HPV18和58虽然分列第二、三位,但阳性率明显低于HPV16。HPV16的病毒负载量远远高于HPV18和58,说明HPV16的高病毒负载量与其高阳性率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基于iTRAQ标记结合2D nano HPLC-ESI-OrbiTrap MS/MS技术筛选卵巢癌血清标记物
李莉, 唐杰, 于春霞, 丁珊珊, 王茜
2012, 39(24): 2075-207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2
摘要:
  目的  利用相对和绝对同位素标记(iTRAQ)和纳升级两维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OrbiTrap质谱(2D nano HPLC-ESI-OrbiTrap MS/MS)蛋白组学方法探寻卵巢癌血清标记物,以提高早期卵巢癌诊断率。  方法  收集卵巢癌患者血清20例(卵巢癌组),CA125异常的卵巢良性囊肿16例(良性囊肿组),健康者20例(正常对照组),每组取10例组内等量混合后去除高丰度蛋白,iTRAQ试剂标记,进行强离子交换柱分离多肽、nanoLC分离并在线连接电喷雾串联OrbiTrap质谱分析,筛选出重要的差异蛋白。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将筛选出的重要差异蛋白进行56例临床血清样本逐例验证。  结果  共鉴定出差异蛋白326个。其中重点筛选出了8个重要的差异蛋白:蛋白PARD3、SRP1-alpha、LAMA4、LRP16、IgSF2、NRAMP1、NF-E2-related factor 1和APOA4;验证了3个重要差异蛋白:PARD3、NRAMP1、APOA4。  结论  应用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了8个重要的差异蛋白,可能是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其中APOA4蛋白有可能成为区分恶性与良性卵巢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Ezrin表达变化及其对原发性骨肉瘤预后的意义
尚希福, 王姚斐, 李旭, 吴科荣, 凌晓冬, 沈靖南, 王晋
2012, 39(24): 2080-20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3
摘要:
  目的  了解Ezrin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情况以及其对骨肉瘤预后的意义。  方法  收集25例Ezrin表达阳性的原发性无转移骨肉瘤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的活检标本及化疗后的手术标本,用RT-PCR检测同一患者在化疗前、后标本中Ezrin表达的变化情况,分析Ezrin表达变化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再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找出与骨肉瘤患者生存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  25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中有64%在术前化疗后Ezrin表达发生显著下调,另有36%未见明显变化。Ezrin表达变化显著者与骨肉瘤的病理类型(P=0.037)、恶性程度(P=0.006)、对化疗反应(P=0.017)及转移或复发(P=0.041)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与Ezrin表达变化(P=0.001、P=0.002)及对术前化疗反应有统计学相关性(P=0.001、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Ezrin表达变化是骨肉瘤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4)。  结论  Ezrin在术前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变化与骨肉瘤预后密切相关,可据此将患者分为复发和转移的高危患者和低危患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DUSP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MAPK信号通路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研究
杨博, 纪元, 谭云山
2012, 39(24): 2085-20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4
摘要:
  目的  探讨DUSP6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性。  方法  查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HCC临床病理资料数据库,筛选出305例HCC制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检测DUSP6、p-ERK、p-JNK、p-P38α、CyclinD1和Ki-67表达,将以上结果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  结果  HCC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DUSP6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p-ERK、p-JNK和Ki-67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HCC肿瘤组织中DUSP6和p-ERK,CyclinD1及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79,P < 0.01;r=0.213,P < 0.01;r=0.137,P < 0.05)。相对癌旁,各组肿瘤组织DUSP6表达、有乙肝和肝硬化病史者不同分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DUSP6在HCC中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过表达,DUSP6对p-ERK过表达可能起负反馈调节作用。DUSP6过表达可能与HCC细胞周期调节及促进肿瘤增殖活性有关。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
邓建伟, 李晓曦, 师天雄, 刘池拽
2012, 39(24): 2091-209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5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为女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分析ER、PR的表达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否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等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分析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良性肿瘤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  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ER和PR阳性表达分别为19.3%(10/52)和30.8%(16/52),其表达比正常甲状腺与良性肿瘤组织多,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肿瘤直径>1 cm的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1 cm的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而ER和PR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较正常甲状腺、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高,有显著差异性(P < 0.01),且肿瘤直径>1 cm者的ER和PR表达高于肿瘤直径≤1 cm者,揭示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能是雌激素和孕激素依赖性肿瘤。
临床应用
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
李卉, 王德玲, 刘学文, 耿志君, 谢传淼
2012, 39(24): 2094-209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6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11例病理确诊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CT、MRI表现。  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无痛性头颈部肿块,2例表现为面部肿胀,1例表现为进行性眼球突出,72.7%(8/11)在术前临床诊断为恶性肿瘤。11例患者均在术前行CT或MRI检查,其中6例行MRI检查,3例行CT检查,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瘤在CT和MRI上表现与恶性肿瘤相近。11例患者共发现15个病灶,其中86.7%病灶(13/15)边界不清楚,侵犯临近肌肉,46.7%(7/15)病灶有骨质侵犯。3例患者出现神经孔道侵犯,其中2例为发生于咀嚼肌间隙病灶沿圆孔和卵圆孔向颅内侵犯,1例为发生于眼眶视神经管侵犯。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瘤在CT平扫时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在MRI上表现为:T1W上呈稍低于肌肉信号,在T2WI上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肌肉,信号明显不均匀,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  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上与恶性肿瘤相近。但是MR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灶的组织构成,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肝癌术后肝功能储备的实验室评价
周伟, 蔡昀, 李悦国, 张鹏
2012, 39(24): 2098-21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7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影响肝功能储备的因素。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科行手术切除的272例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肝功能储备的重要因素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术前高γ-GT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术前γ-GT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临界值是168 U/L(灵敏度75.0%,特异度84.1%)。当γ-GT≥168 U/L时,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发生率为37.5%。  结论  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15 min清除率在0~15%范围内的肝癌患者中,术前γ-GT < 168 U/L时,术后肝功能恢复良好。因此,术前监测γ-GT水平并结合ICG 15min清除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肝功代偿能力。
背阔肌解剖变异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意义
张钢龄, 张培礼, 朱敬军, 杨七玉, 祁燕云, 杜华
2012, 39(24): 2101-210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8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腋窝处变异的背阔肌进行详尽解剖,为降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腋窝处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28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中发生背阔肌解剖变异19例,对该19例患者的背阔肌变异肌束进行详尽的大体解剖,找到其起点与止点,并测量长、宽、厚度,观察与腋窝神经、血管、淋巴结的毗邻关系。  结果  19例发生背阔肌解剖变异的肌束均从背阔肌外侧缘发出一束肌腱,向内上走行,横跨腋血管神经束,在其上方,呈“扇形”腱膜延续为喙锁胸筋膜的一部分止于喙突。其中14例为单肌束走行,5例变异肌束从背阔肌发出后与胸大肌外缘发出一肌束会合,再并行向上。该变异肌束与背阔肌止端健呈“丫”型夹持着腋血管神经束。肋间臂神经从其表面或深面通过。其内下侧毗邻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后外毗邻肩胛下血管外淋巴组织。  结论  背阔肌变异肌束可造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解剖混淆,给腋淋巴结清扫术时的定位带来困难。因此,了解此种变异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黄作超, 曾春生, 康昭洵, 吕根梅, 叶红梅, 陈小妹, 王菊平, 肖雅丽
2012, 39(24): 2104-210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29
摘要: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对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临床受益反应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率的影响。  方法  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56例ⅢB期和Ⅳ期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化疗联合金龙胶囊组(治疗组)各28例。所有患者至少完成3个周期化疗,3周期后观察患者临床受益反应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体重≥7%者15例,占53.5%(15/28),对照组体重≥7%者13例,占46.4%(13/2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者16例,占57.1%(16/28),对照组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者10例,占35.7%(10/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组吗啡类止痛药用量减少≥50%者13例,占46.4%(13/28),对照组吗啡类止痛药用量减少≥50%者7例,占25%(7/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对照组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受益率较高,能显著改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提高其用药依从性,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卢宏霞, 杨牡丹, 高峻
2012, 39(24): 2108-21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0
摘要:
  目的  探索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37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给予TF方案化疗,具体为:TXT:60 mg/m2,iv 1h,d1;CF-Ca:200 mg/m2,iv 2h,d1~d2;5-Fu:400 mg/m2,iv,d1~d2;5-Fu:600 mg/m2,iv 22 h,d1~d2;每21d重复,化疗3个周期。从第一周期化疗开始口服金龙胶囊4粒,每日3次。化疗结束后4周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总有效率为(CR+PR)59.5%,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化疗的不良反应减轻。  结论  金龙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肝转移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化疗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康莱特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李莉, 张洪珍, 戴福生, 邱刚, 房保栓
2012, 39(24): 2111-2112, 21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1
摘要:
  目的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在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放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分析108例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两种治疗方法,其中单纯放疗56例,采用常规分割,总剂量60~66 Gy/6~7周;康莱特联合放疗52例,放疗同时静脉注射康莱特。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Karnofsky评分均有改善,康莱特组比单纯放疗组改善更明显;单放组、康莱特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7.9%、36.5%;总有效率(PR+CR)分别为42.9%、67.7%。康莱特组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放组。  结论  康莱特联合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适合老年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14例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1期整块切除保肢重建的疗效
程冬冬, 杨庆诚, 张智长, 董扬, 潘垚, 杜鑫辉
2012, 39(24): 2113-211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2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1期整块切除保肢重建后疗效,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减轻、生活质量改善及肢体功能进行评价。  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收治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为首发临床表现病例14例,同期发现原发病灶。术前及术后1个月进行疼痛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数字0~10评分法。术前及术后3个月给予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系统。术后3个月参照MSTS评分系统进行肢体功能评分。  结果  患者术前疼痛评分为(8.14±1.29)分,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为(1.50±0.65)分,术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t=21.600,P < 0.001)。术前生活质量平均为34.93±11.7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平均为(65.00±10.81)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t=-15.479,P < 0.001)。术后MSTS评分范围18~27分,平均(22.43±2.38)分。广泛切除和边缘切除的无瘤生存期经Log rank检验分析,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1,P=0.087)。  结论  四肢孤立性骨转移癌为首发表现患者,1期切除原发病灶,同时按原发骨肿瘤原则行瘤段广泛或边缘整块切除保肢治疗,术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功能。
病例报告与分析
卵巢颗粒细胞瘤伴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
王振波, 田东, 彭献忠
2012, 39(24): 2125-212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5
摘要:
阴囊Paget病伴浸润性腺癌1例
刘飞, 潘正跃
2012, 39(24): 2126-21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6
摘要:
原发性肝脏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吴宁宁, 葛荣
2012, 39(24): 2127-212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4.037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