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44卷  第17期

基础研究
STAT3小分子抑制剂HJC0152抑制人头颈部鳞癌细胞株侵袭迁移能力的研究*
李召卿, 王宇, 乔宇, 武传强, 赵明慧, 孙姗姗, 张仑
2017, 44(17): 841-84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454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抑制剂HJC0152对人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细胞株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HJC0152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总蛋白中STAT3、p-STAT3 Tyr705/Ser727、MMP-2/9、N/E-cadherin、TWIST1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及核浆蛋白中的STAT3和p-STAT3 Tyr705/Ser727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实验观察N/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结果  HJC0152组细胞总蛋白和核浆蛋白p-STAT3 Tyr705表达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而STAT3、p-STAT3 Ser727未见明显变化;总蛋白MMP-2/9、N-cadherin、TWIST1和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水平升高。HJC0152组细胞向划痕中央移动的距离明显短于DMSO组,通过Transwell小室聚碳酸酯膜的细胞较DMSO组也显著减少。  结论  HJC0152可有效抑制头颈鳞癌细胞STAT3 Tyr705的磷酸化,阻碍其发挥转录因子的作用,抑制其下游基因表达,从而干预HNSCC侵袭和迁移能力。
JNK/FOXO3信号通路介导黄连素促人肺腺癌PC-9细胞凋亡的研究
刘红岗, 赖远阳, 朱以芳, 同李平, 董小平, 许娟, 张勇, 郭海华, 李小飞, 闫小龙
2017, 44(17): 846-85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316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连素(berberine,Ber)诱导肺腺癌PC-9细胞凋亡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转录因子叉头蛋白3(forkhead box protein O3,FOXO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采用完全随机化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Ber组(30、60 μM),分别检测各组PC-9细胞活力值、凋亡率、ROS含量、caspase 3活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JNK/FOXO3通路和凋亡相关蛋白含量的变化。SP600125特异性抑制JNK(磷酸化)激活后,Ber(0、60 μM)处理细胞24 h,重复上述检测。  结果  Ber有效抑制PC-9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P < 0.05),显著降低PC-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加ROS含量和caspase 3活性(P < 0.05),并呈浓度依赖效应;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er上调p-JNK、FOXO3和Bax的含量(P < 0.05),下调p-FOXO3和Bcl-2的含量(P < 0.05);SP600125特异性抑制JNK激活后,拮抗Ber下调p-FOXO3含量及其促PC-9细胞凋亡作用(P < 0.05)。  结论  Ber可有效抑制肺腺癌PC-9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JNK、FOXO3含量和抑制FOXO3磷酸化有关。
临床研究与应用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意义的临床研究*
陈叶龙, 谢万灼, 马珊珊, 陆丹蕾, 李黎, 朱晶晶, 杨秀娣, 朱丽霞, 郑䶮龙, 周德, 叶琇锦
2017, 44(17): 851-8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553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初治PTCL患者247例,其中在随访过程中失访13例,实际入组234例,患者中位年龄48岁;治疗前检测Hs-CRP水平,同时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肿瘤分期及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观察Hs-CRP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  结果  Hs-CRP水平与IPI评分(r=0.132,P < 0.01)、Ann Arbor分期(r=0.183,P=0.005)、B症状(r=0.225,P=0.001)、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r=0.169,P=0.009)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浆白蛋白水平(r=-0.343,P < 0.001)、血红蛋白浓度(r=-0.239,P < 0.001)、血小板计数(r=0.131,P=0.045)呈负相关(P < 0.05);与年龄、性别、体能(ECOG)评分、白细胞计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Hs-CRP≤10 mg/L较Hs-CRP>10 mg/L患者具有更好的OS(P < 0.05)。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血小板计数、Hs-CRP、白蛋白水平、IPI评分是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 < 0.05)。  结论  PTCL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可以和IPI评分一样作为PTCL预后的指标。
术前纤维蛋白原联合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黄武浩, 张华, 王长利
2017, 44(17): 857-8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277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联合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评分(FLM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58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Fbg及LMR的界限值,根据F-LMR评分原则将患者分为3组:F-LMR 0分、F-LMR 1分、F-LMR 2分。通过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根据ROC曲线,3.48 g/L、3.23分别作为Fbg和LMR的界值。F-LMR 0分215例、F-LMR 1分228例、F-LMR 2分146例,术前F-LMR评分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F-LMR评分、LMR及Fbg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期(DFS:HR:1.700,95%CI:1.483~1.950,P < 0.001;OS:HR:1.703,95%CI:1.486~1.952,P < 0.001)和F-LMR评分(DFS:HR:1.264,95%CI:1.077~1.484,P=0.004;OS:HR:1.301,95%CI:1.107~1.528,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术前F-LMR评分可作为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头颅磁共振成像引导幕上病变活检103例*
李守巍, 闫长祥, 江涛
2017, 44(17): 863-8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289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引导下微钻钻孔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103例因脑幕上病变行MRI引导微钻钻孔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患者,分析病变的病理结果及患者术后情况。  结果  102例患者均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9.0%,其中胶质瘤66例(65.0%),淋巴瘤27例(26.5%),横纹肌肉瘤1例(1.0%),生殖细胞肿瘤3例(2.9%),炎性病变3例(2.9%),脑灰质异位2例(2.0%),脑梗塞1例(1.0%)。3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刺部位出血(2.9%),1例(1.0%)需行手术清除血肿,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感染病例。  结论  磁共振引导微钻钻孔脑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对颅内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腹膜癌行肿瘤细胞减灭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高肌红蛋白血症的治疗*
刘刚, 姬忠贺, 于洋, 李鑫宝, 张彦斌, 彭开文, 李雁
2017, 44(17): 867-87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09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膜癌患者接受肿瘤细胞减灭(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术后血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研究60例接受CRS+HIPEC的腹膜癌病例。患者术后均出现高肌红蛋白血症,给予碳酸氢钠静脉输注及补液治疗。测定手术前后Mb、尿素氮、肌酐的浓度变化。  结果  CRS+HIPEC术后Mb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当日即达到高峰(416.667±110.966)μg/L。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有助于降低Mb水平及潜在风险。Mb水平在术后3~4d下降至正常范围内。血尿素氮(BUN)水平在术后升高,在术后第4天达峰值。血钙(Cr)在术后2天开始下降。1例患者发展为肾功能不全,脓毒血症,术后第26天死亡。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  CRS+HIPEC术后常出现高肌红蛋白血症,Mb是内环境不稳定的一个早期而敏感指标。静脉输注碳酸氢钠可迅速降低Mb水平,减轻主要脏器功能损害。
软斑病4例临床病理及误漏诊分析
赵园园, 徐恩伟
2017, 44(17): 873-87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529
摘要:
  目的  提高对软斑病(malakoplakia)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及诊疗水平,避免误诊、漏诊。  方法  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断为软斑病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4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3(56~76)岁。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发生于膀胱2例、双侧输尿管1例、右侧盆腔1例。1例有糖尿病史患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另3例无特殊疾病史。  结果  4例患者的病变组织学形态均显示大量片状分布的组织细胞、同心圆状排列的嗜碱性Michaelis-Gutmann(M-G)小体、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组织细胞PGM-1及CD68阳性。钙、铁染色及PAS染色中M-G小体均阳性。  结论  软斑病是一种罕见肉芽肿性病变,可在多个器官形成瘤样结节。多累及泌尿生殖系统,但在身体各器官均可发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多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因此极易被临床误诊为恶性病变。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因其罕见性致使病理工作者易漏诊,其中特殊染色方法对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
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沈志祥, 马军
2017, 44(17): 876-87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861
摘要:
  目的  观察咖啡酸片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11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10日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治疗,均为3片/次,3次/d。第1个化疗周期(阴性对照期)于化疗开始第1d给予咖啡酸片模拟剂;第2、3个化疗周期(药物治疗期)需要接受与第1个化疗周期相同方案及剂量的化疗,分别于化疗开始第1d给予咖啡酸片。   结果  药物治疗期最低血小板(platelet,PLT)的升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 < 0.001);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后最高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期(P < 0.001);药物治疗期PLT < 50×109/L的持续天数与阴性对照期无显著性差异,但有缩短趋势(P>0.05);药物治疗期化疗后PLT恢复至≥75×109/L和≥100×109/L,所需的天数较阴性对照期均明显减少(P < 0.001);试验期间无患者行PLT输注。   结论  咖啡酸片用于肿瘤化疗所致CIT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
杨泽冉, 苏天昊, 尉建安, 陈广, 肖国文, 金龙
2017, 44(17): 880-88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816
摘要: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治疗的2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影像学中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回顾性分析联合治疗1个疗程(平均约28 d)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3例(14.3%),部分缓解(patial response,PR)6例(28.6%),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5例(23.8%)。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1.9%,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ate,ORR)为38.1%。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例(9.5%)。2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乏力17例(94.4%),胃肠道症状14例(66.7%),手足综合征4例(19.0%),血压升高4例(19.0%),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头痛头晕、蛋白尿等。   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近期效果满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需给予积极处理。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胥婧, 刘齐雨, 李可, 康玉, 徐丛剑
2017, 44(17): 886-88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160
摘要: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菌群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共生菌、益生菌和病原菌的比例维持相对稳定。肠道菌群失调可改变肠道内的生理环境,还能通过各种途径引起人体肠外组织器官生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脑肠轴是其中一条通路,由免疫、代谢、神经内分泌和迷走神经等途径构成。本文旨在讨论肿瘤和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的4条途径改变机体的应激水平,从而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同时就肠道菌群调控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
张超, 姚欣
2017, 44(17): 890-89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451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组长度>200bp,缺少特异性开放阅读框,几乎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内源性RNA分子。lnc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遗传学水平等方面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进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多种lncRNA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并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及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密切相关。本文就膀胱癌中ln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lncRNA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寻找膀胱癌分子标志物、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方向。
腹腔微环境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超, 肖旷, 宋丹, 童仕伦, 郑勇斌
2017, 44(17): 894-89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7.17.054
摘要:
腹膜转移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通常预示着患者不良的预后。腹膜衬贴于腹盆壁内面和腹盆腔各脏器的表面,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大量常驻和迁移到此处的特定类型的细胞。腹腔中的多种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以及局部特殊的理化性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和相对稳定的腹腔微环境;多种细胞在此环境中可以被结直肠癌细胞所诱导,参与并为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腹膜转移提供适宜的“土壤”。本文就这些腹腔中参与构成腹腔微环境的主要细胞成分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