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6卷  第18期

专家共识
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2019, 46(18): 923-92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914
摘要: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预后。CIT的治疗主要包括输注血小板和给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对高危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IT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基于近期文献及临床研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制订了《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旨在为中国肿瘤学医师提供更合理的诊疗方案以帮助CIT患者改善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临床研究与应用
高级别脑干胶质瘤同步放化疗疗效及影响因素
康勋, 蔡泽豪, 杨守博, 李文斌
2019, 46(18): 930-93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738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后明确的成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接受替莫唑胺标准放化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接受活检或病灶切除手术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WHOⅢ级和Ⅳ级),并完成标准同步放化疗和至少2个周期替莫唑胺5/28天方案辅助化疗的患者29例,收集患者临床和随访信息,应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Ⅲ级vs.Ⅳ级,HR=0.386(95% CI:0.164~0.911,P=0.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病理级别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年龄、起病至接受手术的时间、病灶大小、手术方式以及贝伐珠单抗使用情况等对预后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高(>60分)和较低级别(Ⅲ级)与患者良好预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1)。  结论  病理分级低和KPS评分高是成人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是患者预后的有利因素。
横纹肌肉瘤患者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构建
左昊, 陈罗军, 刘华丽, 李娜, 宋启斌
2019, 46(18): 934-93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881
摘要:
  目的  构建列线图预测横纹肌肉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  方法  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SEER)数据库中收集1975年至2016年间诊断的横纹肌肉瘤患者,经筛选后最终获得86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确定横纹肌肉瘤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然后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构建预测横纹肌肉瘤患者1、3、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对所得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检查其预测精度;同时,列线图预后模型的校正曲线一致性良好。  结果  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总分期、手术、放疗及化疗均是横纹肌肉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 < 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成功构建了列线图。列线图的内部验证所得C指数为0.776。  结论  本次研究构建的横纹肌肉瘤患者生存风险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横纹肌肉瘤患者预后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也有利于对横纹肌肉瘤患者实施个体化诊疗。
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孙建娜, 刘红, 孔令军, 远小东
2019, 46(18): 940-94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595
摘要:
  目的  探讨首诊Ⅳ期乳腺癌骨转移(initially diagnosed stage Ⅳ breast cancer bone metastasis,IDBCB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6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IDBCB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单因素分析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3.3岁。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34.3个月,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2.2%。首发转移模式仅为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中位生存时间为41.7个月,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0.4%。在单因素分析中,分子亚型、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状态、Ki-67指数、骨转移数目(number of bone metastasis,NBM)、初始转移模式、药物治疗模式及局部治疗与预后相关;74例IDBCBM患者的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首发骨转移模式,NBM,药物治疗模式,Ki-67均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 < 0.05)。  结论  Ki-67的高表达、单一的药物治疗模式、NBM较多、骨合并内脏转移均与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是否获益尚无定论。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戴宇翃, 孙黎, 黄婷婷, 邱红
2019, 46(18): 945-94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909
摘要: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肠癌三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三线肠癌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数据。  结果  全组44例患者中位无进展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mPFS)为3.93(2.72~5.1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mOS)为7.77(5.36~10.18)个月。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PFS为4.94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PFS为3.8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左半结肠及直肠癌患者mOS为12.5个月,右半结肠癌患者mOS为7.4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性别、既往是否使用过贝伐单抗以及是否存在肝转移对于mPFS及mOS无显著影响;初始治疗时ECOG评分0~1分及2分的患者mPFS分别为4.48个月及1.10个月(P < 0.001),mOS分别为9.67个月及2.9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最普遍的为乏力(52.3%),其次为高血压(45%)、手足综合征(22.7%)、蛋白尿(15.9%)、白细胞下降(15.9%)、血小板下降(22.7%)、转氨酶升高(13.6%)、腹泻(15.9%)。  结论  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用于肠癌的三线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方面安全可耐受。
阿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韩真真, 徐小萌, 衣晓丽, 袁胜利, 张星霖
2019, 46(18): 949-95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695
摘要: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与阿帕替尼联合用于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38例,均为一线或二线治疗失败者,入组人群要求年龄≥65岁、体力状况评分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8)及对照组(n=20)。试验组行培美曲塞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具体为:培美曲塞500 mg/m2 d1,阿帕替尼250 mg/d,d1~21,21d为1个治疗周期,对照组行单药培美曲塞,直到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该研究经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2%和35%,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265,P=0.02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5.7个月(95% CI:2.8~8.6)和3.1个月(95% CI:2.7~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P=0.045);发生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的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7,P=0.016),多数为1~2级。  结论  培美曲塞与阿帕替尼联合用于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可控。
54例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治疗分析
陈轩, 何建军, 陈旺盛, 王新, 李宗林, 杨庆强
2019, 46(18): 953-95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88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经腹手术超低位吻合保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超低位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术后疗效。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及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65±31)min,术中出血(12±5)mL。本组患者未常规进行预防性造瘘。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2例(3.7%),吻合口漏3例(5.6%),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性功能保持良好,术后一年时绝大部分患者肛门控制排便功能满意,术后随访两年以上均无局部复发,也无死亡病例,但手术一年后有3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经腹超低位吻合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溶瘤病毒促进肿瘤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张凯, 刘滨磊, 柯亨宁
2019, 46(18): 957-9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059
摘要:
自噬是一种正常的细胞生理活动,当正常细胞内存在异常蛋白、损坏的细胞器或处于饥饿状态时被激活,蛋白质和细胞器被捕获后送入到溶酶体降解,再将降解产物作为新合成蛋白和细胞器的底物加以循环利用,从而维持细胞内的平衡;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是自然存在的或由人工生物技术合成的具有高度肿瘤靶向性及溶瘤性等特点的病毒。作为一种新颖的抗癌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OV引起肿瘤细胞死亡涉及到细胞自噬相关的机制。为了推进利用OV作为抗癌药物的研制,本文就OV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的机制予以综述。
综述
阿帕替尼相关手足皮肤反应表现和治疗研究进展
彭艳梅, 崔慧娟
2019, 46(18): 962-96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113
摘要: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为一种新型小分子单克隆抗体,作用机制是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为阿帕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靶向药减量,从而影响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常规的西医治疗为尿素和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临床常根据红肿、破溃、结痂等不同皮肤表现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对阿帕替尼相关HFSR的表现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以期给临床提供参考。
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曹晓珊, 丛斌斌
2019, 46(18): 965-96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945
摘要: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分子类型的15%~20%,该类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抗HER-2靶向药物能有效降低这部分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存,并改善预后。目前多种抗HER-2靶向药物(如帕妥珠单抗、T-DM1、吡咯替尼等)相继问世,使乳腺癌治疗策略不断优化,为HER-2阳性乳腺癌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本文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相关综述。
胰腺癌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周怡章, 郭肖凡, 陈志强, 高松
2019, 46(18): 969-97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877
摘要:
胰腺癌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抑制细胞,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抑制机体的免疫杀伤功能,在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还能影响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细胞耐药。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胰腺癌一线化疗药物不仅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作用于免疫细胞间接增强抗肿瘤作用。相反,化疗药物也能增强免疫抑制细胞功能,诱导耐药,促进肿瘤进展。本文就胰腺癌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及其与化疗药物之间作用机制做一综述,旨在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角度优化现有的化疗策略。
病例报告与分析
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吴一凡, 杜建伟, 高雪, 董丽华, 魏旭东, 宋永平, 李玉富
2019, 46(18): 974-97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9.18.07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