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31卷  第19期

显示方式:
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临床分析
何小慧, 石远凯, 杨建良, 韩晓红, 张长弓, 周爱萍, 周生余, 杨晟, 孙燕
2004, 31(19): 1081-1083.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PMLB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结果 :临床分期79.4%为Ⅰ-Ⅱ期,50.0%患者起病时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47.1%有邻近器官侵犯。采用化、放疗联合治疗29例(85.3%)、单纯化疗5例(14.7%)、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26.4%)。根据寿命表法分析,全组5和10年无瘤生存率(DFS)为47.8%和41.0%,5和10年总生存率(OS)为54.4%和54.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较常规化、放疗组5年DFS和OS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具有巨大肿块及治疗后来能获得完全缓解者预后差(P<0.05)。 结论 :原发纵隔的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治疗以化、放疗为主。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但最佳的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证实。
抗CXCR4单克隆抗体对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的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魏立, 孔佩艳, 陈幸华, 彭贤贵, 曾东风, 常城, 杨文博, 刘红, 刘林, 王庆余, 张怡
2004, 31(19): 1084-1087. doi: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阻断SDF-1活性,检测增殖相关指标,探讨SDF-1在维持HL-60细胞存活、增殖中的作用。 方法 :培养HL-60细胞并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采用12G5(10μg/ml)阻断SDF-1生物学活性。孵育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HL-60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台盼蓝拒染观察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的变化。 结果 :1)实验纽中G0/G1期细胞比例为(56.71±4.9)%,S期为(32.42±4.1)%,G2/M期为(10.87±5.2)%;对照组中G0/G1期细胞比例为(43.63±2.2)%,S期为(45.86±3.7)%,G2/M期为(10.51±2.6)%。2)台盼蓝拒染显示,12G5抑制HL-60细胞的存活及增殖。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及对照组中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2.1±3.9)%和(67.4±8.5)%。 结论 :SDF-1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HL-60细胞的存活及增殖进程。
胃癌细胞增殖活性与病期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吴云飞, 徐惠绵, 陈峻青
2004, 31(19): 1088-109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胃癌细胞溴化脱氧脲嘧啶核苷标记指教(BrdUrd LI),G2/M期细胞比例(G2/MPF)及DNA含量的价值,研究其与胃癌病期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60侧胃癌新鲜标本经细胞培养掺入BrdUrd行FCM检测。 结果 :异倍体癌较二倍体癌BrdUrd LI和G2/MPF均明显增高(P<0.01);Ⅲ期胃癌较Ⅰ、Ⅱ期者BrdUrd LI明显增高(P<0.05,P<0.0l),Ⅲ期胃癌较Ⅰ期者G2/MPF明显增高(P<0.05);生存期<3年者较生存3-5年和5年以上者BrdUrd LI明显增高(P<0.05,P<0.0l);生存期<3年较5年以上者G2/MPF明显增高(P<0.05);Ⅲ、Ⅳ期胃癌较Ⅰ、Ⅱ期者异倍体明显增高(P<0.01);二倍体癌较异倍体癌5年生存率明显增高(P<0.05),各期胃癌之间比较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胃癌细胞BrdUrd LI,G2/MPF及DNA含量与胃癌痛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重组人生长激素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王志度, 万进, 彭俊生, 林锋
2004, 31(19): 1091-1093.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肠内营养支持(EN)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19例患者接受。EN和rhGH(试验组),21例患者接受与试验组同样的EN(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两纽患者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升高,而试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术后第10天试验组疲劳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rhGH和EN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轻患者的疲劳度。
肺癌中p16及pRB与cyclinD1和PCNA基因蛋白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评估
许德凤, 高和, 笪冀平, 刘锦铭, 张开泰, 张波
2004, 31(19): 1094-1097. doi:
摘要: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蛋白p16、pRB、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及PCNA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pRB、cyclinD1及PCNA的表达,结果由COX回归模型与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处理。 结果 :1)65例肺癌标本均示PCNA阳性,但表达程度不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P<0.05。PCNA高表达与p16-、pRB+、PT状况、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增殖指数(PI)Ⅰ-Ⅱ级的生存时间≥24个月为81.82%,Ⅲ-Ⅳ级为18.18%,P<0.01。2)p16阳性率为50.77%,p16的表达与腺癌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0.01,与鳞癌分化无关。p16+与p16-患者生存期≥24个月的比率分别为72.73%和27.27%,P<0.05。pRB阳性表达率为58.46%,鳞癌、腺癌较高,SCLC较低,与生存期无关。cyclinD1阳性表达率为60.00%,其中鳞癌72.41%,腺癌58.33%,SCLC 25.00%,P=0.05。3)p16-/pRB+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生存期较短;cyclinD1+/p16-/pRB+生存期较短,增殖活性较强。 结论 :PCNA及p16分别是肺癌进展及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PCNA、p16、pRB、cyclinD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预后评估更有价值和更客观;小细胞肺癌pRB表达的缺失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变化
董广璐, 张淑云, 邢丽娜, 郑淑香
2004, 31(19): 1098-1110.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选择未经治疗的宫颈癌患者20例为试验对象,采集放疗前和放疗10Gy后宫颈癌组织标本,用原位DNA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在宫颈癌放疗前后,肿瘤细胞凋亡阳性率和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25.00%和0.11%、75.00%和3.40%,放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2)放疗前肿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ax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0%和20%,而放疗后分别为25%、60%和25%,放疗后p53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明显增加,bcl-2蛋白无明显变化。 结论 :放射治疗诱导宫颈癌肿瘤细胞凋亡,可能与凋亡调节基因bax基因表达的诱导密切相关。
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刘文欣, 李文录
2004, 31(19): 1101-1105.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年轻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40岁以上病例(对照组)做对照研究。 结果 :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占全部宫颈癌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上升到1995年以后的16.0%。年轻组初婚年龄较高,孕次、产次较低,出现接触性出血症状的比例较高(P<0.01)。年轻组中腺癌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化程度较低(P<0.05),总的5年生存率(50.8%)低于对照组(72.5%,P<0.01),其中鳞癌的5年生存率(56.3%)明显低于对照组(79.7%,P<0.01)。年轻组的复发转移率(52.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的比例较高,平均发生复发转移的时间较短(P<0.05)。 结论 :影响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与肿瘤大小、肿瘤外观、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其预后较中老年组差。应提高对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的警惕性,治疗中注重个体化的原则,对有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提倡综合治疗。
36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病理及外科疗效分析
刘阳, 徐启明, 石怀银
2004, 31(19): 1106-1107. doi:
摘要:
目的 :总结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特征,重点探讨外科治疗经验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方法 :对全部36例(活检标本14例,手术标本22例)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10例电镜观察。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大体形态多为溃疡隆起型,镜下形态分为燕麦细胞型和非燕麦细胞型。接受手术治疗的22例按1997年新的国际食管癌TNM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10例(Ⅱa期4例、Ⅱb期6例)、Ⅲ期10例。手术后1、2、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8.8%,13.3%,9.0%,最长生存者已达11年,中位生存期16个月。 结论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肿瘤的TNM分期仍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发现和对早期患者实施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邹建军, 陈华江, 高勇, 许青, 王杰军
2004, 31(19): 1108-1110. doi:
摘要: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肿瘤分化程度、患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R、PR的表达。 结果 :ER和P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59.3%和64.1%,鳞癌和腺癌的ER阳性率分别为56.2%和62.5%,PR阳性率分别为56.2%和71.8%。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而与肿瘤组织学分型、患者性别、年龄等无关。 结论 :肺癌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可能对肺癌的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两种手术方式疗效分析
李智, 王刚成, 韩广森, 李进东
2004, 31(19): 1111-1112. doi:
摘要: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理想的手术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8月-2002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1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临床资料,17例接受大肠癌次全切术,14例接受大肠癌常规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体重、血浆营养参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术后排便次数、术后复发率在两种手术方式组间的差异。 结果 :患者的体重变化、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的变化及术后每天排便次数在两种术式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次全大肠切除术组复发率比常规手术方式组低,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次全结肠切除术较大肠癌常规手术更适合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的治疗。
三种药物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比较
田海梅, 傅军, 王燕 石晓燕, 曹冬燕, 徐兵河, 张保宁, 张伟
2004, 31(19): 1113-1116. doi:
摘要: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THP)和阿霉素(ADM)、表阿霉素(EPI)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以及药物杀伤的时效关系。 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比较吡柔比星和阿霉素、表阿霉素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存活率-时间曲线;用Annexin V凋亡检测技术检测药物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 结果 :3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T-47D和Bcap-37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吡柔比星对其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其IC50仅相当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1/3-1/6,与后两者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抑制作用相当,两者IC5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呈时间依赖关系,低浓度的吡柔比星在短时间内(12h)即具有生长抑制作用,而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起效时间较为迟缓(24-36h),72h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较吡柔比星高10%-20%。3种乳腺癌细胞分别经低浓度的吡柔比星、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处理后均可诱导凋亡,其中吡柔比星组的细胞凋亡比例较其它两组为高。 结论 :吡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其起效时间明显早于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该药良好的抑瘤效果和迅速的起效时间对于提高乳腺癌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有重要的参考和临床应用价值。
300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诊断分析
秦进喜, 阎晓玲, 孔繁明
2004, 31(19): 1117-1119. doi:
摘要:
目的 :重新研究3000例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冰冻切片;分析误诊病例之病理特点;归纳以脑肿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冰冻诊断的要点、难点。 方法 :分析经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证实的3000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结果。 结果 :冰冻诊断准确率95.87%(2876/3000),误诊率4.13%。误诊率最高的肿瘤是脑膜间叶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淋巴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 结论 :正确的冰冻诊断需要全面的临床资料和足够的病变组织;病理医师要有雄厚的病理基础和冰冻切片诊断的丰富经验及较全面的临床、影像学知识才能保证诊断的可靠性。
人参皂甙Rg3在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刘基巍, 赵翌, 富力, 鲁岐, 吕申, 李莹, 燕秋
2004, 31(19): 1120-1122. doi: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3对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中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人参皂甙Rg3抗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机制。 方法 :建立小鼠肝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Rg3预防组、Rg3治疗组、Rg3与顺铂联合治疗组、顺铂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原发瘤及转移瘤组织的形态学结构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 结果 :Rg3预防组及治疗组电镜下(5份样品)可见较多细胞凋亡小体的形成(5/5,4/5);顺铂治疗组的形态改变以细胞破坏为主,凋亡的细胞较少;联合治疗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程度相当。流式细胞学检测分析结果为:Rg3预防组、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均见细胞凋亡的特征峰(5/5),而顺铂治疗组为1/5,对照组未见凋亡峰(0/5)。 结论 :人参皂甙Rg3抗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的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鼻咽癌DDP+5-FU/CF方案时辰化疗的临床前瞻性随机研究
金风, 欧阳金陵, 董红敏, 吴伟莉, 陈海霞, 何志惠
2004, 31(19): 1123-1125. doi:
摘要:
越来越多的临床及研究证明,肿瘤患者的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受给药时间的影响。目前发现顺铂、氟脲嘧啶、草酸铂、阿霉素等30多种药物适用于时辰化疗。时辰化疗在鼻咽癌方面的文献报道不多。顺铂+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DDP+5-FU/CF)是鼻咽癌化疗最常用的一线方案,但由于其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临床运用受 到一定限制。本组拟进一步拓宽DDP+5一FU/CF方案在鼻咽癌的临床运用范围,证明DDP+5一FU/CF的时辰化疗具有增强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DNA甲基转移酶DNM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王莉, 刘风花, 刘若男
2004, 31(19): 1125-1127. doi:
摘要:
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基因失活有关是诸多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而有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及表达量的异常导致此过 甲基化现象。在子宫内膜癌中国内外专家亦发现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过甲基化及基因失活为一频发分子事件。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 癌中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状况以揭示子宫内膜癌中诸多抑癌基因甲基化基因调控发生的可能机制为开辟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思路提供实验依据。
置管引流联合榄香烯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陈建清, 钟小红, 吴晓安, 崔殿龙
2004, 31(19): 1127-1129. doi:
摘要:
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多数属于病变进展或复发的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胸腔内注人抗癌药物、硬化剂及免疫调节剂治疗胸腔积液均取得较好疗效[M]。榄香烯和顺铂为治疗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我科从2002年4月至 2003年4月采用置管引流联合灌注榄香烯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同时随机选取32例做对照,总结如下。
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尹立杰, 赵国华, 丁田贵, 彭兆祥, 侯秀芬
2004, 31(19): 1129-1131. doi:
摘要: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不典型,临床上不容易做出早期诊断,一经确诊大多属晚期,生存时间短,手术切除率低,化疗效果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年来应用较多,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为提高放疗效果,在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抗肿瘤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放疗增敏方法[1]。金龙胶囊是由北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以鲜活动物(如鲜活守宫、鲜活金钱白花蛇等)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精制而成的胶囊[2]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双重作用[3,4]。根据这一原理,我科于2000年9月-2002年9月以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检测大肠癌细胞
王文秀, 路丹, 赫文, 徐玉清
2004, 31(19): 1131-1133. doi:
摘要:
目前,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虽然治疗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中癌的侵袭转移是影响疗效并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采用免疫磁珠技术[2,3],利用大肠癌细胞CEA的高表达特性[4],进行肿瘤细胞的检测及分离,为临床中早期发现大肠癌微小残留及转移病变的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PET在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蔡莉, 高硕
2004, 31(19): 1134-1137. doi:
摘要: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许多颅内肿瘤,尤其是恶性脑肿瘤的一种必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放疗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严重者产生放射性脑坏死,甚至形成脑软化。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无论在临床表现还是常规影像学表现都十分相似,正确加以鉴别直接影响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近年来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的鉴别诊断方面显现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食管切除术后胃及十二指肠反流的研究进展
郭强, 张逊
2004, 31(19): 1138-1140. doi:
摘要:
食管切除术在我国绝大部分是对于食管癌的治疗,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于如何增加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而忽略了对食管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注。食管切除术后远期的主要并发症为胃、十二指肠反流,许多患者在食管切除术后的不适感都与此有关。近年来,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大量的相关文献报道。了解和分析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会使我们从中受到许多启发。
同时性双原发癌1例
王国华, 李胜水, 王旭初, 孟祥玲, 张文侠
2004, 31(19): 1140-1140. doi:
摘要:
患者,男性,38岁。既往体健。2002年4月出现劳累后右小腿中部肿痛,休息后可缓解,未在意。2004年4月肿痛加重。查体:右小腿中内后侧肿胀、压痛,局部皮温稍高,中等硬度。X线示:右胫骨周围软组织影,散在密度增高。活检病理示:右胫骨间叶性软骨肉瘤。胸片及胸部CT均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右肾囊肿,余未见异常。于2004年5月4日行肿物切除术。7月间行CVAD方案化疗2个周期。化疗第2周前查体发现右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颈部B超示:甲状腺右下极实性肿块,2.9cm×2.6cm×2.5cm大小,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见大量钙化。考虑甲状腺癌可能性大,于2004年7月21日手术。术中冰冻切片证实为乳头状 癌,遂行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加右颈部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