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9卷  第22期

乳腺癌诊疗进展专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2022精要版)
中国抗癌协会
2022, 49(22): 1135-1142.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1052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区域淋巴结状况作为重要的预后指标,可指导患者的淋巴结分期,并对后续治疗策略产生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外科处理进入微创时代,但其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化操作前提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业内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规范化操作指南》,内容涉及SLNB适应证、示踪剂选择与应用、组织标本处理、腋窝SLNB、新辅助治疗与SLNB、内乳SLNB。本指南将为乳腺癌相关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有益指导和参考。
乳腺癌诊疗进展-专家论坛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规范化处理
邱鹏飞, 王永胜
2022, 49(22): 1143-1146.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1120
摘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标志着乳腺癌淋巴结手术进入微创时代,循证医学I类证据支持SLNB是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腋窝诊断技术,前哨淋巴结阴性及低肿瘤负荷患者行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腋窝淋巴结复发风险和并发症极低。作为乳腺癌区域淋巴结微创诊断技术,SLNB安全有效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应建立在规范化操作前提下。目前SLNB在我国早期乳腺癌患者中逐渐趋于规范化和普及化,本文将对临床实践中SLNB的适应证、示踪剂应用、学习曲线掌握、手术规范操作和组织标本处理等问题进行综述。
HER-2阳性乳腺癌分层治疗新策略
冀辰辰, 李健斌, 江泽飞
2022, 49(22): 1147-1150.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11799
摘要: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抗HER-2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然而,靶向药物的疗效会受不同治疗阶段的影响,早期阶段治疗策略会影响晚期阶段的治疗选择。既往根据治疗线数来决定用药方案,无法体现靶向药物的分层治疗理念。目前,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指南与临床经验,现已形成抗HER-2靶向治疗的分层治疗模式。本文将就HER-2阳性乳腺癌不同阶段靶向治疗的分层策略进行综述。
中国乳腺癌外科治疗现状和新趋势
李培, 吴炅
2022, 49(22): 1151-1155.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11751
摘要:
近三十年来,乳腺癌手术范围逐渐缩小,病死率亦逐步降低,在多学科协作背景下,乳腺癌外科治疗在“至简至臻”中逐步演变,出现很多里程碑式的进展,其中乳腺癌手术包括乳房术式的选择和区域淋巴结处理2大部分。本文将就国内外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及未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趋势进行综述。
中国乳腺癌免疫治疗转化研究进展
李昕宇, 刘强
2022, 49(22): 1156-1160.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700
摘要: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虽然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的使用已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风险,但仍有部分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无法从现有的治疗手段中获益。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的乳腺癌免疫治疗转化研究从基础到临床,从分子靶点、药物研发到临床试验,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就中国乳腺癌免疫治疗转化研究中的治疗靶点、预测标志物、治疗手段等进行综述。
临床研究与应用
现场快速评估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汤琦, 李惠, 晋萍, 张祥武, 唐一吟, 周绍强, 陈德滇
2022, 49(22): 1161-1165.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708
摘要:
  目的  探讨现场快速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技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应用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375例,分为行SLNB组195例(A组)、新辅助化疗后行SLNB组180例(B组),术中应用ROSE技术联合冰冻对A组444枚和B组479枚的前哨淋巴结进行快速诊断。以术后石蜡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同时再行细胞学巴氏染色及H&E染色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绘制各检测方法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曲线,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并行McNemar 检验,评估ROSE技术的诊断效率、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ROSE技术平均诊断时间为6.53 min /例。A组和B组的ROSE技术的 AUC值分别为0.929和0.961、敏感度分别为82.35%和93.81%、特异度分别为97.56%和98.43%,A、B组与其他常规检测诊断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0、P=1.000)。  结论  ROSE技术联合冰冻用于乳腺癌SLNB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局部高危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宋彦奇, 孙彬栩, 韩增风, 李小江, 刘宝山, 贾英杰
2022, 49(22): 1166-1169.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830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的50例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标记物嗜铬粒蛋白 A(CgA)和突触素(Syn)及标志增殖细胞活性的Ki-67指数等免疫组织化学法指标,根据患者舌苔脉象,结合局部和全身症状进行临床中医辨证分型分析。  结果  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指标表达情况中,Ki-67指数增高为最常见情况(P<0.05)。50例患者中,湿热蕴结证及肝肾阴虚证为最常见证型(P<0.05)。湿热蕴结证与Ki-67指数增高、CgA阳性具有相关性,瘀毒内结证与Ki-67指数增高、Syn阳性亦具有相关性,提示两证型预后较差(均P<0.05)。  结论  辨证为湿热蕴结证和瘀毒内结证的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多存在神经内分泌分化倾向,且细胞增殖活性较高,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增殖迅速,更易进展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从而耐受内分泌治疗。在西医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应尽早结合中医辨证情况,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
SMI和CDFI检测联合GI-RADS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评估的研究
陈兰, 闫磊, 张慧颖, 张晓亮, 王君
2022, 49(22): 1170-1174.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704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联合妇科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gynecologic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GI-RADS)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68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恶性组56例、良性组112例,采用SMI和CDFI分别观察同一肿瘤中血流情况,并联合GI-RADS分别预测肿瘤良恶性,结果以术后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  结果  恶性组中SMI检测血流的丰富程度显著高于CDFI检测(P<0.05),良性组中SMI和CDFI检测血流的丰富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DFI联合GI-RADS和SMI联合GI-RADS诊断恶性的分别为53例和55例,敏感度分别为94.6%和98.2%、特异度分别为93.8%和95.5%、准确率分别为94.0%和96.4%,均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868和κ=0.921)。  结论  SMI联合GI-RADS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较CDFI联合GI-RADS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更高。
SMAD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2958604和rs10502913与宫颈癌相关性研究
滕元姬, 凌永嫦, 王永亮, 李美琴, 王春芳, 王俊利, 杨凤莲
2022, 49(22): 1175-1179.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1204
摘要:
  目的  探讨SMAD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2958604和rs10502913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液样本各342例及其临床病理资料,分为宫颈癌组和对照组,采用DNA测序法和SNaPshot技术检测SNP ,分析比较两组rs12958604和rs10502913基因型、等位基因、基因模型、单倍型差异性。  结果  两组SMAD4的rs1050291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SMAD4的rs12958604 GG基因型和GG+GA显性模型及G等位基因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77,95%Cl:0.380~0.877,P=0.010; OR=0.670,95%Cl:0.483~0.928,P=0.016 及OR=0.743,95%Cl:0.600~0.920,P=0.006)。单倍型分析显示G-A和G-G在两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是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SMAD4基因SNP位点rs12958604与宫颈癌易感性可能存在关联。
术式交流
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技术在复杂性孤立肾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滕立臣, 王文涛, 李浩, 潘宏鑫, 李长福
2022, 49(22): 1180-1183.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892
摘要:
  目的  探讨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孤立肾肾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5例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解剖性和功能性孤立肾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开放性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和术中同步切缝技术,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学结果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  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采用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无中转肾动脉阻断和行挽救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135~180 min,术中失血量为300~700 mL,平均失血量为450 mL。5例中1例肾门部肾癌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尿漏,当日膀胱镜下于输尿管内逆行留置F6双“J”管后,术后第2天尿漏消失。术后随访3~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4个月,局部未见肿瘤复发,1例出现肋骨转移。与术前相比,术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开放性零缺血结合同步切缝的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孤立肾肾癌安全可行,特别适合复杂和肿瘤体积较大的肾癌,在保护肾脏功能和肿瘤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与相关争议
周思成, 姜玉娟, 赵巍, 梅世文, 梁建伟, 汤坚强, 刘骞
2022, 49(22): 1184-1188.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175
摘要:
盆腔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LN)是中低位直肠癌常见的淋巴回流通路,有14%~30%的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时合并LPLN转移。然而,术前诊断的遗漏和不规范的治疗是导致术后LPLN复发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诊疗中的难点之一。目前,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PLND)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上尚存争议。近些年来,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与LPLND相互替代的治疗模式趋于融合,逐渐形成了一套精确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随着外科器械设备的更新与淋巴结示踪剂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以往制约LPLND的因素逐渐消失,可逐渐在临床推广开展。但针对直肠癌LPLN转移的治疗策略、nCRT后LPLND的适应证、预后价值、有效清扫范围、安全性仍存在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