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20期

胃癌治疗专栏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研究的若干进展
朱正纲
2012, 39(20): 1453-145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1
摘要:
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现状与展望
季加孚, 季鑫
2012, 39(20): 1458-146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2
摘要:
胃癌外科病理分期的若干问题
徐惠绵, 孙哲
2012, 39(20): 1462-146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3
摘要:
第7版UICC-AJCC胃癌TNM分期及日本胃癌新分期  胃癌治疗指南的临床应用前景
梁寒
2012, 39(20): 1466-147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4
摘要:
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技术特点与现状
余佩武, 唐波
2012, 39(20): 1472-14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5
摘要: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新兴人工智能手术系统,开启了智能化微创手术的新时代,近年逐渐应用于临床。在胃癌外科领域目前报道较少,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手术的技术特点、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一介绍。
胃癌综合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叶颖江, 郭鹏, 王杉
2012, 39(20): 1475-14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6
摘要:
几年来胃癌的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方法及策略取得了一些进展。作为标准术式的D2根治手术及扩大根治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胃癌病例,应根据分期调整治疗策略。早期胃癌可以通过内镜下切除或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一些神经保护技术也可用于早期胃癌治疗。胃癌的联合脏器切除和扩大切除一直存在争议。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化疗或放化疗可以提高切除率,术后的化疗或放化疗则带来生存获益。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有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标准的治疗方案。对于腹腔种植转移的进展期胃癌,减瘤手术联合腹腔化疗已经成为治疗的选择之一。
进展期胃癌动静脉结合的术前化疗
李国立, 黎介寿
2012, 39(20): 1481-14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7
摘要:
为提高术前化疗的疗效,我们探索动静脉结合的化疗方法。静脉缓慢输注时间依赖性药物以维持其作用时间,动脉局部注射浓度依赖性药物以提高其局部浓度,以不同的给药途径充分发挥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2002年以动静脉结合的FLEP疗法(静脉缓慢注射5-FU与亚叶酸钙,动脉局部注射足叶乙甙与顺铂)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初步效果。其后以毒性较低的奥沙利铂代替顺铂,使化疗的毒性明显降低。随后又在动脉给药中加入表阿霉素,使动脉给药形成了类似于EAP方案的EEOX给药方案,形成动静脉结合的FLEEOX(静脉缓慢注射5-FU与亚叶酸钙,动脉局部注射足叶乙甙、表阿霉素与奥沙利铂)方案。临床实践表明该方案的局部作用非常剧烈,使化疗有效率超过80%,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途径的化疗。
胃癌根治手术相关副损伤及并发症的防治
张汝鹏, 王学军, 梁寒
2012, 39(20): 1485-148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8
摘要:
D2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相较一般胃切除手术需要更大范围的解剖、分离、切除,胃癌根治术中相关副损伤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术中相关副损伤常见有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胆总管损伤、胃周血管损伤、淋巴管损伤等,术后可出现出血、急性胆囊炎、腹腔积液和脓肿等并发症。施行D2手术要求外科医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根治手术相关副损伤及重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应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进展分析
邓靖宇
2012, 39(20): 1489-149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09
摘要:
规范联合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目是取得胃癌治疗较佳疗效的保障,淋巴结转移数目联合阴性淋巴结数目能够提高胃癌患者预后评估准确性。最新研究表明:1)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是目前最佳的评估胃癌预后的淋巴结转移分期方式;2)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应该遵从清扫范围达到D2而清扫淋巴结数目不低于15枚;3)阴性淋巴结数目是一个新的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淋巴结转移在胃癌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中的新进展和观点作一适于临床胃癌诊治的概述。
淋巴结转移率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
刘宏根, 梁寒, 邓靖宇, 权继传, 王力, 焦旭光
2012, 39(20): 1492-14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0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ML)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价值。  方法  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通过比较-2log likelihood值和hazard ratio(HR)值,比较TRM分期和TNM分期在胃癌预后评价中的差异。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UICC 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分期(UICC 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RML)分期,TNM分期和TRM分期与胃癌预后相关;相同TRM分期中不同TNM分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NM分期ⅢB和ⅢC期中不同TRM分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RM分期与TNM分期相比,HR值较高而-2log likelihood值较小。  结论  TRM分期较TNM分期能更好的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基础研究
永生化上皮细胞系及肺鳞癌细胞系基因组DNA拷贝数变异的比较研究
路丹, 曹邦荣, 冯林, 郭素平, 程书钧, 高燕宁, 张开泰
2012, 39(20): 1497-15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1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支气管上皮永生化细胞系与肺鳞癌细胞系的拷贝数变异探讨肿瘤早期发展的分子机制。  方法  用人类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CGH)分别测定支气管上皮细胞系Y-BE和肺鳞癌细胞系NCI-H2170的拷贝数, 经数据校正, 对拷贝数变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结果  永生化上皮细胞系早代Yp21仅出现了少量的DNA拷贝数变异, 而在染色体20 q11~12区段Yp21细胞与HCI-H2170细胞出现了相似的拷贝数变异结果; 永生化上皮细胞系晚代Yp113具有类神经细胞黏附基因的拷贝数增加现象; 整体来看, 从永生化上皮细胞早代到晚代, 再与肿瘤细胞比较, DNA拷贝数变异频率不断升高, 基因组稳定性逐渐下降。  结论  通过对永生化上皮细胞拷贝数变异的研究, 成功建立了肺癌癌前模型的拷贝数变异谱, 部分拷贝数变异可能代表了肿瘤发生发展早期的分子事件, 预示了细胞的潜在恶性, 这些发现可能为阐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条件。
大细胞肺癌中VEGF的表达与DCs Treg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张静, 于津浦, 于文文, 张家丽, 李慧, 曹水, 于学燕, 任秀宝
2012, 39(20): 1501-150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大细胞肺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 L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探讨VEGF的表达情况、DCs与Treg的分布情况之间的相关性, 及DCs、Treg分布与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手术切除的原发性LCLC标本75例, 其中27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CLC标本中VEGF的表达、未成熟DC细胞(CD1a+DC)、成熟DC细胞(CD83+DC)及Treg细胞(Foxp3+T细胞)的分布,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结果  75例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94.7%(71/75); CD1a+ DC、CD83+DC在癌组织中的分布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5、P < 0.001); Foxp3+T在癌组织中的分布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01)。CD83+DC的分布在VEGF阳性组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χ2=7.802, P=0.020); CD1a+DC与Foxp3+T的分布呈正相关(rs=0.246, P=0.033)。CD83+DC的分布在不同T分期间存在差异, 随着T分期增高其数量降低(χ2=11.043, P=0.011)。  结论  LCLC组织中VEGF高表达与成熟DC数量的减少相关, 而未成熟DC的分布与Treg细胞的分布呈正相关。
18F-FDG 18F-FLT PET显像评价肺腺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
戴东, 徐文贵, 宋秀宇, 朱研佳, 朱湘, 张莹
2012, 39(20): 1505-150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3
摘要:
  目的  评价18F-FDG和18F-FLT PET显像在早期评价肺腺癌放射治疗疗效中的作用。  方法  40只A549荷肺腺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 Gy组、10 Gy组、15 Gy组和30 Gy组共5组, 分别对5个剂量组的荷A549裸鼠模型于放疗前1天和放疗后3天、1周、2周和4周行18F-FDG和18F-FLT PET显像, 测量移植瘤大小、SUV值和T/N值。显像后每组随机处死2只裸鼠, 行移植瘤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及TK-1表达。分析裸鼠移植瘤放疗前后18F-FDG、18F-FLT PET-CT显像T/N值变化及其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放疗前荷瘤裸鼠18F-FDG、18F-FLT PET-CT显像均可清晰显示移植瘤, 据其T/N值(均>1.5)可作出正确诊断。Ki-67、TK-1阳性表达率随放疗时间延长和放疗剂量增加而降低。18F-FDG、18F-FLT PET-CT显像T/N值与反应细胞增殖状况的指标Ki-67表达具有较好的相关性。18F-FLT PET-CT显像T/N值与增殖指标Ki-67及TK-1表达相关程度优于18F-FDG。  结论  接受照射后, 18F-FLT在肿瘤内的摄取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18F-FLT PET-CT显像可以用于肺腺癌放射治疗效果早期评价。
中国肿瘤登记地区人群骨肿瘤发病分析
陈志峰, 陈万青, 陈建国, 王宁, 郑莹, 宋国慧, 刘志才
2012, 39(20): 1509-151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4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城市和农村恶性骨肿瘤的发病趋势和特点。  方法  根据全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2003年至2007年和部分1988年至2007年恶性骨肿瘤的发病数据库, 其中城市点14个, 农村点18个, 覆盖总人口255 430 909。肿瘤登记采用ICD-10和ICD-O-3编码。发病趋势分别应用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  结果  2003年至2007年我国骨肿瘤粗发病率1.79/105, 其中城市1.72/105, 农村2.01/105; 中标率分别是1.39/105、1.21/105, 1.40/105, 骨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0.67%, 发病顺位居第24位。2003年至2007年骨肿瘤发病下降9.6%, 其中城市下降13.03%, 农村上升4.06%;分析1988年至2007年上海市、北京市、江苏启东市和河南林州市的发病趋势, 仅上海市骨肿瘤发病出现有统计学差异的下降, APC为-1.76(P=0.042)。  结论  中国农村骨肿瘤的发病高于城市, 并且农村发病呈现上升趋势, 城市呈下降趋势
临床研究
P16蛋白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表达意义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孙静阳, 胡波, 孙海姣, 王炜智, 裴笑月, 于晶功
2012, 39(20): 1514-1516,15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5
摘要:
  目的  研究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表达的意义, 探讨其与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 以期用P16蛋白的表达预测CIN进展。  方法  收集大连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宫颈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137例,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并评分, HC2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P16蛋白表达在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中均阴性(0/40), CINⅠ阳性90.91%(20/22), CINⅡ阳性为95.00%(19/20), CINⅢ阳性为100.00%(25/25), 浸润性鳞癌阳性为100.00%(30/30)。在慢性子宫颈炎伴鳞化中高危型HPV阳性1例, CINⅠ12例, CINⅡ14例, CINⅢ22例, 浸润性鳞癌29例。CIN中感染高危型HPV的病例, P16蛋白均呈阳性表达。  结论  P16蛋白可作为区分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良性反应性增生的标记物, 其表达的分层现象能够很好的反映出CIN的分级, P16蛋白阳性表达的评分有助于区分出有高危发展倾向的CIN。
c-Src在胃癌组织中的激活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王永辉, 陈静, 沈朋, 毛卫波, 周月芬
2012, 39(20): 1517-152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6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中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的激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c-Src的激活形式p-Src(Y419)癌基因蛋白在123例胃癌组织, 56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及8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并分析c-Src激活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p-Src(Y419)在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0.4%, 38.0%和14.2%, 有显著性差异(P < 0.01)。p-Src(Y419)蛋白表达强弱与胃癌肿块直径的大小、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显著相关(P < 0.05); p-Src(Y419)蛋白表达范围、积分与胃癌直径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TNM分期相关(P < 0.05); 多因素分析p-Src(Y419)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胃癌预后单因素分析提示p-Src(Y419)表达强度、表达范围及积分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预后影响因素, 多因素分析提示p-Src(Y419)蛋白表达强度是胃癌2年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在胃癌组织中明显激活, 与胃癌肿块的大小、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浸润深度、pTNM分期相关。c-Src激活是胃癌2年生存期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可能成为胃癌新的预后分子标记及继赫赛汀之后的又一胃癌治疗靶点。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欣, 刘伟, 韩芸蔚, 冯玉梅, 李代清
2012, 39(20): 1522-152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7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的研究, 检测CysLT1R和CysLT2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CysLT1R和CysLT2R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从mRNA水平上检测90例原发乳腺癌组织和30例匹配的癌旁组织中CysLT1R和CysLT2R基因的表达量, 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乳腺癌组织CysLT1R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乳腺癌组织CysLT2R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乳腺癌组织中CysLT1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 CysLT2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CysLT1R mRNA高表达者的总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水平者(P=0.035), CysLT2R mRNA高表达者的总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水平者(P=0.025)。  结论  CysLT1R和CysLT2R可作为乳腺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退化细胞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预后影响
郑正津, 宋清晓, 王少元, 黄慧芳
2012, 39(20): 1527-152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8
摘要:
  目的  探讨退化细胞、ZAP-70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退化细胞在92例CLL患者外周血涂片的检出率;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ZAP-70的阳性率。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并观察这二项指标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结果  在92例CLL患者中, Binet A期28例(30.5%), Binet B期44例(47.8%), Binet C期20例(21.7%)。外周血涂片退化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3%~48%)。取≥20%为阳性表达, 则退化细胞阳性56例(60.9%); ZAP-70阳性32例(34.8%)。双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提示二者呈负相关。退化细胞阴性患者临床预后差, 较阳性患者的8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下降(59.4% vs. 86.0%, P < 0.05), ZAP-70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的8年PFS也下降(57.8% vs. 79.5%, P < 0.05); 退化细胞阴性伴ZAP-70阳性患者PFS更低(27.8%, P < 0.05)。  结论  退化细胞阴性和ZAP-70阳性提示CLL预后不良且二者密切相关。
高低分级乳腺癌及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γ-tubulinNek2 mRNA表达分析及其意义
牛昀, 王淑玲, 刘铁菊, 吕淑华, 蒋伶活
2012, 39(20): 1530-153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19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分级乳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病变中心体γ-tubulin和调控因子Nek2 mRNA表达情况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正常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高低级别导管内癌、高低级别浸润性导管癌6组样本, 采用原位杂交定性及半定量检测180例γ-tubulin和Nek2 mRNA表达情况,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80例γ-tubulin和Nek2 mRNA表达水平, 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各组癌γ-tubulin mRNA、Nek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均 < 0.01); 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519、36.912, P < 0.001); 在不同癌组织之间, γ-tubulin或Nek2表达的两两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 在各组中两指标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两指标各自定量和半定量表达总体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 原位杂交分析显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中γ-tubulin或Nek2 mRNA表达与低级别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分别为1.200、0.659、1.148、2.700, P值分别为0.273、0.417、0.284、0.100); 但在定量分析显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低级别癌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 < 0.01)。  结论  γ-tubulin及Nek2 mRNA过表达及协同作用, 与乳腺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不典型增生向低级别乳腺癌恶变转化可能具有相关性。
TACC3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侯婧, 刘胜春, 李鹍鹏, 张力, 赵雪云, 张作文, 黄曼
2012, 39(20): 1535-153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0
摘要:
  目的  探讨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3(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coil proteins, TACC3)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85例,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的检测。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TAC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 < 0.05), 且TACC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的转移、P53表达相关, 而与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ER、PR、Ki-67、HER-2等无明显相关。  结论  TAC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68例中国新疆多民族地区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研究
欧江华, 吴涛, 倪多, 许文婷, 陈玲, 哈木拉提·吾甫尔
2012, 39(20): 1539-1541, 15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1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国新疆多民族地区的高风险遗传性乳腺癌BRCA1/2基因突变位点情况。  方法  以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来自新疆地区的68例符合高风险遗传性乳腺癌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BC 12例,HBOC 4例,E-BC 25例,BI-BC 10例,TNB 17例。通过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2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进行突变分析预筛,结果经DNA测序验证。  结果  BRCA1/2致病性突变在新疆地区高风险遗传性乳腺癌的突变率为8.8%(6/68)。其中BRCA1的突变率为4.4%(3/68),BRCA2的突变率为4.4%(3/68)。不同民族之间BRCA1/2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中国新疆多民族地区的高风险遗传性乳腺癌患者部分病例具有与内地汉族人群不同的BRCA基因突变谱。BRCA1 2073delA,BRCA2 6873del CTCC及BRCA2 9481del A可能是新疆遗传性乳腺癌特有的突变位点。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吕雅蕾, 刘巍, 杜玉娟, 冯莉, 王玉栋, 王龙
2012, 39(20): 1542-154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2
摘要:
  目的  观察57例应用伊立替康治疗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 检测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57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伊立替康的情况, 观察并记录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  结果  57例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 UGT1A1基因启动子区28位点, TA序列6次重复的纯合野生型TA6/6有43例(75.4%); 基因型为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型TA6/7有13例(22.8%); 基因型为TA序列7次重复的纯合突变型TA7/7有1例(1.8%)。UGT1A1基因启动子区6位点野生型G/G有48例(84.2%), 杂合突变型G/A有7例(12.3%), 纯合突变型A/A有2例(3.5%)。在57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中, UGT1A1基因启动子区28位点, TA6/6、TA6/7和TA7/7野生型和突变型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7.0%、14.3%, 发生3级以上腹泻者分别为9.3%、14.3%, 其中纯合突变型仅1例患者, 100%的发生率。UGT1A1基因启动子区6位点, G/G、G/A和A/A野生型和突变型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4.2%、55.6%, 发生3级以上腹泻者分别为12.5%、44.4%, 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组之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患者UGT1A1*28和UGT1A1*6多态性分布基本一致, UGT1A1*6突变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增加, 而UGT1A1*28突变型与以上不良反应并无绝对相关性, UGT1A1各基因型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能否通过对UGT1A1的筛查, 选择合适患者安全有效的应用伊立替康, 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上皮性卵巢癌中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及临床意义
黄宇婷, 胡林萍, 田菁, 鞠宝辉, 葛菁, 李惠智, 袁卫平, 程涛, 郝权
2012, 39(20): 1547-1551, 155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3
摘要:
  目的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基因组不稳定性逐渐积累的结果, 表现为染色体数值异常、结构重排(基因缺失、扩增和染色体异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本研究使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o-Colou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yzation, D-FISH)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标本61例, 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二倍体的病例58例。同时检测细胞核中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变化。  结果  在58例二倍体上皮性卵巢癌中, 41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70.69%), 24例出现Rb1基因缺失(41.38%)。20例同时出现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34.48%)。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b1基因缺失与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P < 0.01)均相关。  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同时存在着癌基因c-myc的扩增和抑癌基因Rb1的缺失, 多基因发生拷贝数变化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应用
草酸铂联合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
潘战和, 苏安, 王馨, 蔡清清, 高岩, 卜庆, 吕霞
2012, 39(20): 1552-155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4
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  62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草酸铂/卡培他滨化疗; 最多6个周期化疗后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的患者中, 32例进行卡培他滨维持化疗(2 000 mg/m2/d, d1~14, 21 d重复), 维持化疗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毒性为止。  结果  62例患者共接受315个周期初始化疗, 均可评价疗效, 总有效率51.6%。初始化疗后49例疗效评价无疾病进展, 其中17例随访观察, 32例继续卡培他滨维持化疗。维持化疗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1%、78.1%, 均好于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0、47.1%, P < 0.05)。维持化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7.9个月, 较对照观察组5.7个月延长(P < 0.05),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9个月和13.4个月(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 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  草酸铂/卡培他滨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胃癌可增加有效率、延长疾病进展时间, 并有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 值得进一步研究。
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龙斌, 谭兵, 周宪, 樊春波, 吴府容, 王颖
2012, 39(20): 1556-155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5
摘要:
  目的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中, 分析同步治疗与序贯治疗对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  14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例进行随机分组, 同步治疗组: 放疗联合TP同步化疗; 序贯治疗组: 一疗程TP诱导化疗+根治性放疗+3疗程TP辅助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 化疗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放疗及化疗方案联合治疗与同步治疗相同。  结果  全部病例至少随访2年, 同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1.2%与76.3%;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7%与19.4%;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4%与66.7%。  结论  研究表明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同步放化疗, 无瘤生存率提高, 远处转移率降低; 不良反应与序贯治疗相比, 主要是放射性黏膜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 但经对症处理, 患者一般都能耐受。
临床病例讨论
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个体化治疗的个案分析
陈平, 尤健, 黄鼎智, 袁智勇, 肖建宇, 张连郁, 郭志, 曹付亮, 宋天强
2012, 39(20): 1559-156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6
摘要: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自然生存时间为6~12个月,同时伴有肺转移的生存时间更短。单纯化疗后可延长至12~24个月。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肝脏的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者,5年生存率大约40%。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放化疗亦具有重要价值。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肝胆肿瘤科、肺部肿瘤科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的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的协作诊疗后效果较佳,报道该病例诊治经验以促进结直肠癌诊疗技术和经验的全面融合,推动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综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张乐, 张翼鷟
2012, 39(20): 1564-156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7
摘要:
异基因移植(allo-SCT)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治疗淋巴瘤患者,作为治疗淋巴瘤的又一有效手段,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过去,标准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tandard myeloablative allogen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 tion,MAC-allo-SCT)由于移植相关死亡率(TRM)较高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接受降低预处理强度(RIC)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毒性和移植相关死亡率均大大降低。异基因移植后较低的复发率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结果均证明移植物抗淋巴瘤(GVL)效应的存在,有利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MRD),增加治愈的机会。虽然目前降低预处理强度(RIC)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大大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也改善了一些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是HL、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以及经高强度预先治疗的淋巴瘤和难治性淋巴瘤的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无疑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大型的前瞻性研究对深入明确allo-S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必要的。现将allo-SCT近几年在治疗HL、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包括套细胞淋巴瘤和成熟T细胞淋巴瘤)的进展综述如下。
雌激素受体β亚型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唐和孝, 廖永德, LIUZhaoguo, JIANGWenyang
2012, 39(20): 1568-157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8
摘要:
雌激素不仅对人体生长、发育和器官功能维持等起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与众多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雌激素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发挥作用。雌激素受体β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受到普遍关注,但是雌激素受体β(ERβ)的功能存在较多争议,而ERβ亚型1~5的突破性研究很可能是解释这些争议的关键点,并且ERβ1~5在肿瘤中的研究可以深化对ERβ信号通路在肿瘤进展中作用的认识。因此,本文就ERβ1~5的组织细胞分布、功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NK-1受体拮抗剂在癌症化疗止吐中的应用
孙丹霞, 邱焱, 侯源源, 刘晓彤, 甄宇红
2012, 39(20): 1572-157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0.029
摘要:
化学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最重要手段,然而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恶心、呕吐,使患者因产生惧怕而影响疗程,并严重削弱机体自身的抵抗力,因此有效的止吐对化疗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临床使用的化疗止吐药物主要为5-HT3受体拮抗剂和NK-1受体拮抗剂。继美国FDA批准第一个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以来,有多种NK-1受体拮抗剂相继上市。NK-1受体拮抗剂作为止吐药物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CINV)反应提供了更有效、经济、多元化和安全的选择,从而在化疗过程中减少或避免CINV引起的依从性差,疗效不稳定和对其他止吐剂不耐受等情况。本文就NK-1受体拮抗剂在肿瘤化疗止吐中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