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40卷  第2期

专家笔谈
新的肿瘤血供模式——血管生成拟态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孙保存
2013, 40(2): 63-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1
摘要:
基础研究
沉默HIF-2α表达对低氧下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富集的影响
屈洪波, 范原铭, 韩明利, 陈鑫, 吴诚义, 汤为学
2013, 40(2): 67-7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2
摘要:
  目的   探讨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 HIF-2α)表达对低氧下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stem cells, BCSCs)微球体富集的影响。   方法   构建HIF-2αRNA干扰慢病毒载体, 并转染至MCF-7细胞,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IF-2αmRNA及蛋白表达; MTT检测MCF-7细胞在不同氧浓度下增殖活性; 显微镜下观察低氧下BCSCs微球体形成情况; 有限稀释法检测微球体细胞单克隆形成能力; RT-PCR检测微球体细胞干细胞相关标志物ABCG2、CD44及OCT-4 mRNA表达。   结果   成功构建了HIF-2α基因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组细胞HIF-2α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 < 0.05)。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比较, 低氧下RNA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及BCSCs单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 < 0.05);RT-PCR结果亦显示RNA干扰组BCSCs相关标志物ABCG2、CD44及OCT-4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低氧能够诱导和强化MCF-7细胞乳腺癌癌干细胞样特性, 而沉默HIF-2α表达可抑制低氧下BCSCs富集, 提示HIF-2α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过CX3CR1在胰腺癌嗜神经侵袭中作用
贾玲玲, 赵天锁, 刘俊秀, 张圣杰, 赵潇, 孙军伟, 张欢, 任贺, 郝继辉, 俞鸣
2013, 40(2): 72-7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3
摘要:
  目的   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3CR1的相互调节在胰腺癌嗜神经侵袭方面的作用。   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 探究在胰腺癌的组织样本中HIF-1α与CX3CR1的相互作用对嗜神经侵袭的作用; 用siRNA双链和过表达质粒沉默/过表达HIF-1α和CX3CR1基因, 然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检测HIF-1α、CX3CR1表达的变化。   结果   在胰腺癌组织中, 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F=7.81, P < 0.05), 淋巴结转移(r=0.24, P < 0.01), 肿瘤的病理淋巴结转移阶段(r=0.39, P < 0.05)相关; 在人类胰腺癌细胞系、胰腺癌患者手术标本中, HIF-1α和CX3CR1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 并且与胰腺癌的嗜神经侵袭相关联。   结论   HIF-1α和CX3CR1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胰腺癌的嗜神经侵袭。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TFPI-2基因启动区甲基化关系研究
阿克拉·阿比班, 阿布都卡德尔·阿比达, 阿布杜拉·阿布力孜
2013, 40(2): 76-8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4
摘要:
  目的   研究组织因子抑制物2(TFPI-2)基因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 探讨其甲基化水平变化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方法   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宫颈内瘤变(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Ⅱ/Ⅲ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患者的新鲜组织标本, 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和RNA, 设计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特异性PCR引物及RT-PCR引物, 应用Sequenom MassARRAY甲基化DNA定量分析平台和半定量RT-PCR技术, 对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组织DNA进行甲基化水平定量分析。   结果   分析Sequenom MassArray质谱数据, 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目的片段)甲基化水平定量差异显著(P < 0.05)。分别对TFPI-2的单点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进行分析, 可见TFPI-2基因的目的片段的CpG-1、CpG-6、CpG-7、CpG-8、CpG-9和CpG-11等六个CpG位点甲基化率在肿瘤与正常对照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并且两个CpG位点相关性很密切(r < 0.5、P < 0.01);半定量RT-PCR鉴定结果表明, TFPI-2 mRNA表达水平在宫颈炎组增高, 在CINⅠ/Ⅱ/Ⅲ组降低, 而在宫颈鳞癌组最低, 宫颈炎组与宫颈癌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说明该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下调伴随着宫颈病变进程。   结论   维吾尔族宫颈癌细胞内的TFPI-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与该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密切关联。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TFPI-2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其基因的转录水平(mRNA)下调的重要原因, 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预警指标, 为该基因甲基化相关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胃癌组织中miRNA-375基因高甲基化及其表达的研究
来培培, 李阳, 李海东, 刘文天, 张维铭
2013, 40(2): 81-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5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RNA-375(miRNA-375)基因表达与基因甲基化调控的相关性。   方法   2011年3月至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通过胃镜检查收集90例新鲜组织活检标本, 分为2组, 胃癌组54例, 非癌对照组36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miRNA-375基因表达,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iRNA-37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   结果   胃癌组miR NA-375基因表达下调, 与非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组和非癌对照组miRNA-375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2.96%(34/54)和22.22%(8/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5, P < 0.05)。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miRNA-375基因表达高于低分化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4, P=0.011);miRNA-37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率中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分别为44.44%(8/18)和72.22%(26/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1, P=0.046)。   结论   癌组织中存在miRNA-375基因异常低表达及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 miRNA-375基因高甲基化可能抑制miRNA-375基因表达, 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
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表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刘寒, 牛昀, 刘宁, 张巍, 吕淑华, 刘芬, 张同先
2013, 40(2): 85-8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mucinous carcinoma, M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表型及预后情况。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242例, 并随机选取同时期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300例作为对照,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   结果   乳腺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在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准确率、p53表达及无病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而在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肿瘤直径、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黏液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分子分型、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乳腺黏液癌预后较好, 单纯型黏液癌与混合型黏液癌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对乳腺黏液癌进行亚型分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EGFR 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研究
王静, 孙蕾娜, 战忠利
2013, 40(2): 89-9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 MPPAC) 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   根据2011年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 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 tern, MPP), 将144例肺腺癌病例分为MPP阳性组77例和MPP阴性组77例。MPP阳性组中又按MPP所占比例分为(+、++、+++) 三亚组。RT-PCR法检测两组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   在144例肺腺癌病例中EGFR突变62例(43.1%), KRAS突变9例(6.25%), EGFR突变与性别(P=0.018) 和肿瘤体积(P=0.016) 有关。MPP阳性组EGFR突变率高于MPP阴性组(P < 0.001);KRAS突变率低于MPP阴性组(P=0.016)。EGFR基因突变频率在MPP三亚组中无明显不同(P=0.932)。   结论   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腺癌其它亚型, KRAS突变频率低于肺腺癌其它亚型, 说明其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马华玲, 陈洪雷, 朱润庆, 郑明军, 刘毓玲, 范克非, 杨为贵
2013, 40(2): 93-9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8
摘要:
  目的   研究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的表达, 探讨Caveolin-1的表达与人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PCNA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Caveolin-1在人肺鳞癌中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 < 0.001);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TNM分期(P=0.018) 及淋巴结状态(P=0.006) 有关。在人肺鳞癌组织中Caveolin-1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60, P=0.018)。生存分析显示肺鳞癌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7), 在2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中Caveolin-1阳性组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阴性组(P=0.002)。多因素Cox分析显示Caveolin-1阳性表达、高临床分期、支气管残端有癌残留的肺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较短。   结论   Caveolin-1的表达与肺鳞癌的恶性演进呈正相关; 其可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Caveolin-1可作为评估肺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215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何新阳, 邵峰, 梁伟, 姚寒晖, 李正刚
2013, 40(2): 97-9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09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1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21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者36例, 单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最大直径(P=0.022)、浸润深度(P=0.003)、Hp感染情况(P=0.004)均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肿瘤的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   结论   肿瘤的浸润深度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疗效观察
王宝虎, 袁智勇, 庄洪卿, 刘春雷, 王娟, 王平
2013, 40(2): 100-102,1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0
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0年12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17例分期为T1/T2N0M0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根据肿瘤位置及分期, 给予不同的分割剂量, 中位处方剂量56(48~60)Gy, 中位分割次数5(3~10)次, 中位治疗体积46.2(13.8~92.2)mL。   结果   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 9例病变完全缓解, 7例部分缓解, 1例稳定, 治疗反应率94.1%;中位随访期19.5(4~64)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43个月, 1、2年局控率、无进展生存、总生存分别为100%、87.5%, 80.8%、67.3%和82.4%、68.4%。随访期内见呼吸困难、疲劳、肺不张等不良反应, 其中3级不良反应1例, 未见4~5级不良反应。   结论   根据肿瘤位置及分期不同, 给予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 立体定向放疗可以较好的应用于早期中央型肺癌的治疗。
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优势
汪娇, 徐文贵, 戴东, 朱研佳, 门晓媛, 刘炳旺
2013, 40(2): 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 并与增强CT、B超及MRI进行比较。   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38例临床疑似胆囊癌而在本院行PET/CT检查的患者, 其中男26例, 女12例; 年龄46~82岁, 中位年龄69岁。患者均行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 其中35例为原发胆囊癌, 3例为胆囊炎。分别统计4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真阴性率、假阴性率及诊断正确率。   结果   PET/CT、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的真阳性率分别为100.0%、74.3%、60.0%、71.4%;假阴性率分别为0、25.7%、40.0%、28.6%;增强CT、B超及MRI检查真阴性率分别为66.7%、33.3%、66.7%;假阳性率分别为33.3%、66.7%、33.3%。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2.1%、71.1%、60.5%、68.4%。PET/CT与增强CT、B超及MRI结果比较, P值分别为0.036、0.002、0.019, 均P < 0.05。   结论   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 PET/CT较其他3种传统影像诊断方法准确率高。如将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 可使诊断正确率提高2.6%。故18F-FDG PET/CT显像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何振华, 张森, 宋现青, 吴振杰, 欧阳君, 张薛磊
2013, 40(2): 107-11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1 17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 研究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 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   结果   1 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腹膜种植转移92例(7.86%)。单因素分析显示, 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肿瘤最大径、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 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有关。   结论   肿瘤部位、浸润肠腔周径、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血CEA水平是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
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残余瘤组织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转归
秦娟, 陈文直, 陈锦云, 胡亮, 刘政, 唐良萏, 王智彪
2013, 40(2): 111-11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3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残余瘤组织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转归。   方法   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4例子宫肌瘤患者(77个肌瘤)进行超声消融治疗。根据超声消融后1个月内所测体积消融率(消融率), 将74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24例): 消融率 > 90%;B组(28例): 消融率70%~90%;C组(22例): 消融率 < 70%。MRI监测三组治疗后1、3、6、12个月残余瘤组织的体积变化, 随访超声消融治疗后靶肌瘤的再治疗情况。   结果   1) 治疗后1、3、6、12个月所测残余瘤组织平均体积, 消融率 > 90%组分别为(3.18±1.70)cm3、(1.88±0.99)cm3、(1.00±0.54)cm3、(0.44±0.20)cm3, 呈明显缩小趋势(P < 0.01)。消融率70%~90%组为(6.72±3.06)cm3、(7.41±4.67)cm3、(5.19±3.91)cm3、(4.75±3.17)cm3, 呈现缩小趋势(P < 0.05)。消融率 < 70%组为(17.95±8.85)cm3, (22.10±13.30)cm3、(23.31±13.37)cm3、(23.93±12.85)cm3, 体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12个月再次治疗情况: 消融率 > 90%者, 无一例在治疗后12个月内需要再次干预治疗, 消融率70%~90%者及消融率 < 70%者分别有10.7%及54.5%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内再次行超声消融或手术治疗。   结论   超声消融率≥70%组的残余瘤组织的体积在术后12个月内呈明显缩小转归趋势, 并且治疗后靶肌瘤的再干预情况明显少于消融率 < 70%组。消融的体积越大, 再治疗的机会越小。
综述
检测肝癌微转移的研究新进展
吴飞翔, 杨琦, 黄盛鑫
2013, 40(2): 116-118, 12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4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手段, 然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转移率高, 预后差是严重制约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肝癌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微转移是引起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 微转移的检测对肿瘤的准确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肝癌微转移灶检测标志物包括端粒酶、甲胎蛋白mRNA、MicroRNAs、上皮型钙黏素、CD44v6 mRNA和细胞角蛋白。本文从肝癌微转移灶的概念背景、标本来源、检测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相关临床意义等方面对肝癌微转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旨在探讨微转移灶检测在肝癌临床治疗及预后中的重要意义。
MicroRNAs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趋化及表型的影响
彭妍, 李国利, 张艳青
2013, 40(2): 119-12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02.015
摘要:
单核-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肿瘤间质中浸润有大量巨噬细胞, 被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MicroRNAs(miRNAs, miRs)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 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miRNA与目标基因3'不翻译区(3'-UTR)结合, 抑制靶蛋白的表达, 在转录后水平对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调控。miRNAs可通过调控趋化因子及炎症因子影响巨噬细胞的趋化和分化。本文将近几年关于miRNAs对TAM的趋化及表型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