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2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MALDI-TOF-MS结合引物延伸反应检测K-ras基因型方法的建立
刘忠臣, 郑薇薇, 李庆阁, 赵家宏
2005, 32(10): 541-543. doi:
摘要:
目的:建立MALDI-TOF-MS结合引物延伸的方法检测K-ras基因12位密码子7种基因型的研究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以自行构建的K-ras质粒DNA为模板,经目的片断扩增,去磷酸化,再用两条未经修饰的普通引物,在dATP、ddTTP、ddCTP和ddGTP混和物存在的体系中进行引物延伸反应,最后用MALDI-TOF-MS检测引物延伸产物质荷比(m/z),得到质谱图,根据质谱图中各个峰的峰值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用MALDI-TOF-MS结合引物延伸的方法,可以准确区分7种不同基因型。该方法可同时对38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论:MALDI-TOF-MS结合引物延伸的方法准确度高,反应体系稳定并具有快速、高通量、自动化的特点,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
HSV-tK与IL-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郑书深, 王洁,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2005, 32(10): 544-547. doi:
摘要: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联合杀伤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和IL-2基因联合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基因表达;采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tK与IL-2基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采用光镜观察基因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单独转染HSV-tK/GCV及IL-2基因5天后,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37.7%和66.0%;联合转染5天后,细胞的存活率降至21.5%,与前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SV-tK和IL-2基因联合使用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杀伤作用高于上述基因单独使用的杀伤作用。
β-榄香烯逆转K562/ADM细胞MDR机制的探讨
郝立宏, 赵瑾瑶, 丁艳芳, 杨佩满
2005, 32(10): 548-550. doi:
摘要: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的耐药逆转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抗药性逆转,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P-g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对凋亡百分率及Bcl-2、P-gp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elemene(4.0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为2.18倍;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凋亡率由(1.88±0.11)%上升至(3.93±0.06)%(P<0.01);降低耐药细胞Bcl-2及P-gp的表达,Bcl-2的表达率由(94.8±1.9)%降至(66.7±0.9)%,P-gp的表达率由(98.7±2.1)%降至(76.8±1.4)%。结论:β-榄香烯可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具有异质性,主要以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来逆转MDR,同时兼具降低P-gp表达的作用。
TrkB受体的激活在神经母细胞瘤化疗耐药机制中作用的探讨
李爱敏, 张锦华, 张继红, 藤绍春
2005, 32(10): 551-55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TrKB受体在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缺乏TrkB及BDNF表达的人类NB细胞株SH-SY5Y,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TrkB表达,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激活TrkB受体通路,通过四甲基偶氮蓝比色(MTT)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rkB受体激活后顺铂对SY5Y生长及凋亡的影响。结果:BDNF+顺铂组、ATRA+顺铂组细胞存活率同单用顺铂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ATRA+BDNF+顺铂组(浓度2.5~20μg/ml)NB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1);ATRA+BDNF+顺铂组(5μg/ml)凋亡率明显低于ATRA+顺铂组(5μg/ml)(P<0.01)。结论:TrkB受体激活可阻断顺铂对SY5Y细胞的杀伤作用,其阻断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的。TrkB激活在NB的化疗耐药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16及FHIT基因甲基化探讨
郭晓青, 王士杰, 张健慧, 丛庆文, 张立玮, 郭炜, 王小玲, 邝刚
2005, 32(10): 554-55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前病变组织p16及FHI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况。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方法,对食管癌前病变不同阶段及鳞状细胞原位癌的病变组织进行了甲基化检测,并与同一个体相应的病变旁组织及慢性食管炎和浸润性鳞癌组织的甲基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轻度、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鳞状细胞原位癌和浸润癌共95例病变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2.73%、59.09%、78.57%、64.86%;FHIT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2.73%、45.45%、64.29%、67.57%。同一个体相应的95例病变旁对照组织中16例未检测成功,余79例中5例(6.33%)p16基因甲基化,3例(3.80%)FHIT基因甲基化,与病变组织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10例慢性食管炎组织中1例p16基因甲基化,未发现FHIT基因甲基化。结论:p16及FHIT基因甲基化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已经存在,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丙种球蛋白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周建华, 张立臣, 白玉贤, 吴瑾
2005, 32(10): 558-560. doi: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3组,丙种球蛋白(IvI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G-CSF组,IvIg组。结果:IvIg+G-CSF组和IvIg组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用药3天和7天后血小板增加值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IvIg+G-CSF组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进行3天和7天治疗后,分别有14例次70.00%和16例次80.00%患者出现血小板升高>30×109/L,与单用G-CSF组相比较,P<0.01。单用IvIg进行治疗3天和7天后,18例次患者中有10例次即55.56%患者血小板升高>30×109/L,与单用G-CSF组相比较,P<0.01。结论:IvIg具有升高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G-CSF与IvIg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增强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
p53 CD44V6及nm23/NDP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纪远中, 聂卫, 张志尧, 戈以椿, 匡朴, 李德华, 王士贤
2005, 32(10): 561-56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CD44V6及nm23/NDPK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9例NSCLC组织中p53、CD44V6及nm23/NDPK进行检测。结果:p53、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P<0.05,P<0.01)、淋巴结转移(P<0.05,P<0.01)及生存率(P<0.05)密切相关。p53、CD44V6表达与nm23/NDPK在NSCLC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NSCLC中p53、CD44V6及nm23/NDPK的表达对于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Bcl-2Bad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晓薇, 郭小光, 鲍力, 王燕, 曹虹然, 白雪峰
2005, 32(10): 564-567. doi:
摘要:
目的:检测Bcl-2、Bad基因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观察19例乳腺单纯性增生,20例乳腺非典型增生,48例乳腺癌组织中Bcl-2、Bad蛋白的表达,另取8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Bcl-2在正常组和乳腺单纯性增生组100%表达,乳腺非典型增生组表达率为85.0%,乳腺癌组为5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48,P<0.05)。Bad蛋白在正常对照组为87.5%表达,乳腺单纯性增生表达率为84.2%,乳腺非典型增生组55.0%,乳腺癌组为47.9%,各组中的表达率与Bcl-2比较有下降趋势。Bcl-2、Bad在各组中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3.05 P<0.001,χ2=11.29 P<0.01)。结论:Bcl-2、Bad基因在乳腺癌的恶性转化中可能发生一定作用,可能与乳腺癌细胞凋亡调节有关。
肿瘤标记物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马淑萍, 秦建文, 周静敏, 卢金玲
2005, 32(10): 568-570.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变化在肺癌患者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98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CEA、CYFRA21-1、NSE的浓度。结果:腺癌组PR患者化疗前后CEA显著降低,PD患者明显升高(P<0.05),NC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鳞癌组PR患者CYFRA21-1显著降低(P<0.05),PD和NC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细胞肺癌组NSE在PR患者显著降低(P<0.05),PD和NC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监测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NSE的变化对评价肺癌化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cFLIP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作用的探讨
吴军, 胡永校, 杜杰, 张月桂, 马玉彦, 田长富, 谢丽华
2005, 32(10): 571-574. doi:
摘要: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反义寡核苷酸cFLIP对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凋亡的影响,探讨反义技术选择性封闭目的基因表达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反义寡核苷酸cFLIP(Lipo-ASODN)和无义寡核苷酸cFLIP(Lipo-NASODN)片断导入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通过MTT法分别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应用RT-PCR检测cFLIP基因表达,并用WesternBlot检测cFLIP蛋白表达,同时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实验显示浓度为0.5μmol/L时Lipo-ASODN组细胞生长曲线逐渐降低,24h细胞抑制率可达71.52%,显著高于Lipo-NASODN组和Liposome对照组(P<0.01);转染24h后Lipo-ASODN组RT-PCR可见cFLIP基因表达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可见cFLIPS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但cFLIPL变化不明显;TUNEL检测可见反义寡核苷酸组细胞核内出现阳性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明显凋亡峰,且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PCA-1细胞后,cFLIPL/S基因与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表明此途径是cFLIPL/SmRNA基因片段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孙燕, 孙保存, 赵秀兰, 刘易欣, 张诗武, 刘岩雪
2005, 32(10): 575-578.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滑膜肉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滑膜肉瘤中上皮钙粘素(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Ki-67的表达,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14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E-cad(-)、(+)、(++)和(+++)分别为11例(15.28%)、22例(30.56%)、22例(30.56%)和17例(23.60%),MMP-2(-)、(+)、(++)和(+++)分别为11例(15.28%)、18例(25.00%)、17例(23.60%)和26例(36.12%),Ki-67标记指数(LI)为2.00%~73.00%(28.30%±16.61%);2)全组术后1、3、5、7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44%、54.24%、28.81%、16.95%和8.47%;3)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范围、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Ki-67LI、及E-cad和MMP-2表达情况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4)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E-cad和MMP-2表达情况影响滑膜肉瘤的预后(χ2=21.00,v=3,P=0.000)。结论:临床分期、E-cad和MMP-2表达情况是影响滑膜肉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MVP方案介入辅加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蔡炜, 于志坚, 朱小庆, 袁洪新, 赵苏鸣, 梁海兵
2005, 32(10): 579-581. doi:
摘要:
目的:探讨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介入与静脉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79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MVP方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辅加MVP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采用MVP方案单纯静脉化疗,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37例总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42例总有效率为47.6%(20/42),两种不同给药途径MVP方案的近期疗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发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方案介入与静脉化疗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不良反应轻。
9例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仇晓菲, 孙保存, 张立华, 吕志军, 朱晓光, 林建韶
2005, 32(10): 582-584. doi:
摘要: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方法:分析9例LGMS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9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3例第一次手术为广泛切除术。本病肿瘤细胞特点为胞浆嗜酸而核两端尖,弥漫性广泛表达SMA和MSA。7例获随访资料,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和7年复发,后者半年后2次复发并转移至舌。结论:LGMS是光镜下可辨认的低度恶性肉瘤,其临床重要性在于与假肉瘤性病变鉴别,手术切除干净并密切随访以避免复发。
鼻咽癌腔内热疗联合放疗的临床近期观察
朱莉, 陈忠杰, 王伟, 李瑞英, 王平
2005, 32(10): 585-58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腔内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热增强比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腔内热疗联合放疗组35例(热放组)和单纯放疗组35例(单放组)。热放组热疗采用915MHz微波热疗,肿瘤表面温度42℃~43℃,加热时间40分钟,每周1~2次,共4周。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分别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计算热增强比。结果:热放组与单放组鼻咽癌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7%、31.4%,有效率分别为97.1%、77.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5%、81.8%,有效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鼻咽肿瘤消退1/2和全消退的热增强比分别为1.68、1.39。结论:腔内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原发灶优于单纯放疗,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未见优势。
小鼠胃癌Cyclin G1和其它相关基因表达及凋亡研究
潘立峰, 郑宝军, 单保恩, 冯俊伟, 李大志
2005, 32(10): 588-591. doi: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中Cyclin G1、CyclinD、p21、p16、p53、bcl-2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方法:建立胃癌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胃癌中Cyclin G1、CyclinD、p21、p16、p53、bcl-2等基因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Cyclin G1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阳性组的Cyclin G1、Cyclin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化疗组(P<0.05),p16则相反;各组p21、bcl-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阳性组p53的表达为阴性,而化疗组与正常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中Cyclin G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化疗组(P<0.05);化疗组和阳性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且化疗组的凋亡率比阳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Cyclin G1、CyclinD高表达、p16低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细针穿刺流式细胞术检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谢彦, 勇威本, 河福金, 朱军, 张运涛, 郑文, 王小沛
2005, 32(10): 592-593. doi:
摘要:
随着流式细胞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针穿刺小标本的免疫表型,同时观察穿刺涂片的细胞形态诊断NHL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外采用该方法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从66%到100%不等[1-3]。我科应用该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了检测,并与常规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初步探讨细针穿刺流式细胞术在NH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例原发性食管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谢自宏, 尤金强, 李瑞英
2005, 32(10): 594-595. doi:
摘要:
原发性食管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但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自1979年-2004年收治3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探讨
潘兵, 朱惠芳
2005, 32(10): 596-598. doi:
摘要:
MMPs是一类依赖锌的胞外水解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TIMPs是MMPs内源特异性组织抑制因子。几乎能够抑制所有MMPs活性。大量研究发现MMPs和TIMPs的活性比值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极易发生侵袭和转移的一种恶性肿瘤。有研究认为MMPs及TIMPs在前列腺癌的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有关MMPs的研究与前列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部分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骨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股骨头坏死1例
方斌, 王连唐, 何伟
2005, 32(10): 599-600. doi:
摘要: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简称 IMT)是近年发现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该瘤可发生于几乎全身各部位[1],但发生于骨内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少见,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