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4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鱼藤素作用K562细胞TopoⅠ表达的探讨
陈卫华, 陈燕, 崔国惠
2007, 34(3): 121-124. doi:
摘要:
目的:探讨鱼藤素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Ⅰ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鱼藤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分析鱼藤素作用K562细胞后TopoⅠ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TopoⅠ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随着鱼藤素作用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T-PCR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鱼藤素作用K562细胞引起TopoⅠmRNA含量减少,并与其浓度正相关。结论:鱼藤素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内TopoⅠ而发挥作用。
阴道卵黄囊瘤1例
张杰, 盛华, 付静, 任玉波
2007, 34(3): 124-124. doi:
摘要:
患儿,女,6月龄。因阴道出血1个月于2006年3月29日在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外阴发育良好,处女膜完整。肛诊于直肠前壁可触及一肿物,挤压后自阴道口流出一烂肉样物,送病理检查。
肺癌组织芯片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表达检测的可靠性探讨
白晓燕, 申洪
2007, 34(3): 125-128. doi:
摘要:
目的:比较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蛋白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差异,探讨组织芯片检测蛋白表达的可靠性。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包含765点阵的石蜡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TTF-1蛋白的表达。应用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石蜡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石蜡切片上TTF-1蛋白表达的阳性单位进行定量测试。结果:组织芯片和对应常规切片中不同类型细胞TTF-1的PU值基本相同,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石蜡组织芯片和常规组织切片检测TTF-1蛋白表达结果高度一致;应用组织芯片检测蛋白表达是一种较可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TRAIL诱导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协同作用
郝继辉, 俞鸣, 贾丽, 柳凤亭, 李强, 郝希山
2007, 34(3): 129-131.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协同TRAIL有效增加耐药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内在机制,为耐药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荧光显色技术观察PS-341与TRAIL协同作用后恶性淋巴瘤细胞CRL的凋亡情况、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以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TRAIL作用细胞24h凋亡率仅为21.3%,并且出现Bax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6h的表达量仅为正常量的5/9;联合使用浓度为10nmol/L PS-341后显著增加细胞的凋亡,24h凋亡指数为50.4%;6h Bax蛋白表达量为正常量的1.2倍,Caspase-3酶活性增加至122.56±1.434μmol/L·h-1·mg-1蛋白。结论:合理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可通过有效抑制凋亡蛋白Bax降解,逆转恶性淋巴瘤细胞对TRAIL的药物抵抗,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组织芯片方法探讨乳腺癌组织中TIMP-1 TIMP-2表达及预后意义
李洪涛, 宁连胜, 张斌, 王金科, 牛昀, 高宇
2007, 34(3): 132-135.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lMP-1、TI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3例乳腺癌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水平。结果:1)乳腺癌组织中TIMP-1和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和75.4%。乳腺癌组与对照组TIMP-1、TIMP-2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2)TIMP-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49),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4),与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均<0.01),而与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TIMP-2的表达与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均<0.01),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3)TIMP-1、TIMP-2高表达组10年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组(P均<0.01)。结论:TIMP-1、TIMP-2均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SODD和Bcl-2蛋白表达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探讨
陶红芳, 胡群, 张柳清, 刘爱国, 刘双又, 胡迎
2007, 34(3): 136-139,144.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骨髓细胞中SODD、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AL的分型、临床特征、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86例AL患儿骨髓细胞SODD、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初治组、难治复发组及完全缓解组SODD与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ODD、Bcl-2蛋白表达在ALL与ANLL间无显著差异(t=1.874,t=1.583,P>0.05);经化疗,完全缓解组SODD、Bcl-2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初治组,差异有显著性(t=2.054,t=2.703,P<0.05);难治复发组SODD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初治组(t=-1.081,P<0.05),Bcl-2蛋白在初治组及难治复发组均高表达,差异无显著性(t=-1.196,P>0.05),但难治复发组Bcl-2阳性细胞百分率(45%~87%)显著高于初治组(5%~62%);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ODD和Bcl-2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r=0.726),经统计学分析,SODD及Bcl-2阴性表达者完全缓解率均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DD、Bcl-2均与AL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且两者在A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结直肠癌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晏泽辉, 熊枝繁
2007, 34(3): 140-144. doi:
摘要:
d:\PDF\.pdf目的:研究瘦素受体(Ob-R)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Ob-R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癌组织和自身正常对照组织中Ob-R、CD105、核转录因子-κB(p65)的表达,以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癌症组中Ob-R和NF-κB(p65)的积分光密度以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均比对照组高。癌症组63.6%的标本中可见Ob-R血管内皮细胞染色阳性,其MVD较阴性者高(38.21±2.78比27.50±2.95,t=2.602,P<0.05);68.6%的癌症标本中可见NF-κB(p65)血管内皮细胞核表达阳性,其MVD较阴性者高(37.53±3.07比28.42±2.63,t=2.146,P<0.05)。Ob-R和NF-κB(p65)的表达部位一致,半定量分析显示二者正相关(r=0.705,P<0.05)。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Ob-R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并且该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途径来实现的。
Dukes B期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叶颖江, 王杉, 周静, 丘辉, 梁斌, 姜可伟, 许峰, 谢启伟, 尹慕军, 杨晓东
2007, 34(3): 145-147,153. doi:
摘要:
目的:探讨Dukes B期大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2例已行根治手术的Dukes B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和62.5%(P=0.019);5年生存率分别为89.9%和66.7%(P=0.0129)。FCF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和局部色素沉着,多为1~2度。结论:Dukes B期大肠癌根治术后给予FCF方案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3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患者耐受性好。
1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临床分析
苗娅莉, 易文, 王建六, 魏丽惠
2007, 34(3): 148-150.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1994~2004年住院治疗的115例CIN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浸润癌再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平均随访47个月(6~132个月),截止2005年6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应加强对年轻及无症状患者的筛查工作;CINⅢ患者可首选宫颈锥切术,术后密切随访。
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40例
陆文斌, 金建华, 顾小燕, 王芳, 李献文, 张华, 杨玉薇
2007, 34(3): 151-153. doi:
摘要:
目的:观察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方法:80例侵袭性NHL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为CHOP方案:CTX 750mg/m~2静脉注射,d1;VCR 1.4mg/m~2,静脉注射,d1;ADM 40mg/m~2,静脉注射,d1;强的松100mg/d,d1~5。治疗组为CHOPE方案:CHOP(同对照组)+VP-16 100mg/d,静脉滴注,d1~3。21天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者做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CR 21例,PR 12例,NC 4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82.5%。结论:CHOPE方案治疗侵袭性NHL的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
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吕晓芳, 于世英, 冷彦
2007, 34(3): 154-156. doi:
摘要:
目的:探讨溶骨性骨代谢生化指标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血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定量检测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77例恶性肿瘤患者尿NTx和血ICTP水平。结果:骨转移组患者尿NTx和血ICTP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以及正常值范围(P<0.01)。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成正相关(r=0.880,P<0.01)。尿NTx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5%、83.8%和83.2%(P<0.05)。血ICT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5%、73.0%和80.6%(P<0.05)。骨转移患者尿NTx与血ICTP水平与骨转移范围成正相关(r=0.453、0.475,P<0.01),与骨痛程度无显著相关(r=0.010、0.083,P>0.05)。结论:NTx和血ICTP对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协助及时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25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和治疗
曲华毅, 郭卫, 唐顺, 李晓, 柳剑
2007, 34(3): 157-161,167. doi:
摘要:
目的:讨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分析1998年7月至2005年7月本院手术治疗的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患者随访8个月至6年,平均随访33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患者病灶均明显修复,未见病灶复发。结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部分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价值。外科治疗对该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多数患者单纯肿瘤刮除植骨,或者骨水泥填充即可治愈肿瘤,部分患者病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结合化疗可以控制肿瘤。
晚期骨转移前列腺癌63例诊治分析
沈志坚, 谢红林, 汪超军, 蔡松良, 谢立平, 汪朔, 张志根
2007, 34(3): 162-164. doi:
摘要:
目的:总结晚期骨转移前列腺癌诊治经验。方法:6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姑息性前列腺切除或内分泌治疗,其中1例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手术。结果:52例(82.5%)随访6~72个月,平均30个月。15例治疗后12~48个月(平均21个月)转移死亡;1例因脑血管意外治疗6个月后死亡。生存36例中,随访至少1年(平均34个月),均无症状生存。内分泌治疗6个月PSA反应率达100%。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行内分泌治疗早期效果明确,对梗阻症状明显者加姑息性前列腺切除能提高生活质量。
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与病理探讨
王刚, 傅华群, 杨春江, 黄长文
2007, 34(3): 165-167. doi: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治疗壶腹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4年2月~2006年3月27例实施了局部切除术的壶腹部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最终病理诊断为16例绒毛状腺瘤,4例管状腺瘤,1例神经鞘瘤;术中冰冻对检查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5%和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4%;患者平均住院7.9天,术后7例(26%)出现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和住院期间死亡病例;良性肿瘤的5年、10年复发概率分别为8%,17%,恶性肿瘤的5年、10年复发概率分别为19%,59%。5例患者在随访期死亡,2例死于腺癌复发,3例死于其他疾病。恶性肿瘤的5年,10年总体生存率为49%,26%。结论:对于壶腹部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是首选的方式而对于壶腹部恶性肿瘤应采用Whipple手术,局部切除适合于难以耐受手术者。
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对小鼠乳腺癌MA737放射效应的影响
孙健, 李冬田, 朱晓代, 王平, 朱莉
2007, 34(3): 168-170. doi:
摘要:
目的:研究含CDgly ES双功能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对肿瘤的直接、间接杀伤作用及其对放射的增敏作用。方法:建立MA737乳腺癌津白Ⅱ号小鼠荷瘤模型,按分组要求给予不同处理,设定多个观察指标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按分组要求处理后第25天,第1组瘤体达2.5cm×2.3cm;第6组肿瘤为1.4cm×1.2cm。第6组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其余各组,P<0.01。第1组的凋亡指数较低,平均为2.61‰,而第6组的凋亡指数较高,平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微血管密度(MVD)值较高,为145.81,第6组的MVD值较低,为121.23,P<0.05。结论:含双功能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局部对肿瘤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亦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对肿瘤细胞显示间接抑制、杀伤作用;显示该重组腺病毒能够和射线发生协同作用,增加局部放射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治疗人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任锋, 王琳, 盛勤松, 张奕, 邹浩, 陈刚, 张升宁, 张捷
2007, 34(3): 171-174. doi:
摘要:
目的:研究pcDNA3/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系统对人原发性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肿瘤对照组;空质粒组;GCV组;pcDNA3/angio/tk组及pcDNA3/AFP/angio/tk组。瘤内分别注射不同的质粒,同时于裸鼠腹腔内注射GCV,在第二次瘤内给药后第2天及第三次瘤内给药后第15天,分别处死裸鼠进行检测(每次3只)。病理学检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查细胞原位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pcDNA3/AFP/an-gio/tk融合基因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TUNEL法检测显示,pcDNA3/AFP/angio/tk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pcDNA3/AFP/angio/tk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结论:pcDNA3/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系统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作用效果优于pcDNA3/angio/tk融合基因系统(P<0.05)。
尿液MMP-2 MMP-9定量检测在膀胱癌筛检中的价值
汪鑫
2007, 34(3): 175-176. doi:
摘要:
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与其细胞外微环境的改变有密切的联系,大量实验表明:膀胱癌细胞的分化,浸润及转移与其诱导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lauoproteinoses,MMPs)的水平密切相关,而其中的MMP-2 和MMP-9 参与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和基底膜(basementmambrance,BM)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是最为重要的两种蛋白酶,在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有重要的作用[ 1,2]。
肺癌引流区淋巴结免疫状况
岳东升, 王长利
2007, 34(3): 177-180. doi:
摘要: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但肺癌的疗效数十年来无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仅10%~15%,究其原因转移是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淋巴转移又是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肺癌引流区淋巴结的免疫状况可能成为肺癌转移的主要因素。现将关于肺癌淋巴结引流区的免疫状况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