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9卷  第21期

专家笔谈
癌症疼痛——从治疗到管理
刘端祺, 陈钒
2012, 39(21): 1575-157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1
摘要:
指南与评论
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 EAPC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李博, 李小梅, 刘端祺, 焦顺昌, 肖文华
2012, 39(21): 1578-158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2
摘要:
述评
一个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癌痛治疗指南——读《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 EAPC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王玉梅
2012, 39(21): 1588-159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3
摘要:
《欧洲癌痛阿片类药物镇痛指南》带来的启示
刘巍
2012, 39(21): 1591-159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4
摘要:
论著
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对椎体转移癌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朱建华, 肖文华, 孙玉鹏, 郝怡鑫, 王如良, 李秋文, 彭秀梅
2012, 39(21): 1595-159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5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PKP)在缓解椎体转移癌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8例椎体转移癌患者接受了PKP治疗。记录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止痛药物应用比例、疼痛程度、止痛药用量和活动能力。  结果  45个椎体的PKP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1周13例(46.4%)患者疼痛完全缓解, 13例(46.4%)明显缓解。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比例、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1)。  结论  PKP能快速缓解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 增强病椎强度和稳定性, 预防病椎进一步压缩骨折, 具有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病例报告与分析
1例恶性肠梗阻患者的镇痛治疗
李博, 陈火明
2012, 39(21): 1598-159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6
摘要:
1例晚期癌痛患者静脉吗啡滴定后死亡分析
李方, 路桂军, 陈钒, 聂鋆
2012, 39(21): 1599-159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7
摘要:
大剂量口服盐酸羟考酮治疗癌性疼痛1例报告
王嵘, 潘贤英, 马吉成, 易敏, 贺文才, 南征, 柴丽霞, 李叶
2012, 39(21): 1600-1600.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8
摘要:
植入性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晚期癌性疼痛3例
陈立平, 申文, 袁燕, 许恒, 梁栋, 殷琴, 金毅
2012, 39(21): 1601-160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09
摘要:
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癌完全缓解1例
金洁, 李明省, 陈振, 刘朝, 管生
2012, 39(21): 1607-160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30
摘要:
基础研究
前列腺癌PC-3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的蛋白组学分析
马伟明, 萧畔, 俎树禄, 马天加, 周春文, 张怀强
2012, 39(21): 1602-160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0
摘要:
  目的  比较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对多西紫杉醇(docetaxel)耐药前后的蛋白质差异性表达, 了解前列腺癌PC-3细胞株耐药性产生机制。  方法  利用逐渐加量的方式培养前列腺癌PC-3多西紫杉醇耐药细胞株, 利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定量筛选PC-3细胞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蛋白, 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MS)对差异位点蛋白进行成分鉴定。  结果  利用DIGE结合MALDI-TOF/TOF-MS质谱技术分析, PC-3细胞耐药株较敏感株成功分离出49种差异表达蛋白质, 29种表达上调, 20种表达下调。其中ATP synthase、Galectin-1等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 Calreticulin、CathepsinD、Coflin-1蛋白参与肿瘤的转移; 78 kDa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6等参与肿瘤的耐药性调节。  结论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多西紫杉醇耐药前后存在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 为进一步发现前列腺癌转移及耐药性的分子机制以及晚期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内NF-κB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钱敏, 王世宣, 王鸿雁, 卢运萍, 马丁, 刘荣华
2012, 39(21): 1608-161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1
摘要:
  目的  探讨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NF-κB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应用CCK-8方法、蛋白印迹、NF-κB激活-核转运检测,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方法观察BAY11-7082作用下前列腺癌细胞NF-κB蛋白的表达, 细胞生长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BAY11-7082对前列腺癌细胞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Y11-7082处理的前列腺癌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降低, 减弱NF-κB的激活, 细胞增殖和形成集落的能力下降。  结论  BAY11-7082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NF-κB的激活与表达, 提示NF-κB可作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
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恶性潜能机制研究
王静, 孙蕾娜, 闫庆娜, 田璇, 李琪, 战忠利
2012, 39(21): 1612-1614, 161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2
摘要:
  目的  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 MPPAC)上皮间质转化和增殖调亡特征, 为临床评价其恶性潜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2011年发表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 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tern, MPP)将120例肺腺癌病例分为64例MPP阳性组, 56例MPP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imentin、E-cadherin、Capase-3、pEGFR的表达。  结果  120例肺腺癌病例中pECFR在女性(P=0.035)、非吸烟(P=0.017)患者中高表达。Vimentin在MPP阳性组的表达(28.1%)高于MPP阴性组(16.1%)并且其多表达于微乳头结构腔内散落的细胞; Caspase-3在MPP阳性组高表达(P=0.001)。  结论  微乳头结构的腔内散落细胞表现间质表型有利于癌细胞浸润转移, 伴乳头结构的肺腺癌有其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p73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周鑫, 吴诚义
2012, 39(21): 1615-161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3
摘要:
  目的  探讨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Sequenom Mass Array®iPLEX GOLD系统对170例乳腺癌患者和178例健康者对照的p73基因G4C14-A4T14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0, P=0.253;χ2=2.195, P=0.138);与携带GC/AT和AT/AT基因型的个体比较, 携带GC/GC基因型的个体患三阴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2.992, 95%CI: 1.300~6.890, P=0.010)。  结论  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GC/GC基因型是中国重庆地区汉族女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型; 携带GC/GC基因型的乳腺癌可能预后不良。
MTA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影响的研究
田菁, 肖会廷, 冯慧, 鞠宝辉, 郝权
2012, 39(21): 1619-162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4
摘要:
  目的  研究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gene1, MTA1)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 研究MTA1对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并探讨抑制卵巢癌侵袭转移的潜在靶点。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卵巢癌组织中MTA1的蛋白表达水平, 分析MTA1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与腹腔转移的关系。并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 将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silenter2.0-MTA1-siRNA转染入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 采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siRNA对MTA1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应用划痕损伤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MTA1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结果  MTA1随卵巢癌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呈负相关, MTA1的表达随着FIGO分期期别的增加而增加, 呈正相关, MTA1的表达随卵巢癌腹腔转移而增加, 呈正相关。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siRNA成功抑制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中MTA1的表达。划痕损伤实验显示转染后划痕损伤愈合明显减慢, 迁移率明显降低, 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 转染后穿膜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MTA1表达水平的增高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体外研究显示抑制MTA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使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能力均受到抑制, 提示MTA1在卵巢癌的远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能成为卵巢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胃癌组织中CD1a+树突状细胞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相关性
肖炜明, 吴克艳, 龚卫娟, 卜平
2012, 39(21): 1623-1625, 163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5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1a+树突状细胞密度和VEGF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并探究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a+DCs、VEGF的表达。  结果  胃癌组织中CD1a+DCs浸润密度略低于癌旁组织(P > 0.05),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胃癌中CD1a+DCs密度与浸润深度、肿瘤分化、TNM分期程度有关(P < 0.05)。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 0.01), 胃癌中VEGF的表达与肿块大小(P < 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程度有关(P < 0.01)。CD1a+DCs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3.08, P < 0.01)。  结论  CD1a+DCs随着胃癌恶性程度增加和肿瘤的进展而减少; 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VEGF的表达随着胃癌的进展而增高, 对其表达与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临床研究
NF-κB在幽门螺杆菌阳性和阴性胃癌中的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
冯水土, 陈玉强, 陈毅德, 王勇军, 米彦军
2012, 39(21): 1626-162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6
摘要:
  目的  通过探索NF-κB在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 并结合HP感染状态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探讨NF-κB与HP感染状态对胃癌的发生、发展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随机选取的70例胃癌石蜡标本及56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 Q-PCR方法检测8例活体标本(胃癌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 其中4例HP+、4例HP-)中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 通过Western blot分析8例活体标本中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NF-κB蛋白在HP+胃癌和HP+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50%和26.32%(χ2=24.867, P<0.05);NF-κB蛋白在HP+和HP-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2.50%和53.33%(χ2=6.94, P < 0.05) NF-κ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00%(49/70), 与胃癌的转移、浸润相关, 与病理学分级、肿瘤大小无关。活体标本中, HP+胃癌组织中NF-κB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非癌组织, 而在HP-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相应的非癌组织没有差异。  结论  NF-κB蛋白在HP+胃癌中高表达, 而在HP-胃癌、HP+和HP-的癌旁组织中均为低表达NF-κB蛋白的表达与HP+胃癌发展具有相关性。
NSCLC中SSTR2和SSTR5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熊艳娟, 王秀问
2012, 39(21): 1630-163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7
摘要: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组织生长抑素受体(somastostatin receptor, SSTR)亚型SSTR2、SSTR5的表达, 探讨其与肿瘤新生血管程度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判断的价值。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NSCLC组织标本和21例肺癌旁组织标本中SSTR2和SSTR5蛋白表达情况; 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 计算MVD。  结果  在NSCLC组织中, SSTR2和SST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51.9%(28/54)和55.6%(30/54), 与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14.3%(3/21)和19.0%(4/21)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STR2、SSTR5表达与NSCLC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 < 0.05), 与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 > 0.05)。本研究中, 有淋巴结转移者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 < 0.05)、中晚期患者(Ⅲ~Ⅳ期)MVD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P < 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与否、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之间MVD无显著性差异(P > 0.05)。SSTR2、SSTR5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66.1%;表达阴性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5.3%、37.3%。SSTR2、SSTR5的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NSCLC中新生血管的程度与其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SSTR2、SSTR5阳性表达者肿瘤新生血管程度较低, 预后较好。
TAM与VEGF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任旭升, 王华庆, 孟祥睿, 钱正子, 周世勇, 张会来, 邱立华, 郝希山
2012, 39(21): 1635-1638.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8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PTCL-NOS患者肿瘤组织中的CD68和VEGF进行检测, 15例正常人淋巴结组织为对照。  结果  肿瘤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平均含量为(56.5±18.6)个/高倍镜视野, 而对照组为(12.4±6.2)个/高倍镜视野(P< 0.01), 肿瘤组织与对照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和26.7%(P< 0.05)。TAM与骨髓侵犯、IPI评分及疗效相关(P< 0.05)。TAM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2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分别为23.6%和55.3%(P< 0.05)。VEGF的表达与肿瘤分期、骨髓侵犯和IPI评分相关(P & lt; 0.05), VEGF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2年OS分别为22.9%和83.3%(P< 0.01)。单变量生存分析显示VEGF表达、TAM计数、肿瘤分期、IPI评分和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 0.05)。多变量分析显示VEGF和疗效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 0.05)。  结论  TAM和VEGF在PTCL-NOS中表达明显升高, 单因素分析显示二者是PTCL-N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EGF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刚, 王莉, 石松荔, 曹雅静, 唐涛
2012, 39(21): 1639-164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19
摘要:
  目的  与传统细胞学诊断方法相比较, 探讨细胞DNA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妇科的4 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2 189例采用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技术及DNA倍体分析技术捡测, 1920例行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者行宫颈活检检测, 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传统宫颈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50例(2.61%), 均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6例(12.0%);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组共检出阳性病例201例(9.18%), 其中183例行阴道镜活检, 检出阳性病例125例(68.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同时两种检出方法的135例病例进行比较, 传统细胞学技术筛查出阳性病例50倒, 阴性病例85例; DNA倍体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筛检出阳性病例74例, 阴性病例61例。两种筛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以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作为评价标准, 液基细胞学检测灵敏度为32.3%, 特异度为97.3%;DNA倍体分析技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2.4%和82.6%, 两者灵敏度与特异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联合应用液基超薄细胞制片及DNA倍体分析技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
国产替吉奥片剂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王晓蕊, 王蕊, 董国雷, 郝春芳, 李淑芬, 史业辉, 佟仲生
2012, 39(21): 1643-164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0
摘要:
  目的  研究国产替吉奥片剂在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 2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口服替吉奥片剂或替吉奥胶囊(S-1), 2个周期间的清洗期为1周。多点采集血样,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替加氟、5-氟尿嘧啶(5-FU)、吉美嘧啶(CDHP)和奥替拉西(Oxo)的血药浓度, 采用Phoenix WinNonlin 6.1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分析和计算。  结果  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胶囊后, 血浆中替加氟Cmax分别为(2 080±601)ng·mL-1和(2 050±615)ng·mL-1, AUClast分别为(25 300±10 900)ng·h·mL-1和(24 600±11 600)ng·h·mL-1; 5-氟尿嘧啶Cmax分别为(161±73.5)ng·mL-1和(166±79.9)ng·mL-1, AUClast分别为(829±506)ng·h·mL-1和(824±415)ng·h·mL-1; 吉美嘧啶Cmax为(351±141)ng·mL-1和(334±143)ng·mL-1, AUClast(1 570±914)ng·h·mL-1和(1 550±868)ng·h·mL-1; 奥替拉西Cmax(68.4±62.4)ng·mL-1和(56.2±39.9)ng·mL-1, AUClast(243±185)ng·h·mL-1和(241±172)ng·h·mL-1。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90%置信区间判断, 替吉奥片与S-1胶囊Cmax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为75%~133%, AUClast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为80%~125%;Tmax无显著性差异(P < 0.01)。本试验剂量下替吉奥片剂和S-1胶囊耐受性良好, 无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替吉奥片剂与S-1胶囊在人体内具有相似的体内过程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生物等效的相关要求, 可判断替吉奥片剂与S-1胶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2008年-2010年四省7个筛查点子宫颈癌早诊早治实施情况介绍
李凌, 徐小玲, 徐延香, 李长卿, 周书进, 林耀泉, 黄传英, 李勇, 乔友林, 李隆玉
2012, 39(21): 1648-1651.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1
摘要:
在启动“两癌”筛查(子宫颈癌、乳腺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前, 我国一直无全国性的、系统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更缺乏子宫颈癌的防治技术和经验。2006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在山西襄垣、江西靖安等全国6个高发地区采用肉眼观察法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2008年始在全国范围内扩大到了43个县市。本研究的实施为之后开始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两癌”筛查提供了子宫颈癌筛查方案选择的依据和经验。
临床应用
乳腺导管内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孙晓, 王永胜, 陈鹏, 周正波, 李永清, 刘雁冰, 王春建, 赵桐
2012, 39(21): 1652-1655.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2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来自全国13家医院的325例接受SLNB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DCIS患者237例, 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患者88例, 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等指标。  结果  325例患者的SLN阳性率为6.15%。237例DCIS患音的SLN阳性率为3.80%, 超声示肿瘤较大和高组织学分级的患者SLN阳性率较高。88例DCISM患者阳性率为12.5%, 年轻患者SLN阳性率较高。  结论  DCISM患者需要接受SLNB, 接受乳房切除术的DCIS患者需要同时接受SLNB, 接受保乳手术的DCIS患者可以不同时接受SLNB, 但高度怀疑存在浸润成分的DCIS患者建议接受SLNB
181例肺腺鳞癌患者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冯振兴, 庞青松, 姬凯, 王平
2012, 39(21): 1656-165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3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Ⅰ~Ⅲ期肺腺鳞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按照2009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公布的新版肺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81例手术切除的Ⅰ~Ⅲ期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影响其预后的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  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30.9%、19.0%, 中位生存期23.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T分期、N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清扫方式(P=0.046)、T分期(P=0.006)、N分期(P < 0.001)、辅助化疗周期数(P=0.03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肺腺鳞癌整体预后差。系统性淋巴结清扫能显著提高肺腺鳞癌患者生存时间。肿瘤的T分期越高其生存率越低,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生存率较高。Ⅲ期肺腺鳞癌患者可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应至少行4个化疗周期。
89SrCl2联合99Tc-MDP或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董占飞, 秦永德, 王新华
2012, 39(21): 1660-1662.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4
摘要:
  目的  观察89SrCl289Sr联合99Tc-MDP、89Sr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  方法  95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与试验组A(30例)、试验组B(32例), 分别用89Sr治疗、89Sr联合99Tc-MDP治疗, 89Sr联合唑来膦酸治疗。主要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生活质量、血象、骨显像所示骨转移灶数目的改善情况。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t检验。  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骨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57.58%、83.33%、81.25%。经统计分析, 试验组A、B与对照组骨痛缓解有效率、全身状况Karnofsky评分提高率(51.52%、80.00%、71.88%)、骨转移病灶治疗有效率(60.61%、83.33%、84.38%), 三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 而不良反应试验组无明显增加(χ2=1.885, P > 0.05)。  结论  89Sr联合99Tc-MDP、89Sr联合唑来膦酸的治疗方法较单独使用89Sr均能显著提高缓解疼痛的临床疗效。
Fibrinogen在术前肾癌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杜君, 姚欣
2012, 39(21): 1663-1666.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5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癌患者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肿瘤科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常规测定所有患者血浆Fibrinogen水平, t检验或ANOVA分析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与多个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 并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对预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结果  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与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及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 < 0.001)。单因素结果显示, 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及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 < 0.001, P=0.001, P < 0.001, P < 0.001)。进一步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 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是肾癌术后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P=0.001)。  结论  术前血浆Fibrinogen水平与肾癌术后患者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 是肾癌术后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
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中操作者辐射剂量水平分析
白静, 巴彩霞, 张苏, 曹怀宇, 石宝琪, 窦慧青, 赵如意, 王旭
2012, 39(21): 1667-1669.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6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评价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中不同操作者辐射剂量水平。  方法  用热释光(TLD)元件作为测量工具, 检测参与粒子操作手术的不同操作者(CT引导者、超声引导者、粒子植入者)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部位的辐射剂量水平, 估算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当量剂量。  结果  不同操作者间眼晶状体、操作的手部位和甲状腺当量剂量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且未超出《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结论  参与粒子植入术的不同操作者在本研究的工作强度下, 眼晶状体当量剂量未超过ICRP最新推荐的眼晶状体剂量限值(20mSv), 操作的手部位当量剂量也未超过手部剂量限值(500 mSv)。
综述
二甲双胍在肿瘤治疗基础研究中的进展
屈展, 张阳德
2012, 39(21): 1670-167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7
摘要: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相较于胰岛素及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 二甲双胍治疗组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同时, 基础研究证实在体外培养细胞及体内动物模型中二甲双胍可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其可能的机制为调节体内胰岛素/IGF-1轴间接抑制肿瘤生长;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并抑制其生长。这些结果提示二甲双胍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可能成为恶性肿瘤辅助治疗的新手段之一。
铁过载与癌症的发生
沈永青, 刘贝, 石振华, 段相林
2012, 39(21): 1674-1677.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8
摘要:
铁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铁与结肠癌、肝癌、肾癌、肺癌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机体内铁过载会导致相关的铁代谢紊乱疾病的发生、因此, 适当控制铁的摄入, 减少职业环境中铁粉尘污染, 调整体内铁储存, 对于预防癌症将是很好的策略, 也为肿瘤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晚期胆道系统肿瘤内科治疗进展
王玉栋, 王龙, 刘巍
2012, 39(21): 1678-1683.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29
摘要:
胆道系统肿瘤是一类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恶性肿瘤, 主要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多无法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 预后较差。手术和放疗在晚期胆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有限。化疗作为主要的治疗选择, 研究显示传统化疗的有效率可达10%~40%。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案。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胆系肿瘤中效果令人欣悦,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span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伴局部黏液癌浸润1例
刘洪博, 张梅, 张文超, 侯素平, 王胜合
2012, 39(21): 1684-1684.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21.031
摘要: